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媒体关注

破除大学生就业难 亟待实施人才储备战略

日期:2008-12-29 点击数:
分享到:

2008年12月29日 08:48:42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合肥12月28日专电(记者王圣志)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记者最近在安徽部分高校和教育部门采访时了解到,当前大学生服务基层的渠道依然狭窄,他们期盼国家实施人才储备战略,采取扩大“三支一扶”、选调生、选聘生等项目规模,增加毕业生选调部队人数,推动大学生服务基层,培养和锻炼人才,缓解就业压力。

就业难成为部分大学生心头阴影

安徽大学05级英语专业本科生江新宇告诉记者:“安徽大学外语专业往年就业情况一直不错。但今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外向型企业不景气,就业陷入困境,到目前为止,我们班还没有一个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签协议。我是班长、党员,按说条件也不错,学校让我们降低期望值,我们也调整了就业要求,但依然没能找到工作,往年这个时候,外语专业最少有一半人签订了就业协议。”

江新宇忧心地说:“我来自农村家庭,靠贷款读的大学,如果毕业后找不到工作,无论家庭还是我个人,都感到压力很大。”

记者在安徽大学与部分09届毕业生座谈时,他们都有着江新宇同样的担忧,而来自农村家庭的学生更感焦虑。安徽大学05级经济统计专业学生丁宁说:“我们经济专业就业压力也很大。由于供过于求,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更加挑剔,外地企业要求学生乘车去参加面试、笔试,为了抓住一线希望,我们只得前往,找工作的成本很高。如一次南京一家企业招聘,我乘车加住宿,去一次最少要200元,笔试、面试两次就花去四五百元,结果还没有被录用,对我们困难家庭来说难以承受。”

安徽大学学生处副处长黄烈告诉记者:“安徽大学是一所偏文科综合类大学,历届毕业生就业率在87%左右,但今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比较明显,特别是英语、国贸、金融等与外向型经济结合比较紧密的专业受到的影响较大,今年与去年同期相比,来校招聘的英语岗位减少了一半。其他专业也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学校竭尽全力组织的招聘岗位数,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20%左右。”

据安徽省教育厅厅长程艺介绍,安徽省2009年高校毕业生为21.5万人。根据对安徽省54所高校的统计分析,截至12月5日,到校园招聘的单位数,理工类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1323家,有效岗位数减少18546个;文史类由去年同期相比减少1297家,有效岗位数减少11830个。另外,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因此,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

大学生服务基层的渠道依然狭窄

程艺厅长说,为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教育厅以“非常时期、非常责任”来对待毕业生就业工作。教育厅和各高校积极为学生寻找就业岗位信息,组织高校举办校园毕业生就业市场,计划超过100场;对家庭困难且就业困难毕业生实施“一对一”帮扶,开展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和服务,通过专项培训、重点指导、优先推荐,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经济上、心理上和求职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帮助他们实现就业目标;在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引导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引导学生客观、理性、辩证地认识就业形势,合理调整就业期望值,积极主动地就业;开展就业安全教育,及时排查并消除安全隐患,防范传销陷阱,确保就业安全和校园稳定。

在采访中不少大学毕业生向记者反映,在当前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他们希望能到基层或部队锻炼,但国家和地方服务基层和西部的“三支一扶”、选调生、选聘生、西部计划等项目人数少,要求高,难以满足需求。

安徽大学05级软件工程专业学生李洐说:“现在找工作比较难,我和不少同学都期望去农村或西部锻炼几年。但安徽省的‘三支一扶’、选调生、选聘生等项目,每年只招几百人,并且都要求是党员或学生干部,条件好的学生有的不愿去,想去的又去不了。”

安徽大学经济统计专业学生李利新说:“部队是一个熔炉,如果能把一批高校毕业生输送到部队,不仅可以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也可提高部队整体素质,但目前部队从地方院校录取的人数很少。”

据安徽省人事厅人才流动开发处处长李小莉介绍,目前安徽省“三支一扶”、选调生、选聘生等项目,每年只有几百人,人数的确不多,这主要受财政资金的限制。目前,大学生服务基层选聘工作由组织、人事、财政、教育、卫生、共青团等多个部门分别实施,较为分散,缺乏集中管理的组织体系,不便于协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