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授课教案

理论课教案-6

发布时间:2015-11-14 17:14:30 浏览次数: 【字体:

广西中医药大学壮医针刺学课程教案(首页)

课程名称:《壮医针刺学》                 任课教师(职称):  林辰 教授       

授课对象及时间:  2013年级 壮医班   2015-2016学年上学期            

授课题目(章节):第八章  壮医针刺技法                                          

教 具: 电脑   基本教材: 《中国壮医针刺学》林辰.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教学目的: 1、掌握壮医毫针疗法定义、疗效机制、主要功效、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及应急处理2、掌握感冒、胃痛、不寐、面神经麻痹、头痛的治则、处方、针刺方法3、熟悉咳嗽、痧病、便秘、眩晕的治则、处方、针刺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感冒、胃痛、不寐、面神经麻痹的治则、处方、针刺方法                                                                       难点:1壮医毫针疗法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及应急处理2壮医针刺在临床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采用讲授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通过教师启发式的讲授、现场演示及学生的参与互动,引导学生掌握壮医毫针疗法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及应急处理。                                          

课时安排:4 学时                                                           

课程作业或思考题:1、何为感冒的针刺处方及针刺方法?                                              

2、何为不寐的针刺处方及针刺方法?                        

3、在毫针疗法中,如出现晕针,如何处理?                          

教学后记:讲述壮医针刺技法时,重点讲述壮医毫针疗法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及应急处理及壮医针刺的临床应用时,重点讲述壮医针刺治疗的处方用穴及针刺方法,教师讲授与学生现场演示相结合活跃课堂氛围;并联系门诊及平时治疗的经验进行阐述,使学生认识到壮医针刺的显著疗效,并跟强调学以致用的重要性。                                               

教研室主任意见: 同意,本教案符合教学大纲要求。                   


 

广西中医药大学壮医针刺学课程教案(续页)

 

时间

分配

教学重点、容和步

提要、堂提例要点

教学方法

手段

5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5分钟

 

10分钟

20分钟

15分钟

15分钟

20分钟

 

15分钟

15分钟

20分钟

20分钟

20分钟

壮医针刺手法是伴随针的发明和针刺的产生而来。

第一节  壮医针具

在漫漫历史进程中,壮医所使用的针具有植物刺、砭石、骨针、陶片、青铜针、箭猪毛、缝衣针、金针、银针、铁针,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工具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针具样式渐趋精巧。

目前,壮医针刺所使用的针具有毫针、三棱针、星状针(皮肤针、梅花针)、推针、圆利针、芒针、火针、小针刀以及其它金属针等。临床最常用的针具是钢制毫针,一般都使用一次性针具。

了解壮医针刺的演变过程和针具的型号、规格等。

第二节 毫针疗法

一、概述

1、定义    毫针疗法,是以毫针为针刺工具,通过针刺人体体表的一定部位、穴位、反应点,以通调气血,畅通道路、调节脏腑功能而治疗相关疾病的一种方法。

2、治疗机理

壮医毫针疗法通过毫针针体在人体龙路、火路的某些体表气聚部位(即穴位)或反应点(穴位)的刺激,通过三道两路的传导,以激活人体的自然自愈力,调节人体脏腑气血、调整气血关系达到平衡,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加速邪毒化解或排出体外,使天部、地部、人部三部之气达到同步运行、协调化生。

3、主要功效

解毒解热、通畅三道两路、活血养血、调整气血均衡、减压安神、解郁止痛、散结消肿、扶正补虚、激发并增强机体的自愈力等九大主要功效。

    联系已学过的知识理解。

4、适应症及禁忌症

强调学生掌握适应症及禁忌症的重要性。

二、操作方法

包括操作前的准备于操作方法两步骤,掌握针刺时毫针的原则与体位选择的重要性;操作过程包括进针、留针和出针三步,学生要掌握每一步的方法与关键点。

三、注意事项

壮医针刺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由于各种原因或个体差异,有时也可能会偶然出现一些异常情况,因此在临床使用壮医毫针疗法时,必须掌握针刺的注意事项,以免出现不良的影响。

四、应急处理

毫针疗法中可能会出现晕针、滞针、弯针、气胸等现象,必须立即进行有效处理。

第九章  壮医针刺临床应用

1、感冒

感冒是指因风邪侵袭人体,临床主要表现以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脉浮等病症的外感疾病。

治则:解毒祛邪,通道调气

选穴:按天圆地方的取穴配伍原则选取:太阳穴(TTy,双侧)、山前门穴(TSqm,双侧)、手背二环1穴、2穴、11穴、12穴(TSbh2-1TSbh2-2TSbh2-11TSbh2-12,双侧)

    运用“8”字环针法进行针刺,,留针30分钟,每天治疗1次,一般连续治疗2-3天。

2、咳嗽

咳嗽是气道不畅通的一类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嗽,或有痰、或干咳无痰,是壮医临床常见的病证之一。

治则:解毒通道,调气止咳

选穴:按天圆地方的取穴原则,取穴为:口环4穴、5穴、7穴、8穴(TKh-4TKh-5TKh-7TKh-8),喉环2穴、10穴(THh-2THh-10),手背二环3穴、4穴(TSBh2-3TSBh2-4,双侧)。

运用“8”字环针法进行针刺,,留针30分钟,每天治疗1次,一般连续治疗3-5天。

3、痧病

指由于体弱气虚,感受疠气、霉气、痧雾暑气等外邪,或饮食不洁,内伤肠胃,导致气道、谷道阻滞,龙路运不畅,阴阳失调所产生的以痧点和胀累感为主症的一类病症。

治疗原则:解痧毒,通调气道、谷道,疏通龙路、火路,调阴阳

选穴:依据天圆地方的配穴原则,选取山前门穴(TSqm,双侧)、眉心穴(TMx)、太阳穴(TTy,双侧)、山脚穴(TSj,双侧);选取右内三杆(DNg,右侧)、左足背一环7穴(DZBh1-7,左侧)、解毒区。

运用“8”字环针法进行针刺,,留针30分钟,每2天治疗1次,中病则止。

4、胃痛

是指上腹部发生疼痛的病证。多由外感毒邪、饮食所伤、情志内伤或脏腑功能失调等,导致“谷道”气机失调,胃失所养,气结心头引起。

治疗原则:通调“谷道”,调气止痛。

选穴:依据天圆地方的配穴原则,选取手背二环4穴(TSBh2-4,双侧)、足背一环穴7(DZBh1-7,双侧);腹二环12369穴(RFh2-12369)、右内三杆(DNg)、左外上桩(DWsz)。

运用“8”字环针法进行针刺,留针30分钟,1周治疗2-3次,4周为1个疗程,可针1-3个疗程不等。

5、便秘

指谷道传导失常导致大便秘结不通,排便周期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出艰难,或欲大便而艰涩不畅的一种病证。

治疗原则:畅通“谷道”,祛滞排便。

选穴:依据天圆地方的配穴原则,选取:天部穴位选臂内中穴(双侧,TBnz)、地部选里内庭穴(双侧,DLnt);臂内前穴(双侧,TBnz)、足背二环8穴(双侧,DZBh2-8)。

运用“8”字环针法进行针刺,留针30分钟,1周治疗2-3次,4周为1个疗程,可针2-3个疗程不等。

6眩晕

是由于风、火、痰、虚、淤引起“巧坞”(大脑)失养,出现以头晕眼花、视物旋转为主症的一类病证。。

治则:通两路,调三道,养“巧坞”

选穴:依据天圆地方的配穴原则,选穴:天宫穴(TTg)、眉心穴(TMx)、足背一环7穴(双侧,DZBh1-7)、足背中穴(单侧,DZBz);手背二环3穴、4穴(双侧,TSBh2-3TSBh2-4)、足背二环3穴、4穴(双侧,DZBh2-3DZBh2-4),鹰嘴环6穴、12穴(双侧,TYZh-6TYZh-12)、膝二环5穴、7(双侧,DXh2-5DXh2-7)。

运用“8”字环针法进行针刺,,留针30分钟,1周治疗2--3次,4周为1个疗程,治疗1-3个疗程不等。

7、不寐

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的一种疾病,临床病情轻重不一,轻者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或睡中易醒,或醒后不能再睡;重者彻夜难眠,常伴有神疲乏力、头晕头痛、健忘或心神不宁等。

治疗原则:调气血,和阴阳。

选穴:依据天圆地方的配穴原则,选穴为:天一环36912穴(TTh1-36912);天宫穴(TTg)、面环12穴(TMh-12)、眉心穴(TMx)、耳环5穴(双侧,TEh-5);内下桩(双侧,DNxz)、足背一环78穴(双侧,DZBh1-78)。

运用“8”字环针法进行针刺,留针30分钟,1周治疗2--3次,4周为1个疗程,治疗1-3个疗程不等。

8、面神经麻痹

指由于脉络空虚,风寒毒气侵袭,“龙路”“火路”气机阻滞,出现口眼歪斜、语言不清、口角流涎等表现的疾患。

治疗原则:祛风毒,散寒毒,通“两路”。

选穴:依据天圆地方的配穴原则,选取穴位:外上、中、下三桩,内下杆(DNxg);手背二环34穴(TSBh2-34),足背一环78穴(DZBh1-78);局部“以应为穴”。

运用“8”字环针法进行针刺,留针30分钟,1周治疗2-3次, 4周为1疗程,可治疗1-3个疗程。

9、头痛

指由于外感或内伤致使“巧坞”(大脑)不利索而引起的以自觉头部疼痛为主症的一种病证。

治则:调气补虚,通路止痛。

选穴:依据天圆地方的配穴原则,选取手背一环9穴、11穴(TSBh1-911)、手背二环2穴、4穴(TSBh2-24),足背一环4穴、8穴(双侧,DZBh1-48),土坡穴(双侧,DTp),外上桩(双侧,DWsz),前下桩(双侧,DQxz)内三杆(双侧,DNSg)膝二环11(双侧,DXh2-11);局部天环穴“以应为穴”选取1组穴位。

运用“8”字环针法进行针刺,,留针30分钟,1周治疗2-3次, 4周为1疗程,可治疗1-2个疗程不等。

全部采用多媒体手段教学。

结合图片、教师现场操作及临床病例讲解,反复讲述,强调其重要性

 

结合图片、教师现场操作及临床病例讲解,反复讲述,强调其重要性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