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医药线点灸学教学设计(第二章、第四章)
广西中医药大学教学设计
所授课程 | 壮医药线点灸学 | ||||
课程章节 | 第二章、第四章 | 授课学时 | 10学时 | ||
所属院、部 | 壮医药学院壮医针灸学教研室 | 设计者 | 陈攀 | ||
授课专业 | 壮医学 | 授课年级 | 本科三年级 | ||
一、(设计理念): | |||||
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结合,构建《壮医药线点灸学》课程目标的框架,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 |||||
二、教学内容分析(依据教学大纲) | |||||
1.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能力)、学习态度与价值观(情感) | |||||
知识目标: ⑴掌握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概念、病因病机中的气血平衡理论、主要功效、显著特点、用穴规律、操作方法;壮医药线点灸治疗感冒、胃痛、便秘、郁证、不寐及虚劳等疾病辨病、治则、处方及点灸方法。 ⑵熟悉壮医药线点灸疗法的疗效机制及注意事项;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哮喘、咳嗽、腹痛、腹胀、胸胁痛、臌胀及痫症等疾病辨病、治则、处方及点灸方法。 ⑶了解壮医药线疗法来源及研究进展,壮医药线点灸治疗疗程。 技能目标:
引导学生将已有的知识整合到新的知识体系中,提高学习能力。 ⑵通过课堂实操演示、视频观摩讨论、演练及应用案例分析,鼓励学生尝试把壮医药线点灸疗法应用到日常生活的防病治病及养生保健中,提高学生实践操作应用能力。 ⑶通过课下实践应用活动及各种形式的交流互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能力。 学习态度与价值观(情感): ⑴在讲述壮医药线概述之前,先进行情景引入,讲述一游客在北海银滩游泳时出现皮肤过敏,通过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后,立刻取得非常理想疗效的案例,并提出问题“什么是壮医药线点灸疗法,壮医药线点灸疗法除了可以治疗过敏性皮肤病外还可治疗其他什么病?该疗法来源及发展应用的状况?在临床应用中有什么优势?”在壮医药线疗法概念讲述过程中,引入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挖掘整理、临床疗效验证的过程及其良好的临床疗效及优势,以培养学生学习、研究壮医药线点灸疗法的兴趣,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⑵将壮医药线点灸疗法主要功效紧密结合临床应用案例的讲解,使学生认识到壮医药线点灸疗法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而对壮医药线点灸疗法产生信心。 ⑶课堂上学生壮医药线点灸操作练习过程中,进行一对一的指导,不仅可以让学生及时掌握壮医药线点灸操作方法,也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 ⑷通过自主探究法的应用,引导学生学会有效利用学习资源,提高学习效率,扩大知识面,开阔视野。 ⑸通过课堂讲授壮医药线点灸疗法在临床应用及分组讨论,鼓励学生课下将壮医药线点灸疗法应用到日常生活的防病治病及养生保健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加深对壮医药线点灸疗法的兴趣与热爱,并激发学生对壮医药线点灸疗法应用的深入探索及推广应用的的欲望和热情。 | |||||
2.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 |||||
重点: ⑴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概念。 ⑵壮医药线点灸疗法的病因病机中的气血平衡理论 ⑶壮医药线点灸疗法主要功效。 ⑷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显著特点。 ⑸壮医药线点灸疗法用穴规律。 ⑹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操作方法。 ⑺壮医药线点灸治疗感冒、胃痛、便秘、郁证、不寐及虚劳等疾病辨病、治则、处方及点灸方法。 难点: ⑴如何让学生对壮医药线点灸疗法产生信任感,激发兴趣,并树立传承与创新的理念。刚开始接触壮医药线点灸疗法,学生对该疗法的确切疗效还不太了解,可能对该疗法应用有所疑惑,这种疑惑不消除,可能会影响到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兴趣。解决方法:在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概念讲述前,先引入情景故事,介绍壮医药线点灸疗法的来源、疗效验证研究及临床应用概况,总结其良好的临床疗效及优势,让学生对壮医药线点灸疗法产生信任,激发兴趣,并树立传承与创新的理念。 ⑵如何引导学生将已有的知识整合到新的知识体系中,提高学习能力。课程授课对象为壮医学专业本科三年级学生,学生已学习了壮医基础理论、壮医诊断学等基础课程,已掌握了壮医三气同步论、三道两路学说、毒虚致百病学说等的基本知识,为学习理解壮医药线点灸疗法病因病机的气血均衡论、疗效机制及主要功效奠定基础。但缺乏将已有的知识整合到新的知识体系的能力。在授课过程中,采用引入、对比、分析、讲解、推演、归纳总结、分组讨论及展开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将已有的知识整合到新的知识体系中,提高学习能力。此外,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有自身独特的用穴原则,其中既涉及到中医经络腧穴,也有壮医特有特定的穴位及选穴规律,以此,在授课过程中,要与中医针灸临床用穴原则加以比较说明。 ⑶如何让学生准确掌握壮医药线点灸的操作方法。学生选修了《中医针灸学》的课程,为理解壮医药线点灸选穴规律及临床应用奠定良好的基础。但壮医药线点灸操作与针灸操作还是有本质区别,加之前期学生几乎没有任何类似点灸治疗经历,所以壮医药线点灸动手能力尚有欠缺。对壮医药线点灸操作关键技术掌握有一定难度,在授课过程中,尽可能把关键操作步骤细分,反复演示,借助多媒体图片,展示壮医药线点燃后的四种火候,操作整线、持线、点火及施灸四步关键技术,再加操作分解动作视频(自制)观摩,然后让学生当场操作练习,并在操作练习中进行一对一的指导。然后录制具有选择代表性的学生操作练习的视频,供大家一起观摩、讨论,探讨,指出好的地方在那,存在的问题又在那? ⑷如何让学生更好理解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治疗脏腑病证及提高实践应用能力。应用壮医药线点灸治疗感冒、胃痛、便秘、郁证、不寐及虚劳等疾病辨病、治则、处方及点灸方法是教学掌握的内容之一。由于学生尚未学习《壮医内科学》的课程,对疾病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困难,但三年级壮医专业学生已学习了《壮医诊断学》知识,已掌握疾病的病性判断,对疾病发病机制及治疗原则有一定了解,在授课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整合原有的壮医诊断知识,提取最有联系的旧知识,来认识理解相关疾病,此外,还加强对疾病相关内涵的解释,并引导学生对生活中一些相关的常见病、多发病的认识进行讨论。鼓励学生把壮医药线点灸疗法应用到日常生活的防病治病及养生保健中,提高学生实践操作应用能力。 ⑸如何激发学生参与课堂谈论及课下自主学习的热情与兴趣。由于长期应试教育,使学生养成被动学习、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学生参与课堂谈论及课下自主学习的热情与兴趣可能不足。针对这种状况,在授课过程中,尽量做到深入浅出,生动有趣,多用引入临床案例,提高学生兴趣及参与谈论的积极。 | |||||
三、学情分析与教学预测 | |||||
学情分析: ⑴知识维度:课程授课对象为壮医学专业本科三年级学生,学生已学习了壮医基础理论、壮医诊断学等基础课程,已掌握了壮医三气同步论、毒虚致百病学说等的基本知识,为学习理解壮医药线点灸疗法病因病机的气血均衡论、疗效机制及主要功效奠定基础。但缺乏将已有的知识整合到新的知识体系的能力。此外,由于学生尚未学习《壮医内科学》的课程,在第四章壮医药线点灸治疗脏腑病证授课时,对疾病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难。 ⑵技能维度:学生选修了《中医针灸学》的课程,为理解壮医药线点灸选穴规律及临床应用奠定良好的基础。但壮医药线点灸操作与针灸操作还是有本质区别,加之前期学生几乎没有任何类似点灸治疗经历,所以壮医药线点灸动手能力尚有欠缺。 ⑶素质维度:长期应试教育,使学生养成被动学习、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没有养成对已学的知识没有及时进行归纳总结、使之条理化的好习惯。学习能力有待加强。 ⑷学生潜在状态:壮医药线点灸疗法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已在临床广发应用,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及认可度,并享有一定的美誉度,作为壮医专业的学生也会因此对其有一定的期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着重对壮医药线点灸疗法临床治病所蕴含的壮医理论的剖析,可望激发学生对深入理解壮医药理论产生学习热情。 教学预测: ⑴对壮医药线点灸操作关键技术掌握有一定难度。在授课过程中,尽可能把关键操作步骤细分,反复演示,借助多媒体图片,展示壮医药线点燃后的四种火候,利用图片展示壮医药线点灸操作整线、持线、点火及施灸四步关键技术,再加操作视频(自制)观摩,然后让学生当场操作练习,并在操作练习中进行一对一的指导。 ⑵掌握壮医药线点灸治疗感冒、胃痛、便秘、郁证、不寐及虚劳等疾病辨病、治则、处方及点灸方法等内容有一定的难度。由于学生尚未学习《壮医内科学》的课程,对疾病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困难,但三年级壮医专业学生已学习了《壮医诊断学》知识,已掌握疾病的病性判断,对疾病发病机制及治疗原则有一定了解,在授课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整合原有的壮医诊断知识,提取最有联系的旧知识,来认识和理解相关疾病,此外,还加强对疾病相关内涵的解释。预测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的难度会有所降低。 ⑶课下部分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不强。 安排学生课下将壮医药线点灸应用到实践、网络资源学习及壮医药线点灸基础与应用研究进展,但可能会有少部分学生积极性不够,实施不到位。要及时了解这部同学动态,及时跟他们沟通,鼓励和帮助他们。 ⑷部分学生参与讨论交流积极性不足。 课堂或课下的谈论中,少数基础差的学生交流意识不强,参与讨论热情不高。对于这部学生要及时沟通,了解原因,并做针对性的帮助。 | |||||
四、教学方法: | |||||
1.教学策略与方法选择: | |||||
教学策略: 主要采用启发式、对比式等教学方式,强化老师与学生互动、学生之间互动。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改变学生学习行为,转变学生学习方式,重在引导学生小组学习,做到独学,对学,群学,鼓励学生独自思考,合作探究,相互质疑。通过展示实现交流、通过纠错实现落实、通过点拨实现提升、通过开放实现拓展,在课堂教学中既要看学生在课堂上参与的人数,保证绝大多数学生参与也要看学生参与的质量,语言表达是否通顺,态度是否积极认真,情感是否投入,精神是否饱满,做到真正关注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方法选择: 利用多媒体、现场操作演示、操作视频及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手段,通过引导、分析、讨论、讲解、推演和归纳总结等过程实施课堂教学。鼓励学生学以致用,将壮医药线点灸疗法应用到日常生活中防病治病及养生保健中,并分享实践经验和体会、网络学习、交流等教学策略。为了达到课堂的最佳效果,在策略实施过程中关键是营造悬念氛围,通过利用多媒体、现场实物及图片展示、操作方法的演示、视频及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手段,按照课程内容先后顺序逐步讲解。
药线点灸的概念。 在讲述壮医药线概述之前,先进行情景引入,讲述一游客在北海银滩游泳时出现皮肤过敏,通过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后,立刻取得非常理想疗效的案例,并提出问题“什么是壮医药线点灸疗法,壮医药线点灸疗法除了可以治疗过敏性皮肤病外还可治疗其他什么病?该疗法来源及发展应用的状况?在临床应用中有什么优势?”在讲述壮医药线点灸疗法的定义时,先拿出一根药线,向学生展示,并问学生这根线是用来做什么的?在黑板上书写“点灸”2字后,停下来,启发学生回忆见过或应用过的点灸方法有那些?这些点灸方法有什么特点?与学生讨论,共同得出结论后,引出壮医药线点灸疗法定义,并通过与灯花灸疗法比较,加深对壮医药线点灸疗法内涵及特点的理解,并突出壮医药线点灸疗法在临床中应用的优势,以提高学生学习壮医药线点灸的兴趣。
点灸疗法病因病机中的气血平衡理论、疗效机制、主要功效、显著特点、用穴规律等知识。 采用启发式的综合性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能主动整合原有的知识,提取最有联系的旧知识,来同化和顺应新知识,发现和分析问题。如:引导壮医三气同步理论、毒虚致百病学说等的基本知识,整合到壮医药线点灸疗法病因病机的气血均衡论、疗效机制及主要功效的知识体系中,来同化和顺应新知识;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有自身独特的选穴原则。其中既涉及到中医经络腧穴,也有壮医特有特定的穴位及选穴规律,以此,在授课过程中,要与中医针灸临床用穴原则加以比较说明,能事半功倍地解决壮医药线点灸选穴原则的教学难点。
对壮医药线点灸操作关键技术掌握有一定难度,在授课过程中,尽可能把关键操作步骤细分,反复演示,借助多媒体图片,展示壮医药线点燃后的四种火候,操作整线、持线、点火及施灸四步关键技术,再加操作分解动作视频(自制)观摩,然后让学生当场操作练习,并在操作练习中进行一对一的指导。然后录制具有选择代表性的学生操作练习的视频,供大家一起观摩、讨论,探讨,指出好的地方在那,存在的问题又在那?
壮医药线点灸治疗感冒、胃痛、便秘、郁证、不寐及虚劳等疾病辨病、治则、处方及点灸方法。由于学生尚未学习《壮医内科学》的课程,对疾病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困难,但三年级壮医专业学生已学习了《壮医诊断学》知识,已掌握疾病的病性判断,对疾病发病机制及治疗原则有一定了解,在授课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整合原有的壮医诊断知识,提取最有联系的旧知识,来认识理解相关疾病,此外,还加强对疾病相关内涵的解释。提出课下将壮医药线点灸疗法应用到实践中,鼓励学生学以致用,在实践中加深理解,在实践中受到启迪,延伸学习,并培养学生兴趣。
将课程内容随时进行归纳总结,并通过提问测评方式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如:讲完壮医药线点灸操作方法后,提问学生该疗法关键技术包括几个方面,然后跟学生一起归纳总结。
指导学生课下查阅壮医药线点灸疗法基础及应用研究报道,并对相关文献进行一定分类,通过统计分析,明确壮医药线点灸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研究概况。课下每个同学要选取一些病例,采取药线点灸进行治疗,记录治疗过程,并将个人实践的经验和心得体会跟其他同学交流、分享。 授课时间安排: 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概念及壮医药线点灸疗法的来源发展及其临床意义和优势。20min 壮医药线点灸疗法疗效机理。10 min 壮医药线点灸疗法主要功效。80 min 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显著特点。15 min 壮医药线点灸疗法用穴规律。15 min 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操作方法。80 min 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注意事项及治疗疗程。20 min 壮医药线点灸治疗脏腑病证。160 min
| |||||
2.板书设计: | |||||
课堂授课以多媒体课件为主、板书为辅。 黑板(白板)设计: 采用提纲式板书,按教学内容,编排出书写的提纲,充分能紧扣教学内容,突出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概念及疗效机制、主要功效、选穴规律、操作方法及壮医药线点灸治疗感冒、胃痛、便秘、郁证、不寐及虚劳等疾病辨病、治则、处方及点灸方法等重点内容,能直观地给学生呈现出完整的内容体系,加深对重点知识点的印象,启迪学生的思维,便于学生掌握要领,而且还能培养其分析概括的能力。 现代信息媒体设计: ⑴通过PPT的图表形式和分级显示的特点,配合讲解逐步明确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概念及疗效机制、壮医药线点灸疗法十大功效、显著特点、选穴规律、操作方法及治疗的疾病等内容。
加深学生印象。如借助多媒体图片,展示壮医药线点燃后的四种火候及壮医药线点灸操作整线、持线、点火及施灸四步关键技术,以便帮助学习理解及加深印象。
⑹每讲完一节内容要及时进行总结、强化,并提出相应的问题进行小测。
| |||||
3.教学互动环节设计 | |||||
课上互动: ⑴创设情境 引发话题: 在讲述壮医药线概述之前,先进行情景引入,讲述一游客在北海银滩游泳时出现皮肤过敏,通过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后,立刻取得非常理想疗效的案例,并提出问题“什么是壮医药线点灸疗法,壮医药线点灸疗法除了可以治疗过敏性皮肤病外还可治疗其他什么病?该疗法来源及发展应用的状况?在临床应用中有什么优势?”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壮医药线点灸的强烈兴趣及探索意愿,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中来,从而进入授课重点内容的学习。 ⑵授课过程中的课堂讨论: ①采用对比教学方法引起课堂讨论:讲解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概念时,启发学生将壮医药线点灸疗法与灯火花灸法比较,进一步讨论壮医药线点灸疗法的概念内涵及及其优势。 ②分析壮医药线点灸疗效机制及病因病机时,引导学生应用已学过的壮医基础理论知识,如三道两路学说及天地人三气同步学说等解释壮医药线点灸的疗效机制及病因病机。引导学生将新旧知识综合起来,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③列举案例引起课堂讨论:通过列举临床案例讲解壮医药线点灸的主要功效,如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消炎退热的功效,可通过壮医药线点灸治疗疱疹及红眼病的案例来加以讲解,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探讨还有那些发热发炎的一些疾病可以用药线点灸疗法治疗,并探讨其疗法疗效的优势。从而增强学生学习药线点灸疗法的兴趣及应用药线点灸疗法治病的信心。 ④经过学习壮医药线点灸的定义、疗效机制及主要功效的学习后,引发学生讨论、归纳、总结壮医药线点灸疗法的显著特点,培养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解决、分析问题及对知识归纳总结的能力。 ⑤讲述壮医药线点灸用穴规律,并引导学生通过与中医针灸用穴规律对比,讨论分析壮医药线点灸用穴特点和原则。 ⑥在药线点灸操作练习中进行一对一的指导,然后录制具有选择代表性的学生操作练习的视频,供大家一起观摩、讨论,探讨,指出好的地方在那,存在的问题又在那?。 ⑦选择一些壮医药线点灸疗法的优势病种,讲解应用药线点灸如何治疗某些具体的疾病,并引发学生通过与其他疗法对比,讨论壮医药线点灸治疗这些疾病的优势,并归纳总结在治病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及禁忌症。 课下互动: ⑴课下自测:每个同学选取一个病例,采取药线点灸进行治疗并记录治疗过程,内容包括: ①患者主要症状 ②诊断 ③点灸用穴 ④点灸手法 ⑤患者接受治疗后的评价 ⑥本人对应用药线点灸治病的体会并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心得体会。 ⑵建立壮医药线点灸学QQ群,展开以下内容讨论: ①鼓励学生学以致用,将壮医药线点灸疗法应用到日常生活中防病治病及养生保健中,并分享实践经验和体会。 ②通过对壮医药线点灸疗法研究及应用,鼓励学生深入实践不同疾病应不同手法的原理,并交流心得体会,或提出一些新见解及建议。
| |||||
五、学习资源: | |||||
⑴教材:《壮医药线点灸学》黄瑾明 林辰 主编,壮医专业规划教材,广西民族出版社。 ⑵多媒体课件:自制“壮医药线点灸学”课件。 ⑶自拍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操作视频。 ⑷网络学习资源:http://www.gxtcmu.edu.cn/ 210.36.99.24/(区级壮医药线点灸精品课程网站);http://210.36.99.20/zyyx/index.htm/ http://www.zyyxdj.cn/(校级壮医药线点灸精品课程网站)。 ⑸相关文献资料: [1]陈攀,林辰,杨建萍. 药线点灸法与火针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对比分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27(7):1847-1849. [2]陈攀.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偏头痛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12,32(3):224-226. [3]林辰,杨建萍,陈攀. 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陕西中医,2011,32(8):1047-1048. [4] 窦锡彬,张红参,李克明,等. 壮医药线点灸联合针刺对失眠患者血浆Orexin及 HPA轴的影响.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3,35(1):9-11. [5] 吕琳,陈永红,庞声航,等. 壮医药线点灸对脾虚大鼠垂体、下丘脑、 胃、肠生长 抑素和β-内啡肽的影响.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41(2):61-63. | |||||
六、课外自主学习设计: | |||||
1.指导学生查阅壮医药线点灸疗法基础及应用研究报道,并对相关文献进行一定分类,通过统计分析,明确壮医药线点灸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研究概况。 2.课下每个同学要选取一些病例,采取药线点灸进行治疗,记录治疗过程,并将个人实践的经验和心得体会跟其他同学交流、分享。 | |||||
七、教学效果评价: | |||||
1.学生评价: ⑴课堂提问和课下自测学生完成质量较高,学生能够基本掌握知识点,但自主学习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均有欠缺,不能灵活运用前期学过的基础知识,因此对于壮医药线点灸的病因病机的气血均衡的学习感到有一点难度。 ⑵通过精心设计引入问题,采用互动式课堂教学方法,大大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活跃课堂气氛,学生能够基本掌握和应用知识点,回答问题的质量较好。 ⑶互动式的课堂,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推演、归纳的思维模式,提高学生归纳总结知识及应用知识的能力,授课方式受到学生的喜爱及认可。 ⑷课下学生将壮医药线点灸应用到实践中,学以致用,让学生获得一定的“成就感”,激发学生兴趣,大多数学生能积极参与自主学习与课后讨论,并表示通过这种方式讨论,可以从中获得启发,收获知识,引发进一步研究与应用壮医药线点灸的强烈意愿。 2.自我评价: 课堂主要强化老师与学生互动、学生之间互动。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改变学生学习行为,转变学生学习方式,重在引导学生小组学习,做到独学,对学,群学,鼓励学生独自思考,合作探究,相互质疑。通过展示实现交流、通过纠错实现落实、通过点拨实现提升、通过开放实现拓展,在课堂教学中大部分的学生均可参与到课堂中来,多数学生态度积极认真,情感投入,能清晰表达个人得想法及观点。但由于学生间存在着基本知识、学习态度及接受能力等的差异,讨论时少数基础差的学生处于慌乱之中,回答问题不够自信,学习效果不理想。课下多数学生积极将壮医药线点灸应用到实践中,并积极与他人交流个人心得体会,个别学生实践兴趣不高、交流意识不强。 | |||||
八、教学反思与改进(课后补充): | |||||
包含尚未包含在内的设计内容,授课过程中的不足与改进方法。 1.由于学生基础知识功底参差不齐,导致部分学生在讨论及问题回答中,表现不佳。主要原因:①由于部分学生经络腧穴知识不够牢固,不能很好理解壮医药线点灸用穴规律特点、特色;②部分学生对疾病认识有一定的欠缺,不能很好将壮医药线点灸疗法应用于实践中。 解决办法:①后期通过适当的小测验强化学生了解壮医药线点灸用穴规律与中医针灸用穴时异同;②课堂上引导学生更多互相交流应用壮医药线点灸疗法的实践经验,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少部分学生课上互动积极性有所欠缺。 解决办法:课下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个别指导,使其信心增强。另外,通过网上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 |||||
九、教研室意见(本设计的优点、不足及建议): | |||||
该教学设计合理可行,利用情景引入、对比、分析、讲解、推演、归纳总结、分组讨论及展开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学习信心、兴趣,培养学生推演、归纳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同时也注重提高学生实践操作应用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能力。整个教学设计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该教学设计不足之处:对学生课前预习强调不足。如:学生学情分析已提出,学生尚未学习《壮医内科学》的课程,在第四章壮医药线点灸治疗脏腑病证授课时,对疾病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难,如果先让学生对相关的疾病进行预习,再让他们自己进行总结,然后再进行授课,这样收到的效果会更好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