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4
广西中医药大学《壮医药线点灸学》课程教案(首页)
课程名称:_《壮医药线点灸学》 _任课教师(职称): 李晶晶 讲师
授课对象及时间:_2013-2014学年下学期 2011级中医学(壮医学方向))
授课题目(章节): 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选讲部分临床案例) 教具:多 媒 体 电脑
基本教材 :《壮医药线点灸学》,黄瑾明,林辰.广西民族出版社
教学目的:1、掌握不寐、头痛、带状疱疹、痤疮、痛经、麦粒肿等病症的壮医药线点灸的治疗;熟悉腹胀、泄泻等病症的壮医药线点灸的治疗;2、了解其他病症的壮医药线点灸的治疗。
教学重点、难点: 壮医药线点灸在临床案例中的应用 。
教学方法: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采用讲授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通过教师启发式的讲授、现场演示及学生的参与互动,引导学生掌握壮医药线点灸疗法的操作方法及临床应用。
课时安排:__ 4 学时
课程作业或思考题:1、头痛的治则及壮医药线点灸的治疗处方是什么?
2、麦粒肿的治则及壮医药线点灸的治疗处方是什么?
3、带状疱疹的治则及壮医药线点灸的治疗处方是什么?
教学后记: 在讲述临床应用案例时,联系门诊及平时治疗的经验进行阐述,使学生认识到壮医药线点灸疗法的临床应用价值,学生均惊叹壮医药线的神奇疗效,并从中激发学生对壮医药线点灸疗法产生信心。在考核学生对壮医药线点灸的操作步奏、操作技巧、及注意事项时,学生均能熟练、独立地完成操作,基本掌握了壮医药线点灸疗法的常规应用。
教研室主任意见: 同意,本教案符合教学大纲要求。
广西中医药大学《壮医药线点灸学》课程教案(续页)
时间 分配 |
教学重点、内容和步骤 板书提要、课堂提问、举例要点 |
教学方法与 手段 |
10分钟
15分钟
15分钟
20分钟
20分钟
30分钟
15分钟
20分钟
10分钟
5分钟
|
复习上次课的内容:(1)壮医药线点灸的方法;(2)壮医特定穴脐周四穴的定位;(3)壮医特定穴“梅花穴”、“莲花穴”和“葵花穴”三组局梅穴的异同点;
在讲述壮医药线点灸的临床应用时,重点传授给学生的是施灸的方法、临床思维,使其在临床在,可灵活运用。 1、腹胀 (1)概述 腹胀是一种临床症状,以腹部胀闷不舒,或伴呕逆,不思饮食,或疼痛为主要表现。 (2)治则 调畅气机,祛邪导滞 (3)处方的选取及点灸方法 中脘、上脘、足三里、内关、上巨虚、下巨虚、天枢,每天①备好火源;②备好药线;③选好体位;④耐心解释,消除顾虑;⑤严肃认真,合理处方。 列举2个临床病例进行讲解,突出选穴、操作手法的重要性。
4、泄泻 (1)概述 又称腹泻,系指大便次数增多,粪便清稀,甚至如水样而言。 (2)治则 通调谷道,固本止泻 (3)处方的选取及点灸方法 急性泄泻 脐周四穴、食背、中脘、天枢、上巨虚、阴陵泉、梁丘 ,每天施灸1次,必要时可多次施灸。 列举2个临床病例进行讲解,突出选穴、操作手法的重要性。
5、不寐 (1)概述 不寐系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的睡眠,轻者难入睡,或睡眠不稳,时寐时醒,醒后不能再寐,严重者可彻夜不眠。 (2)治则 平衡阴阳,宁心安神 (3)处方的选取及点灸方法 百会、头维、安眠三穴、神门、三阴交、内关,每天施灸1次,10天为1个疗程。 列举2个临床病例进行讲解,突出选穴、操作手法的重要性。
6、头痛 (1)概述 头痛是一个常见的自觉症状,可见于多种疾病。本 (2)治则 祛邪补虚,通络止痛 (3)处方的选取及点灸方法 百会、四神聪、攒竹、太阳、头维、风池,每天点灸1次,或2~3次。 列举2个临床病例进行讲解,突出选穴、操作手法的重要性。 7、带状疱疹 (1)概述 带状疱疹是现代医学病名,壮医称蛇丹、缠腰龙、火腰带毒等,临床以一侧胸背或腰部出现集簇疱疹,伴剧烈疼痛为主要症状。 (2)治则 清热利湿,行气止痛 (3)处方的选取及点灸方法 局部葵花穴(以疱疹为穴)、血海 、足三里、关元、气海、三阴交,每天点灸1次,每穴点灸1~3壮,5天为1疗程。 拓展讲授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施灸的方法。 各列举1个带状疱疹和1个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病例进行讲解,突出选穴、操作手法的重要性,并强调点灸过程中所注意的事项。 8、痤疮 (1)概述 痤疮又称粉刺,常见于青春期青年,主要表现为面部出现粟粒样痤疮,有些融合成片,红肿或者有脓头。 (2)治则 清热解毒散结 (3)处方的选取及点灸方法 长子、手三里,每天施灸1次,疗程视具体情况而定。 列举临床病例进行讲解,突出选穴、操作手法的重要性,并强调点灸过程中所注意的事项。 9、痛经 (1)概述 妇女正值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则剧痛昏厥者,称为“痛经”,亦称“经行腹痛”。 (2)治则 调理冲任,理气活血止痛 (3)处方的选取及点灸方法 脐周四穴、气海、中极、下关元、承山、三阴交,每天施灸1次,在下腹疼痛出现时开始施灸,直至疼痛消失为止。 列举2个临床病例进行讲解,突出选穴、操作手法的重要性,并强调点灸过程中所注意的事项。 10、麦粒肿 (1)概述 麦粒肿又称偷针眼,是由于睫毛囊,皮脂腺或睑板腺被细菌感染所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炎症,主要是由于热毒或火毒上攻所致。 (2)治则 疏风清热,解毒散结 (3)处方的选取及点灸方法 点灸局部、攒竹、瞳子髎,每天施灸1次,5天为1个疗程。 而言。 列举2个临床病例进行讲解,突出选穴、操作手法的重要性,并强调点灸过程中所注意的事项。
小结壮医药线点灸疗法在临床实践操作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课下将壮医药线点灸疗法应用到日常生活的防病治病中,并布置课后作业,每位同学选取一个病例,采取药线点灸进行治疗并记录治疗过程,内容包括:患者主要症状、诊断、点灸选穴、施灸手法及注意事项、患者接受治疗后的评价。
|
全部采用多媒体手段教学。
教师讲授具体病例后,学生分组操作练习施灸,以确保掌握具体病例的治疗过程
联系其他外治疗法进行比较讲述
联系其他外治疗法进行比较讲述
强调施灸注意事项的重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