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医药线点灸学教学设计 (第四章 第一节心肺病证 感冒)
广西中医药大学教学设计
所授课程 | 壮医药线点灸学 | ||||
课程章节 | 第四章 第一节心肺病证 感冒 | 授课学时 | 1学时 | ||
所属院、部 | 壮医药学院壮医针灸学教研室 | 设计者 | 范小婷 | ||
授课专业 | 中医学、针灸推拿等专业 | 授课年级 | 2014级 | ||
一、(设计理念) | |||||
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结合,构建《壮医药线点灸学》课程目标的框架,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 |||||
二、教学内容分析(依据教学大纲) | |||||
| |||||
知识目标: (1)掌握壮医药线点灸治疗感冒的辨病、治则、处方、点灸方法及注意事项; 技能目标: (1)通过课堂讲解,培养学生以“毒虚致病”“辨病为主、辨证为辅”为基本的壮医临床思维能力。 (2)通过课堂列举壮医药线点灸治疗感冒的临床案例,演示药线点灸治疗感冒的操作,学生之间相互点灸,掌握点灸的细节及注意事项,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 (3)通过课下实践应用活动及各种形式的交流互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能力。 学习态度与价值观(情感): (1)将课本知识结合临床应用案例讲解,使学生认识到壮医特定穴在壮医药线点灸疗法中的临床应用价值,鼓励学生课下将壮医药线点灸疗法和壮医特定穴应用到日常生活的防病治病中,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加深对壮医药线点灸疗法的兴趣与热爱,从而对壮医药线点灸疗法产生信心。 (2)通过临床案例的贯穿,将课堂知识和临床相结合,能够即学即用,提高学生临床能力,扩大知识面,开阔视野;引导学生学会有效利用学习资源,提高学习效率。
| |||||
| |||||
重点: 壮医药线点灸治疗感冒的选穴、点灸方法和注意事项。 难点: (1)如何让学生对壮医药线点灸的疗效产生信任感,激发学习兴趣,增强课后实践动手能力。 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认识较多的是针灸推拿、刮痧、拔罐等外治法,部分同学甚至还体会过其疗效,更对其治疗效果深信不疑,而对壮医特定穴的听闻甚少,甚至还不懂得有壮医特定穴的存在,更不用提及其临床疗效了。但大家均为第一次接触壮医药线点灸疗法,学生其临床疗效还不太了解,可能对其应用有所疑惑,这种疑惑不消除,可能会影响到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兴趣。解决方法:在课堂上,多引入情景故事,介绍壮医药线点灸的良好临床疗效及优势,让学生对其产生信任,激发兴趣。 (2)如何引导学生将壮医药线点灸应用于临床中,提高实践应用能力。 在授课过程中,讲解壮医药线点灸治疗感冒时,多列举些临床案例,亦引用龙玉乾医师治疗感冒的案列,详细讲解点灸的技巧、细节以及配穴关键,引发学生兴趣,鼓励学生利用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常见病,提高实践应用能力。 (3)如何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及课下自主学习的热情与兴趣。 由于长期应试教育,使学生养成被动学习、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及课下自主学习的热情与兴趣可能不足。针对这种状况,在授课过程中,尽量做到深入浅出,生动有趣,提高学生兴趣及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 |||||
三、学情分析与教学预测 | |||||
学情分析: (1)知识维度:本课堂为选修课,学生为中医学专业、对外中医学专业、传统中医学专业等,学生医学基础知识参差不齐,如针灸推拿专业学生已学习掌握了穴位的定位及主治功效,对疾病的诊断也有一定的把握,但临床医学专业和口腔专业的学生未学习过中医针灸学等临床课程,对穴位的定位、主治功效及穴位的应用对临床疗效的影响等知识缺乏了解,授课时,对掌握此些内容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列举临床病案时,可对疾病稍加解释,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疾病;也要督促学生课后自主的学习。 (2)技能维度:学生尚未选修中医针灸学的相关课程,对理解壮医药线点灸治疗感冒所选择的穴位及其临床应用缺乏基础知识,对穴位的准确定位尚有欠缺,为点灸增加乐难度。 (3)素质维度:长期应试教育,学生养成被动学习、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没有养成对已学的知识没有及时进行归纳总结、使之条理化的好习惯,学习能力有待加强。 (4)学生潜在状态:壮医药线点灸疗法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已在临床广泛应用,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及认可度,并享有一定的美誉度,前期已学习了壮医药线点灸的操作和手法,为药线点灸的临床应用奠定基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着重将壮医药线点灸的操作方法融合于临床应用中进行讲述,以满足学生学习学习热情。 教学预测: (1)掌握壮医药线点灸的临床实践等内容有一定的难度 由于大部分学生尚未学习中医针灸学的课程,对穴位的定位及临床应用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困难,更难理解壮医药线点灸治疗感冒时对穴位选取的重要性,在授课过程中,应用多媒体图片和现场对壮医药线点灸治疗感冒演示,并将壮医特定穴引入临床案例中,以帮助学生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治疗感冒。 (2)掌握壮医药线点灸治疗感冒的技巧有一定难度 前期学生只学习了壮医药线点灸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现要将前期学习的知识融入临床实践操作中,掌握壮医药线点灸治疗感冒的实践应用技巧存在一定难度,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在理论讲授后,现场演示壮医药线施灸于穴位的方法及技巧,然后让学生当场操作练习,并在操作练习中进行一对一的指导。 (3)课下部分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不强 安排学生课下练习壮医药线点灸治疗感冒,将壮医药线点灸应用到实践、网络资源学习及壮医药线点灸基础与应用研究进展,但可能会有少部分学生积极性不够,实施不到位。要及时了解这部同学动态,及时跟他们沟通,鼓励和帮助他们。 (4)部分学生参与课堂积极性不足 在课堂操作或课下的谈论中,少数基础差的学生动手能力和交流意识不强,参与课堂热情不高。对于这部分学生要及时沟通,了解原因,并做针对性的帮助。 | |||||
四、教学方法 | |||||
| |||||
教学策略: 本次课主要讲授壮医特定穴的定位、主治功效及点灸的方法,课堂以操作和理论讲授相结合,主要采用启发式、对比式等教学方式,强化老师与学生互动、学生之间互动。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改变学生学习行为,转变学生学习方式,重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相互质疑。通过展示实现交流、通过纠错实现落实、通过点拨实现提升、通过开放实现拓展,在课堂教学中既要看学生在课堂上参与的人数,保证绝大多数学生参与也要注重学生参与的质量,动手操作是否积极,语言表达是否通顺,态度是否认真,情感是否投入,精神是否饱满,做到真正关注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方法选择: 利用多媒体、情景引入、现场操作演示及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手段,通过引导、分析、讨论、讲解、推演和归纳总结等过程实施课堂教学。鼓励学生学以致用,将壮医药线点灸疗法应用到日常生活中防病治病,并分享实践经验和体会、网络学习、交流等教学策略。为了达到课堂的最佳效果,在策略实施过程中关键是营造活跃的学习氛围,通过利用多媒体图片的展示、学生一对一进行壮医特定穴的定位、点灸特定穴技巧的演示及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手段,按照课程内容先后顺序逐步讲解。 (1)逐步分解壮医药线点灸治疗感冒所取各个穴位的定位方法,提高学生实践操作动手能力。 大部分学生尚未学习过穴位的定位方法,对掌握壮医药线点灸治疗感冒所取穴位的准确定位有一定难度,更缺乏壮医药线点灸穴位的技巧,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尽可能逐步分解穴位的定位方法,指出定位时常出现的错误;再现场演示壮医药线点灸治疗感冒的方法,总结技巧。然后让学生当场模拟对感冒的治疗,教师进行一对一的指导。 (2)对知识点进行随堂总结及测试,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将课程内容随时进行归纳总结,并通过提问测评方式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如:讲完壮医药线点灸治疗感冒的穴位定位、主治功效及点灸方法后,再随机抽取部分学生到讲台上操作点灸,让其他同学进行评述操作的正确与否,从而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3)安排课下学习任务,强化学生动手能力。 掌握壮医药线点灸的临床应用重在多实践,熟练运用壮医药线点灸治疗感冒,更应多实践操作,只有课后勤于练习与应用,将壮医药线点灸疗法应用到实践中,才能真正掌握壮医药线点灸的精髓。学习了本次课的知识后,教师向学生提供相应的自主学习资源,并安排课下每个同学要选取一些病例,采取药线点灸进行治疗,记录治疗过程,并将个人实践的经验和心得体会跟其他同学交流、分享,以鼓励学生学以致用,在实践中加深理解,在实践中受到启迪,延伸学习,并培养学生兴趣。
| |||||
| |||||
课堂授课以多媒体课件为主、板书为辅,右侧为多媒体屏幕,左侧为板书部分
现代信息媒体设计:
,将感冒选穴的位置直观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正确掌握穴位的定位。 (2)在列举临床案例时,利用多媒体配上病证图片,以调动学生的兴趣,加深学生印象。 (3)将具有代表性的部分学生运用壮医药线点灸治疗感冒的操作过程拍成视频,供学生观摩讨论。 每讲完一节内容要及时进行总结、强化,并提出相应的问题进行小测试。 | |||||
| |||||
课上互动: (1)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在身上及同学间进行穴位的定位,使学生正确掌握壮医药线点灸治疗感冒所选穴位的定位。 (2)教师演示壮医药线治疗感冒的点灸方法,同时提问学生施灸的方法及注意事项,从而令学生对穴位的定位方法及药线施灸的方法有较深刻的认识。学生再相互联系,为课后实践应用打下基础。 (3)将往届学生录制的具有选择代表性的操作练习视频,供大家一起观摩、讨论,探讨,指出好的地方在哪,存在的问题又有哪些。 课下互动: (1)课下自测:每位同学课后需练习壮医药线点灸治疗感冒所选穴位的定位,及应用壮医药线点灸进行施灸,结合药线点灸的注意事项等内容,拍摄下壮医药线点灸治疗感冒的全过程,抽取部分同学拍摄的视屏或图片在下次课展播,并交流自己施灸的体会或感受。 (2)建立壮医药线点灸学QQ群,展开讨论: ①鼓励学生学以致用,将壮医药线点灸疗法应用到日常生活中防病治病中,并分享实践经验和体会。 (3)鼓励学生将壮医药线点灸疗法融入至周末的社区义诊等活动中,并在交流群上相互交流。 | |||||
| |||||
1.教材:《壮医药线点灸学》黄瑾明 林辰主编,壮医专业规划教材,广西民族出版社 2.参考书:《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林辰,薛丽飞主编,广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丛书,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3.多媒体课件:自制“壮医药线点灸学”课件 4.自拍壮医药线点灸疗法点灸壮医特定穴的操作视频 5.网络学习资源:http://www.gxtcmu.edu.cn/ 210.36.99.24/(区级壮医药线点灸精品课程网站);http://210.36.99.20/zyyx/index.htm/ http://www.zyyxdj.cn/(校级壮医药线点灸精品课程网站) 6.相关文献资料: [1] 陈攀,林辰,杨建萍. 药线点灸法与火针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对比分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27(7):1847-1849. [2] 陈攀.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偏头痛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12,32(3):224-226. [3] 张燕珍,林辰,方刚. 壮医药线点灸治疗青春期原发性痛经的疗效评价[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5(7):597-598. [4] 罗雪梅; 庞贞兰. 壮医药线点灸与有效护理治疗癣病51例[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4(1):82. 7.中国知网数据库:http://www.cnki.net/ | |||||
六、课外自主学习设计 | |||||
1. 指导学生运用学校电子图书馆查阅壮医药线点灸疗法的临床应用,了解壮医药线点灸治疗的疾病,为下次课临床治疗篇的讲授做准备,从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课下每个同学要选取一些病例,采取药线点灸进行治疗,记录治疗过程,并将个人实践的经验和心得体会跟其他同学交流、分享。 3.鼓励学生将壮医药线点灸疗法带入社区,进行周末的社区义诊活动,从而推广壮医药线点灸疗法。
| |||||
七、教学效果评价 | |||||
1. 形成性评价 (1)课堂提问和课下思考题学生完成质量较高,学生能够基本掌握知识点,但 动手实践能力和主学习能力均有欠缺,不能灵活运用前期学过的知识结合本次课内容,去解决出现的问题。 (2)学生参与度高,课堂活跃,回答问题的质量较好,基本掌握了壮医药线点灸治疗感冒的点灸技巧,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 (3)情感教育,亲近学生,受到学生的喜爱。 (4)大多数学生在学习交流群上能积极参与自主学习与课后讨论。 (5)由于学生基础存在差异,讨论时少数学生学习效果不理想;个别学生的交流意识不强,仍然只是一个听众,还没有从被动的学习变成主动的学习。 2. 学生评价 (1)教师通过精心设计引入问题,采用互动式课堂教学方法,大大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活跃课堂气氛,学生能够基本掌握和应用知识点,回答问题的质量较好。 (3)教师互动式的课堂,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推演、归纳的思维模式,提高学生归纳总结知识及应用知识的能力,授课方式受到学生的喜爱及认可。 (4)课下学生将壮医药线点灸应用到实践中,学以致用,让学生获得一定的“成就感”,激发学生兴趣,并从中获得启发,收获知识。 3. 自我评价 课堂主要强化老师与学生互动、学生之间互动。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改变学生学习行为,转变学生学习方式,重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鼓励学生独自思考,合作探究,相互质疑。通过展示实现交流、通过纠错实现落实、通过点拨实现提升、通过开放实现拓展,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均可参与到课堂中来,多数学生态度积极认真,情感投入,能清晰表达个人的想法及观点,不仅学到了知识,还掌握了获取知识的方法。但由于学生间存在着基本知识、学习态度及接受能力等的差异,在抽取同学演示壮医特定穴的定位及壮医药线点灸壮医特定穴时,少数基础差的学生处于慌乱之中,回答问题不够自信,学习效果不理想。课下多数学生积极将壮医药线点灸应用到实践中,并积极与他人交流个人心得体会,个别学生实践兴趣不高、交流意识不强。 | |||||
八、教学反思与改进(课后补充) | |||||
本次课教学的对象是大学三年级的学生,他们有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同伴合作互助的能力,在教学中无不体现学生们的主动性和培养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 整堂课,应用了举例、图片、文本等多种教学多媒体资源,利用提问、案例、现场演示和归纳总结等多种教学方法将整堂课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将壮医药线点灸疗法结合特定穴用于日常生活防病治病中,鼓励学生学以致用,让同学们在思考、动手中进行学习,知识拓展。虽然教师讲解过程中学生是被动听,但是学生在完成任务,完成目标的过程是主动的。 学生在课堂中气氛活跃,思想积极,学习壮医药线点灸疗法的热情高涨,兴趣十足,积极回答问题,敢于表现自我。整个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们学习归纳总结知识点,在归纳总结获得成就感,促进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如下问题: 1.由于学生基础知识功底和动手能力参差不齐,导致部分学生在操作演示及问题回答中,表现不佳。主要原因:①由于学生缺乏经络腧穴知识,不能对壮医特定穴准确定位,并运用壮医药线进行施灸;②学生对疾病的认识有一定的欠缺,不能很好将壮医药线点灸疗法应用于实践中。 2.少部分学生课上互动积极性有所欠缺。 解决办法:课下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个别指导,使其信心增强。另外,通过网上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 |||||
九、教研室意见(本设计的优点、不足及建议) | |||||
该教学设计合理可行,利用情景引入、讲解、演示归纳总结及分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学习信心、兴趣,培养学生推演、归纳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同时也注重提高学生实践操作应用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能力。整个教学设计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该教学设计不足之处:对学生课前预习强调不足。如:学生学情分析已提出,学生尚未学习针灸学的相关课程,在壮医药线点灸的临床案例授课时,对穴位的定位、主治和功效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难,如果先让学生对相关的知识进行预习,再让他们自己进行总结,然后再进行授课,这样收到的效果会更好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