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授课教案

壮族传统文化概念教案4

发布时间:2017-10-07 11:40:45 浏览次数: 【字体:

广西中医药大学壮族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教案(首页)

 

课程名称:_        壮族传统文化概论》        _任课教师(职称):  宋宁副教授

授课对象及时间:_2016壮医1班       2017-2018学年上学期   

授课题目(章节)__第四章壮医药与壮族稻作文化__教具:多媒体设备(课件、黑板、粉笔)、讲义 

基本教材:《壮医药文化概论》,庞宇舟主编,2017.04.01,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___ _

教学目的:1.熟悉壮族稻作文化的特征;

          2.掌握壮族稻作文化对壮医的影响。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理解壮族稻作文化的内容。难点是壮族稻作文化对壮医的影响。

教学方法: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结合课堂提问;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引入问题教学法(提出一些问题)、对比教学法(注意与中医相关知识对比教学)、案例教学法(列举现实生动的实例)。      ______

课时安排:2学时                                                           

课程作业或思考题:1.壮族稻作文化的特征有哪些?

2.谈谈壮族稻作文化对壮医的影响。

 

 

教学后记、反思:按教学计划完成教学工作。讲课中同学们的学习热情高涨,课堂气氛活跃,学习积极性高。学生普遍反映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能生动的体现教学内容。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将同学们在社会实践中的所见所闻在课堂上讨论,使教学内容更加易于理解和掌握。如何有机融合多媒体手段运用于壮医特色疗法教学,仍需不断总结经验和不断完善。

教研室主任意见:     同意,本教案符合教学大纲要求。           


 

广西中医药大学《壮医特色疗法》课程教案(续页)

 

时间

分配

教学重点、内容和步骤

板书提要、课堂提问、举例要点

教学方法与

手段

3分钟

 

7分钟

 

 

 

 

 

 

 

25分钟

 

 

 

 

 

 

 

 

20分钟

 

 

 

20分钟

 

 

 

5分钟

 

 

首次讲课引入主题。

 

第四章 壮医药与壮族稻作文化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水稻人工栽培的国家,稻作文化是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的重要文化遗产。稻作文化是骆越文化的重要标志,出土文物及研究表明,古骆越地区有广泛的野生稻存在,骆越人较早认识野生稻,和苍梧人、西瓯人一起,在我国最先发明了水稻人工栽培法,为中华民族和全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第一节 壮族稻作文化及其特征

一、据“那”而作的生产性文化

二、依“那”而居的居住文化

三、赖“那”而食的饮食文化

四、靠“那”而穿的服饰文化

五、因“那”而乐的节日文化

六、为“那”而用的宗教文化

七、因“那”而涵化的艺术文化

 

第二节 壮医药与稻作文化

一、稻作文化与壮药起源

二、稻作文化与壮族养生防病

 

第三节 壮医理论与稻作文化

一、稻作文化孕育了壮医“三道”理论

二、稻作文化与壮医阴阳理论

 

布置复习思考题:

    1.壮族稻作文化的特征有哪些?

    2.谈谈壮族稻作文化对壮医的影响。

 

通过案例引入本课程教学

 

 

课堂课件讲授为主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