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中医药大学《壮医药学概论》课程教案(首页)
课程名称: 《壮医药学概论》 任课教师(职称): 曾振东主任医师
授课对象及时间:2014临床医学 2017-2018学年上学期
授课题目(章节):第三章:壮医基础理论
教具: 讲义、多媒体设备(课件、黑板、粉笔)
基本教材: 《壮医药学概论》 高等学校壮医药专业教材(第一版)
教学目的:1.掌握阴阳的基本概念和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三气同步学说、三道两路学说、脏腑气血骨肉的病理生理、病因病机--毒虚论、壮医的治疗原则。
2.熟悉壮医辩证及辩病的关系。
3.了解壮医的特色诊断技法。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壮医天地人三气同步学说的内容、三道两路、毒虚论、治疗原则、难点为壮医天地人三气同步学说在医学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结合课堂提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时安排: 4学时
思考题:1、阴阳的定义?
2、天、地、人三气的内容是什么?天地人三气学说的内容是什么?
3、壮医认为巧坞具有什么作用?
4、谷道、水道、气道的概念及作用是什么?
5、什么是毒?毒的种类?为什么壮医把病因归结为毒?什么是虚?什么导致虚?壮医如何解释疾病的发生发展?
教学后记:_
教研室主任意见:同意,本教案符合教学大纲要求。
广西中医药大学《壮医药学概论》课程教案(续页)
|
时间分配
|
教学重点、内容和步骤
板书提要、课堂提问、举例要点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
10
30分钟
40分钟
20分钟
20分钟
15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5分钟
|
前言:授课内容安排、学习方法学习目的和要求。
一、 壮医的天人自然观
(一)阴阳为本
1、阴阳的概念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属性的概括。
2、事物的阴阳属性
(二)天地人三气同步
1、天地人三气的内容
(1)天气:大气周期、光照、引力、疫气(干扰)
轻清者为阳气
(2)地气:水份、动植物、土质(矿物)、病原(干扰)
重浊者为阴气
(3)人气:躯体、四肢、脏腑、气血、体能
(常态) 阴升阳降维系动态均衡
2、 天地人三气同步学说
(1)人禀天地之气而生,为万物之灵。
(2)人的生长壮老死生命周期,受天地之气涵养和制约,人气与天地气息息相通。
(3)天地之气为人体造就了生存和健康的一定"常度",人体在这一"常度"内,就可维持生存和健康的"常度";如不能适应,就会受到伤害并导致疾病的发生。
(4)人体也是一个小天地,是一个有限的小宇宙单元。壮医认为,整个人体可分为三部:上部天;下部地;中部人。
二、壮医的生理病理观
(一)三道
1、谷道(壮语称为"条根埃")
定义:五谷进入人体得以消化吸收之通道。
相关脏腑:食道、胃、大小肠、肝、胆、胰。
2、水道
定义:水进出人体的通道。
相关脏腑:肾与膀肮
3、气道
定义:人体与大自然之气相互交换的通道
相关脏腑:口鼻、肺
(三)两路
1、龙路(血脉、龙脉)
定义:是人体内血液的通道;
功能:是为内脏骨肉输送营养;
相关脏腑:心脏
2、火路
定义:是人体内的传感之道;
功能:感受外界的各种信息和刺激,并作出反应以适应外界的各种变化。
相关脏腑:巧坞
课堂提问:谷道、水道、气道的概念及作用是什么?
第三节、病因病机理论
(一)病因:凡是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
1、毒:凡是能够对人体造成伤害的致病因素。
2、虚:指正气虚,气血虚。
虚的原因:(1)先天禀赋不足;(2)后天过度消耗
(二)、毒致病机理:
1、因为毒性本身与人体正气势不两立,正气可以祛邪毒,邪毒也可损伤正气,两者争斗,正不胜邪,则影响三气同步而致病;
2、某些邪毒在人体内阻滞"三道"、"两路",使三气不能同步而致病。
(三)、虚致病机理:
因为虚,体内的运化能力和防卫能力相应减弱,特别容易招致外界邪毒的侵袭。
第四节、壮医的诊断特色
第五节、壮医的治疗原则
调气、解毒、补虚
第六节、壮医辨证及辨病
第七节、壮医对针灸及药物治疗作用的认识
小结:总结归纳本次课堂所学知识。布置思考题。
|
课堂板书讲授
课堂提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