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授课大纲

教学大纲

发布时间:2023-05-24 09:53:47 浏览次数: 【字体:

 

 

《壮医药膳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BZ1301024

课程名称壮医药膳

英文名称:Diet of Zhuang medicine

学分2学时:32

适用对象壮医学专业

 

 

二、课程性质与任务

课程性质:必修考查课

课程任务:壮医药膳学是将壮族特色饮食物与药物相结合,经过特殊的蒸煮或炮制,形成药膳,用于防病治病,瘥后调理的一门学科。它是壮医药学一个重要分支,是居住在以广西为中心的壮族先民在长期生活、医疗实践和饮食习惯中不断总结、积累而逐渐形成的一门独具特色的学科。通过壮医药膳学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骆越药膳养生文化的精华,掌握壮族民间养生的方法,学习壮医基本的药膳知识、提升药膳养生技能、提高健康生活水平的能力。为今后研究开发壮药新药奠定基础。并为其他壮医药膳特色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1. 知识要求

(1)         明确壮医药膳在壮医学中的地位及其重要性。系统的壮医药膳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壮医常用的药膳防病方法,熟悉不同情况下壮医如何选择、药借食引,食助药威。本版《壮医药膳学》教材分上、中、下三篇。上篇为壮医药膳学基础知识,系统介绍壮医药膳学概念和壮医药膳特点不同壮医养生观各自特点等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中篇为壮医药膳常用原料,分别介绍了通气道药、通谷道药、通水道药、通龙路药、火路药、解毒药、调气药、止血药、调巧坞药、补虚药、收涩药。下篇为壮医常见病药膳,详细介绍了气道病、谷道病、水道病药膳、龙路病、火路病、巧坞病、虚病、妇科病、产科病、儿科病药膳、五官科、外科病药膳,本着“实用、实效”的原则,从药膳的文献收集整理入手,广泛搜集大量的壮族民间食药原料与配伍验方,并因时、因地、因人、因病进行辩证配伍应用,书中介绍的药膳配方,既可适合医院个性化食药两用,也可适合普通家庭进行药膳烹饪,既有实用性,又有成效性。通过介绍这些药膳的作用机理、特色特点、操作方法、注意事项等内容,培养学生的养生思维能力、养生自律能力和实际操作指导能力。

(2)         本课程总课时 32学时,全部为理论课,采用多媒体方式授课。

2. 能力要求

对课程授课的要求: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重点讲授,前后联系对比。运用启发式、讨论式和逻辑推理教学方法,教给学生分析壮医药膳的烹调、加工方法,培养学生的养生思维能力和初步运用能力。结合实际,使理论和实践密切结合。与方法相近似的中医药膳法,应进行分析比较,使学生从比较鉴别中掌握其异同点,进而深入理解壮医药膳防病要点。

每类药膳法首先阐明其机理、适应范围、操作方法及其注意事项等。然后对重点壮医药膳烹调、加工方法进行系统讲授,特别是对其作用机理临床应用、主治要讲深讲透。

3. 素质要求

在授课时逐步培养学生壮医药膳防病临床辨证运用思维能力、运用壮医理论进对药膳养生方法的分析表达的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运用网络资源获取新知识和相关信息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培养,让学生逐渐具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对教学内容作适度调整,融入壮族地区特有文化和壮族医学特色,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和壮医学专业的热爱。

4. 融合课程思政的元素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为主

教学执行后应取得的思政教学效果:

1. 增强文化自信:发现壮医药之美,领悟民族医药之妙,挖掘《壮医药膳学》中所含的文化因素,通过学习,引导学生认同并热爱壮医药,不断提升民族自豪感和自信感。

2. 立职业目标:围绕黄汉儒等壮医药老一辈奠基人努力拼搏和敬业精神,

以及一些壮医方药名家等很多壮医无私奉献精神等事迹,落脚学生学习、行医、医德培养,通过“大医精诚、感恩育人”润物细无声的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对如何成为一名良医进行深入思考。

3. 培养良好品格:通过课堂讲授、小组合作等,培养学生完善人格,形成敬业合作,无私奉献的大医气质,为学生将来从事临床和工作奠定可靠基础,真正发挥教书育人的功能。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目标

 

 

上篇   壮医药膳学基础知识

 

第一章  概论

【目的要求】

1.   掌握壮医药膳学的概念

2.   了解壮医药膳学的特点

 

【教学内容】

1.   介绍壮医药膳概念。

2.   重点介绍壮药膳学特点。

第二章 壮医养生学发展简史

【目的要求】

1.掌握骆越药膳文化概述

2.掌握壮医药膳防病理念形成与发展。 

【教学内容】

1.掌握古骆越药膳文化的相关概念,壮族文化包括饮食文化在内,具有明显的民族性、地域性和多样性。这有别于中原地区处于主导地位的宫廷文化、士大夫文化与民间文化。壮族的饮食习惯多种多样,但也有许多相同之处。譬如,五色糯米饭、米粉、糍粑、粽子、灌血肠等传统美食在壮族社会几乎是家喻户晓,老幼皆知。

2.通过了解壮族民间药膳如“三七鸡”、“醋血鸭”、“龙虎(蛇、猫)斗”、“龙风(蛇、鸡)会”、“蛤蚧酒”、“三蛇(眼镜蛇、金环蛇、灰鼠蛇)酒”等等的认识,分析壮医药膳理念的形成,培养学生的联想分析能力。

3.掌握现阶段壮医药膳理念的发展。

 

第三章 壮医养生观概述

【目的要求】

1.了解壮医不同的药膳观念。

2.熟悉一些壮医重要的药膳特点。

【教学内容】

1.介绍壮医不同药膳特点:天人合一整体观、寓药于食保健观、壮家特色食疗观、同气相求配伍观、未病先防药膳观。

2.熟悉以上这些药膳的特点。

 

 

中篇  壮医壮医药膳常用原料

 

第一章 通气道药

【目的要求】

 

1.熟悉通气道解表药

 

2.了解通气道止咳平喘药

 

3.掌握二者的关系。

 

【教学内容】

 

1.通气道药的概念、作用养生原则

2.介绍通气道解表药通气道止咳平喘药的关系

3. 介绍带有壮族文化特色、行之有效的通气道药

第二章 通谷道药

 

【目的要求】

1.熟悉通谷道药的概念、作用机理应用具体内容

2.掌握:壮族地区重要的通谷道药的炮制方法及其作用、配方、制作方法

【教学内容】

1.介绍通谷道药的概念、作用机理应用具体内容。

2.介绍布渣叶、山楂、火麻仁、番石榴叶、神曲、木瓜、槟榔、鸡内金、番木瓜、叶下珠讲解它们的别名、壮名、性味、壮医功效、主治

3.介绍这些壮医通谷道药的临床应用及其注意事项

通水道药

【目的要求】

1.熟悉通水道药的概念、作用机理应用具体内容

2.掌握:壮族地区重要的通水道药的炮制方法及其作用、配方、制作方法

 

【教学内容】

1.介绍通水道药的概念、作用机理应用具体内容。

2.介绍薏苡仁、车前草、茯苓、广金钱草、海金沙、泽泻、玉米须、凤尾草、赤小豆讲解它们的别名、壮名、性味、壮医功效、主治

3.介绍这些壮医通水道药的临床应用及其注意事项

第四章 通龙路、火路药

【目的要求】

1.熟悉通龙路、火路药的概念、作用机理应用具体内容

2.掌握:壮族地区重要的通龙路、火路药的炮制方法及其作用、配方、制作方法

【教学内容】

1.介绍通龙路、火路药的概念、作用机理、应用及具体内容。

2.介绍功劳木、茅莓、广西王不留行、穿破石、蒺藜、骨碎补、大力王、两面针,讲解它们的别名、壮名、性味、壮医功效、主治。

3.介绍这些壮医通龙路、火路药的临床应用及其注意事项

 

第五章 解毒药

【目的要求】

1.熟悉解热毒消肿药。

2.掌握解热毒除湿药

3.了解:解寒毒药

4.掌握:介绍这些壮医解毒药的临床应用及其注意事项

 

【教学内容】

1.介绍壮族解毒药的概念、作用机理应用具体内容。

2.介绍热毒消肿药、解热毒除湿药、解寒毒药别名、壮名、性味、壮医功效、主治

3.介绍这些壮医解毒药的临床应用及其注意事项

第六章  调气药

【目的要求】

1.介绍壮医调气药的概念、作用机理应用具体内容。

2. 掌握:解调气药性味、壮医功效、主治

 

3.重点掌握这些壮医调气药的临床应用及其注意事项

 

【教学内容】

1.调气药概念、作用机理应用具体内容。

2.介绍调气药别名、壮名、性味、壮医功效、主治

3.介绍这些壮医调气药的临床应用及其注意事项

第七节 止血药

【目的要求】                            

1.熟悉壮医止血药的概念、作用机理、应用及具体内容。

2.掌握:壮族地区重要的止血药的炮制方法及其作用、配方、制作方法

 

【教学内容】

1.介绍壮医止血药的概念、作用机理、应用及具体内容。

2.介绍侧柏叶、仙鹤草、田七、黄根、槐花,讲解它们的别名、壮名、性味、壮医功效、主治。

3.介绍这些壮医通止血药的临床应用及其注意事项

第八章 调巧坞药

【目的要求】

1.熟悉调巧坞药的概念、作用机理应用具体内容

2.掌握:壮族地区重要的调巧坞药的炮制方法及其作用、配方、制作方法。

【教学内容】

1.介绍壮医调巧坞药的概念、作用机理应用具体内容。

2.掌握:调巧坞药性味、壮医功效、主治

3.重点掌握这些壮医调巧坞药的临床应用及其注意事项

第九章 补虚药

【目的要求】

1.熟悉补气药

2.掌握补血药

3.了解:补阳药。

4.掌握:补阴药。

5.掌握:介绍这些壮医补虚药的临床应用及其注意事项。

【教学内容】

1.介绍壮族补虚药的概念、作用机理应用具体内容。

2.介绍热毒消肿药、解热毒除湿药、解寒毒补气药、补血药、补阴药、补阳药别名、壮名、性味、壮医功效、主治

3.介绍这些壮医补虚药的临床应用及其注意事项

第十章 收涩药

【目的要求】

1.熟悉调收涩药的概念、作用机理应用具体内容

2.掌握:壮族地区重要的收涩药的炮制方法及其作用、配方、制作方法

【教学内容】

1.介绍壮族收涩药的概念、作用机理应用具体内容。

2.介绍壮医收涩药别名、壮名、性味、壮医功效、主治

3.介绍这些壮医收涩药的临床应用及其注意事项

 

 

 

下篇 壮医常见病药膳

第一章 内科常见病药膳

一节 气道病药膳

【目的要求】

1.掌握气道病药膳的概念、机理、特色以及操作方法。

2.掌握:气道病药膳的组成功效、主治、药膳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药理作用

 

【教学内容】

1.介绍气道病药膳中预防或治疗感冒、咳嗽、哮喘的药膳

2.介绍气道病药膳的组成功效、主治、药膳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药理作用

 

二节 谷道病药膳

【目的要求】

1.掌握谷道病药膳的概念、机理、特色以及操作方法。

2.掌握:谷道病药膳的组成功效、主治、药膳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药理作用

 

【教学内容】

1.介绍谷道病药膳中预防或治疗消化不良、泄泻、痢疾、便秘、呕吐、消渴的药膳

2.介绍谷道病药膳的组成功效、主治、药膳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药理作用

 

三节 气道病药膳

【目的要求】

1.掌握水道病药膳的概念、机理、特色以及操作方法。

2.掌握:水道病药膳的组成功效、主治、药膳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药理作用

 

【教学内容】

1.介绍水道病药膳中预防或治疗水肿、淋证、癃闭、汗证、结石病、尿血、遗精滑精的药膳

 2.介绍水道病药膳的组成功效、主治、药膳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药理作用

四节 龙路病药膳

【目的要求】

1.掌握龙路病药膳的概念、机理、特色以及操作方法。

2.掌握:龙路病药膳的组成功效、主治、药膳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药理作用

 

【教学内容】

1.介绍龙路病药膳中预防或治疗中风后遗症、高血压、心悸、胸痹、低血压的药膳

2.介绍龙路病药膳的组成功效、主治、药膳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药理作用。

五节 火路病药膳

【目的要求】

3.掌握火路病药膳的概念、机理、特色以及操作方法。

4.掌握:火路病药膳的组成功效、主治、药膳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药理作用

 

【教学内容】

2.介绍火路病药膳中预防或治疗腰痛、肋痛、头痛、腹痛的药膳

3.介绍火路病药膳的组成功效、主治、药膳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药理作用

六节 巧坞病药膳

【目的要求】

1.掌握巧坞病药膳的概念、机理、特色以及操作方法。

2.掌握:巧坞病药膳的组成功效、主治、药膳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药理作用

 

【教学内容】

1.介绍巧坞病药膳中预防或治疗不寐、眩晕的药膳

2.介绍巧坞病药膳的组成功效、主治、药膳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药理作用

七节 虚病药膳

【目的要求】

1.掌握虚病药膳的概念、机理、特色以及操作方法。

2.掌握:虚病药膳的组成功效、主治、药膳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药理作用

 

【教学内容】

1.介绍虚病药膳中预防或治疗虚劳、神经官能症、贫血、神经衰弱、肺结核、肝癌、胃癌、肺癌的药膳

2.介绍虚病药膳的组成功效、主治、药膳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药理作用

第二章 妇科病、产科病药膳

【目的要求】

1.掌握妇科病、产科病药膳的概念、机理、特色以及操作方法。

2.掌握:妇科病、产科病药膳的组成功效、主治、药膳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药理作用

 

【教学内容】

1.介绍妇科病、产科病药膳中预防或治疗月经先期、月经后期、痛经、闭经、崩漏、带下、妊娠呕吐、妊娠水肿、妊娠贫血、妊娠缺乳的药膳

2.介绍妇科病、产科病药膳的组成功效、主治、药膳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药理作用

第三章 儿科病药膳

【目的要求】

1.掌握儿科病药膳的概念、机理、特色以及操作方法。

2.掌握:儿科病药膳的组成功效、主治、药膳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药理作用

 

【教学内容】

1.介绍儿科病药膳中预防或治疗小儿伤风、小儿咳嗽、小儿哮喘、小儿食滞、疳积、小儿泄泻、小儿中毒性痢疾、小儿便秘、小儿遗尿、小儿多汗症的药膳。

2.介绍儿科病药膳的组成功效、主治、药膳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药理作用

第四章 五官科病药膳

【目的要求】

1.掌握五官科病药膳的概念、机理、特色以及操作方法。

2.掌握:五官科病药膳的组成功效、主治、药膳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药理作用

 

【教学内容】

1.介绍五官科病药膳中预防或治疗红眼病、夜盲症、中耳炎、咽炎、鼻炎、鼻窦炎、口腔溃疡、牙痛的药膳

2.介绍五官科病药膳的组成功效、主治、药膳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药理作用

第五章 外科病药膳

【目的要求】

1.掌握外科病药膳的概念、机理、特色以及操作方法。

2.掌握:外科病药膳的组成功效、主治、药膳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药理作用

 

【教学内容】

1.介绍外科病药膳中预防或治疗痈疮、荨麻疹、带状疱疹、银屑病、乳痈、肠痈、胆结石、动静脉炎、静脉曲张、痔疮、劲椎病、急性踝扭伤的药膳

2.介绍外科病药膳的组成功效、主治、药膳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药理作用

 

附篇:参考文献

 

 

 

 

 

 

 

 

 

 

 

 

 

 

 

 

 

 

 

 

 

 

 

 

 

五、课程考核与评价

1. 课程考核目的

 考核学生掌握壮医养生概念机理、临床应用、以及灵活运壮医养生法的能力。

2. 课程成绩评定

开卷考试成绩占50%,期中考试成绩占40%,平时成绩占10%。

3. 课程考核形式与方法

开卷考试

4. 课程考核内容与要求

注重内容与临床思维的运用;识记与理解的考核。

六、教学时数安排表

课时分配安排

 

教学内容

理论学时

实验(时间)学时

 

 

 

上篇 第一章 概论

 

2


第二章 壮医药膳理论

2


通气道药

1


通谷道药

2


通水道药

4


通龙路、火路药

2


解毒药

3


调气药

2


七-九止血药、调巧坞药、补虚药

3


收涩药

1


下篇  内科病常见药膳

4


     第二章 妇科、产科、儿科、五官科药膳

6


合计

32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