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授课程 | 壮医药膳学 |
|
课程章节 | 壮医药膳实验02 | 授课学时 | 4学时 |
|
所属院、部 | 壮医药学院壮医基础理论教研室 | 设计者 | 张云 |
|
授课专业 | 壮医学 | 授课年级 | 2019级 |
|
一、导言(引起学习动机,导入主题) |
|
壮医药膳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两千多年的广西汉墓出土中有“稻、粟、桃、李”等不少谷物与果类,表明壮族先民早年就知道“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膳食文化和方法。壮医认为,毒虚致百病。 随着壮医药的发展,尤其是壮药学、壮医方剂学和壮医内科学的整理出版,壮医药膳发掘整理也取得较大的进展,理论体系逐渐完善,形成一门独具特色的学科。 已经学习过壮医药膳学理论课的同学们,接下来就要开始进行实践了,通过大量的联系将课本上的知识转化为真正属于自己的技能。 |
|
|
|
二、学习目标 [知识、技能(能力)、学习态度与价值观(课程思政育人目标) ] |
|
1、教学目标: |
|
知识目标: 掌握壮医药膳定义、注意事项、操作方法;熟悉壮医药膳的临床应用。 |
|
技能目标: 掌握壮医药膳的组方和主治、煮药膳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 |
|
学习态度与价值观(与课程思政育人目标相应): 1.通过实操让学生真正掌握壮医药膳的组方和主治、煮药膳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 2.通过实例的列举,鼓励激发学生对壮医药膳学知识的学习兴趣; 3.通过课堂上的举例和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将所学的壮医药的发展的历程与以往学到的中医药膳学的相关知识结合起来,并能够通过课堂学习,掌握壮医药膳学的具体内容; 4.壮医药膳学是壮医药学专业的重要课程,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学,通过浸润式思政教育法,将责任意识、依法治国意识、工匠精神、敬业诚信意识等融入教学,培养学生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的主人翁意识以及壮医药膳养生观的专业意识,培养新时代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5.基于“壮医学”课程的特点优势,结合壮医学专业开展思政教育的总体思路包括以下的几个“结合”:结合壮医历史,融入专业使命故事,培养壮医情怀;结合壮医科发展,融入中国赶超故事,培养爱国情怀;结合校史校情,融入身边榜样故事,培养高尚情操。 6.教师要在教授过程中注意加强以下几点:一要加强学生的医德医风教育,着力培养学生“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二要加强医者仁心教育,教育引导学生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三要提升综合素养和人文修养,尊重患者,善于沟通;四要提升依法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落脚点是做党和人民信赖的好医生。 7.教师在将壮医药知识融入思政教育体系中时,不仅要从理论层面着手,还要积极探寻行之有效的实践方案和策略。在专业技能教学的实践教育中,着重培养学生对于壮医药膳养生观的理解和实践,并积极为学生创造丰富化、多样化的实践机会,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对壮医药传统文化有更深认知、理解与感受 |
|
2.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壮医药膳学中常用止血药、调巧坞药、补虚药、收涩药等的作用机理、操作方法和适应证; 难点: 教学重点为壮医药膳的蒸煮手法和操作要点。 |
|
三、学情分析与教学预测(可包含学生现有知识结构、兴趣、思维情况、认知状态、心理、个性、学习动机、现阶段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时间、学习效果、生活环境等) |
|
1.学情分析: (1)知识起点能力: 课程授课对象为壮医学专业本科四年级学生,学生已学习了壮药学、壮医方剂学等基础课程,已了解了壮族的一些文化、风俗习惯、壮医药的发展和一般理论等的基本知识,为学习理解壮医药膳学等奠定基础。但学生尚未学习临床疾病的治疗,对疾病的发病、诊断、临床表现、治疗、各种治疗方法的优劣缺乏认识,在讲授壮医药膳的适应证、禁忌证及临床运用的时候,缺乏整体结合的学习,不能将相关知识融合在一起。授课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深入浅出、举例说明将知识点细致的讲给学生听。 (2) 技能起点能力: 壮医学专业的学生有一定的基础,为理解壮医药膳学的知识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但壮医学专业性较强,壮医学专业的学生以临床教学为主,授课教师要结合课程实际情况和学生将会遇到的例子讲授课程。 (3) 情感起点能力: 长期应试教育,使学生养成被动学习、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没有养成对已学的知识没有及时进行归纳总结、使之条理化的好习惯,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待加强。壮医药膳学作为一门重要的科学理论课程,是学习壮医药膳养生知识,增长养生技能,提高人们健康生活水平的学科,希望这门新兴学科在壮医人才培养和推动全民健康养生事业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
|
1.教学预测: 学生学习的效果分析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了让学生掌握壮医药膳学中常用止血药、调巧坞药、补虚药、收涩药等的作用机理、操作方法和适应证等基本内容,授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选取了学生们比较感兴趣的壮医药膳的蒸煮手法和操作要点等作为例子,收集一些小故事,讲给学生听,让学生对壮医药膳的学习产生兴趣,教师还要让学生能够最大程度地了解壮族医药文化,依托现代化手段,利用网络课程、PPT、微课视频、学习通“一平三端”等掌握壮医药膳学这门课程所涉及到的各项内容。 |
|
|
|
四、教学过程 |
|
1.参与式学习的教学环节设计(设计促进学习者主动学习、积极参与的教学活动) |
|
时间(分钟) | 授课者的工作 | 学习者的工作 |
|
5 分钟 | 介绍壮医药膳的定义、注意事项、操作方法。 | 聆听老师的介绍,有任何问题或疑虑均可以举手提问 |
|
20 分钟 | 本课共分九大部分讲述: (一)壮医药膳的概述: 1.概念,讲授火针疗法的定义。临床运用壮医药膳的病例、视频,让学生带着兴趣学习。 (二)操作手法 介绍火针疗法的手法,可举例一些错误手法以加深学生印象。 (三)主要功效 介绍火针疗法的主要功效。 | 结合学习者以往学习的经验和知识将本章节课程串起来,对壮医药膳学有大概的认识。 |
|
30 分钟 | (四)适应症与禁忌症 1.适应症,具体举例说明,并列举临床疗效。 2.禁忌症,禁忌原因。 | 集中精神认真听课,认真听老师给出的例子。 |
|
20 分钟 | (五)煮药膳的操作方法(重点) 准备操作器具、食材,煎煮,煎煮手法。掌握好时间。 术后处理。 (六)注意事项 各种方法的注意事项。 | 从老师给的例子中结合对应书本上的内容,记忆相关知识。 |
|
35 分钟 | (七)临床应用及疗效:举例介绍发热、瘀血的临床应用及疗效,加深同学对壮医药膳的认识和临床应用的了解。 (八)练习煎煮壮医药膳。 | 学生认真听讲,理解记忆老师讲授的内容,有问题的同学勾画在书上,课后再反复学习理解,不懂再问老师。 |
|
10 分钟 | 老师对本次课的内容进行总结、梳理,解答同学们的疑问。 | 跟随老师的步伐回忆上课内容,对于不懂得、理解不透彻的具体地方举手向老师提问. |
|
2. 教学策略与方法选择: 通过对壮医药膳的煎煮操作手法的现场演示、一对一指导、学生练习,加深学生对壮医药膳煎煮操作方法的认识。考虑到学生大部分没有接触壮医临床药膳治疗实例,对疾病的认识不深,在讲述适应症和禁忌证的时候,列举一些学生平时生活中就能接触了解的疾病,如发热、淤血等疾病作为案例,以规避学生没有学习临床课程对临床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各种治疗方法的效果不了解的弊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练习,讲课中注意提升同学们的学习热情,使课堂气氛活跃,这样学习积极性高,可以让学生与教师互动,讲述自己是否真正掌握壮医药膳学,在教师的讲述和视频、图片的展示中基本掌握煎煮壮医药膳的手法和方式。 |
|
3.板书设计 黑板(白板)设计; 壮医药膳学 一、壮医药膳的概述 二、操作手法 三、主要功效 四、适应症与禁忌症 五、煮药膳的操作方法(重点) 六、注意事项 七、临床应用及疗效 八、练习煎煮壮医药膳 |
|
现代信息媒体设计; 全程多媒体教学课件展示,网络资源分享,利用 PPT 承载信息量大,便于处理图片、利于内容的全面阐述等特点,结合本章的内容制作符合学科特点的多媒体课件。为了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积极性,进而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可以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在课堂上教学,首先以PPT的形式来展现授课主要内容,再通过学习通“一平三端”展示相关文献、图像和视频,应用以问题为基础的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新型教学模式和以文献为导向的自我学习RISE (reference-in-duced self- education)教学模式,如此学生的积极性方可得到提高。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氛围空前活跃,学生积极参加课堂活动,在课堂上各抒己见,勇于交流,拓展思路,提高学习兴趣。 |
|
五、教学效果测试(运用有效方式,了解学习者的学习成果) |
|
1、课内: 以图片的形式举例记载有壮医相关史料的书记,我们广西的药膳养生之术,让学生通过课上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如何对这些壮医药膳学进行认识,并结合临床讲授相关知识。 |
|
2:课外: 让学生自己去搜索资料,查找一些壮医药膳学知识,自己查找相关资料,同学之间可以互相点评,有问题课后给老师 QQ 留言或者微信留言,授课教师直接进行网上解答,或事后再回复给学生,进行答疑解惑,为学生解决问题,并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本次课程的掌握程度如何。 |
|
六、摘要或总结; 在整堂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有图片展示的壮医药膳学的相关知识比较感兴趣,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老师的教学互动中来,因为壮医养生学的特殊性,举例子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临床,学生们就会产生更浓厚的兴趣,学生的思维较活跃,对于教学过程的疑问,类似的问题都非常感兴趣。 |
|
七、学习资源; [1] 韦英才.壮医养生学[M].广西民族出版社, 2021. [2] 郭海英.中医养生学[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 2012. [3] 蓝绍航;李娜娜;张青槐;庞宇舟.壮医养生中和思想探析[J].中国中医基 础医学杂志报,2021,36(05):179. [4] 庞宇舟,林辰,黄冬玲主编.高等学校壮医药专业教材.壮医药学概论. 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6. |
|
八、教学反思 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是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也更让授课教师与学生更加贴近,能够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图片的展示,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壮医药膳学的相关知识,无论是图片的展示还是文字的叙述,要突出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深入浅出的了解课程的相关重点和难点, 有关的名词术语是学生们难掌握的重要内容,讲课时应注意多强调,到此知识点时,加重语气,学生能够通过耳朵的听、眼睛的看相结合,将此难点内容记住、消化,课后也知道如何复习、记忆此部分内容。 |
|
九、教研室意见(本设计的优点、不足及建议) 该教学设计合理可行,利用情景引入、对比、分析、讲解、推演、归纳总结、分组讨论及展开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学习信心、兴趣,培养学生推演、归纳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同时也注重提高学生实践操作应用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能力。整个教学设计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该教学设计需改进的方面:板书设计较简单,没有能够全面展示所教授课程的全貌,希望下次改进,增加更多的板书内容。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