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授课程 | 壮医药膳学 |
|
课程章节 | 壮医药膳学基础知识-概论、理论 | 授课学时 | 3学时 |
|
所属院、部 | 壮医药学院壮医基础理论教研室 | 设计者 | 张云 |
|
授课专业 | 壮医学 | 授课年级 | 2019级 |
|
一、导言(引起学习动机,导入主题) |
|
壮医药膳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两千多年的广西汉墓出土中有“稻、粟、桃、李”等不少谷物与果类,表明壮族先民早年就知道“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膳食文化和方法。壮医认为,毒虚致百病。日常十分注意防毒气和扶养正气。由于壮族人民所处的特定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壮族地区自然环境恶劣,“草木水泉皆禀恶气”,故多毒邪,毒邪致病成为壮族地区多发病的首因,因此,壮族人平时三餐都少不了能解百毒的姜葱蒜,每年三月三,家家户户做五色糯米饭,瑞午五月五,男女老少皆饮雄黄酒;据考证,壮族自古有端午饮雄黄酒的习俗,在骆越时期右江流域地区极为盛行。 通过药膳,调健康,变长寿,获得同学的学习兴趣?然后引导学生,我们怎样才能获得健康长寿呢?那我们接下来,就要认真学习壮医药膳之术。 |
|
|
|
二、学习目标 [知识、技能(能力)、学习态度与价值观(课程思政育人目标) ] |
|
1、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壮医药膳概论; 2.让学生了解壮医药膳学的发展简史; 3.让学生对壮医药膳理念的形成与发展有一个清晰的脉络; |
|
知识目标: 1.掌握壮医药膳学的含义; 2.掌握壮医药膳学的特点; 3.了解骆越药膳文化概述; 4.了解壮医药膳理念的形成与发展 |
|
技能目标: 1.通过实例的列举,鼓励激发学生对壮医药膳学知识的学习兴趣; 2.通过课堂上的举例和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将所学的壮医药的发展的历程与以往学到的中医药膳学的相关知识结合起来,并能够通过课堂学习,掌握壮医药膳学的具体内容; 3.通过课堂的学习、教师的引导和讲解,引导学生能够结合课堂知识把自己所学的知识与本章内容相结合,掌握壮医药膳学的定义,能够通过学生自己的理解,把壮医药膳学的民族性、创统性和地域性理解并能够具体加入自己的理解。 4.通过课堂的举例和课后的练习,学生之间的互动以及和老师的互动, 5.答疑解惑,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学生交流互动的能力。 |
|
学习态度与价值观(与课程思政育人目标相应): 1.在课堂上举例说明在壮医药膳使用的例子,让全体同学参与到教学中,并讨论该药膳的组成和功效,让学生对壮医药膳的知识产生兴趣。 2.引导学生学会利用优势,扬长避短,选择最好的治疗方案为人们预防疾病,更好地为人们解除痛苦。由此可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壮医药膳学》教材中的内容。 3.基于“壮医学”课程的特点优势,结合壮医学专业开展思政教育的总体思路包括以下的几个“结合”:结合壮医历史,融入专业使命故事,培养壮医情怀;结合壮医科发展,融入中国赶超故事,培养爱国情怀;结合校史校情,融入身边榜样故事,培养高尚情操。 4.教师要在教授过程中注意加强以下几点:一要加强学生的医德医风教育,着力培养学生“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二要加强医者仁心教育,教育引导学生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三要提升综合素养和人文修养,尊重患者,善于沟通;四要提升依法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落脚点是做党和人民信赖的好医生。 5.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除了进行适当的教学改革外,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想政治元素,有效进行人文教育、职业素养教育的渗透,让这门学科变得有温度、有情感,这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需要,通过在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中进行潜移默化的渗透,可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明白为人处事的道理。 |
|
2.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壮医药膳学的定义; 2.壮医药膳学的特点; 3.骆越药膳文化概述; 4.壮医药膳理念的形成与发展; 难点: 1.壮医药膳学的定义。 2.壮医养药膳学的特点。 |
|
三、学情分析与教学预测(可包含学生现有知识结构、兴趣、思维情况、认知状态、心理、个性、学习动机、现阶段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时间、学习效果、生活环境等) |
|
1.学情分析: (1)知识起点能力: 课程授课对象为壮医学专业本科四年级学生,学生已学习了壮医基础理论、药学概论等基础课程,已了解了壮族的一些文化、风俗习惯、壮医药的发展和一般理论等的基本知识,为学习理解壮医养生学等奠定基础。但学生在壮医药理论的具体应用等中的主要相关知识缺乏整体结合的学习,不能将相关知识融合在一起。授课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深入浅出、举例说明将知识点细致的讲给学生听。 (2) 技能起点能力: 壮医学专业的学生有一定的基础,为理解壮医药膳学的知识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但壮医学专业性较强,壮医学专业的学生以临床教学为主,授课教师要结合课程实际情况和学生将会遇到的例子讲授课程。 (3) 情感起点能力: 长期应试教育,使学生养成被动学习、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 没有养成对已学的知识没有及时进行归纳总结、使之条理化的好习惯。学习能力有待加强。 |
|
3.教学预测: 学生学习的效果分析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了让学生掌握壮医药膳学的起源和壮医药膳学的发展等基本内容,授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选取了学生们比较感兴趣的壮医药膳的起源和发展历程等作为例子,收集一些小故事,讲给学生听,让学生对壮医药膳的学习产生兴趣,掌握壮医药膳学这门课程所涉及到的各项内容。 |
|
|
|
四、教学过程 |
|
1.参与式学习的教学环节设计(设计促进学习者主动学习、积极参与的教学活动) |
|
时间(分钟) | 授课者的工作 | 学习者的工作 |
|
5 分钟 | 教师自我介绍,介绍本课程全面的教学概况,本课程以多媒体教学的听课与记录方法、壮医药膳学的相关教学内容,及本课程的整体概况。 | 聆听老师的介绍,有任何问题或疑虑均可以举手提问 |
|
20 分钟 | 教授者将以举例子、列文献和同学们分享从商周到现代,壮医和壮药在不同的年代、时期,有哪些的典籍中相关的记载等相关内容。典型道地壮医药膳学的相关文献记载。引导学生将国家对壮医药的重视,壮医养生学在不断的发展中结出累累的硕果的相关事实讲给学生听,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坚固专业思想。 | 结合学习者以往学习的经验和知识将本章节课程串起来,对于壮医药膳学的起源、发展有一个清晰、完整的历史渊源。 |
|
30 分钟 | 以图片和文字的形式展示不同壮医药膳学发展简史内容,并举例子加以说明。 | 集中精神认真听课,观察老师给出的例子。 |
|
20 分钟 | 壮医药膳学的发展概括,让本节内容更容易让学生理解、记忆。对于这7个药膳学知识进行分析对比,找出他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 从老师给的例子中结合对应书本上的内容,记忆相关知识。 |
|
35 分钟 | 壮医药膳学概念内容讲解,通过多媒体教学,展示图片、播放视频等讲解本内容。对于壮医药膳学内容的讲授,教师应理论联系实际,认真准备,细致讲解, 让学生听懂、明白课程内容。 | 学生认真听讲,理解记忆老师讲授的内容,有问题的同学勾画在书上,课后再反复学习理解,不懂再问老师。 |
|
10 分钟 | 老师对本次课的内容进行总结、梳理,解答同学们的疑问。 | 跟随老师的步伐回忆上课内容,对于不懂得、理解不透彻的具体地方举手向老师提问. |
|
2. 教学策略与方法选择: 从壮医的相关的一些文献资料入手,从简单到繁琐,从表面到深入的引导学生掌握壮医药膳学的发展历程,举例说明,将生活中能够与壮医药膳学的一些例子举出来,讲给学生,让学生知道也明白,壮医药膳的学习也是可以和生活息息相关,在生活中、临床的应用中都有着自己的作用和特点。尤其是在临床上,结合壮医药膳学的特点 ,让学生对本课程有更深入了解的兴趣和想法。 |
|
3.板书设计 黑板(白板)设计; 总论 壮医药膳学概论 第一章 壮医方剂的起源 第二章 壮医方剂学的发展 |
|
现代信息媒体设计; 全程多媒体教学课件展示,网络资源分享,利用 PPT 承载信息量大,便于处理图片、利于内容的全面阐述等特点,结合本章的内容制作符合学科特点的多媒体课件。 |
|
五、教学效果测试(运用有效方式,了解学习者的学习成果) |
|
1、课内: 以图片的形式举例记载有壮医相关史料的书记,我们广西特色药膳,让学生通过课上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如何对这些壮医药膳学进行认识,并结合临床讲授相关知识。 |
|
2:课外: 让学生自己去搜索资料,查找一些药膳学知识,自己查找相关资料,同学之间可以互相点评,有问题课后给老师 QQ 留言或者微信留言,授课教师直接进行网上解答,或事后再回复给学生,进行答疑解惑,为学生解决问题,并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本次课程的掌握程度如何。 |
|
六、摘要或总结; 在整堂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有图片展示的壮医药膳学的相关知识比较感兴趣,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老师的教学互动中来,因为壮医药膳学的特殊性,举例子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临床,学生们就会产生更浓厚的兴趣,学生的思维较活跃,对于教学过程的疑问,类似的问题都非常感兴趣。 |
|
七、学习资源; [1] 韦英才.壮医养生学[M].广西民族出版社, 2021. [2] 郭海英.中医养生学[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 2012. [3] 蓝绍航;李娜娜;张青槐;庞宇舟.壮医养生中和思想探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报,2021,36(05):179. [4] 庞宇舟,林辰,黄冬玲主编.高等学校壮医药专业教材.壮医药学概论. 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6. |
|
八、教学反思 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是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也更让授课教师与学生更加贴近,能够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图片的展示,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壮医养生学的相关知识,无论是图片的展示还是文字的叙述,要突出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深入浅出的了解课程的相关重点和难点, 有关的名词术语是学生们难掌握的重要内容,讲课时应注意多强调,到此知识点时,加重语气,学生能够通过耳朵的听、眼睛的看相结合,将此难点内容记住、消化,课后也知道如何复习、记忆此部分内容。 |
|
九、教研室意见(本设计的优点、不足及建议) 该教学设计合理可行,利用情景引入、对比、分析、讲解、推演、归纳总结、分组讨论及展开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学习信心、兴趣,培养学生推演、归纳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同时也注重提高学生实践操作应用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能力。整个教学设计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该教学设计需改进的方面:板书设计较简单,没有能够全面展示所教授课程的全貌,希望下次改进,增加更多的板书内容。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