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授课大纲

教学大纲

发布时间:2023-05-22 16:55:45 浏览次数: 【字体:

 

 

《壮医养生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BZ1301023

课程名称壮医养生

英文名称:Health Prescription of Zhuang medicine

学分2学时:32

适用对象壮医学专业

 

 

二、课程性质与任务

课程性质:必修考查课

课程任务:壮医养生学是在壮医理论指导下,首次系统地阐述了壮医养生的基本理论,全面地总结了壮医养生的各种技法,是第一部壮医养生专著。通过壮医养生学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骆越养生文化的精华,掌握壮族民间养生的方法,学习壮医基本的养生知识、提升养生技能、提高健康生活水平的能力。为今后研究开发壮药新药奠定基础。并为其他壮医养生特色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1. 知识要求

(1)         明确壮医养生在壮医学中的地位及其重要性。系统的壮医养生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壮医常用的养生方法,熟悉不同情况下壮医如何选择、制定养生计划和方案。本版《壮医方剂学》教材分上、中、下三篇。上篇为壮医养生学基础知识,系统介绍壮医养生学概念和壮医养生特点不同壮医养生观各自特点等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中篇为壮医自然养生法,分别介绍了神志养生法、起居养生法、饮食养生法、运动养生法、壮族八段锦功法、九种体质养生法、拉筋排毒养生法、香道养生法共八种自然养生法。下篇为壮医综合养生法,详细介绍了壮医探病养生术、壮医外治养生术,通过介绍这些技能方法的作用机理、特色特点、操作方法、注意事项等内容,培养学生的养生思维能力、养生自律能力和实际操作指导能力。

(2)         本课程总课时 32学时,全部为理论课,采用多媒体方式授课。

2. 能力要求

对课程授课的要求: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重点讲授,前后联系对比。运用启发式、讨论式和逻辑推理教学方法,教给学生分析壮医养生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养生思维能力和初步运用能力。结合实际,使理论和实践密切结合。与方法相近似的中医养生法,应进行分析比较,使学生从比较鉴别中掌握其异同点,进而深入理解壮医养生要点。

每类养生法首先阐明其机理、适应范围、操作方法及其注意事项等。然后对重点壮医养生法进行系统讲授,特别是对其作用机理临床应用、主治要讲深讲透。

3. 素质要求

在授课时逐步培养学生壮医养生临床辨证运用思维能力、运用壮医理论进对养生方法的分析表达的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运用网络资源获取新知识和相关信息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培养,让学生逐渐具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对教学内容作适度调整,融入壮族地区特有文化和壮族医学特色,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和壮医学专业的热爱。

4. 融合课程思政的元素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为主

教学执行后应取得的思政教学效果:

1. 增强文化自信:发现壮医药之美,领悟民族医药之妙,挖掘《壮医养生学》中所含的文化因素,通过学习,引导学生认同并热爱壮医药,不断提升民族自豪感和自信感。

2. 立职业目标:围绕黄汉儒等壮医药老一辈奠基人努力拼搏和敬业精神,

以及一些壮医方药名家等很多壮医无私奉献精神等事迹,落脚学生学习、行医、医德培养,通过“大医精诚、感恩育人”润物细无声的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对如何成为一名良医进行深入思考。

3. 培养良好品格:通过课堂讲授、小组合作等,培养学生完善人格,形成敬业合作,无私奉献的大医气质,为学生将来从事临床和工作奠定可靠基础,真正发挥教书育人的功能。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目标

 

 

上篇   壮医养生学基础知识

 

第一章  概论

【目的要求】

1.   掌握壮医养生学的概念

2.   了解壮医养生学的特点

 

【教学内容】

1.   介绍壮医养生概念。

2.   重点介绍壮养生学特点。

第二章 壮医养生学发展简史

【目的要求】

1.掌握骆越养生文化概述

2.掌握壮医养生理念形成与发展。 

【教学内容】

 

1.掌握古骆越养生文化的相关概念,即了解稻作文化、纺织文化、龙母文化、青铜文化、干栏文化、 岩画文化、医药文化这些文化与广西长寿养生文化之间的关系。

2.通过了解壮族先民对日月、自然、阴阳、生命等的认识,分析壮医养生理念的形成,培养学生的联想分析能力。

3.掌握现阶段壮医养生理念的发展。

 

第三章 壮医养生观概述

【目的要求】

1.了解壮医不同的养生观念。

2.熟悉一些壮医重要的养生观。

【教学内容】

1.介绍壮医不同养生观念:生命观、养生观、健康观、形神观、运动观、排毒观、房事观、长寿观。

2.熟悉以上这些养生观的作用。

 

 

中篇  壮医自然养生法

 

第一章 神志养生法

【目的要求】

 

1.熟悉神志养生作用机理。

 

2.了解调“巧坞”与心态的关系。

 

3.掌握壮族地区的神志养生法。

 

【教学内容】

 

1.养神志的概念、作用养生原则

2.介绍调“巧坞”与神志养生的关系

3. 介绍带有壮族文化特色、行之有效的神志养生法。

第二章 起居养生法

 

【目的要求】

1.熟悉起居养生法的概念、作用机理应用具体内容

2.掌握:起居养生中养形与养神的养生方法。

3.熟悉:壮族特色的起居养生法的内容及其意义。

 

4.了解:春夏秋冬的养生方法

 

【教学内容】

1.起居养生法的概念、作用机理应用具体内容

2.介绍壮族地区特有的起居养生方法的具体内容及其意义

 

饮食养生法

【目的要求】

1.熟悉饮食养生法的概念、作用机理应用具体内容

2.掌握:壮族地区重要的饮食养生方法及其作用、配方、制作方法

 

【教学内容】

1.介绍饮食养生法的概念、作用机理应用具体内容。

2.介绍壮族益寿美食、壮族养生药粥、壮族养生药酒、壮族养生药膳、壮族养生茶道、壮族养生瓜果、壮族养生蔬菜、壮族畜禽鱼肉养生这些壮族特色的饮食养生法,讲解它们的配方、制作方法、作用。

3. 介绍这些壮医饮食养生方法的临床应用及其注意事项

第四章 运动养生法

【目的要求】

1.介绍运动养生法的概念、作用机理应用具体内容。

2.掌握:壮族运动养生习俗。

【教学内容】

1.介绍运动养生法的概念、作用机理应用具体内容。

2.介绍壮族传统体育运动,讲解舞狮、棍棒对斗、打短棍、抽陀螺、荡秋千等这些壮族特色运动的运动形式和意义。

 

第五章 壮族八段锦功法

【目的要求】

1.介绍壮族八段锦功法的概念、作用机理应用具体内容。

2.掌握:壮族八段锦功法的具体内容、功法特点、功法要领。

 

3.了解:了解每一时式具体的防治作用。

 

【教学内容】

1.介绍壮族八段锦功法的概念、作用机理应用具体内容。

2.介绍每一项壮族八段锦功法的动作特点和功法要领,并分析每一式的养生作用和意义

3.通过对比国际八段锦和壮族八段锦的不同,介绍壮族八段锦功法的优点。

第六章  九种体质养生法

【目的要求】

1.介绍九种体质养生法的概念、作用机理应用具体内容。

2. 掌握:介绍九种体质各自的形体特征、常见表现、心理特征、发病倾向、对外界适应能力和养生方法

 

3.重点掌握这九种体质适合的养生方法。

 

【教学内容】

1.九种体质养生法概念、作用机理应用具体内容。

2.通过对比分析这九种体质各自的形体特征、常见表现、心理特征、发病倾向、对外界适应能力和养生方法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对不同体质的人进行综合诊察。

第七节 拉筋排毒养生法

【目的要求】                            

1.介绍拉筋排毒养生法的概念、作用机理常用方法。

 

2.介绍拉筋养生法、拍筋养生法、拨筋养生法、摩腹养生法的具体内容、作用机理、操作方法、基本手法等内容。

 

3.介绍这些拉筋排毒方法的临床应用和其穴位、药材的选择以及其注意事项。

 

【教学内容】

1.掌握拉筋排毒养生法的概念、作用机理常用方法注意事项。

2.对比拉筋养生法、拍筋养生法、拨筋养生法、摩腹养生法的具体内容、作用机理、操作方法、基本手法等内容,分析这些拉筋排毒方法各自的养生优点。

 

第八章 香道养生方

【目的要求】

1.介绍香道养生法养生概念、作用机理常用方法。

2.掌握一些壮族常用养生香料

 

【教学内容】

1.掌握香道养生法养生概念、作用机理常用方法。

2.掌握一些壮族常用香料及其形态特点和使用方法

下篇 各 论

第一章 壮医探病养生法

【目的要求】

1.掌握壮医探病养生法五种养生术的概念、机理、特色以及操作方法。

2.掌握:观目知病养生术中白睛、黑睛主病情况,观甲知病养生术中指甲符号诊病情况,以及摸结知病养生术中筋节的好发点和诊断原则。

 

3.熟悉:观纹知病养生术。

 

4.了解:探耳知病养生术。

 

【教学内容】

1.掌握观目知病养生术中白睛、黑睛病变所表达的信号,观甲知病养生术中指甲符号诊病情况,以及摸结知病养生术中筋节的好发点和常见摸结病灶法

2.掌握掌纹脉络与诊断疾病和疾病隐患的关系,掌握耳诊的基本方法

第二章 壮医外治养生术

【目的要求】

1.介绍二十四种壮医外治养生术各自的概念、作用机理、操作方法和适应证。

2.重点掌握:壮医针灸养生术、刮痧养生术、拔罐养生术、药物竹罐养生术、壮医熏洗养生术、壮医药枕养生术小儿香佩养生术等几种养生术。

 

3.熟悉:每一个养生术的操作方法。

 

 

【教学内容】

1.掌握二十四种壮医外治养生术各自的概念、作用机理、操作方法和适应证。

2.掌握一些重点养生术的基本操作方法和临床应用

3.让学生对这些外治养生术的提出其不足之处,提升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发散其思维。

 

附篇:参考文献

 

 

 

 

 

 

 

 

 

 

 

 

 

 

 

 

 

 

 

 

 

 

 

 

 

 

 

 

 

 

 

 

 

 

 

 

 

 

五、课程考核与评价

1. 课程考核目的

 考核学生掌握壮医养生概念机理、临床应用、以及灵活运壮医养生法的能力。

2. 课程成绩评定

开卷考试成绩占50%,期中考试成绩占40%,平时成绩占10%。

3. 课程考核形式与方法

开卷考试

4. 课程考核内容与要求

注重内容与临床思维的运用;识记与理解的考核。

六、教学时数安排表

 

课时分配安排

 

教学内容

理论学时

实验(时间)学时

 

上篇 第一章概论

 

1


第二章 壮医养生学发展简史

1


第三章 壮医养生观概述

2


神志养生法

1


起居养生法

2


饮食饮食法

4


运动饮食法

2


壮族八段锦功法

3


九种体质养生法

2


拉筋排毒养生法

3


香道养生法

1


下篇 壮医探病养生术

4


壮医外治养生术

6


合计

32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