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教学设计

壮医养生学教学设计11

发布时间:2023-05-24 09:27:05 浏览次数: 【字体:

广西中医药大学课程教学设计(2020版)

所授课程

壮医养生学


课程章节

壮医外治养生法    

授课学时

3学时


所属院、部

壮医药学院壮医基础理论教研室

设计者

张云


授课专业

壮医学

授课年级

2020


一、导言(引起学习动机,导入主题)


守正与创新是养生的根本。养生要因人而养,养生要因地而养,养生要因时而养。养生是涵盖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一门全面的科学。从古至今,养生学始    终不停地发展,逐步成为一门成熟的学科。壮医养生学只是中华传统养生文化的  一部分,甚至只是养生大花园中的一朵小花。壮医养生学作为一门科学,是学习壮医养生知识,增长养生技能,提高人们健康生活水平的学科。纵观古代养生家,许多活到天年百岁。现在, 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了,医学水平也提高了,但各种不治之症也多发了。所以,面对人类新的疾病谱和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等,未病先防成为人们新的健康理念。因为,大家都知道,养生是知识,养生是方法,养生是智慧,养生是财富。花小钱,防大病,已成为当今人们养生保健的重要途径之一。壮医养生源于骆越养生文化,具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壮医认为,依照阴阳为本、三气同步的自然法则,人在养生中只有主动地效法和顺应天地阴阳变化规律才能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通过养生,健康,长寿,获得同学的学习兴趣?然后引导学生,我们怎样才能获得健康长寿呢?那我们接下来,就要认真学习壮医养生之术。




二、学习目标  [知识、技能(能力)、学习态度与价值观(课程思政育人目标)   ]


1、教学目标:

1.壮医外治养生法中搓面养生术的作用机理、操作方法和适应证;

2.壮医外治养生法中壮医足浴养生术的作用机理、操作方法和适应证;

3.壮医外治养生法中球摩养生术的作用机理、操作方法和适应证;

4.壮医外治养生法中蜂毒养生术的作用机理、操作方法和适应证;

5.壮医外治养生法中握药养生术的作用机理、操作方法和适应证;

6.壮医外治养生法中药衣养生术的作用机理、操作方法和适应证;

7.壮医外治养生法中药榻养生术的作用机理、操作方法和适应证;

8.壮医外治养生法中醋蛋养生术的作用机理、操作方法和适应证;


知识目标:

1.让学生掌握壮医外治养生法中搓面养生术的作用机理、操作方法和适应证;

2.让学生掌握壮医外治养生法中搓面养生术的作用机理、操作方法和适应证;

3.让学生掌握壮医外治养生法中壮医足浴养生术的作用机理、操作方法和适应证;

4.让学生掌握壮医外治养生法中球摩养生术的作用机理、操作方法和适应证;

5.让学生掌握壮医外治养生法中蜂毒养生术的作用机理、操作方法和适应证;

6.让学生掌握壮医外治养生法中握药养生术的作用机理、操作方法和适应证;

7.让学生掌握壮医外治养生法中药衣养生术的作用机理、操作方法和适应证;

8.让学生掌握壮医外治养生法中药榻养生术的作用机理、操作方法和适应证;

9.让学生掌握壮医外治养生法中醋蛋养生术的作用机理、操作方法和适应证;


技能目标:

1.通过实例的列举,鼓励激发学生对壮医养生学知识的学习兴趣;

2.通过课堂上的举例和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将所学的壮医药的发展的历程与以往学到的中医养生学的相关知识结合起来,并能够通过课堂学习,掌握壮医养生学的具体内容;

3.通过课堂的学习、教师的引导和讲解,引导学生能够结合课堂知识把自己所学的知识与本章内容相结合,掌握壮医养生学的定义,能够通过学生自己的理解,把壮医养生学的民族性、创统性和地域性理解并能够具体加入自己的理解。

4.通过课堂的举例和课后的练习,学生之间的互动以及和老师的互动,

5.答疑解惑,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学生交流互动的能力。


学习态度与价值观(与课程思政育人目标相应):

1.在进入正课主题之前讲述一些巴马百岁长寿老人的健康长寿之道,然后联系当下人们对健康的追求,之后所产生的不同效果的故事讲给学生听,并将学生引入到壮医养生学的概念,让学生也感受到壮医养生学的魅力。

2.引导学生学会利用优势,扬长避短,选择最好的治疗方案为患者治疗,更好地为患者解除痛苦。由此可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壮医养生学》教材中的内容。

3.壮医养生学是壮医学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其教学内容中也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和典型案例。教授者可以不断总结自身行医经验和方法,在具体的教学方法使用中,从广西的历史重要人物、历史重大事件、近期新闻视角、权威行业评论中挖掘出壮医养生学所蕴涵的特色思政元素,再将思政元素多维度融入到课程教学过程中,重点提升学生人格修养,培育科学精神和家国情怀,最终达成在专业课程思政育人这一作用。

4.壮医养生学是壮医学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其教学内容中也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和典型案例。教授者可以不断总结自身行医经验和方法,在具体的教学方法使用中,从广西的历史重要人物、历史重大事件、近期新闻视角、权威行业评论中挖掘出壮医养生学所蕴涵的特色思政元素,再将思政元素多维度融入到课程教学过程中,重点提升学生人格修养,培育科学精神和家国情怀,最终达成在专业课程思政育人这一作用。


2.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壮医外治养生法中搓面养生术的作用机理、操作方法和适应证;

2.壮医外治养生法中壮医足浴养生术的作用机理、操作方法和适应证;

3.壮医外治养生法中球摩养生术的作用机理、操作方法和适应证;

4.壮医外治养生法中蜂毒养生术的作用机理、操作方法和适应证;

5.壮医外治养生法中握药养生术的作用机理、操作方法和适应证;

6.壮医外治养生法中药衣养生术的作用机理、操作方法和适应证;

7.壮医外治养生法中药榻养生术的作用机理、操作方法和适应证;

8.壮医外治养生法中醋蛋养生术的作用机理、操作方法和适应证;

难点:

如何让学生熟记这些外治养生法。


三、学情分析与教学预测(可包含学生现有知识结构、兴趣、思维情况、认知状态、心理、个性、学习动机、现阶段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时间、学习效果、生活环境等)


1.学情分析:

(1)知识起点能力:

课程授课对象为壮医学专业本科三年级学生,学生已学习了壮药学、壮医方剂学等基础课程,已了解了壮族的一些文化、风俗习惯、壮医药的发展和一般理论等的基本知识,为学习理解壮医养生学等奠定基础。但学生在壮医药理论的具体应用等中的主要相关知识缺乏整体结合的学习,不能将相关知识融合在一起。授课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深入浅出、举例说明将知识点细致的讲给学生听。

(2) 技能起点能力:

壮医学专业的学生有一定的基础,为理解壮医养生学的知识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但壮医学专业性较强,壮医学专业的学生以临床教学为主,授课教师要结合课程实际情况和学生将会遇到的例子讲授课程。

(3) 情感起点能力:

长期应试教育,使学生养成被动学习、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没有养成对已学的知识没有及时进行归纳总结、使之条理化的好习惯,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待加强。壮医养生学作为一门科学,是学习壮医养生知识,增长养生技能,提高人们健康生活水平的学科,希望这门新兴学科在壮医人才培养和推动全民健康养生事业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1.教学预测:

学生学习的效果分析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了让学生掌握壮医养生学的起源和壮医养生学的发展等基本内容,授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选取了学生们比较感兴趣的壮医养生的起源和发展历程等作为例子,收集一些小故事,讲给学生听,让学生对壮医养生的学习产生兴趣,教师还要让学生能够最大程度地了解壮族医药文化,依托现代化手段,利用网络课程、PPT、微课视频、学习通“一平三端”等掌握壮医养生学这门课程所涉及到的各项内容。




四、教学过程


1.参与式学习的教学环节设计(设计促进学习者主动学习、积极参与的教学活动)


时间(分钟)

授课者的工作

学习者的工作


5 分钟

复习上节课内容,引入新课内容。

聆听老师的介绍,有任何问题或疑虑均可以举手提问


20 分钟

第一节                搓面养生术

第二节                壮医足浴养生术

结合学习者以往学习的经验和知识将本章节课程串起来,对壮医外治养生法有大概的认识。


30 分钟

第三节  球摩养生术

第四节  蜂毒养生术

集中精神认真听课,认真听老师给出的例子。


20 分钟

第五节  握药养生术

第六节  药衣养生术

从老师给的例子中结合对应书本上的内容,记忆相关知识。


35 分钟

第七节  药榻养生术

第八节  醋蛋养生术

学生认真听讲,理解记忆老师讲授的内容,有问题的同学勾画在书上,课后再反复学习理解,不懂再问老师。


10 分钟

老师对本次课的内容进行总结、梳理,解答同学们的疑问。

跟随老师的步伐回忆上课内容,对于不懂得、理解不透彻的具体地方举手向老师提问.


2. 教学策略与方法选择:

从壮医的相关的一些文献资料入手,从简单到繁琐,从表面到深入的引导学生掌握壮医养生学的发展历程,举例说明,将生活中能够与壮医养生学的一些例子举出来,讲给学生,让学生知道也明白,壮医养生的学习也是可以和生活息息相关,在生活中、临床的应用中都有着自己的作用和特点。尤其是在临床上,结合壮医养生学的特点   ,让学生对本课程有更深入了解的兴趣和想法。


3.板书设计

黑板(白板)设计;

第一节 搓面养生术

第二节 壮医足浴养生术

第三节 球摩养生术

第四节 蜂毒养生术

第五节 握药养生术

第六节 药衣养生术

第七节 药榻养生术

第八节 醋蛋养生术


现代信息媒体设计;

全程多媒体教学课件展示,网络资源分享,利用 PPT 承载信息量大,便于处理图片、利于内容的全面阐述等特点,结合本章的内容制作符合学科特点的多媒体课件。为了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积极性,进而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可以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在课堂上教学,首先以PPT的形式来展现授课主要内容,再通过学习通“一平三端”展示相关文献、图像和视频,应用以问题为基础的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新型教学模式和以文献为导向的自我学习RISE (reference-in-duced self- education)教学模式,如此学生的积极性方可得到提高。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氛围空前活跃,学生积极参加课堂活动,在课堂上各抒己见,勇于交流,拓展思路,提高学习兴趣。


五、教学效果测试(运用有效方式,了解学习者的学习成果)


1、课内:

以图片的形式举例记载有壮医相关史料的书记,我们广西的养生之术,让学生通过课上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如何对这些壮医养生学进行认识,并结合临床讲授相关知识。

 


2:课外:

让学生自己去搜索资料,查找一些养生学知识,自己查找相关资料,同学之间可以互相点评,有问题课后给老师 QQ 留言或者微信留言,授课教师直接进行网上解答,或事后再回复给学生,进行答疑解惑,为学生解决问题,并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本次课程的掌握程度如何。


六、摘要或总结;

在整堂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有图片展示的壮医养生学的相关知识比较感兴趣,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老师的教学互动中来,因为壮医养生学的特殊性,举例子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临床,学生们就会产生更浓厚的兴趣,学生的思维较活跃,对于教学过程的疑问,类似的问题都非常感兴趣。


七、学习资源;

[1] 韦英才.壮医养生学[M].广西民族出版社,   2021.

[2] 郭海英.中医养生学[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   2012.

[3] 蓝绍航;李娜娜;张青槐;庞宇舟.壮医养生中和思想探析[J].中国中医基

础医学杂志报,2021,36(05):179.

 


八、教学反思

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是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也更让授课教师与学生更加贴近,能够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图片的展示,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壮医养生学的相关知识,无论是图片的展示还是文字的叙述,要突出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深入浅出的了解课程的相关重点和难点,   有关的名词术语是学生们难掌握的重要内容,讲课时应注意多强调,到此知识点时,加重语气,学生能够通过耳朵的听、眼睛的看相结合,将此难点内容记住、消化,课后也知道如何复习、记忆此部分内容。


九、教研室意见(本设计的优点、不足及建议)

该教学设计合理可行,利用情景引入、对比、分析、讲解、推演、归纳总结、分组讨论及展开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学习信心、兴趣,培养学生推演、归纳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同时也注重提高学生实践操作应用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能力。整个教学设计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该教学设计需改进的方面:板书设计较简单,没有能够全面展示所教授课程的全貌,希望下次改进,增加更多的板书内容。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