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教学设计

壮基教案4

发布时间:2015-11-21 21:24:19 浏览次数: 【字体:

广西中医药大学

 

 

教  案

 

 

 

授课教材:《壮医基础理论》          

授课内容:三道、两路论                   

授课课时:4学时                  

授课对象:2016壮医学             

授课类型:理论授课               

备课教师:薛丽飞                 

备课日期:20160825      

 

 

 

广西中医药大学《壮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首页)

 

课程名称:  《壮医基础理论》      任课教师(职称):      薛丽飞   讲师   

授课对象及时间:2016壮医班        2016-2017学年上学期                                                      

授课题目(章节): 第三章 三道、两路论                                                  

教具:    讲义、多媒体设备(课件、黑板、粉笔)                             

基本教材:  《壮医基础理论》   中医专业壮医方向本科系列教材(第一版)     

教学目的:1掌握三道两路的概念;                                        

2掌握谷道、气道、水道的功能以及与内脏的调节机制;                              

3、掌握龙路、火路的概念、功能以及与内脏的调节机制;

4、了解三道、两路理论在壮医学中的应用。                                                        

5、了解三道、两路的常见病症。                                                              

教学重点、难点:三道两路的概念谷道、气道、水道的功能以及与内脏的调节机制; 龙路、火路的概念、功能以及与内脏的调节机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教学方法: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结合课堂提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课时安排: 4学时(1次课)                                                

课程作业或思考题:1、简述三道两路的概念。

 2、谷道有何生理作用?谷道的内脏调节机制是什么?

                  3、水道有何生理作用?水道的内脏调节机制是什么?

                  4、气道有何生理作用?气道的内脏调节机制是什么?                                       

教学后记:_1、壮医学三道两路的概念须讲深透。2、课堂上大部分同学能积极参与师生互动,课堂气氛活跃,学习积极性高。课后学生普遍反映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能生动的体现教学内容。对比式、提问式及讨论式的教学方法,使教学内容更加易于理解和掌握。                           

教研室主任意见:同意,本教案符合教学大纲要求。                             

 

广西中医药大学《壮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续页)

 

 

时间

分配

教学重点、内容和步骤

板书提要、课堂提问、举例要点

教学方法与手段

 

5分钟

 

15分钟

 

70分钟

 

 

 

 

 

 

 

 

 

 

 

 

 

 

 

 

 

 

 

 

 

 

 

 

 

 

 

 

 

 

 

 

 

 

 

 

 

 

 

 

 

 

 

 

 

 

 

 

 

 

 

 

 

 

 

 

 

 

 

 

 

 

 

 

 

 

60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绪    论

前 言:授课内容安排、学习方法、成绩评定方法及学习目的和要求。

壮医认为,天地人之间的协调同步运行以及人体上中下三部之气的协调平衡,是通过“三道”和“两路”的调节实现的。

第一节  三道论

一、三道的概念

   三道,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营养物质化生、贮藏、运行、以及糟粕排泄输布的通道,即谷道、气道、水道。具体言之,谷道是为饮食物消化吸收及精微输布之通道,也是糟粕排泄之道路;气道是人体一身之气化生、输布、贮藏之处所;水道则是人体水液的化生、贮藏、输布、运行的场所。三道各司其职,分工合作,故生理上互相配合,密切联系;病理上常可相互影响,相互传变。

二、谷道(壮语:Binghdungxsaej)

    壮医把食物进入人体,并得以消化吸收之通道称为“谷道”(壮语称为“条根埃”)。腹中称谷府,为多个脏腑构成。

(一)谷道的作用

 1、纳入饮食物;

 2、消化吸收营养精微物质;

 3、传导输送生命活动所需之营养精微;

 4、传输排泄体内之糟粕。

(二)消化吸收与谷道内脏调节

    人体消化系统的内脏是消化吸收饮食物的场所,壮医将其统称为谷道。饮食物的消化吸收过程,关系到脏腑的生理活动,是咪隆、咪胴、咪虽、咪叠、咪背、咪曼等脏腑功能互相配合而进行的,壮医认为与咪隆、咪虽、咪胴的关系尤为密切,中医则有脾胃同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之说。

(三)谷道常见病证

三、气道 (壮语:Binghlohheiq)                  

    壮医认为:气道是人体与大自然之气相互交换的通道,进出于口鼻,胸中为气府,其枢纽在“咪钵”肺。气道与咪钵、咪心头、咪腰、喉、口、皮毛汗孔均有联系。

(一)气道的作用

 1、吸入自然界的清气;

 2、排泄体内代谢后的浊气;

 3、产生人体生命活动所需之气;

 4、传输体内之气。

(二)呼吸运动与气道内脏调节

    人体一身之气在体内升降出入活动,其化生、输布、运行的场所,壮医将其称为气道。咪腰主纳气,咪钵所吸入之清气有赖咪腰的摄纳,以防止呼吸浅表。咪钵为气之主持,咪腰为气之根本,咪钵主出气,咪腰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

 (三)气道常见病证

四、水道(壮语:Binghlohraemx)

    壮医认为:水为生命之源,天地之间所有生物都有赖于水的滋养。人体亦有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人通过水道与大自然进行水液循环的交流,从而保持天、人、地的同步平衡。水液升降出入的通路,壮医直接称其为水道。

(一)水道的作用

    水液代谢,是指水液的生成、输布以及水液被人体利用后的剩余水分和代谢废物的排泄,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生理过程。

水道的功能及作用是:

1、化生水液;

2、运输水液;

3、排泄水液代谢的废料;

4、调节机体内外环境平衡的通道。

(二)水液代谢与水道内脏调节

    水液的正常代谢,与内脏系统功能正常、阴阳平衡密切相关。阴阳二气,当以阳气为要,阳旺则气化,气化则水自化。

    “咪腰”肾司开合,为主水之脏。“咪隆”脾主运化水液,为水液代谢之枢纽。“咪钵”肺主行水,为水之上源。“咪叠”肝主疏泄,调畅气机,气行则水行。“咪心头”心主血脉,行血而利水运。水饮入咪胴,中部之水经咪隆之气的运化,咪叠之气的疏泄,布散于上部;心肺同居上部,上部之水为清水,清中之清者经咪钵之气宣发、心脉通利而散布到肌腠皮毛、四肢、百骸,其代谢废物即变为汗液等排出体外;清之浊者得咪钵之气下肃而输达于下部;归咪腰之水为浊,浊中之清者复经咪腰之气的蒸腾上升至咪心头、咪钵上部重新参加代谢,浊中之浊者经咪腰之气开合送至咪小肚,最后排出体外。

 (三)水道常见病证

第二节  两路论

    两路,指龙路与火路,是壮医对人体内虽未直接与大自然相通,但却是维持人体生机和反映疾病动态的两条极为重要的内封闭通路的命名。根据壮族的民间认识,龙是制水的,因而龙路是制约血液在人体内运行的通路,壮医有时直接把龙路称为龙脉、血脉。其功能主要为全身脏腑组织输送营养。龙路有干线,有网络,遍布全身,循环往来,其中枢在心脏。

    火为触发之物,其性迅速(“火速”之谓),感之灼热。壮医认为火路在人体内为传感之通道,用现代语言来说也可称“信息通道”。其中枢在“巧坞”。火路同龙路一样,有干线及网络,遍布全身,使正常人体能在极短的时感受外界的各种信息和刺激,并经中枢“巧坞”的处理,迅速作出反应,以此来适应外界的各种变化,实现“三气同步”的生理平衡。火路阻断,则人体失去对外界的反应、适应能力,导致疾病甚至死亡。

一、龙路(壮语Loh longz)

(一)龙路的概念

    龙路,是体内运行血液的场所,也是约束血液运行的通道。龙路的功能主要为内脏、骨肉、官窍输送营养物质,其以大小网络的形式遍布全身,内而脏腑,外至肌肤,无处不到,其中枢在咪心头(心脏)。

(二)龙路的作用

 1、运行血液及精微物质,营养全身;

 2、约束血液运行;

 3、调节脏腑功能和阴阳平衡;

 4、将体内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运输到相关脏腑,排出体外;

 5、反映疾病变化。

    (三)血液循行与龙路内脏调节

    咪心头主血脉,为血液循行的基本动力。全身的血液依赖咪心头之气的推动在血脉中正常运行,输送各处。

龙路常见病证

二、火路(壮语:Loh feiz)

(一)火路的概念

    火路是体内传感各种信息,以维持人体内外环境之间的平衡协调,以及调节体内生理平衡的通路。

(二)火路的信息传感作用

 1、沟通联络表里上下;

 2、主宰协调脏腑、官窍、肢节功能;

 3、传导体内外信息。

(三)信息传感与火路内脏调节

    人的精神活动,语言及思考能力,壮医将其归结为“巧坞”的功能。故凡是精神方面的疾病,在治疗上都要着眼于调整“巧坞”的机能。

(四)火路常见病证

第三节  三道、两路理论在壮医学中的应用

一、三道理论在壮医学中的应用

二、两路理论在壮医学中的应用

 

小结:总结归纳本次课堂所学知识。布置思考题。

 

 

 

 

 

全部采用多媒体教学。

 

 

 

采用对比式方法进行理论的讲解。并设计提问问题,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加深学生理解,激发学习兴趣。

 

 

 

反复讲解,强调壮医药的特色。

 

 

 

 

 

 

 

 

 

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