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课程一

《食品微生物检验学》课程教学大纲

发布时间:2023-05-18 16:24:03 浏览次数: 【字体:

《食品微生物检验学》课程教学大纲

 

学分:3学分

学时:51学时,其中理论课35学时,网络课3学时,实验学时16学时

适用对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本科生

【课程性质】专业课(必修考查课)

【教学形式】线上线下混合式(线上教学时长120分钟)

【课程目标】

1.素质目标:

了解食品学科发展方向及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结合食品质量与安全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和对本专业的学习热情。从理论上提高专业水平,融入我国食品安全案例及分析,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和保障食品安全的责任感。

2.知识目标:

本课程为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专业课程。教育目的是使学生掌握食品微生物检测知识,以及食品安全的实际操作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毕业后能够具备从事食品安全的理论及动手能力。

3.能力目标: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比较牢固地掌握食品学基本概念及方法,同时还应得到鉴定方法能力的培养。这种训练和培养应贯穿在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和掌握怎样鉴别食品安全。

 

【课程考核与评价】

1.课程考核目的

《食品微生物检验学》是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和实际应用性特点,与国计民生的关系密切,食品安全性作为食品质量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忽视食品安全性对人民生活和社会安定带来的严重后果,对食品的生产者、经营者、社会管理部门及政府决策部门,提出了日益紧迫的要求,是在学生学习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食品化学等课程,并具有一定的分析基础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后开设的,是一门技术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通过本课程系统的学习分析理论和检测技术,使学生能独立运用微生物的分析方法对食品的原料、辅助材料、半成品以及成品进行分析测定,同时初步培养科学研究能力。

2.课程成绩评定(包括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以及成绩构成)

形成性评价成绩占40%,终结性评价成绩占60%,成绩构成=形成性评价成绩(40%+终结性评价成绩(60%

3.课程考核形式与方法

1)考核方式:开卷考试。

2)评价方法:本课程采用课堂讲授、案例讨论相结合的手段开展教学。让学生回答问题或课堂案例讨论,通过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情况及质量,作为形成性评价成绩计入学期总评。形成性评价成绩包括考勤、课堂测验、课堂案例讨论等。

【参考书目】

教材:《食品微生物检验》(李凤梅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第一章 绪论

【课程目标】

1.素质目标:

1)了解食品学科发展方向及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结合食品质量与安全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和对本专业的学习热情。

2)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意识到该学科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

2.知识目标:

(1) 掌握食品腐败菌和致病菌的概念

(2)学习致病菌和食物中毒,了解什么是细菌活的非可培养状态

3.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时数】理论3学时、网络1学时

【教学形式】线上线下混合式

【教学内容】

 1. 食品腐败菌和致病菌

 2. 致病菌和食物中毒。

3. 细菌活的非可培养状态。

【考核重点】

食品腐败菌和致病菌的学习;概述这门课在食品专业的重要意义。

 

    第二章食品微生物检验基本技术及技能

 

1.素质目标:

1)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微生物的检验基本技术,调动学生对于本课程学习的积极性;

2)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意识到该学科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

2.知识目标:

(1) 掌握微生物的染色方法

(2)了解细菌的生化实验及其他检测技术

3.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时数】理论3学时、网络1学时

【教学形式】线上线下混合式

【教学内容】

 1. 掌握几种染色原理。

 2. 学习细菌的生化试验方法。

【考核重点】

细菌生化试验的种类及应用范围。

 

    第三章食品微生物常规检验

 

1.素质目标:

1)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微生物的常规检验基本技术,调动学生对于本课程学习的积极性;

2)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意识到该学科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

2.知识目标:

(1) 掌握微生物的常规检验方法

(2)了解菌落技术方法的对比

3.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时数】理论3学时、网络1学时

【教学形式】线上线下混合式

【教学内容】

菌落技术方法的对比与详解、食品中三大菌群的检测方法与应用、学习几种细菌生理生化反应、熟悉基本原理。

【考核重点】

学习几种细菌生理生化反应,熟悉基本原理。

 

    第四章食品中常见致病菌检验

1.素质目标:

1)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食品中常见病毒及微生物污染对人类的影响,调动学生对于本课程学习的积极性;

2)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意识到该学科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

2.知识目标:

(1) 掌握食品中常见病毒及微生物污染对人类的影响

(2)了解不同常见食品中致病菌的检验方法

3.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时数】理论3学时

【教学形式】线下

【教学内容】

食品中常见病毒及微生物污染对人类的影响、了解不同常见食品中致病菌的检验方法。

【考核重点】

不同常见食品中致病菌的检验方法

 

第五章食品中真菌检验及其毒素检测

1.素质目标:

1)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食品中常见真菌污染对人类的影响,调动学生对于本课程学习的积极性;

2)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意识到该学科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

2.知识目标:

(1) 掌握食品中常见真菌污染对人类的影响

(2)了解不同常见食品中真菌的检验方法

3.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时数】理论3学时

【教学形式】线下

【教学内容】

    食品中常见真菌污染对人类的影响、不同常见食品中真菌及其毒素的检验方法

【考核重点】

不同常见食品中真菌及其毒素的检验方法

 

    第六章食品微生物快速检测

1.素质目标:

1)通过本章的学习,调动学生对于本课程学习的积极性;

2)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意识到该学科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

2.知识目标:

(1)掌握食品安全检测的概念。

(2)熟悉色谱法、生物芯片检测技术、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聚合酶链检测技术的特点及应用。

【教学内容】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技术;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及接口;生物芯片检测技术;生物传感器检测技术;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聚合酶链检测技术
【考核重点】

食品中免疫学检测方法详解。

   

    第七章 常见食品微生物检验

1.素质目标:

1)通过本章的学习,调动学生对于本课程学习的积极性;

2)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意识到该学科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

2.知识目标:

(1) 掌握常见食品微生物检验的国标方法。

3.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时数】理论3学时

【教学形式】线下

【教学内容】

        各类食品中常见微生物污染事件分析及其微生物检验标准。
    【考核重点】

    常见食品微生物检验的国标方法。

 

学时数分配表

序号

内容

教学形式

教学时数

1

第一章 绪论

线下线上教学

6学时,240分钟

2

第二章 食品微生物检验基本技术及技能

线下线上教学

8学时,320分钟

3

第三章食品微生物常规检验

 

线下线上教学

6学时,240分钟

4

第四章 食品中常见致病菌检验

 

线下教学

6学时,240分钟

5

第五章 食品中真菌检验及其毒素检测

 

线下教学

3学时,120分钟

6

第六章 食品微生物快速检测

 

线下教学

3学时,120分钟

7

第七章 常见食品微生物检验

线下教学

3学时,120分钟


实验一 食品中大肠菌群的MPN计数法

实验教学

6学时,240分钟


实验二 食品中大肠菌群的平板计数法

实验教学

6学时,240分钟


实验三 试纸法检测食品中大肠菌群

实验教学

4学时,160分钟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