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写作和翻译》课程教学质量标准
附件1:
《英语写作和翻译》课程教学质量标准
【课程名称】英语写作和翻译
学分: 3
学时:48 学时
适用对象: 普通本科生
【课程性质】必修课
【教学形式】线下教学
【课程目标】
1.素质目标:
在打好扎实的语言基本功的基础上,处理好中外语言文化知识与相关百科知识的关系。具备语言文化知识、翻译知识、跨文化交际知识、百科知识等素养,学会对中外文化差异的理解和包容,处理好各类知识结构的平衡。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强化对护理专业、中国文化、中医药文化的热爱,逐步发展自主学习及合作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护理专业学生习得翻译的方法和技巧,在翻译实践中证明和巩固所学理论,使语言知识转化为言语表达能力。在反复翻译实践中深化其语言能力和再现能力,以英汉语言的对比为基础,翻译技巧为主干,通过美文赏析,译本比对,练习和讲评等具体活动开拓思路,提高双语的转换能力,使学生们掌握大纲规定的必要的翻译知识与技能。
3.能力目标:
(一) 掌握基本的翻译知识和规律。
(二) 能熟悉汉英语言对比,并掌握常用的翻译技巧。
(三) 对源语应有较强的语感;对两种语言现象差异和文化差异有较强的敏感性,有较强的双语转换能力。
(四) 能翻译相当于英美报刊上中等难度的文章,题材包括日常生活记叙,一般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论述,科普材料和浅近的文学原著。速度每小时为200—250英文词。译文再现原意,语言通顺。
(五) 能对译例的优劣进行适当的讨论和评析,从而提高语言分析与综合能力。
【课程考核与评价】
1.课程考核目的
一方面,教师可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对老师教学的反馈,从而检验教学质量好坏,以便对教学进行调整改良的依据;另一方面,学生了解自己本课程知识掌握及能力训练情况,查漏补缺,及时对学习状态进行审查和总结,从而进行相应调整和改良。
2.课程成绩评定
该课程成绩评定:期评成绩=形成性评价成绩(平时成绩)*40%+终结性评价成(期末考试)*60%。
3.课程考核形式与方法
3.1考试题型
本教学测试采用形成性过程评估和终结性评估两种相结合的评估方式。终结性评估在学期末采用年级统一笔试的形式进行,终结性评定考试题型如下:
Part I MultipleChoice单选题 (1×4��策略
【教学时数】理论4学时
【教学形式】线下教学
【教学内容】回顾
1. 理论内容
(1)回顾、复习本学期所学章节
(2) 关于考试的知识及题型
2. 讲解课程思政相关内容
熟能生巧
其它
【考核重点】
1. 重点内容:课本所学知识的练习以及附加的练习
2. 重点思政内容:熟能生巧
其它
学时数分配表
序号 | 内容 | 教学形式 | 教学时数 |
1 | Unit 1第一章 | 线下教学 | 8学时,320分钟 |
2 | Unit 2第二章 | 线下教学 | 8学时,320分钟 |
3 | Unit 3第三章 | 线下教学 | 8学时,320分钟 |
4 | Unit 4第四章 | 线下教学 | 8学时,320分钟 |
5 | Unit 5第五章 | 线下教学 | 8学时,320分钟 |
6 | Oral Test课堂展示 | 线下教学 | 2学时,80分钟 |
7 | Translation Test考试 | 线下教学 | 2学时,80分钟 |
8 | Review 回顾 | 线下教学 | 4学时,160分钟 |
总计 | 48学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