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甲亢(13临床)

作者:莫钧婷 发布时间:2016-09-16 11:53:13 浏览次数: 【字体:

 

 

 

 

 

 

 

教 学 设 计

 

 

 

 

 

 

 

 

 

 

 

讲授课程:内科学

授课专业:临床本科

授课年级:2013级

授课教师:莫钧婷

 

 

 

 

 

 

 

 

 

广西中医药大学瑞康临床医学院·内科学教研室

 

广西中医药大学教学设计

所授课程

《内科学》第8 人民卫生出版社

 

课程章节

第七篇第九章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授课学时

4

 

所属院、部

瑞康临床医学院内科教研室

设计者

莫钧婷

 

授课专业

临床

授课年级

2013

 

一、导言(引起学习动机,导入主题)

 

本章节课程包括了甲状腺毒症和甲亢的定义及分类、Graves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等内容;要求学生具备诊疗Graves病的能力。以典型病例为线索贯穿整个课堂,以及PPT、板书等教学手段,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并运用知识,突出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注重综合素质的提高。教学中注重渗透感情教育,体现教书育人。

 
 
 

二、学习目标  [知识、技能(能力)、学习态度与价值观(情感)]

 

1、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能力)、学习态度与价值观(情感)。

 

知识目标:

(1)   熟悉甲状腺毒症及甲亢的概念及甲状腺毒症常见原因;

(2)   了解Graves病的病因病机;

(3)   掌握Graves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药物治疗;

(4)   熟悉Graves病特殊临床表现类型;

(5)   掌握甲亢危象的诊治;

(6)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Graves病病案,并给出合理的治疗方案。

 

技能目标:

(1)  通过学习Graves病从临床表现到诊断以及治疗相关知识,从而对Graves病形成较全面的知识体系,能够从整体的角度分析疾病,使学生获得从点到线到面的分析思维能力。

(2)  通过讲解Graves病的疾病特点,讲解其治疗,重点讲解药物治疗,包括治疗疗程、药物副作用、注意事项等,使得学生对药物治疗Graves病有所掌握,能够对临床甲亢患者选择合理的诊疗方案。

(3)  通过学习Graves病相关知识,使学生具有分析临床典型Graves病病例,并给出合理的治疗方案的能力;通过学习甲亢危象的诊疗,加强学生对甲亢危象的抢救意识,以及对Graves病的全面认识。

(4)  通过课上引导、启发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利用课下各种形式的互动,培养学生利用多种信息资源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习态度与价值观(情感):

(1)    通过介绍甲状腺毒症的多种病因,以及Graves病的发病特点,使学生认识到学好Graves病的重要性,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兴趣。

(2)    病因病机的讲解,结合生理学、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反馈特点,让学生易于理解知识。

(3)    通过学习Graves病的临床表现,以及鉴别诊断,结合临床误诊病例,使学生认识到学好知识,准确诊断疾病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责任感。

(4) 通过与学生互动讨论及临床案例分析,将课堂知识与临床实际结合,能够即学即用,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及临床应用能力,更使学生感觉到学好知识对于临床工作的重要性。

 

2.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 甲状腺毒症与甲亢的异同点;

(2) Graves病典型临床表现;

(3) Graves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4) Graves病的治疗;

(5) Graves病特殊类型,尤其甲亢危象及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AO)。

 

难点:Graves病的发病机制。

 

三、学情分析与教学预测

 

1.学情分析:

(1) 授课对象是本科大二学生,学生已学诊断学、病理学、生理学等基础知识,有利于本课程的学习;

(2) Graves病是常见病、多发病,症状典型,学生有着浓厚的兴趣;

(3) 学生对自行思考、分析探讨临床案例的方法与能力有一定的基础;

(4) 病因病机较复杂,且相对枯燥、难懂;

(5) Graves病的病因病机是讲解的难点,对学生理解有一定困难;治疗是重点也是难点,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对不易;

6 学生团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比较强。

 

 

 

2.教学预测:

(1) 学生对Graves病的病因病机可能不易理解,但结合生理知识及利用ppt图片图表讲解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反馈特点,学生对在原有基础之上的拓展教学及探究式学习比较感兴趣;

(2) 学生对与现实生活相关联的话题以及临床病例可能感兴趣;

(3) 学生对甲状腺毒症及甲亢的定义应该容易掌握;

(4) 平时和学生接触较多,已建立较好的感情基础,有利于本章内容的学习。

 

 

 

四、教学过程

 

1.参与式学习的教学环节设计(设计促进学习者主动学习、积极参与的教学活动)

 

时间(分钟)

授课者的工作

学习者的工作

 

 

 

 

15分

 

 

 

 

 

 

 

 

 

 

 

20分

20分

10分

10分

10分

30分

20分

15分

20分

板  书:授课过程中主要书写各标题,并标示重难点。

前 言:介绍本课多媒体教学的听课与记录方法。

课堂导入:一起温习课前预留思考病例,以典型病例导入本次课程。

本课程讲解:

一、概

1、流行病学简况。

2、定义:甲状腺毒症与甲亢的定义。

3、甲状腺毒症常见原因。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难点) 

三、临床表现(重点) 

四、实验室检查

五、诊断和鉴别诊断(重点)

七、治疗(重难点)

八、Graves病特殊临床表现类型

九、甲亢危象的诊治

学生主要以听课、笔记、理解、讨论为主。

在老师授课课堂中,与老师积极互动,回答问题。

在病例讨论中,分组进行讨论,总结发言,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课后完成病例作业,并在网络进行反馈。

 
 
 

2.教学策略与方法选择:

 

甲状腺毒症和甲亢的定义及分类、Graves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等内容。Graves病作为常见病、多发病,是内科学教学的重点,但因为内容繁多,有些内容难于理解和掌握,容易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鉴于此,对于本节课,我做了如下设计:

本课以“病例导入,创建话题”的方法,并且将病例贯穿授课整个过程,创设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结合实际、带着问题学习,激发学生对Graves病的学习兴趣,并锻炼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联系实际临床应用的能力。

讲解病因病机时,结合生理知识及利用ppt图片、图表讲解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反馈特点,使学生在原有知识上拓展学习,并通过反馈特点可以推理甲减等疾病的生化指标变化特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能够抓住学生注意力及学习兴趣。

讲解临床表现及特殊类型时,结合图表、列表、图片、举例,讲解各知识点,认识Graves病反复发作对身体尤其心脏的严重影响,使学生认识到积极治疗本病的重要性。并结合所给的病例,归纳患者符合Graves病的临床表现特点,带着问题进一步学习。

实验室检查:主要讲述各项检查的重要意义,用图表、列表、文字、举例说明。并结合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反馈特点讲解,引导学生能够通过化验结果分析问题。

诊断及鉴别诊断:利用文字、图片、图表展示,强调诊断标准的重要性,并结合病例,分析病例是否符合Graves病的诊断标准,提高学生应用能力。

Graves病的药物治疗:重点、难点内容,利用文字、图片、列表、动画等形式并结合临床分别详细讲解。尤其药物治疗的副作用及注意事项,提醒同学们临床治疗过程中诊断明确用药很重要,并结合Graves病治疗较前沿的观点讲解,同时穿插提问、引导式教学,使学生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重点知识。

甲亢危象的诊疗:结合临床病例讲解甲亢危象的特点,以及治疗需注意的事项,使学生容易理解,并能够认识到甲亢危象的危急状态及积极抢救的意识,同时编写甲亢危象的歌诀帮助学生记忆,趣味性及总结性强。

最后回顾所给病例,分小组讨论病例的特点以及个体化的诊疗方案,锻炼学生所学为用的能力,进一步加深对Graves病的印象,通过应用使学生掌握本节的重点内容。并提出发散、扩展、升华学生思维的问题,让学生课外搜集资料,有利于学生将来开展更深入的研究。

    本章主要采用了启发式、探究式以及讲授等教学方式,强化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利用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手段,通过引导、分析、讨论、讲解和归纳总结等过程实施课堂教学。课下则还有网络学习、交流等教学策略。注重实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指导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

 
 
 

3.板书设计

 

黑板(白板)设计;

(标题区)            (演示区)                   (便写区)

甲亢                     典型特点:                  总结病例特点及诊疗方案

1.甲状腺毒症                 高代谢症候群

2.Graves病

3.病因病机

4.临床表现

5.实验室检查

6.诊断

7.治疗

 

 

 

现代信息媒体设计:

利用PPT承载信息量大,便于处理图片、利于内容的全面阐述等特点,结合本章的内容制作符合学科特点的多媒体课件。

① 通过图片展示Graves病患者典型临床表现及特殊类型临床表现,形象生动,容易理解和记忆,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② 用丰富的图片展示Graves病、TAO特点,直观,印象深刻,并认识到积极治疗的重要性。

③ 通过动画、图片、图表、微视频、病例等,讲解Graves病治疗及特殊类型的诊疗,分析病例,将所学知识用于临床实际,记忆深刻。

④ 利用多媒体动态演示的方式展示内容,课堂生动活跃,将基础理论与现代多媒体的多种展现手段结合,学生兴趣浓厚,印象深刻。

 

 

 

五、教学效果测试(运用有效方式,了解学习者的学习成果)

 

1、课内:

(1)以“临床病例”引入本节课内容,通过回忆上节课所给病例思考题,提问同学们病例中患者的主要症状特点,提高学生收集病例信息并转化成医学术语的能力。并通过此引出甲亢及Graves病的定义。

(2)在讲到Graves病的病因病机时,讲解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反馈特点,并提问同学病变部位与临床的特点,可以拓展甲减的变化特点,带着问题,抓住学生思维。

(3)讲到诊断标准时,提问同学所给病例是否符合诊断标准。

(4)讲药物治疗时,在同学们课前学习的基础上,多采用提问互动的形式,通过对Graves病的特点及药物的作用特点、副作用的掌握,理解Graves病治疗个体化的选择。

(5)通过所学习的内容,分组讨论所给病例的临床特点、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断要点、诊疗方案,老师起引导作用,锻炼同学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课外:

1.  课下思考:

1)   妊娠期甲亢治疗的原则及选药特点。

2)   浸润性突眼的诊疗特点。

2.  在校园网平台建立讨论板,展开以下内容讨论,并及时评价:

1)   Graves病如何实现综合治疗?

2)   填写教学评价表。

3. 在微信群、QQ群随时回答解决同学的问题。

 

 

 

六、摘要或总结;

 

    我通过本次课,使学生理论与临床结合,使学生具备了诊疗Graves病的能力。

 

七、学习资源;

 

1. 教材:《内科学》第8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2. 教学参考书:

1)   临床内分泌学  陈家伦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10.17)

2)   内分泌代谢病学  廖二元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5.1)

3)   解放军总医院临床内分泌代谢病学 母义明 陆菊明 潘长玉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4.7.1)

4)   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

5)   甲状腺疾病的I131治疗,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175-177.

3. 网络学习资源:

1)   以校园网及QQ群、微信群平台作为师生交流的媒介,将课程讲稿、课程大纲、教学课件、微视频、课堂辅助教学资料对学生进行开放,增加学生的信息量,以及进行课前预习、PBL教学及课后交流、答疑。

2)   http://www.china-endo.org/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

3)   http://www.jingpinke.com/ 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

4. 多媒体课件:结合教学经验,制作PPT多媒体课件,针对教学重点及难点,制作微视频,充分利用多样的教学手段辅助教学。

5. 文献推介:

[1]  吴晓飞.甲亢危象的诊断与治疗[J].中华全科医学,2014,(11): 1712-1713.

[2]  王科文,张亚萍. 应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甲状腺相关性眼病效果评估[J].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14,(5): 431-433.

方文珠,罗章伟. Graves眼病的治疗进展[J].医学综述,2014,(19): 3534-3536.

 

八、教学反思

 

  我教学的对象是大学二年级的学生,他们有一定的生理病理基础及诊断知识,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团队合作互助的能力,在教学中无不体现学生们的主动性,因此,多让学生们主动探索、自主学习很重要,多注重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整堂课,我应用了举例、动画、图片、文本等多种教学多媒体资源,利用提问、讨论、案例等多种教学方法将整堂课的知识点串联起来,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疾病就在身边,学习知识要与现实生活联系,鼓励学生学以致用,让同学们在思考讨论的环境中进行学习,知识拓展,建议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学生完成任务的同时也培养他们的探索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及自学能力。虽然教师讲解过程中学生是被动听,但是带着问题的听课,是主动思考的过程,学生在完成任务,完成目标的过程是主动的。

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中气氛活跃,思想积极,与学生进行互助活动,能够积极回答问题,敢于表现自我。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学习后,培养他们归纳总结的好习惯,促进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学生在课后讨论问题,总结归纳的过程中会更加喜欢学习。

课堂上赏识学生,让他们在课堂上更有成就感,更有自信心,这是健康人格培养的一种过程;临床案例的分析成功让学生觉得这堂课是有实际意义的、是学有所用的。

但小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欠佳,课堂讨论及参与度不高。对于此问题,解决办法如下:讲课过程中,适当熟悉基础知识后再引出新问题。课后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想法,另外可以通过QQ、微信及校园网教学平台,加强交流,通过网络平台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PBL教学方法及微课资源的利用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应用有待加强。

 
 

九、教研室意见(本设计的优点、不足及建议)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