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学》(实习)大纲
《内科学》实习大纲
一、大纲适用范围
本大纲立足教材及教学大纲,结合临床实际的需要,以培养技能型,实用型人才为目的,以内科专业能力为导向,强化实践教学,突出专业能力培养,旨在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实用型医学人才,为以后从事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本大纲适用于临床医学本科/五年级学生。
二、实习总学时 52周
三、实习的基本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掌握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急救原则和防治措施;
2、 熟悉内科常见病、多发病、急危症的概念、鉴别诊断、并发症、转诊和健康指导;
3、 了解内科常见病、多发病、急危症的病因、发病机制及病理。满足实用型内科基本理论知识的需要。
(二)能力目标
1、 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具有对临床常见内科疾病症的正确诊断、鉴别诊断的能力;
2、 能规范运用临床常用体格检查方法、诊疗技术开展日常临床常见内科疾病的诊断工作;
3、 具有鉴别判断、概括总结、综合分析的能力,培养医学生在临床实践中认识、分析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
(三)思想道德和职业素质目标
1、 遵纪守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愿为祖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
2、 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和全心全意为基层人民群众健康服务的思想。
3、 具有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4、 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守法和维权意识。
5、 具有较强的人际沟通、团结协助能力。培养和提高医学高护学生的人文意识、发展意识、创新意识,协作精神,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树立“以人为中心”内科理念。
6、 珍视生命,关爱病人,具有人道主义精神;将预防疾病、驱除病痛作为自己的终身责任;将提供临终关怀作为自己的道德责任;将维护民众的健康利益作为自己的职业责任。
四、实习的基本要求
通过临床实习使医学生能独立采集病史并正确书写完整病历,正确进行系统体格检查、正确分析实验室等辅助检查结果,掌握常用内科临床操作技术,建立良好的临床逻辑思维方法,进而具备独立诊断和处理内科常见、多发疾病的能力,为成为合格的临床医师奠定良好的基础。具体要求如下:
(一)掌握正确的采集病史、体格检查、书写完整住院病历以及病程记录的基本功。
(二)掌握内科常见、多发病的诊断、鉴别诊断要点。
(三)掌握内科常见、多发病的治疗常规、常用药物剂量。
(四)掌握内科常用基本操作技术如骨穿、胸穿、腹穿、血气分析等。
(五)掌握与内科疾病相关的常用实验室检查的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六)熟悉内科常见病的心电图改变、影像学及声像学检查的临床诊断意义。
(七)掌握心、肺复苏技术,熟悉内科危、急、重症病人的抢救程序。
(八)了解内科领域某些新进展,新诊疗技术和基本临床科研方法。
五、实习方法
内科实习共16周,要求在内科各亚学科轮转,其中应安排2周时间参加门诊。原则上要求实习面广,兼顾重点。
注:没有轮转实习的系统或没有实习到位的常见病须通过教学查房、示教、讲座、病例讨论,以及多媒体教学、看录像等方法弥补。
六、实习具体措施
通过下列措施,以确保上述各项要求的实施,实习任务的完成,保证实习效果。
1、 每轮实习生进病房时,由总住院医师或各病房组长介绍病房概况、病房制度和常规工作以及病床分配。由护士长介绍护理常规、病史用纸及诊疗用品的取用与安放等情况。
2、 进入病房后实习生必需有一位带教指导教师,每一实习生负责管理6-8张病床,并接收新病人。实习病种、诊疗操作机会尽可能分配均匀。
3、 按病历规范书写病史,对实习生所写的每一份病历,指导老师必须严格审阅、给予必要的修改,指出所写病史的缺点及错误,令其本人自己修改、重写,直至符合要求为止,最后签名。
4、 体检方面要求系统检查,操作正规、技术熟练,结果准确、培养细致观察能力,对新入院的病人,特别是重危病人,要求住院医师与实习生一同进行体检,以便随时纠正其操作方法及体征发现,同时可减少病人的负担。
5、 教师对实习生应严格要求,不断予以指导或帮助,每天早晨主治医师或住院医师巡视病房时,要求实习生汇报自己所管新病人的病情、检查结果、诊断及治疗计划,并对老病人在一天内的重要变化和新的发现作报告。各级医师应加强对实习生的提问,启发诱导,以培养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的能力。上级医师应认真检查实习生的工作,如发现实习生了解病情变化不及时、不全面、不深入,要随时提出批评、帮助和督促。
6、 实习各项诊疗操作,实习生如从未操作过,教师应先作示范,实习生在旁 观察,以后在教师指导下给以各种操作实践。
7、 实习生所管病人需行透视或其它检查时可令其陪同病人前往观察。遇有摄片检查时,教师应向实习生讲解片子中阳性改变。教师应督促实习生做好各种记录(包括病程录、各种检查单、申请单及会 诊单),对各项记录要求及时、精简扼要、,字迹清楚,并给签名。
8、 应指导实习生学会对常见内科疾病的处理及药物的应用,指导实习生开好各项医嘱。
9、 教师应指导实习生饮食疗法,特别是对糖尿病、肾炎、消化性溃疡、心力衰竭、肝硬化等的饮食治疗。
10、 住院医师带领实习生进行夜查房时,结合具体病例,对实习生进行简短扼要地讲解。
11、 坚持三级查房制,上级医师查房时,要系统分析病史,结合各项检查,正确做出诊断,鉴别诊断,制订治疗原则。在查房过程中,指导实习生如何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培养独立诊治能力。
12、 主治医师可指定一些参考书,给实习生阅读。以扩大知识面,也可指导实习生写一些病例报告,向有关医学杂志投稿,培养写作能力。
13、 教学查房:每1-2周安排一次,由教研室安排副主任医师以上教师主查。
14、 临床小讲课:每1-2周安排1次,由教研室安排主治医师以上教师主讲。
15、 实习的管理:
(1) 内科教研室由一名副主任及科室教学秘书负责安排学生的轮转、讲座、考试 及了解学生思想、生活、学习情况,帮助解决有关问题。
(2) 内科各专科设生产实习的总负责医师及指导教师,负责实习生的思想、学习、考勤、医德医风等方面的管理。
(3) 实习成绩由平时成绩及出科理论考试成绩构成,平时成绩占80%,出科理论考试成绩占20%。
(4) 每专科轮转结束时,由指导教师按教研室规定的评分标准,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工作态度,考勤作初步记录和记分,最后,各专科成绩的平均数,作为该生内科实习平时成绩的平均分。
(5) 出科理论考试,在内科实习结束时进行。
七、实习基本内容:
(一)呼吸系统疾病:
1、熟悉下列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掌握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肺炎、支气管哮喘、肺结核、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癌、支气管扩张、气胸、呼吸功能衰竭、胸腔积液。
2、掌握胸腔穿刺、给氧、动脉血氧饱和度测定等方法,胸腔闭式引流以及气管插管及切开的管理。熟悉常见胸部疾病X线胸片、CT片及血气分析指标的临床意义。
3、了解:呼吸功能检查、纤维支气管镜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呼吸机临床应用。
(二)心血管系统疾病:
1、熟悉下列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掌握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脏骤停与心脏性猝死、高血压病、冠心病(心绞痛和心肌梗塞)、心脏瓣膜病、心包疾患、心肌炎、心肌病、感染性心内炎等。
2、掌握:心电图机的基本操作及阅读、静脉穿刺、阅读心脏X片、心脏骤停复苏术。
3、了解:左右心导管检查,起搏器的应用,除颤、复律方法、仪器使用,超声心动图的检查,心包穿刺常规,心脏血管造影术等。
(三)消化系统疾病:
1、熟悉下列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掌握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胃癌、肝硬化、肝脓肿、原发性肝癌、急性胰腺炎、慢性炎症性肠病、上消化道大出血等。
2、掌握:腹腔穿刺,肛门指检,鼻饲。
3、熟悉:三腔管的应用,肝胆脾B超、CT检查以及胆道、胃肠造影典型X线征象。
4、了解:内镜检查和治疗,肝穿刺常规,介入疗法。
(四)泌尿系统疾病:
1、熟悉慢性肾炎、IgA肾病、肾病综合征、尿路感染、慢性肾衰竭的病因、发病机制、掌握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2、掌握:导尿技术、尿液检查及肾功能检查各项指标的正常值和临床意义。
3、熟悉:肾脏B超、CT、静脉肾盂造影、同位素肾图检查的诊断价值。
4、了解:血液净化疗法和肾脏穿刺活检的适应证、诊疗作用。
(五)血液系统疾病;
1、熟悉以下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掌握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缺铁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淋巴瘤等。
2、掌握:输血常规及输血反应的处理和骨髓穿刺术。
3、熟悉:常用的化疗药物使用常规,血液学化验指标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4、了解:骨髓移植。
(六)内分泌系统疾病:
1、熟悉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库欣综合症的病因、发病机制,掌握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2、掌握:快速血糖测定、尿糖测定,糖尿病患者膳食计算,胰岛素的注射。
3、熟悉:一些常用的内分泌功能试验及其价值,内分泌各项化验指标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4、了解胰岛素泵的临床应用。
(七)风湿性疾病
1、熟悉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因、发病机制,掌握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2、熟悉:各种自身抗体及自身免疫检查的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3、了解:关节镜及关节液检查及关节的影像学检查的临床意义以及血浆置换、血浆免疫吸附等特殊治疗。
(八)实习生要求掌握皮内、皮下、肌肉、静脉注射和输血、输液的操作;肝功能、肾功能及一般血、尿、脑脊液、胸腹水、骨髓等常用化验的临床意义及报告的解释。
(九)从实践中掌握常用药物的药理作用、适应症、禁忌证、剂量、毒副作用等,并掌握基本的内科医嘱和内科处方。
(十)熟悉各种内科疾病的饮食疗法如糖尿病饮食、肝病饮食、肾病饮食等。
(十一)结合临床病例复习有关书籍以及参阅上级医师所指定的文献,以巩固提高所学理论知识。
(十二)内科门诊实习
1、要求掌握正确书写病历,填写各种化验检查申请单。
2、正确书写门诊处方。
八、出科考核方式
实习生内科实习结束前,由内科教研室组织对实习生进行出科技能考核和理论考试。并对实习生进行综合评定。
1、理论考试
2、临床技能考核
3、实习手册考核:各实习科室的实习导师或带教教师,根据学生的实习表现和实习大纲要求进行评价,填写实习手册项目的完成情况,并写出评语。
4、实习综合评定: 带教老师综合理论考试、临床技能考核、实习手册考核及实习表现进行评定。
5、反馈指导:出科考核的组织情况及学生考查情况分为当场反馈和定期反馈,由带教教师针对学生实践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评价,主要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临床能力、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进而启发学生思考自己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学生从实践中吸取经验,从经验中改进学习,切实促进学生能力发展和提高。
九、注意事项
1、负责带教的上级医师和实习医师都必须按照本大纲目的要求,努力完成规定的各项实习任务。
2、实习生在各科书写的完整病例应及时送请上级医师审修,遇有不合规格要求的病历,上级医师在提出修改意见后,可让实习医师重新书写,直至合格后归档。实习医师不得抄袭住院医师所写的住院病历,违者以考试作弊论处。
3、实习医师的各项诊疗措施经上级医师指导、许可签名同意后方能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