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资源共享
“课程思政”教案设计(要点)
课程名称 |
《急诊与灾难医学》 |
课程类别 |
专业课 |
|||||
授课对象 |
临床医学大三学生 |
授课教师 |
黄清玉 |
|||||
课程简介 |
本课程是在学生学习《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等基础课程之后所开设的一门综合临床课程,因此该学科综合性强、涉及面广,与临床各学科关系密切,主要要求学生掌握急诊医学的基本理论,熟悉临床实践所需的常用急救技术,提高学生的应急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
|||||||
教学目标 (拟解决的问题) |
一、 知识目标:掌握急诊医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急救技术。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急诊思维,增强早期识别急危重症、临危不乱及有效的医患沟通等医学人才所必备的基本技能,提升学生运用知识、举一反三、独立分析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让学生逐渐具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三、价值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时间就是生命”的危机意识,意识到作为医生的社会责任感,并从中发掘出生命的可贵、生命存在对于家庭和社会的重要性等正确的生命价值观。穿插中医药对于急危重症的治疗效果讲解以及国家和社会为急救技能普及、灾难事故救援等方面所做的努力,来增强学生的中医文化自信感、民族自豪感以及爱国情怀。 |
|||||||
本课程思政元素 |
1 |
“时间就是生命”的危机意识 |
||||||
2 |
“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的医者责任感及人文关怀 |
|||||||
3 |
“生命无价”的正确生命价值观 |
|||||||
4 |
中医文化自信 |
|||||||
5 |
民族自豪感、爱国情怀 |
|||||||
教学策略和方法 |
讲授法、案例教学法、课堂讨论、参与式教学(向民众普及急救技能)、角色扮演、翻转课堂、微信/QQ平台 |
|||||||
相关章节 |
专业知识点 |
思政元素 |
教学方法 |
内容简介(详见附件说明*) |
||||
第二章 第一节 意识障碍 |
1.时间对于急性脑卒中患者的重要性 2.“安宫牛黄丸”和针刺十宣穴对于急性中风病人的效果 |
1.“时间就是生命”危机意识 2.中医文化自信 |
翻转课堂 微信平台 查阅资料 参与式教学 |
见附件一 |
||||
第三章 第二节 急性胸痛 |
1.时间对于急性胸痛患者的重要性 2.胸痛患者的鉴别诊断和及时处理的重要性 |
1.“时间就是生命”危机意识 2. “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的医者责任感及人文关怀 |
翻转课堂 角色扮演 微信平台 查阅资料 课堂讨论 参与式教学
|
见附件二 |
||||
第六章 第三节 急性百草枯中毒 |
急性百草枯中毒的危重程度分级 |
“生命无价”的正确生命价值观 |
案例教学法 讲授法
|
见附件三 |
||||
第二十章 第一节 心肺脑复苏术 |
心肺复苏术的实施与救治成功率的关系 |
1.“时间就是生命”危机意识 2. “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的医者责任感 |
讲授法 参与式教学(安排学生进入社区进行普及宣传)
|
见附件四 |
||||
第二十二章 第一节 灾难事故救援 |
灾难现场救援方法 |
1. “生命无价”的正确生命价值观 2. 民族自豪感、爱国情怀 |
讲授法、课堂讨论、案例教学法
|
见附件五 |
||||
成效评价 |
1.通过理论考核,了解学生对于急危重症的识别能力,能否快速识别危急重症,是否具备危机意识。 2.通过整理学生课后学习心得,观察学生是否意识到课程设计中融入的思政元素。 3.在参与式教学过程中观察学生是否意识到急救技能的重要性及普及的紧迫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