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伤科学》见习大纲
《中医骨伤科学》见习大纲
一、总学时:36 学时。适用对象:中医学(骨伤)专业、中医骨伤专业、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
二、内容及学时分配:
(一)临床检查 3学时
(二)治疗方法 9学时
(三)创伤急救 3学时
(四)骨折 6学时
(五)脱位 3学时
(六)筋伤 6学时
(七)骨病 3学时
(八)内伤 3学时
三、具体安排
【目的要求】
1、通过见习,使同学初步将书本知识与实践知识结合起来,进一步体会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要求本次见习结束时,每个学员对骨伤科常见病、多发病能初步运用中医骨伤科理论进行辨证论治。
2 、进行基本功训练,通过临床实践接触病人,初步掌握运用望、闻、问、切、摸、量六诊合参的方法采取病史。重点要求:练习怎样接触病人,如何恰当地运用望、闻、问、切摸、量收集病史、症状与体征,怎样运用中医骨伤科基本理论对常见损伤进行辨证施治,熟悉急症损伤的处理以及创伤急救的基本流程,熟悉中医骨伤科三期用药原则,熟悉手术工作流程及培养无菌观念,练习书写骨伤科病历。
【地点】骨伤教研室各临床科室。
【时数】36学时
【教具】挂图、人体骨骼模型、夹板、石膏、缝合包、换药包、拆线包、穿刺包、牵引仪、临床病例等。根据不同课程准备一下器械
【见习内容】
1 .关节运动的检查:各关节功能活动正常范围(颈部、腰部、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髋关节、踝关节),常用特殊检查法(颈部、胸腰部、肩部、肘部、髋部、膝部、踝部)。
2 、肌肉的检查:肌容积、肌张力、肌力。
3 、神经的检查:感觉障碍(异常)、感觉定位、生理反射、病理反射。 4 、各种损伤的影像学检查: X 线检查、 CT 检查、 MRI 检查、放射性核素检查、超声检查。
5 、常见损伤如:骨折、脱位、筋伤等手法治疗的适应症与禁忌证。 6 、中医传统手法治疗骨折、脱位、筋伤等。 7 、清创术及手术术前工作流程。
8 、手术治疗各种常见骨折、脱位、筋伤等。
【见习方法】
见习可分两个步骤:
1 、第一阶段: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中医理、法、方、药处理病人,此阶段可以让同学抄方,老师结合病人的病情进行理论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这一阶段时间长短由带教老师酌情决定。
2 、第二阶段:在老师指导下让同学自己进行“试诊”根据六诊(望、闻、问、切、量、摸)合参写出骨伤科专科病历,提出辨证、立法、治疗、用药的意见,再由指导老师对病人进行“复诊”,对同学所写病历及处方进行修改,修改后,再由同学抄清处方,经老师审查签字。见习期间,老师不得给学生有签名处方,让同学自行处理病人。
对于这阶段的要求:在四诊方面,能系统地进行问诊,明确主症,询问病史,能辨认常见舌象、脉象,并了解其临床意义;在辨证方面能恰当运用八纲辨证和脏腑辨证方法;在治疗方面,能做到治疗原则、治法和处方用药一致,在书写方面,能做到记述详尽、准确、文理通顺,字迹清楚,条理分明,并能够恰当地运用中医术语。指导老师对学生所写病历,应予严格批阅。 ( 特别是在病房见习所写的病历 )
3 、见习期间在老师指导下,每月进行疑难病例讨论。见习中遇到典型病例,应由指导老师随时组织学生讨论、分析、讲解。
【见习考核】
1 .考核内容
(1) 考核项目:骨伤科病历 ( 门诊、病房 ) 考核。
(2) 考核方法:结合临床实际可采取多种方式,如:小测验,提问病历书写、病案讨论、特殊检查操作等。
(3) 考核时间:每科教学见习结束前,由带教老师参照评分标准参考表 ( 见下页 ) 负责考核评分,评分实行百分制。考核分数填于学生教学见习考核成绩表中,由老师严格要求,实事求是,不徇私情。
2 .说明:集中教学见习期间对学生的考核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其考核成绩按比例记入中医骨伤科学总成绩。 (1) 要求
1 、在集中教学见习过程中,要求每个学生书写三份不同病证的中医病历 ( 其中骨折或筋伤或脱位住院病历一份,骨伤科门诊两份 ) 。所写病历务请带教老师批改后,于见习结束时由组长集中交学院骨伤基础教研室,以资考核。 2 、个人见习小结:主要写专业收获、医德医风、服务态度、遵守纪律 ( 包括考勤情况 ) 、团结互助、尊敬老师等。方法是个人小结,小组和专业评议,再由带教老师根据实际情况写出评语,见习最后一周内进行完毕,个人小结最后由组长集中上交。
【病案分析】见临床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