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筋伤学》课程见习大纲
《中医筋伤学》课程见习大纲
一、总学时:14学时
二、内容及学时分配:
(一)上肢筋伤 4学时
(二)下肢筋伤 5学时
(三)躯干筋伤 5学时
三、具体安排
(一)上肢筋伤
【目的要求】
1、 掌握肩、上臂、肘、前臂筋伤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2、熟悉肩、上臂、肘、前臂筋伤的病因病机。
【地点】骨伤教研室各临床科室。
【时数】4学时
【教具】挂图、CT、MRI、X线摄片、石膏、绷带、夹板。
【见习内容及方法】
一、教师带领学生见习上肢筋伤病例。
(一)询问病史重点:
1.发病诱因:是否有外伤史;
2.询问疾病的发生经过:如起病时间、发病急缓、疼痛性质(部位、性质、持续时间、诱因等);
3.既往史:外伤史、手术史。
(二)查体要点:
1.一般生命体征。
2.四肢肌力、肌张力。
3.搭肩试验,肘后三角位置等。浅反射:腹壁反射、跖反射、肛门反射;深反射:右肱二头肌、三头肌键反射、膝反射、髋阵挛、踝阵挛;病理反射:Babinski征,Oppenheim征、Chaddock征、Gordon征、Hoffmann征。
(三)实验室检查:
各类影像学检查:X线,CT,MRI等。
二、通过病例分析了解上肢筋伤主要症状、体征、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三、由教师带领学生制定治疗治疗方案,并了解急性损伤的处理原则。
四、用对比方法讨论各种上肢筋伤的鉴别诊断。
【思考题】
一、试述上肢筋伤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二、试述上肢筋伤的各种体格检查方法、阳性体征。
【病案分析】
见临床病例。
(二)下肢筋伤
【目的要求】
1、 掌握下肢髋、大腿、膝、小腿筋伤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2、踝、足部筋伤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地点】骨伤教研室各临床科室。
【时数】5学时
【教具】挂图、CT、MRI、X线摄片、石膏、绷带、夹板。
【见习内容及方法】
一、教师带领学生见习下肢筋伤病例。
(一)询问病史重点:
1.发病诱因:是否有外伤史;
2.询问疾病的发生经过:如起病时间、发病急缓、疼痛性质(部位、性质、持续时间、诱因等);
3.既往史:外伤史、手术史。
(二)查体要点:
1.一般生命体征。
2.四肢肌力、肌张力。
3.体格检查:托马斯征、浮髌试验、抽屉试验、4字实验等。浅反射:腹壁反射、跖反射、肛门反射;深反射:右肱二头肌、三头肌键反射、膝反射、髋阵挛、踝阵挛;病理反射:Babinski征,Oppenheim征、Chaddock征、Gordon征、Hoffmann征。
(三)实验室检查:
各类影像学检查:X线,CT,MRI等。
二、通过病例分析了解下肢筋伤主要症状、体征、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三、由教师带领学生制定治疗治疗方案,并了解急性损伤的处理原则。
四、用对比方法讨论各种下肢筋伤的鉴别诊断。
【思考题】
一、试述下肢筋伤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二、试述下肢筋伤的各种体格检查方法、阳性体征。
【病案分析】
见临床病例。
(三)躯干筋伤
【目的要求】
1、掌握颈部、腰部筋伤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2、熟悉骶尾部筋伤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地点】骨伤教研室各临床科室。
【时数】5学时
【教具】挂图、CT、MRI、X线摄片、石膏、绷带、夹板、腰围、颈托。
【见习内容及方法】
一、教师带领学生见习下肢筋伤病例。
(一)询问病史重点:
1.发病诱因:是否有外伤史;
2.询问疾病的发生经过:如起病时间、发病急缓、疼痛性质(部位、性质、持续时间、诱因等);
3.既往史:外伤史、手术史。
(二)查体要点:
1.一般生命体征。
2.四肢肌力、肌张力。
3.体格检查:压颈试验、直腿抬高实验等。浅反射:腹壁反射、跖反射、肛门反射;深反射:右肱二头肌、三头肌键反射、膝反射、髋阵挛、踝阵挛;病理反射:Babinski征,Oppenheim征、Chaddock征、Gordon征、Hoffmann征。
(三)实验室检查:
各类影像学检查:X线,CT,MRI等。
二、通过病例分析了解躯干筋伤主要症状、体征、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三、由教师带领学生制定治疗治疗方案,并了解急性损伤的处理原则。
四、用对比方法讨论各种躯干筋伤的鉴别诊断。
【思考题】
一、试述躯干筋伤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二、试述躯干筋伤的各种体格检查方法、阳性体征。
【病案分析】
见临床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