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病理学

《病理学》临床医学专业实验大纲

作者:卢永杰 发布时间:2016-03-15 15:50:24 浏览次数: 【字体:

   《病理学》实验大纲

 

课程编号:BJ0415001-06sy4

课程性质:必修课

课程类别:实践技能

实验学时: 52

适用专业: 临床医学专业

开课单位、教研室:瑞康临床医学院 病理学教研室

实验项目总数:13 ,其中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数:0 

 

实验目的与要求

 

 1.病理学实验课在病理学教学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学生通过对病变器官、组织形态学观察,联系其机能代谢的变化以及临床症状、体征,一方面有利于系统掌握病理学基本知识,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临床课的学习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2.病理学实验内容包括大体标本观察、组织切片观察、电教片演示、尸体解剖、病例讨论及动物实验等,其中最主要的是对大体标本和组织切片的观察。

    3.对病理标本的描述一定要真实,不可主观臆造,语言要精练,层次要清楚,从整体到局部,由里到外,由上到下,逐次描述。对病理标本作诊断时,要结合病史,联系理论知识,反复观察、综合分析,诊断原则是器官或组织名称+病理变化。绘图是也应本着真实的原则,不可人为加工,更不可抄袭图谱。

4. 实事求是的将操作过程及所观察的现象如实记录,并作相应分析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实验教材:《病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病理学实验指导 》(自编)

 

教学目的和内容

 

实验一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实验

 

【实验目的】

1、 掌握萎缩、变性、坏死、肥大的病理形态特点,联系它们发生的原因、后果及结局。

2、 掌握肉芽组织的结构以及它在损伤修复中的作用。

【实验内容】

 复习本章有关教学重点内容(通过授课老师讲解课件或观看电教片方式)

大体标本观察:

1、 萎缩:心肌褐色萎缩

肾盂积水,肾组织萎缩

萎缩脾

2、 变性:肝水肿

肝脂肪变性

神经纤维瘤玻变

脾被膜玻变,脾慢性淤血肿大

3、 坏死:脾脏贫血性梗死

肾干酪样坏死

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

大脑软化(液化性坏死)

足干性坏疽

4、 肥大:高血压病之心脏

心肌肥大高血压病之心脏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三)组织切片观察:

1、3号:肝脂肪变性

2、4号:肾梗死

3、5号:肉芽组织

 

实验二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实验

 

【实验目的】

了解静脉充血、血栓形成、栓塞及梗死的形态特点,结局及对机体的影响。

【实验内容】

(一)复习本章有关教学重点内容(通过授课老师讲解课件或观看电教片方式)

(二)大体标本观察:

1、 静脉充血:慢性肝淤血(槟榔肝)

急性阑尾炎(观察淤血形态改变)

2、 血栓形成:肝门静脉血栓形成

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血栓形成)

左心房附壁血栓形成

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观察心瓣膜上血栓)

3、 栓塞:髂总静脉癌血栓栓塞

肺静脉癌血栓栓塞

右房室腔巨大癌血栓形成

4、 梗死:心肌梗死

贫血性脾梗死

贫血性肾梗死

肺出血性梗死

肠套叠引起肠出血性梗死

(三)组织切片观察:

1、8号:混合血栓

2、7号:慢性肝淤血

3、9号:肾梗死

(四)动物实验:家兔空气栓塞实验

 

实验四  炎症实验

 

【实验目的】

掌握炎症的基本病变,各炎症的病变特点及结构。

【实验内容】

(一)复习本章有关教学重点内容(通过授课老师讲解课件或观看电教片方式)

(二)大体标本观察:

1、 渗出性炎:

纤维素性心包炎(绒毛心)

脓性纤维素性心包炎

纤维素性(纤维素性脓性)胸膜炎

细菌性痢疾之肠

蜂窝组织性阑尾炎

脑脓肿

肺脓肿

肝脓肿

2、 变质性炎:

阿米巴性结肠炎

急性重型肝炎

3、 增生性炎:

慢性扁桃体炎

慢性胆囊炎

4、 肠粘连

(三)组织切片观察:

1、10号:急性蜂窝织炎性阑尾炎

2、10-6号:慢性阑尾炎

3、13号:结核肉芽肿

4、13-1号:异物肉芽肿

 

实验五  肿瘤实验

【实验目的】

1、 了解肿瘤的一般形态特点。

2、 掌握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的特点。

3、 了解几种常见肿瘤的形态特点。

【实验内容】

(一)复习本章有关教学重点内容(通过授课老师讲解课件或观看电教片方式)

(一) 大体标本观察:

1、 上皮组织来源肿瘤:

(1)良性肿瘤:皮肤乳头状瘤

乳腺纤维腺瘤

甲状腺腺瘤

卵巢粘液性囊腺瘤

卵巢浆液性囊腺瘤

(2)恶性肿瘤:皮肤鳞状上皮细胞癌

阴茎鳞状细胞癌

乳腺癌

胃癌

结肠粘液癌

2、 间叶组织来源肿瘤:

(1)良性肿瘤:纤维瘤

脂肪瘤

骨软骨瘤

子宫肌瘤

(2)恶性肿瘤:纤维肉瘤

骨肉瘤

肠系膜平滑肌肉瘤

3、 其它良性肿瘤:畸胎瘤

4、 肿瘤的转移:淋巴结转移瘤

肝转移瘤

肺转移瘤

5、 各系统常见肿瘤:食道癌

胃癌

直肠癌

结肠癌

肝癌

肺癌

子宫颈癌

葡萄胎

恶性葡萄胎

绒毛膜上皮癌

(三)组织切片观察:

1、17号:平滑肌瘤

2、14号:肿瘤细胞的异型性

3、16号:肠腺瘤

4、18号:皮肤鳞状细胞癌

5、19号:肠腺癌

6、20号:平滑肌肉瘤

 

实验七  CBL实验教学

【实验目的】

通过CBL病例讨论方式,培养学生思考临床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思维医学问题能力,表达交流问题能力,以及学生领导、团队合作能力。

【实验内容】

1、提前一周时间提供三个临床病例,每个实验组分三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病例分析,由小组成员共同分析讨论并自行自作PPT。

2、实验课上三组同学分派代表讲解各自病例,同时其他两个组同学参与讨论,讨论后由负责该病例组总结,公布本小组的分析结果。

3、实验课老师以引导的方式铺助教学,对于不同的讨论意见,或不正确的讨论结果进行分析、纠正。

 

实验八  生殖系统和乳腺疾病实验

 

【实验目的】

1.熟悉:子宫颈癌的病理特点。

2.熟悉:滋养层细胞肿瘤的形态特点。

3.熟悉:乳腺癌的常见组织学类型及形态特点。

【实验内容】

(一)复习本章有关教学重点内容(通过授课老师讲解课件或观看电教片方式)

(二)大体标本观察:

子宫颈癌,子宫平滑肌瘤,葡萄胎,侵袭性葡萄胎,绒毛膜癌,卵巢浆液性囊腺瘤,卵巢粘液性囊腺瘤,卵巢囊腺癌,乳腺纤维腺瘤,乳腺癌。

(三)组织切片观察:

1、GB-BC号: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2、GB-MT号:成熟型畸胎瘤

3、GB-HM号:完全性葡萄胎

 

实验九  心血管系统疾病

 

【实验目的】

1、 掌握风湿病的基本病理变化,风湿性心内膜炎、心肌炎、心外膜炎的病变特点及后果。

2、 掌握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病的病理变化特点及后果。

【实验内容】

(一)复习本章有关教学重点内容(通过授课老师讲解课件或观看电教片方式)(二)大体标本观察:

1、 风湿病:急性风湿性心内膜炎

慢性风湿性心内膜炎

风湿性心内膜炎

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风湿性心外膜炎(绒毛心)

2、 动脉粥样硬化:粥样斑块

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形成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脑动脉粥样硬化

脑软化

3、 高血压病:高血压病性心脏

高血压病之脑出血

高血压病之肾脏(原发性固缩肾)

(三)组织切片观察:

1、23号:风湿性心肌炎

2、22号:动脉粥样硬化

 

实验十  泌尿系统疾病实验

 

【实验目的】

掌握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慢性肾盂肾炎的病变特点,临床病理联系及结局。

【实验内容】

(一)复习本章有关教学重点内容(通过授课老师讲解课件或观看电教片方式)

(二)大体标本观察:

1、肾小球肾炎:急性肾小球肾炎

硬化性弥漫性肾小球肾炎

2、肾盂肾炎:急性肾盂肾炎

慢性肾盂肾炎

(三)组织切片观察:

1、30号:慢性肾小球肾炎(弥漫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

 

实验十一   消化系统疾病实验

 

【实验目的】

掌握溃疡病、门静脉肝硬化、肝炎的病变特点并联系临床表现。

【实验内容】

(一) 复习本章有关教学重点内容(通过授课老师讲解课件或观看电教片方法)

(二) 大体标本观察:

1、 溃疡病:胃溃疡病

十二指肠溃疡病

2、 肝炎:急性重型肝炎

亚急性重型肝炎

3、 肝硬化:门脉性肝硬化

胆汁性肝硬化合并多发性肝脓肿

心源性肝硬化(淤血性肝硬化)

肝硬化所致的食道食道下段静脉曲张

(三) 组织切片观察:

1、26号:慢性胃溃疡

2、27号:门脉性肝硬化

 

实验十二  呼吸系统疾病及传染病

 

【实验目的】

1、 掌握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的病理变化及它们的区别,并以病变为基础解释它们的主要症状和体征。

2、 掌握结核病的病变特征,了解临床上常见各型肺结核病病变特征。

【实验内容】

(一) 复习本章有关教学重点内容(通过授课老师讲解课件或观看电教片方式)

(二) 大体标本观察:

1、 小叶性肺炎,融合性小叶性肺炎

2、 大叶性肺炎:红色肝样变期

灰色肝样变期

3、 结核病:原发性肺结核合并干酪样肺炎及原发空洞形成

粟粒性肺结核

粟粒性肝结核

局灶性肺结核

浸润性肺结核

干酪样肺炎

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硬化型肺结核

肾结核

肠结核

(三) 组织切片观察

1、24号:大叶性肺炎

2、25号:支气管肺炎

3、13号:结核肉芽肿

 

实验十三  实验课考试

 

【实验目的】

严格、公正完成病理实验期末考试。

【实验内容】

1. 考核方式为闭卷笔试。包括大体标本认证和病理切片诊断两种形式。

2. 认证考核为学生在规定时间内逐一答题形式,每位学生肉眼观察3例老师指定的大体标本后写出疾病名称;每位学生考核5张切片标本,要求写出疾病病理诊断和诊断依据。

 

实验主要仪器设备试剂

 

1.病理大体标本、组织切片

2.电脑.

3.投影仪

实验考核方式

 

1.实验报告成绩评分。

2.小测验

3.标本、切片讲解

4.病例讨论

5.考勤

 

实验项目汇总及课时分配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计划学时

实验类型

每组人数

项目

类别

验证性

综合性

设计性

 

必做

选做

1

组损实验

4

 

 

25-30

 

2

局循实验(一)

4

 

 

25-30

 

3

局循实验(二)

4

 

 

25-30

 

4

炎症实验

4

 

 

25-30

 

5

肿瘤实验(一)

4

 

 

25-30

 

6

肿瘤实验(二)

4

 

 

25-30

 

7

CBL病例分析

4

 

 

25-30

 

8

生殖系统及乳腺实验

4

 

 

25-30

 

9

心血管系统实验

4

 

 

25-30

 

10

泌尿系统实验

4

 

 

25-30

 

11

消化系统实验

4

 

 

25-30

 

12

呼吸系统、传染病实验

4

 

 

25-30

 

13

实验课考试

4

 

 

25-30

 

合计数

52

52

 

 

 

52

 

 

 

教研室主任签字): 彭忠异  编写签字): 阮萍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