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临床医学专业实验大纲
《病理学》实验大纲
课程编号:BJ0415001-06sy4
课程性质:必修课
课程类别:实践技能
实验学时: 52
适用专业: 临床医学专业
开课单位、教研室:瑞康临床医学院 病理学教研室
实验项目总数:13 ,其中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数:0
实验目的与要求
1.病理学实验课在病理学教学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学生通过对病变器官、组织形态学观察,联系其机能代谢的变化以及临床症状、体征,一方面有利于系统掌握病理学基本知识,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临床课的学习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2.病理学实验内容包括大体标本观察、组织切片观察、电教片演示、尸体解剖、病例讨论及动物实验等,其中最主要的是对大体标本和组织切片的观察。
3.对病理标本的描述一定要真实,不可主观臆造,语言要精练,层次要清楚,从整体到局部,由里到外,由上到下,逐次描述。对病理标本作诊断时,要结合病史,联系理论知识,反复观察、综合分析,诊断原则是器官或组织名称+病理变化。绘图是也应本着真实的原则,不可人为加工,更不可抄袭图谱。
4. 实事求是的将操作过程及所观察的现象如实记录,并作相应分析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实验教材:《病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病理学实验指导 》(自编)
教学目的和内容
实验一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实验
【实验目的】
1、 掌握萎缩、变性、坏死、肥大的病理形态特点,联系它们发生的原因、后果及结局。
2、 掌握肉芽组织的结构以及它在损伤修复中的作用。
【实验内容】
复习本章有关教学重点内容(通过授课老师讲解课件或观看电教片方式)
大体标本观察:
1、 萎缩:心肌褐色萎缩
肾盂积水,肾组织萎缩
萎缩脾
2、 变性:肝水肿
肝脂肪变性
神经纤维瘤玻变
脾被膜玻变,脾慢性淤血肿大
3、 坏死:脾脏贫血性梗死
肾干酪样坏死
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
大脑软化(液化性坏死)
足干性坏疽
4、 肥大:高血压病之心脏
心肌肥大高血压病之心脏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三)组织切片观察:
1、3号:肝脂肪变性
2、4号:肾梗死
3、5号:肉芽组织
实验二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实验
【实验目的】
了解静脉充血、血栓形成、栓塞及梗死的形态特点,结局及对机体的影响。
【实验内容】
(一)复习本章有关教学重点内容(通过授课老师讲解课件或观看电教片方式)
(二)大体标本观察:
1、 静脉充血:慢性肝淤血(槟榔肝)
急性阑尾炎(观察淤血形态改变)
2、 血栓形成:肝门静脉血栓形成
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血栓形成)
左心房附壁血栓形成
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观察心瓣膜上血栓)
3、 栓塞:髂总静脉癌血栓栓塞
肺静脉癌血栓栓塞
右房室腔巨大癌血栓形成
4、 梗死:心肌梗死
贫血性脾梗死
贫血性肾梗死
肺出血性梗死
肠套叠引起肠出血性梗死
(三)组织切片观察:
1、8号:混合血栓
2、7号:慢性肝淤血
3、9号:肾梗死
(四)动物实验:家兔空气栓塞实验
实验四 炎症实验
【实验目的】
掌握炎症的基本病变,各炎症的病变特点及结构。
【实验内容】
(一)复习本章有关教学重点内容(通过授课老师讲解课件或观看电教片方式)
(二)大体标本观察:
1、 渗出性炎:
纤维素性心包炎(绒毛心)
脓性纤维素性心包炎
纤维素性(纤维素性脓性)胸膜炎
细菌性痢疾之肠
蜂窝组织性阑尾炎
脑脓肿
肺脓肿
肝脓肿
2、 变质性炎:
阿米巴性结肠炎
急性重型肝炎
3、 增生性炎:
慢性扁桃体炎
慢性胆囊炎
4、 肠粘连
(三)组织切片观察:
1、10号:急性蜂窝织炎性阑尾炎
2、10-6号:慢性阑尾炎
3、13号:结核肉芽肿
4、13-1号:异物肉芽肿
实验五 肿瘤实验
【实验目的】
1、 了解肿瘤的一般形态特点。
2、 掌握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的特点。
3、 了解几种常见肿瘤的形态特点。
【实验内容】
(一)复习本章有关教学重点内容(通过授课老师讲解课件或观看电教片方式)
(一) 大体标本观察:
1、 上皮组织来源肿瘤:
(1)良性肿瘤:皮肤乳头状瘤
乳腺纤维腺瘤
甲状腺腺瘤
卵巢粘液性囊腺瘤
卵巢浆液性囊腺瘤
(2)恶性肿瘤:皮肤鳞状上皮细胞癌
阴茎鳞状细胞癌
乳腺癌
胃癌
结肠粘液癌
2、 间叶组织来源肿瘤:
(1)良性肿瘤:纤维瘤
脂肪瘤
骨软骨瘤
子宫肌瘤
(2)恶性肿瘤:纤维肉瘤
骨肉瘤
肠系膜平滑肌肉瘤
3、 其它良性肿瘤:畸胎瘤
4、 肿瘤的转移:淋巴结转移瘤
肝转移瘤
肺转移瘤
5、 各系统常见肿瘤:食道癌
胃癌
直肠癌
结肠癌
肝癌
肺癌
子宫颈癌
葡萄胎
恶性葡萄胎
绒毛膜上皮癌
(三)组织切片观察:
1、17号:平滑肌瘤
2、14号:肿瘤细胞的异型性
3、16号:肠腺瘤
4、18号:皮肤鳞状细胞癌
5、19号:肠腺癌
6、20号:平滑肌肉瘤
实验七 CBL实验教学
【实验目的】
通过CBL病例讨论方式,培养学生思考临床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思维医学问题能力,表达交流问题能力,以及学生领导、团队合作能力。
【实验内容】
1、提前一周时间提供三个临床病例,每个实验组分三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病例分析,由小组成员共同分析讨论并自行自作PPT。
2、实验课上三组同学分派代表讲解各自病例,同时其他两个组同学参与讨论,讨论后由负责该病例组总结,公布本小组的分析结果。
3、实验课老师以引导的方式铺助教学,对于不同的讨论意见,或不正确的讨论结果进行分析、纠正。
实验八 生殖系统和乳腺疾病实验
【实验目的】
1.熟悉:子宫颈癌的病理特点。
2.熟悉:滋养层细胞肿瘤的形态特点。
3.熟悉:乳腺癌的常见组织学类型及形态特点。
【实验内容】
(一)复习本章有关教学重点内容(通过授课老师讲解课件或观看电教片方式)
(二)大体标本观察:
子宫颈癌,子宫平滑肌瘤,葡萄胎,侵袭性葡萄胎,绒毛膜癌,卵巢浆液性囊腺瘤,卵巢粘液性囊腺瘤,卵巢囊腺癌,乳腺纤维腺瘤,乳腺癌。
(三)组织切片观察:
1、GB-BC号: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2、GB-MT号:成熟型畸胎瘤
3、GB-HM号:完全性葡萄胎
实验九 心血管系统疾病
【实验目的】
1、 掌握风湿病的基本病理变化,风湿性心内膜炎、心肌炎、心外膜炎的病变特点及后果。
2、 掌握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病的病理变化特点及后果。
【实验内容】
(一)复习本章有关教学重点内容(通过授课老师讲解课件或观看电教片方式)(二)大体标本观察:
1、 风湿病:急性风湿性心内膜炎
慢性风湿性心内膜炎
风湿性心内膜炎
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风湿性心外膜炎(绒毛心)
2、 动脉粥样硬化:粥样斑块
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形成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脑动脉粥样硬化
脑软化
3、 高血压病:高血压病性心脏
高血压病之脑出血
高血压病之肾脏(原发性固缩肾)
(三)组织切片观察:
1、23号:风湿性心肌炎
2、22号:动脉粥样硬化
实验十 泌尿系统疾病实验
【实验目的】
掌握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慢性肾盂肾炎的病变特点,临床病理联系及结局。
【实验内容】
(一)复习本章有关教学重点内容(通过授课老师讲解课件或观看电教片方式)
(二)大体标本观察:
1、肾小球肾炎:急性肾小球肾炎
硬化性弥漫性肾小球肾炎
2、肾盂肾炎:急性肾盂肾炎
慢性肾盂肾炎
(三)组织切片观察:
1、30号:慢性肾小球肾炎(弥漫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
实验十一 消化系统疾病实验
【实验目的】
掌握溃疡病、门静脉肝硬化、肝炎的病变特点并联系临床表现。
【实验内容】
(一) 复习本章有关教学重点内容(通过授课老师讲解课件或观看电教片方法)
(二) 大体标本观察:
1、 溃疡病:胃溃疡病
十二指肠溃疡病
2、 肝炎:急性重型肝炎
亚急性重型肝炎
3、 肝硬化:门脉性肝硬化
胆汁性肝硬化合并多发性肝脓肿
心源性肝硬化(淤血性肝硬化)
肝硬化所致的食道食道下段静脉曲张
(三) 组织切片观察:
1、26号:慢性胃溃疡
2、27号:门脉性肝硬化
实验十二 呼吸系统疾病及传染病
【实验目的】
1、 掌握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的病理变化及它们的区别,并以病变为基础解释它们的主要症状和体征。
2、 掌握结核病的病变特征,了解临床上常见各型肺结核病病变特征。
【实验内容】
(一) 复习本章有关教学重点内容(通过授课老师讲解课件或观看电教片方式)
(二) 大体标本观察:
1、 小叶性肺炎,融合性小叶性肺炎
2、 大叶性肺炎:红色肝样变期
灰色肝样变期
3、 结核病:原发性肺结核合并干酪样肺炎及原发空洞形成
粟粒性肺结核
粟粒性肝结核
局灶性肺结核
浸润性肺结核
干酪样肺炎
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硬化型肺结核
肾结核
肠结核
(三) 组织切片观察
1、24号:大叶性肺炎
2、25号:支气管肺炎
3、13号:结核肉芽肿
实验十三 实验课考试
【实验目的】
严格、公正完成病理实验期末考试。
【实验内容】
1. 考核方式为闭卷笔试。包括大体标本认证和病理切片诊断两种形式。
2. 认证考核为学生在规定时间内逐一答题形式,每位学生肉眼观察3例老师指定的大体标本后写出疾病名称;每位学生考核5张切片标本,要求写出疾病病理诊断和诊断依据。
实验主要仪器设备试剂
1.病理大体标本、组织切片
2.电脑.
3.投影仪
实验考核方式
1.实验报告成绩评分。
2.小测验
3.标本、切片讲解
4.病例讨论
5.考勤
实验项目汇总及课时分配
序号 |
实验项目名称 |
计划学时 |
实验类型 |
每组人数 |
项目 类别 |
|||
验证性 |
综合性 |
设计性 |
|
必做 |
选做 |
|||
1 |
组损实验 |
4 |
√ |
|
|
25-30 |
√ |
|
2 |
局循实验(一) |
4 |
√ |
|
|
25-30 |
√ |
|
3 |
局循实验(二) |
4 |
√ |
|
|
25-30 |
√ |
|
4 |
炎症实验 |
4 |
√ |
|
|
25-30 |
√ |
|
5 |
肿瘤实验(一) |
4 |
√ |
|
|
25-30 |
√ |
|
6 |
肿瘤实验(二) |
4 |
√ |
|
|
25-30 |
√ |
|
7 |
CBL病例分析 |
4 |
√ |
|
|
25-30 |
√ |
|
8 |
生殖系统及乳腺实验 |
4 |
√ |
|
|
25-30 |
√ |
|
9 |
心血管系统实验 |
4 |
√ |
|
|
25-30 |
√ |
|
10 |
泌尿系统实验 |
4 |
√ |
|
|
25-30 |
√ |
|
11 |
消化系统实验 |
4 |
√ |
|
|
25-30 |
√ |
|
12 |
呼吸系统、传染病实验 |
4 |
√ |
|
|
25-30 |
√ |
|
13 |
实验课考试 |
4 |
√ |
|
|
25-30 |
√ |
|
合计数 |
52 |
52 |
|
|
|
52 |
|
教研室主任(签字): 彭忠异 编写人(签字): 阮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