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绪论
广西中医药大学教学设计
所授课程 | 病理学 | ||||
课程章节 | 病理学绪论及病理学常规技术 | 授课学时 | 1 | ||
所属院、部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设计者 | 欧海玲 | ||
授课专业 | 中医传统 | 授课年级 | 2013 | ||
一、(设计理念): | |||||
病理解剖学是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间的桥梁学科,医科大学培养的毕业生能否有正确临床思维与是否掌握病理学基本内容密切相关。中医学专业学生更应掌握现代医学知识,完成中西医并进、解决病人病痛的任务。绪论部分要让学生初步了解病理学内容及学好病理学在以后成为合格或优秀医生的重要性,尤其要激发学生对本课学习兴趣。同时了解病理学常规技术,为进入临床作准备。告知学生,教学方法改革和学好病理学方法。 | |||||
二、教学内容分析(依据教学大纲) | |||||
1.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能力)、学习态度与价值观(情感) | |||||
知识目标:掌握病理学概念及地位、明确总论与各论内容特点。理解病理学研究及观察方法的范畴。 技能目标:学会分析病理学与组织学不同之处。知道如何学习病理学。 学习态度与价值观(情感):对病理学学科感兴趣并愿意学好病理学。 | |||||
2.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 |||||
重点:病理学概念、活检概念、冷冻切片技术与常规切片技术区别及临床意义。 难点:冷冻切片技术与常规切片技术区别及临床意义。 | |||||
三、学情分析与教学预测 | |||||
学情分析:学生从枯燥的基础学科进入临床相关病理学,按理说兴趣较大,但很多学生大一忙于英语考级不重视基础学科学习,解剖、组织胚胎学知识不牢固,影响病理学学习,也有学生认为学好中医就行,不重视病理思想存在。如何学好病理学没底。习惯填鸭式教学法。认为绪论考试内容少,不予重视。 教学预测:由于教时少,内容多,难以讲得全面和深透,讨论回答问题难以全面。有些知识点只能做为课后练习。 | |||||
四、教学方法: | |||||
1.教学策略与方法选择: | |||||
教学 内容时间 分配教学活动 知识点教师教学方法学生活动 导入 新课 6 分钟组织胚胎学与解剖学概念;病理学概念设问组织胚胎学与解剖学概念,请同学回答,老师纠正,引入病理学概念并举例“感冒”解析病理学研究内容。回答问题。 病理学学科地位及临床应用 10 分钟桥梁学科;重要诊断手段;指导治疗。图解基础学科与临床学科间的连接桥为病理学;举例病理诊断在肺部占位性病变确诊过程及治疗方法中作用。 基本内容 5分钟总论和各论内容特点讲述总论和各论内容特点,复述系统解剖相关内容。 病理学研究方法 10 分钟尸体剖检;活体组织检查;细胞学检查;实验病理学概念。通过讲解1例宫颈癌诊断过程解析细胞学和活体组织检查概念,如果治疗过程发生患者死亡,需何处理?解析尸体剖检。 病理学观察方法 2 分钟大体观察,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组织细胞化学;免疫组织化学,分子检测。讲解相关内容 病理学常规技术 5 分钟冷冻切片及常规石蜡切片技术简介通过短片视频介绍冷冻切片及常规石蜡切片技术。 总结回 顾 4分钟 回顾本节课内容,提问病理学及活检概念,布置复习思考题。学生主动回答或老师指定同学回答。 合计学 时 40分钟(1学时) | |||||
2.板书设计: | |||||
黑板(白板)设计:简笔画说明桥梁学科。 现代信息媒体设计:多媒体课件及短片视频。 | |||||
3.教学互动环节设计 | |||||
课上互动:提问组织胚胎学与解剖学概念和病理学、活检概念。由学生回答,老师纠正。 课下互动:了解课堂效果及布置课后思考题,通过微信或电话讨论获取。 | |||||
五、学习资源: 参考资料:〔1〕李玉林主编《病理学》.第七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王恩华主编《病理学》.第二版,北京:高教出版社出版,2008. | |||||
六、课外自主学习设计: | |||||
(1)查阅:华夏病理学网相关知识资料。 (2)查阅:中国病理学网相关知识资料。 (3)到病理科见习。 | |||||
七、教学效果评价: | |||||
学生评价:课后收集学生信息,认为条理清楚,重点明确,难点基本讲清,举例说明概念通俗易懂,但速度慢些效果更好。 自我评价:通过设问组织学及解剖学概念引入病理学概念学生更易理解新概念;举例说明教学法学生兴趣高;提问学生回答方式活跃课堂气氛,课堂效率高。但教学时间少影响教学效果。 | |||||
八、教学反思与改进(课后补充): | |||||
包含尚未包含在内的设计内容,授课过程中的不足与改进方法。 教学目的是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最多知识,但由于教学时间少影响预期教学效果。未能通过小测验了解课堂效果。 | |||||
九、教研室意见(本设计的优点、不足及建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