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上学期2014级临床医学专业《病理生理学》授课计划
广 西 中 医 药 大 学
教 师 授 课 计 划
专 业: |
临床医学专业 |
班 级: |
2014级一班二班 |
课 程: |
病理生理学 |
主讲教师签名: |
阮萍 |
教研室主任签名: |
彭忠异 |
制 定 日 期: |
2016-8-22 |
学时分配:
总学时 |
理论 |
实验 |
见习 |
电化教学 |
课堂讨论 |
读书活动 |
作业 |
|
|
复习 |
考核 |
机动 |
79 |
54 |
20 |
|
5 |
|
|
|
|
|
|
|
|
理论课时分配 |
教授、副教授 |
讲 师 |
助 教 |
教 员 |
||||||||
课时 |
% |
课时 |
% |
课时 |
% |
课时 |
% |
|||||
|
|
54 |
100 |
|
|
|
|
备注:各门课程的授课计划请于开学前交学院教务科。
教 师 授 课 计 划
周
次 |
课
次 |
授 课 内 容 (标明重点、难点) |
课时 |
主讲教师 |
职
称 |
|
理论课 |
实验见习讨论 |
|||||
1
1
2
3
3
|
1
2
3
4
5
|
绪论、疾病概论 重点:脑死亡的诊断标准。健康与疾病的概念,疾病转归。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重点:正常水钠代谢过程 难点:体液容量及渗透压的调节。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重点:三种脱水类型的诊断标准,发病原因和发生机制及对机体影响。脱水的防治原则。 难点:低渗性脱水及高渗性脱水的发病原因和发生机制及对机体的影响。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重点:水肿及高钾血症的发病原因和发生机制及对机体影响。水肿及高钾血症的防治原则。正常钾代谢过程。 难点:水肿及高钾血症的发病原因和发生机制及对机体影响。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 重点:低钾血症的发病原因和发生机制及对机体影响。低钾血症的防治原则。机体维持酸碱平衡的正常调节,反应酸碱平衡的常用指标的定义、正常值、临床意义,四种类型酸碱失衡的指标变化。 难点:低钾血症的发病原因和发生机制及对机体影响。机体维持酸碱平衡的正常调节,反应酸碱平衡的常用指标的定义、正常值、临床意义。 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 重点:四种类型酸碱平衡紊乱(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性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呼吸性碱中毒)的原因、发病机制、代偿调节和对机体的影响。 难点:四种类型酸碱平衡紊乱(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性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呼吸性碱中毒)的原因、发病机制、代偿调节和对机体的影响。
|
3
2
3
3
2
|
|
阮萍 |
主治医师 |
第 1 页
周
次 |
课
次 |
授 课 内 容 (标明重点、难点) |
课时 |
主讲教师 |
职
称 |
|
理论课 |
实验见习讨论 |
|||||
4
4
6
6
7
7 |
6
7
8
9
10
11
|
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及缺氧 重点:四种类型酸碱平衡紊乱(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性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呼吸性碱中毒)的原因、发病机制、代偿调节和对机体的影响。缺氧的概念。 难点:四种类型酸碱平衡紊乱(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性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呼吸性碱中毒)的原因、发病机制、代偿调节和对机体的影响。常用的血氧指标(氧分压、氧容量、氧含量、氧饱和度 ) 。 缺氧 重点:各种类型(低张性、血液性、循环性、组织性)缺氧的病因、发病机制和血氧指标的变化。 难点:各种类型(低张性、血液性、循环性、组织性)缺氧的病因、发病机制和血氧指标的变化。 缺氧及发热 重点:缺氧时各器官系统机能代谢变化(包括代偿反应和代谢障碍)。发热的概念、病因和发病机制、发热的时相。体温升高的分类;机体代谢与功能的改变。 难点:发热的发病机制与发热的时相 缺血再灌注 重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概念和发生机制。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原因与影响因素。 难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机制(自由基的作用、钙超载、白细胞的作用及其他因素)。 缺血再灌注及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 重点: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的心、脑功能及代谢变化。DIC的概念,DIC的原因,DIC发病机制。 难点:DIC的原因及其发病机制。 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及休克 重点:影响 DIC 发生发展的因素,DIC 的分期,DIC功能代谢变化(临床表现)。休克的概念,休克的病因和分类。 难点:DIC的分期。
|
3
2
3
2
3
2 |
|
|
|
第 2 页
周
次 |
课
次 |
授 课 内 容 (标明重点、难点) |
课时 |
主讲教师 |
职
称 |
|
理论课 |
实验见习讨论 |
|||||
8
8
9
9
10
10 |
12
13
14
15
16
17
|
休克 重点:休克的分期与微循环及组织灌流特点、机制及代偿意义。休克各期的临床表现。 难点:休克的分期与微循环及组织灌流特点、机制及代偿意义。 心功能不全 重点:心力衰竭及其相关的概念,心力衰竭的原因和诱因,心力衰竭时心脏本身的代偿途径(心率增快、紧张源性扩张、向心性肥大和离心性肥大)。 难点:心力衰竭时心脏本身的代偿途径。 心功能不全 重点:心力衰竭时心脏本身的代偿途径(心率增快、紧张源性扩张、向心性肥大和离心性肥大)。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主要是心肌收缩功能降低及心肌舒张功能障碍)。 难点: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 心功能不全及肺功能不全 重点:心力衰竭时临床表现的病理生理基础(肺循环充血、体循环淤血、心输出量不足等);心力衰竭防治原则的病理生理学基础。呼吸衰竭及其相关的概念,典型病因。 难点:心力衰竭时临床表现的病理生理基础。 肺功能不全 重点:肺功能不全的发病机制(包括通气障碍、弥散障碍、通气/血流比例失调、解剖分流增加的概念,导致呼吸衰竭的作用和血气变化等)。 难点:肺功能不全的发病机制。 肺功能不全及肝功能不全 重点:呼吸衰竭时机体机能代谢变化(包括酸碱平衡失调、呼吸的改变、肺性脑病、肺动脉高压和肺原性心脏病的发生机制),防治原则,Ⅰ型、Ⅱ型呼吸衰竭氧疗原则的差异。肝性脑病的概念及病因。 难点:呼吸衰竭时机体机能代谢变化。
|
3
2
3
2
3
2 |
|
|
|
第 3 页
周
次 |
课
次 |
授 课 内 容 (标明重点、难点) |
课时 |
主讲教师 |
职
称 |
|
理论课 |
实验见习讨论 |
|||||
11
11
12
12 13 13 14 15 16 |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
肝功能不全 重点: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包括氨中毒学说、假性神经递质学说、血浆氨基酸失衡学说、GABA学说、综合学说等)。决定和影响肝性脑病发生的因素。 难点: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 肾功能不全 重点:急性功能衰竭的概念,分类和病因。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的发生机制。 难点: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的发生机制。 肾功能不全 重点:,少尿期机能代谢障碍。急性肾功能衰竭多尿期的发生机制、机能代谢变化。慢性肾功能衰竭发生机制,慢性肾功能衰竭病情的进展、机能和代谢变化(尿的变化、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调氮质血症、肾性高血压、肾性骨营养不良、肾性贫血、出血倾向)。 难点:慢性肾功能衰竭发生机制。
综合病例分析(一) 综合病例分析(二) 基础实验 肺水肿实验 休克实验 高钾实验
|
3
2
3
2 1 |
5 5 5 5 |
|
|
教 师 授 课 计 划
专 业: |
临床医学专业 |
班 级: |
2014级3班4班 |
课 程: |
病理生理学 |
主讲教师签名: |
彭忠异 |
教研室主任签名: |
彭忠异 |
制 定 日 期: |
2016-08-21 |
学时分配:
总学时 |
理论 |
实验 |
见习 |
电化教学 |
课堂讨论 |
读书活动 |
作业 |
|
|
复习 |
考核 |
机动 |
70 |
54 |
16 |
|
|
|
|
|
|
|
|
|
|
理论课时分配 |
教授、副教授 |
讲 师 |
助 教 |
教 员 |
||||||||
课时 |
% |
课时 |
% |
课时 |
% |
课时 |
% |
|||||
|
|
|
|
|
|
|
|
备注:各门课程的授课计划请于开学前交学院教务科。
周
次 |
课
次 |
授 课 内 容 (标明重点、难点) |
课 时 |
主 讲 教 师 |
职
称 |
|
理 论 课 |
实验 见习讨论 |
|||||
1 |
1 |
绪论 重点:病理生理学的研究任务与研究方法。 难点:研究方法中疾病模型的复制 疾病概论 重点:健康、疾病、死亡、脑死亡的概念 难点:疾病的细胞机制和分子机制 水、电解质代谢障碍 重点:三种类型脱水的概念、病因发病学和对机体的影响。 难点:高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机体的主要变化。 |
5 |
|
彭忠异 |
|
2 |
2 |
水、电解质代谢障碍 重点:水肿发生的基本机制。 低钾血症、高钾血症的概念、病因、发病机制和对机体的影响。 难点:肾脏排水钠减少导致的钠水潴留 钾代谢紊乱引起膜电位异常相关的障碍。通过复习正常血钾对相关膜电位的影响,理解钾代谢紊乱时相关膜电位的变化 |
3 |
|
彭忠异 |
|
3
|
3
|
钾代谢紊乱引起膜电位异常相关的障碍。通过复习正常血钾对相关膜电位的影响,理解钾代谢紊乱时相关膜电位的变化。
酸碱平衡紊乱 重点:四种单纯型酸碱平衡紊乱的原因、发生机制、机体的代偿调节、常用检测指标的变化特点及对机体的危害。 难点:酸碱平衡紊类型的判断。 |
5
|
|
彭忠异 |
|
4 |
4 |
缺氧 重点:缺氧的原因,各型缺氧的血氧变化特点。 难点:缺氧时组织细胞的变化。 发热 重点:发热的机制和代谢机能变化。 难点:发热的中枢调节介质及其引起发热的机制 |
5 |
|
彭忠异 |
|
6
|
5 |
发热 重点:发热的机制和代谢机能变化。 难点:发热的中枢调节介质及其引起发热的机制 缺血-再灌注损伤 重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机制。 难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机制。 |
5 |
|
彭忠异 |
|
7
|
6 |
休克 重点:休克的分期及微循环障碍学说。 难点:休克机制中细胞代谢变化。 |
5 |
|
彭忠异 |
|
8 |
7 |
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 重点: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启动内源系统、组织损伤-启动外源系统、血细胞损伤、促凝物质入血在DIC发生中的作用,出血、休克、器官功能障碍、溶血性贫血的发生机制。 难点:DIC的发生机制和机体变化及机制。
心功能不全 重点: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及诱发因素。 难点:心室舒张功能障碍和顺应性异常。 |
5 |
|
彭忠异 |
|
9 |
8 |
心功能不全 重点: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及诱发因素。 难点:心室舒张功能障碍和顺应性异常。 肺功能不全 重点:呼吸衰竭、肺性脑病、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概念,呼吸功能不全、呼吸衰竭的血气诊断标准以及病因发病学和机能、代谢变化。 难点:呼吸衰竭的病因发病学。 |
5 |
|
彭忠异 |
|
10 |
9 |
肺功能不全 重点:呼吸衰竭、肺性脑病、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概念,呼吸功能不全、呼吸衰竭的血气诊断标准以及病因发病学和机能、代谢变化。 难点:呼吸衰竭的病因发病学。
|
3 |
|
彭忠异 |
|
11 |
10 |
肝功能不全 重点: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 难点:氨对脑的毒性作用。
|
5 |
|
彭忠异 |
|
12
|
11
|
肾功能不全 重点: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机制及机体主要变化; 慢性肾功能衰竭时机体的主要机能代谢变化及其发生机制。 难点: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发病学。 难点:矫枉失衡学说及其与肾性骨病的关系 |
5 |
|
彭忠异 |
|
13 |
12 |
CBL
病理生理学基础实验 |
3
|
4 |
彭忠异 |
|
14 |
13 |
病理生理学休克实验 |
|
4 |
彭忠异 |
|
15 |
14 |
病理生理学肺水肿实验 |
|
4 |
彭忠异 |
|
16 |
15 |
病理生理学高血钾实验 |
|
4 |
彭忠异 |
|
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