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第1章 疾病概论
广西中医药大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程教案(首页)
课程名称:_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_
授课题目(章节)__第一章第一、二、三、四节 健康与疾病、病因学、发病学、疾病的经过与转归
教 具:__ 多 媒 体 电脑_______
基本教材:__病理学(李澎涛、范英昌主编,第一版,人民卫生出版社)________ _
教学目的:_ 1、掌握脑死亡的诊断标准。熟悉健康与疾病的概念。
2、熟悉疾病转归。
3、了解疾病发生的原因、条件及发生的机制。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脑死亡的概念及诊断标准;
难点:疾病发生原因、条件、机制。
教学方法:课堂理论教学,采用多媒体方法教学,通过多媒体图片的展示,形象展示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课时安排:__ 1 学时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程作业或思考题:1、健康与疾病的定义?
2、脑死亡的定义?
3、脑死亡的判断及其医学意义?
教学后记:_ 按教学计划完成教学工作。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体现现代化教学内容。教学中由易于明白的生理学理论知识到抽象的病理生理学知识,逐步展开,由浅入深;列举生活中的常见事例,在课堂上并讨论,使教学内容丰富且更加易于理解和掌握。吸纳同学的良好建议,不断总结和完善教学经验。
教研室主任意见: 同意,本教案符合教学大纲要求。
广西中医药大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程教案(续页)
时间 分配 |
教学重点、内容和步骤 板书提要、课堂提问、举例要点 |
教学方法与 手段 |
5分钟
10分钟
5分钟
5分钟
15分钟
|
第一节 健康与疾病 一: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痛,而且是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处于完好状态。换言之,健康至少包括强壮的体魄和健全的精神状态。二.二:疾病是机体在一定条件下,受病因损害作用后使机体自稳调节发生紊乱而形成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第二节 病因学
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的科学,称为病因学。 一.病因:任何疾病的发生都是有其病因的。能够引起疾病的原因很多,但归结起来可有如下几个大类: (一)生物性因素 (二)物理性因素 (三)化学性因素 (四)营养性因素 (五)遗传因素 (六)先天性因素 (七)免疫性因素 (八)精神、心理、社会因素
二.疾病发生的条件 条件:影响疾病发生的体内外因素;左右病因或作用于机体,促进或阻碍疾病发生的因素。 诱因:加强病因作用或促进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 分类 (一)内部条件 (二)外部条件
第三节 发病学
研究疾病发生机理及发展规律的科学,称为发病学。 一.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一)稳态失衡与调节 (二)损伤与抗损伤 (三)疾病过程中的因果交替(又称因果转化)。 (四)局部与整体关系 二.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 (一)神经机制: (二)体液机制: (三)组织细胞机制:
第四节 疾病的经过和转归
疾病的经过和转归,一般分为四个时期。 一.潜伏期 二.前驱期 三.临床症状明显期 四.转归期 (一)康复:患者经治疗或免疫力增强而痊愈。 (二)死亡:有传统概念和脑死亡概念两种: 1.传统观念:以前把呼吸心跳停止作为死亡的标志,并把死亡分成三期,即濒死期、临床死亡期和生物学死亡期。 (1)濒死期:又称临终期,主要表现为昏睡、昏迷、谵妄、或躁动不安、抽搐、血压下降,呼吸困难等。 (2)临床死亡期:是临床上判断死亡的标准。即呼吸心跳停止。 (3)生物学死亡期:全身各组织、器官、细胞等的生命活动(代谢和功能等)已完全消失,它是死亡过程中的最后阶段,并且出现尸冷、尸斑、尸僵等生物学死亡特征。 2.死亡新概念:脑死亡。即枕骨大孔以上的全脑功能永久性停止,包括大脑、小脑及脑干的生命活动已完全消失,称为脑死亡。脑死亡的判断标准如下: (1)自主性呼吸停止。 (2)不可逆的深昏迷。 (3)脑干神经反射消失。 (4)瞳孔散大并固定。 (5)脑电波消失,即脑电波呈直线状态,无电波出现。 (6)脑血管造影显示脑血液循环完全停止。 脑死亡虽然表示机体已经死亡,但此时脑以外组织、器官的生命活动仍能维持一段时间。
|
多媒体课件讲解,列举案例及相关图片进行讲述。
多媒体简单讲述,病因在疾病的重要作用
多媒体课件讲解,诱因在疾病中的角色。
简单讲述
重点讲解,脑死亡的概念与判断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