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病理生理学

教案-第3章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发布时间:2015-11-16 15:57:31 浏览次数: 【字体:

广西中医药大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程教案(首页)

课程名称: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授课题目(章节)第三章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教 具: 多媒体电脑

基本教材:病理学(李澎涛、范英昌主编,第一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教学目的:掌握淤血,血栓形成,栓塞,梗死的概念、病变特点及后果。熟悉充血的特点,血栓形成的条件,栓子的运行途径及梗死的病因和形成条件。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淤血、血栓形成、栓塞、梗死的概念和病理变化及对机体的影响。难点:淤血 、血栓形成的原因、机理、病变、结局

教学方法:课堂理论教学,采用多媒体方法教学,通过对局部血液循环的病理改变及临床表现图片的展示,加深学生对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特点的认识

课时安排:学时

课程作业或思考题:1、淤血、血栓形成、栓塞、梗死之间有什么联系?

2、坏死与梗死有什么区别?                               

3、从肺淤血、肝淤血联系左心衰、右心衰有什么典型的临床症状?                    

教学后记: 按教学计划完成教学工作。讲课中同学们的学习热情高涨,课堂气氛活跃,学习积极性高。学生普遍反映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能生动的体现教学内容。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将同学们日常生活的例子在课堂上讨论,使教学内容更加易于理解和掌握。                   

       把多媒体手段运用于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理论教学,仍需不断总结经验和完善。

教研室主任意见:     同意,本教案符合教学大纲要求。           


 

广西中医药大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程教案(续页)

 

 

时间

分配

教学重点、内容和步骤

板书提要、课堂提问、举例要点

 

 

2分钟

 

 

 

3分钟

 

 

 

 

 

5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2分钟

 

 

8分钟

 

 

 

 

 

 

 

10分钟

 

 

 

 

 

 

 

5分钟

 

 

 

 

 

 

 

5分钟

 

 

2分钟

 

 

5分钟

 

 

 

 

 

 

10分钟

 

 

 

 

 

 

 

 

 

5分钟

 

 

8分钟

 

10分钟

 

2分钟

 

 

5分钟

 

 

 

 

3分钟

 

 

 

10分钟

 

 

 

 

 

 

 

 

 

 

 

 

 

 

 

 

 

15分钟

 

 

 

 

 

 

 

 

 

 

 

 

5分钟

 

 

 

 

 

 

前 言:介绍本课多媒体教学的听课与记录方法

第一节        充血

血管扩张,其中的血液量增多称为充血。若是动脉性充血则简称为充血。静脉性充血则称为淤血。

一.动脉性充血

(一)充血的概念:动脉扩张,其中血液量增多称之。

(二)充血的类型:有生理性充血和病理性充血两种。

1.生理性充血:如饭后胃肠道充血;运动后肌肉内血管充血等。

2.病理性充血:由病理性原因引起的充血。

(三)病理性充血的原因:

1)炎症性充血:炎症作用使炎区血管扩张充血。

2)减压后充血:原来血管受压,当受压被解除后,则这些血管发生充血。

(四)充血的病变

1.镜下改变:动脉及毛细血管扩张充血。

2.肉眼改变(肉眼观):充血的部位稍肿胀,呈红色,局温升高。

(五)影响和结局

1.影响:(1)局部的轻度充血,一般影响不大。

(2)损伤后的动脉充血,血流加快,有利于组织修复。

(3)某些充血会造成不良影响

2.结局:病因消除后可恢复。

二.静脉性充血-淤血

(一)淤血的概念:静脉扩张,其中血液量增多称之。

(二)淤血的原因:

1.静脉受压:受压上端的静脉血回流受阻而发生淤血。

2.静脉阻塞:阻塞上端的静脉血回流受阻而发生淤血。

3.静脉瓣膜缺损:使静脉血倒流所致。如下肢静脉曲张。

4.心力衰竭:左心衰可致肺淤血;右心衰可致各部位淤血。

(三)病变及后果

1.病变:镜下改变:静脉及毛细血管扩张淤血,组织间隙有水肿。

肉眼改变:淤血的组织器官肿胀,重量增加,颜色暗红,局温降低。

2.后果:1)早期,病因除去后可恢复正常。

2)长期淤血,则因血管内压增高和血管的缺氧性损伤,可致淤血性水肿;淤血性出血;实质细胞损伤;淤血性硬化。

(四)重要器官的淤血

1. 肺淤血

(1)原因:左心衰竭

(2)病变:

1)急性肺淤血:急性左心衰竭所致。

镜下观:见肺泡壁(肺泡隔)血管及肺内静脉扩张淤血,肺泡腔扩大,并有多量染成淡红色的液体和红细胞。若淤血的时间较长,肺泡腔内还有一些含有含铁血黄素的细胞,称为心衰细胞。

肉眼观:肺肿胀,重量增加,颜色暗红,切开有多量暗红色泡沫液体流出。

2)慢性肺淤血:为慢性心衰所致。

镜下观:肺泡壁血管及肺内静脉扩张淤血,肺泡腔内有水肿液、红细胞及较多的心衰细胞;有的肺泡壁上可见增生和玻变的纤维组织。

肉眼观:肺体积肿大,重量增加,呈暗棕褐色(因为肺内有大量含铁血黄素所致),质地稍实,称为褐色肺硬变。

2.肝淤血

(1)原因:右心衰竭所致(有时肝静脉以上的血栓形成亦可导致慢性肝淤血)。

(2)病变:

镜下观:肝小叶中央静脉及其周围的肝窦扩大和淤血,肝索上的肝细胞萎缩和脂肪变性,有时汇管区和小叶间可见纤维组织增生。

肉眼观:为慢性淤血改变(形成“槟榔肝”或淤血性肝硬化)。即肝脏肿大,质地较实,表面及切面呈红黄相间的斑纹状(红的为淤血部位;黄的为脂肪变的部位),形如槟榔的切面,故称为“槟榔肝”。若肝内纤维组织增生较多,则称为淤血性肝硬化。

第三节  血栓形成

一.概念:在活体的心脏或血管内,血液有形成分发生凝固形成的固体物质,称为血栓形成。而所形成的固体物质称为血栓。

二.血栓形成的条件和机理

(一)心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二)血流状态的改变:如血流缓慢和血流旋涡形成;

(三)血液凝固性增高。

三.血栓的形成过程和血栓的类型

血栓形成过程:血栓形成要经过如下三个连续步骤:

①内皮细胞损伤、血小板聚集和激活;

②血小板释放有关凝血物质;

③血液成分凝集形成血栓。

血栓的类型:

1.白色血栓:由血小板及少量纤维素构成,灰白色。见于二尖瓣等处的赘生物,混合血栓的头部。

2.混合血栓:由白色血栓和红色血栓互相间成层状结构。它构成延续性血栓的体部。

3.红色血栓:混合血栓形成后,使血管阻塞,其后部的血液不流动,故该处全血(主要为红细胞)凝固而形成呈暗红色的血凝块,称为红色血栓。它构成延续性血栓的尾部。

4.透明血栓(纤维素性血栓,微血栓):是DIC形成时,在MC血管中由纤维蛋白凝固而成。由于这种血栓微细,故又称为微血栓。它在HE片中被染成红色而略有透明状,因此亦称为透明血栓。

四.血栓对机体的影响(视具体情况而定)

(一)有利方面:起止血作用。

(二)有害方面:

1.阻塞血管:

2.栓塞:可导致组织器官的缺血性损伤(详见“栓塞”节)。

3.心瓣膜变形:发生在心瓣膜上的血栓,可使心瓣膜变形,关闭不全。

4.广泛性出血。

五.血栓的结局

(一)软化、溶解吸收(二)机化、再通(三)脱落和栓塞(四)钙化

 第四节 栓塞

一.概念:活体内流动着的血液中,出现了不溶解的物质,它随着血液流动,最后堵塞于某处较小的血管中,这种现象称为栓塞。而引起栓塞的物质称为栓子。

二.栓子运行的途径:

栓子运行的途径(运行方向)与血液循环的血流方向相一致(逆行运行例外)。

1.体静脉及右心栓子的运行:(最后栓塞于肺,细小栓子可到达体动脉中)。

2.左心及体动脉栓子的运行:到达各器官而栓塞。

3.门静脉系统内栓子的运行:到达肝而栓塞。

4.交叉运行:到达各器官而栓塞。

5.逆行运行:逆行而致肾静脉栓塞,或髂静脉,或股静脉栓塞。

三.栓塞的类型和对机体的影响

(一)血栓性栓塞

1.肺动脉血栓性栓塞:其对机体的影响,视栓子的多少和大小而定。

①栓子小而少影响不大。

②栓子小而多,或栓子较大,可致肺梗死及出现一定程度的呼吸困难。

③栓子大,栓塞于肺动脉分支的主干,可致猝死。

2.体动脉血栓性栓塞:

①堵塞不完全可致组织器官变性萎缩。

②若血管被完全堵塞,又无足够的侧支循环供应,可致某些器官梗死。

③重要器官动脉主干的栓塞,亦可促成猝死。

(二)脂肪栓塞

1.原因:1)长骨的粉碎性骨折;2)广泛性软组织压伤;

2.对机体影响:脂肪进入体静脉后,随静脉血回流而引起肺动脉栓塞。

(三)气体性栓塞

1.外源性气体栓塞(空气)2.内源性气体栓塞(减压病,沉箱病):

(四)羊水性栓塞:在分娩过程中,若胎盘早剥和胎膜早破,在子宫收缩时把羊水挤入子宫壁的血窦中,再回流到血循环而造成肺动脉支的栓塞。此时常可导致患者死亡。

 第五节     梗死

一.概念:活体内某个局部动脉血流中断,而致组织坏死称为梗死。

二.梗死的原因和条件

(一)梗死的原因

1.动脉血栓形成

2.动脉栓塞

3.动脉严重痉挛

4.动脉受压闭塞

(二)梗死形成的条件

1.与供血的血管分布情况有关:侧支循环少或无侧支循环的血管(血管吻含支少)的部位,易发生梗死。

2.与局部组织对缺血的敏感性有关:对缺氧敏感的组织易发生梗死。

三.梗死的病变及类型

(一)梗死的形态特征

1.梗死灶的外观形态:与该组织器官的动脉分布相一致。

1)肾、脾、肺等,其动脉支呈锥体状分布,故梗死灶成锥体状,切开面呈三角形,其底部在器官的表面,尖角朝向器官的内侧。

2)心肌的动脉是从心外膜下向心肌的内作不规则分布,故心肌的梗死灶从心室壁切面看,呈层状或全层梗死。从外表看(从心外膜面看)则呈不规则形。

3)脑的动脉分支是不规则的,故脑的梗死灶常呈不规则形。

4)肠的动脉是呈阶段状分布,故肠的梗死灶是呈节段状。

5)肢体的动脉是逐次不规则的分支到肢体末端,故肢体的梗死常在肢端呈不规则的梗死灶.

2.梗死灶的质地:梗死一般为凝固性坏死,故梗死灶的质地实而脆。但是脑含的脂质多,水分也多,而组织凝固酶少,故脑的梗死灶常为液化性坏死,呈软泥状或液体状。3.梗死的颜色:梗死灶一般灰白色(足梗死形成坏疽则有为黑色),但梗死灶有出血时,则梗死灶呈暗红色。

4.梗死灶的范围(大小):梗死灶的大小不定

5.梗死灶的数量:不定。只单一动脉支的阻塞,则梗死灶只有一个;多条(或多处)动脉支的阻塞,则有多个梗死灶。

(二)梗死的类型

1.贫血性梗死:梗死灶无出血而呈灰白色,仅其边缘有一狭窄的充血出血带。

2.出血性梗死:梗死灶有出血而呈暗红色,称为出血性梗死。它常发生于肺和肠。有时卵巢蒂扭转,亦可发生卵巢的出血性梗死。

出血性梗死的条件:

1)严重淤血或双重血液循环:严重淤血时,梗死后淤积在血管中的生液流入组织中而形成出血性梗死。常发生于左心衰竭引起严重淤血的肺。此外,在双重血液循环的部位,其中的动脉大支阻塞后可导致组织梗死,而细小的吻合支尚有一些血液流入梗死区,故形成出血性梗死。例如,肺有双重血液循环,故易发生出血性梗死。

2)组织疏松:肺、肠组织疏松,使血液能大量渗入组织间隙中而形成出血梗死。

3)动脉静脉同时阻塞:两者同时阻塞时,组织血流中断而发生梗死,梗死后积留在静脉及毛细血管中的血液,渗漏入梗死组织中而形成出血性梗死。例如卵巢蒂扭转,使其动静脉都受压闭塞而发生卵巢的出血性梗死。肠扭转亦会导致的肠出血性梗死。

四.梗死对机体的影响

视发生于何种器官及梗死的范围而定。但总的来说可概括为两个方面,

(一)导致疼痛。

(二)功能损害及其并发改变。

五.梗死的结局:与坏死相同。若不致死,则有如下结局:

(一)纤维化:纤维疤痕形成;在脑则胶质瘢痕形成。

(二)纤维包裹及钙化含液囊肿形成。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