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广西中医药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欢迎您!
您的位置: 首页 >教育教学>本科生教育>详细内容

本科生教育

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发布时间:2023-03-01 15:31:14 浏览次数: 【字体:

一、专业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

 

【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素养,掌握扎实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从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相关工作,具备初步科研工作能力的应用型预防医学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

1.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目标

(1)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身心健康,具有科学与人文基本素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2)热爱公共卫生事业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确立预防为主的思想,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自我完善和接受继续教育,勇于创新,尊重同仁,富有团队意识。

(3)珍视生命,关爱病人,具有人道主义精神;将预防疾病、驱除病痛作为自己的终身责任;将提供临终关怀作为自己的道德责任;将维护民众的健康利益作为自己的职业责任。

(4)树立终身学习观念,认识到持续自我完善的重要性,不断追求卓越。

(5)具有与病人及其家属进行交流的意识,使他们充分参与和配合治疗计划。

(6)在执业活动中重视医疗伦理问题,尊重患者的隐私和人格。

(7)尊重患者个人信仰,理解他人的人文背景及文化价值。

(8)实事求是,对于自己不能胜任和安全处理的医疗问题,应该主动寻求其他医师的帮助。

(9)尊重同事和其他卫生保健专业人员,有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合作开展卫生服务工作的观念。

(10)树立依法行医的法律观念,学会用法律保护病人和自身的权益。

(11)在应用各种可能的技术去追求准确的诊断和改变疾病的进程时,应考虑到病人及其家属的利益,并注意发挥可用卫生资源的最大效益。

(12)具有科学态度、创新和分析批判精神。

(13)履行维护医德的义务。

2.知识目标

(1)掌握与医学相关的数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基础知识和科学方法,并能用于指导未来的学习和医学实践。

(2)掌握生命各阶段的人体的正常结构和功能,正常的心理状态。

(3)具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包括中医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熟悉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技术;

(4)系统地掌握预防医学专业的基层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

(5)掌握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具备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能力;

(6)具备对人群劳动、生活、学习、环境和食品进行卫生检测和监督的基本能力;

(7)具有分析影响人群健康的各种因素和疾病流行规律,现场应急处理和制定人群健康措施与计划的能力;

(8)能熟练地开展健康教育工作。

3. 技能目标

(1)全面、系统、正确地采集病史的能力。

(2)较强的临床思维和表达能力。

(3)掌握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具备开展疾病控制的基本能力;

(4)了解基础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运用循证医学的原理,针对临床问题进行查证、用证的初步能力。

(5)熟悉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熟悉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技术,具有从事群体和个体预防保健及卫生防病工作的能力;

(6)掌握开展人群流行病学病因调查、疾病监测、疾病筛查的基本技能;

(7)熟悉中医基本理论与“治未病”的预防知识理论与技能;

(8)熟悉卫生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我国与卫生相关的法律法规;

(9)具备与公众、媒体及其他人员进行关于健康相关信息的有效沟通的基本技能;

(10)熟悉文献检索、资料查询、计算机应用及统计分析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从事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11)熟悉一门外语,能够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

(12)了解预防医学领域的现状和发展动向,具有一定的学术鉴别力;

(13)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4.文化素质目标

(1)具有较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基本了解文学、历史、哲学、艺术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了解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的内在联系;

(2)养成较好的文化修养、优良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心理品质。

5.身心素质目标

(1)具备基本的军事基本知识、基本方法训练,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

(2)掌握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

(3)具有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能与社会和环境发展变化相协调,具有较强的情绪自控能力,能适应艰苦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二、修业年限

学制5年,按照学分制进行管理。

 

三、主干学科、核心课程

 

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含中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核心课程:系统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免疫学、病理学、内科学、传染病学、中医学基础、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毒理学基础、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卫生事业管理学、儿童少年卫生学、健康教育学、社会医学

 

四、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包含必修课、选修课、第二课堂、毕业实习共4部分。其中必修课包含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践技能课程(含毕业实习);选修课包含限制性选修课、公共选修课。必修课程总学分为204学分,选修课为16学分,第2课堂为8学分,毕业生应修总学分为220学分,暑期实习、岗前培训和毕业实习等临床实践为3029学时。

课程学分分布情况见下表。   

课程设置表(教学时数、学分比例表)

 

课程分类

学分

学  时

占总学分百分比%

理论

实践

网络翻转课堂

合计

必修课

公共课

43

461

96

174

730

19.6

专业基础课

93.5

919

627

39

1585

42.5

专业课

37.5

387

228

20

635

17.0

临床技能培训(周)

4

 

160

 

 

 1.8

毕业实习(周)

24

48周 

 

 

 

10.9

暑期见习

6*

 

240*

 

 

 

军事理论与技能

2 

 

 

 

 

0.9

必修合计

204

 

 

 

 

 

选修课

限制性选修课

16

 

 

 

612

7.3

公共选修课

8*

 

 

 

 

 

 

第二课堂

8*

 

 

 

 

 

合计

220

 

 

 

 

100

必修与限选比

 

12.75∶1

注:见习、实习1周计40学时

针对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要求,分别在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以及网络课程等通识教育中完成思想道德、业务素质、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的培养;在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程中完成知识目标、技能目标的培养;在第二课堂中完成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

 

五、教学实施

1. 理论教学环节:必修课、限制性选修课、公共选修课设置学分及时间安排见教学进程表。每学期教学时间分配见见表2:

表2 理论教学安排和时间分配

 

学年

入学、毕业教育

军训

教学(含实验、见习)

毕业实习

考试

假期

合计

教学地点

0.5

2

31

 

4

14

51.5

学校本部

 

 

34

 

4

14

52

学校本部

 

 

34

 

4

14

52

学校本部

 

 

34

8

4

6

52

第一、瑞康临床医学院及各实习单位

2.5

 

 

44

5.5

 

52

第一、瑞康临床医学院及各实习单位

合计

3

1.5

133

52

21.5

48

259

 

 

2. 实践教学环节:

(1)军训:2周,安排在第一学年。通过军训培养学生严格的组织性、纪律性、加强战备教育,学习战伤救护知识技能,由学院军事教研室负责安排。

(2)课程实验:为基础类课程中包含的实验课时,分为《机能学实验》、《形态学实验》、《预防医学实验》三部分,按对应课程所在学期安排实验课单元,基础实验课各门课程具体实验学时在基础课程教学计划中体现。

(3)临床课内见习:为临床医学课程中包含的课内临床见习,按单学期见习总学时合计为1个见习课单元,各门课程具体见习课学时在临床课程教学计划中体现,见习课由教务处教务科负责安排。

(4)预防医学专业课程见习以预防保健、疾病和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防控、卫生监督与执法等方面为准,紧密贴近工作实际。

第2、4、6学期暑假进行暑期临床见习,共6周。一年级开展以“感知医学”为主题的医学志愿者服务,要求学生通过在医院做导诊或义工的形式,体会医患关系、熟悉医院环境,使学生了解国情、民情、社情,早期参与基层医疗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由学校团委统一安排。

二年级以“社会服务”为主题,要求学生进入社区医疗服务中心了解社区乙方、医疗、康复、健康宣传和健康促进的工作内容和方法。包括社区居民的医疗、保健、健康咨询、社区诊断、居民健康档案简历与管理、慢性病人的管理和调查随访、计划免疫管理和免疫接种、法定传染病等登记报告、健康防病只是宣传等方面的业务情况。

三年级以“模拟上岗”为主题,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了解疾病和健康危害因素监测防控的工作内容和方法,包括艾滋病、结核病、病毒性肝炎等慢性传染病、人禽流感、手足口并等畸形传染病、国家免疫规划实施和免疫针对性疾病的监测与防控;高血液和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病的监测与防控;空气和生活饮用水、公共场所环境监测;营养与学校卫生监测等。到职业病防治机构和有关工厂了解职业危害因素的监测和防控。到卫生监督机构了解卫生监督的工作内容和方法。

二年级和三年级由学校教务处负责安排。

(5)岗前培训:第8学期期末进行临床岗前培训1周。针对医生岗位职责、工作态度、法律法规、医疗文书书写、医疗核心制度、防范医疗差错事故等内容进行统一培训。

(6)毕业实习:第8学期结束后即进入临床毕业实习,临床毕业实习时间共48周,其中包含临床实习20周,CDC16周,卫生监督所4周,工人医院职业病防治1周,返校进行论文撰写与答辩7周,共48周。由教务处负责安排。

(7)课外实践:课外实践指学生参加的大学生创新与创业计划、“挑战杯”、各类专业知识及能力大赛等课外实践活动。课外时间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个性,培养特长,鼓励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加强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1)科学研究:学生参与协助教师科研项目与实验、发表的科技论文或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2)学科知识竞赛:学生课外参加各种学科知识和技能竞赛、数学建模比赛、英语竞赛、“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和科技作品大赛等创新创业项目竞赛。

3)校园文化活动:学生课外参加体育、演讲、辩论、书法、绘画、文艺演出等各类文娱活动竞赛。

4)社会实践、公益活动、学习讲座:学生课外参加各类社会实践,学习讲座。

 

六、学习评价

 

学生的学习评价主要由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两部分组成。

形成性评价:指对学生课程学习的全过程进行学习评价。根据课程特点,形成性评价的形式有课程作业、测验与中期考试、实践教学、课堂学习、专题讨论、平时学习、学习笔记等。

依照学校形成性评价的相关规定和制度,授课教师根据课程特点和授课经验,制定相应的形成性评价实施方案。针对学生开展形成性评价的相关活动,形成评价结果,并及时将形成性评价开展过程中获得的信息反馈给学生。

形成性评价的考核成绩由任课老师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定,教研室、教学院系负责审核。每门课程结束后,形成性评价计入课程总评成绩,形成性评价反馈列入日常工作。

终结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即期末总评成绩,考核本门课程的全部教学内容。总评成绩是平时考核(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成绩、段考成绩、期考成绩的总和。段考、期考的考核形式分为考试、考查二种。

考试科目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由教务处在期末统一安排。考查科目由任课教师自行安排。考核方式可采用笔试(闭卷或开卷)、口试、实践应用能力测试等,着重考核基本理论的掌握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临床实践能力。

终结性评价的成绩由任课老师将形成性评价成绩与段考、期末考试成绩相加,最终得出最终的学习评定结果。以必修课期末总评成绩计算学分和绩点。

毕业实习的考核:各科实习结束时,必须进行临床实习答辩,着重考核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和医德医风,按照《广西中医药大学实习量化考核管理办法》,对学生实习进行量化考核,同时要求通过毕业前临床综合技能考试。

 

七、毕业、学位授予

有正式学籍的学生,德、智、体合格,取得本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必修课程的学分和限选课程的规定学分(本专业毕业总学分共为220分),完成暑期见习6周,毕业实习48周,准予毕业,发给毕业证书;经审查符合《广西中医药大学普通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授予实施细则》规定者,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