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医内儿科学---教学大纲
广西中医药大学壮医学专业教学大纲
编写体例
《壮医内儿科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BZ1301009
课程类别:专业课
课程性质:必修课
学时/学分:2学分,总学时34,理论22,实验(见习)12,网络0
一、课程简介
课程简介:壮医内儿科学是运用壮医学理论和壮医临床思维方法研究并阐述壮医内科、儿科疾病的病因病机及其治疗规律的一门临床学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谷道病、水道病、气道病、龙路病、火路病、毒病、虚病、巧坞病、内科杂病、儿科常见病、小儿时行疫病、初生儿病的的病因病机、辨治特色、治疗原则等基本理论,以及壮医内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诊断、治疗、调护等内容。壮医内儿既是一门临床学科,又是学习和研究壮医其他临床学科的基础,在壮医临床学科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
- 建立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要求了解壮医内儿科学发展概况,熟悉壮医内儿科疾病的病因病机、辨治特色、治疗原则等基本理论,以及掌握壮医内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诊断、治疗、调护等内容,为学习壮医其他临床学科打下坚实的基础。
2.建立能力目标。
在授课时逐步培养学生壮医毒虚致病的壮医临床辨证思维能力、运用壮医术语进行语言表达的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能力培养,让学生逐渐具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3.建立态度目标。
通过对课程知识的讲授及临床见习,增强学生对壮医临床的信心及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
三、教学目的要求与内容
总论
第一章 壮医内儿科学概述
【目的要求】
1. 熟悉壮医内、儿科学定义及研究范围。
2. 了解壮医内科学、儿科学发展概况。
【教学内容】
- 壮医内、儿科的定义,研究范围。
- 壮医内科学、儿科学发展概况。
第二章 壮医内儿科疾病病因病机
【目的要求】
1. 熟悉壮医内儿科疾病病因病机。
【教学内容】
1. 壮医内儿科疾病病因病机:毒虚致病论、阴阳失调论、气血失衡论、三气不同步论、道路不畅论。
第三章 壮医内儿科疾病辨治特色
【目的要求】
- 熟悉壮医内儿科疾病辨治特色
【教学内容】
1. 壮医内儿科疾病辨治特色
第四章 壮医内儿科疾病治疗原则
【目的要求】
1. 壮医内儿科疾病治疗原则。
【教学内容】
1. 壮医内儿科疾病治疗原则:调气、解毒、补虚。
各论
第一章 “气道”病
【目的要求】
1. 掌握得凉、奔唉的病因病机、诊断、辨病性、治疗原则、治疗方法。
2. 熟悉奔墨、的病因病机、诊断、辨病性、治疗原则、治疗方法。
3. 了解发塔喃、货咽妈病因病机、诊断、辨病性、治疗原则、治疗方法。
【教学内容】
- 奔唉的病因病机、诊断、辨病性、治疗原则、治疗方法。
2. 得凉的病因病机、诊断、辨病性、治疗原则、治疗方法。
3. 奔墨的病因病机、诊断、辨病性、治疗原则、治疗方法。
4. 发塔喃的病因病机、诊断、辨病性、治疗原则、治疗方法。
5. 货咽妈的病因病机、诊断、辨病性、治疗原则、治疗方法。
第二章 “谷道”病
【目的要求】
1. 掌握胴尹、屙泻的病因病机、诊断、辨病性、治疗原则、治疗方法。
2. 熟悉胴郎、沙呃、屙意卡的病因病机、诊断、辨病性、治疗原则、治疗方法。
3. 了解屙意咪的病因病机、诊断、辨病性、治疗原则、治疗方法。
【教学内容】
1. 胴尹的病因病机、诊断、辨病性、治疗原则、治疗方法。
2. 胴郎的病因病机、诊断、辨病性、治疗原则、治疗方法。
3. 屙泻的病因病机、诊断、辨病性、治疗原则、治疗方法。
4. 屙意卡的病因病机、诊断、辨病性、治疗原则、治疗方法。
5. 沙呃的病因病机、诊断、辨病性、治疗原则、治疗方法。
6. 屙意咪的病因病机、诊断、辨病性、治疗原则、治疗方法。
第三章 “水道”病
【目的要求】
1. 掌握幽扭、奔浮、水蛊的病因病机、诊断、辨病性、治疗原则、治疗方法。
2. 了解幽卡的病因病机、诊断、辨病性、治疗原则、治疗方法。
【教学内容】
1. 幽扭的病因病机、诊断、辨病性、治疗原则、治疗方法。
2. 幽卡的病因病机、诊断、辨病性、治疗原则、治疗方法。
3. 奔浮的病因病机、诊断、辨病性、治疗原则、治疗方法。
4. 水蛊的病因病机、诊断、辨病性、治疗原则、治疗方法。
第四章 “龙路”病
【目的要求】
1. 掌握血压嗓的病因病机、诊断、辨病性、治疗原则、治疗方法。
2. 掌握心头跳的病因病机、诊断、辨病性、治疗原则、治疗方法。
3. 了解楞喔勒、幽勒、屙意勒的病因病机、诊断、辨病性、治疗原则、治疗方法。
【教学内容】
1. 血压嗓的病因病机、诊断、辨病性、治疗原则、治疗方法。
2. 心头跳的病因病机、诊断、辨病性、治疗原则、治疗方法。
3. 幽勒的病因病机、诊断、辨病性、治疗原则、治疗方法。
4. 楞喔勒的病因病机、诊断、辨病性、治疗原则、治疗方法。
5. 屙意勒的病因病机、诊断、辨病性、治疗原则、治疗方法。
第五章 “火路”病
【目的要求】
1. 掌握麻邦、麻抹、咔吒的病因病机、诊断、辨病性、治疗原则、治疗方法。
2. 掌握哪呷的病因病机、诊断、辨病性、治疗原则、治疗方法。
【教学内容】
1. 麻抹的病因病机、诊断、辨病性、治疗原则、治疗方法。
2. 麻抹的病因病机、诊断、辨病性、治疗原则、治疗方法。
3. 咔吒的病因病机、诊断、辨病性、治疗原则、治疗方法。
4. 哪呷的病因病机、诊断、辨病性、治疗原则、治疗方法。
第六章 巧坞病
【目的要求】
1. 掌握年闹诺、麻抹、咔吒的病因病机、诊断、辨病性、治疗原则、治疗方法。
2. 熟悉图吒、兰奔的病因病机、诊断、辨病性、治疗原则、治疗方法。
【教学内容】
1. 麻抹的病因病机、诊断、辨病性、治疗原则、治疗方法。
2. 麻抹的病因病机、诊断、辨病性、治疗原则、治疗方法。
3. 咔吒的病因病机、诊断、辨病性、治疗原则、治疗方法。
4. 图吒的病因病机、诊断、辨病性、治疗原则、治疗方法。
5. 兰奔的病因病机、诊断、辨病性、治疗原则、治疗方法。
第七章 虚病
【目的要求】
1. 了解嘘内、勒内的病因病机、诊断、辨病性、治疗原则、治疗方法。
【教学内容】
1. 嘘内的病因病机、诊断、辨病性、治疗原则、治疗方法。
2. 勒内的病因病机、诊断、辨病性、治疗原则、治疗方法。
第八章 毒病
【目的要求】
1. 掌握瘴疟的病因病机、诊断、辨病性、治疗原则、治疗方法。
2. 了解根东洋中毒、药物中毒的病因病机、诊断、辨病性、治疗原则、治疗方法。
【教学内容】
1. 根东洋中毒的病因病机、诊断、辨病性、治疗原则、治疗方法。
2. 药物中毒的病因病机、诊断、辨病性、治疗原则、治疗方法。
3. 瘴疟的病因病机、诊断、辨病性、治疗原则、治疗方法。
第九章 内科杂病
【目的要求】
1. 掌握痧气、屙幽唍、发旺的病因病机、诊断、辨病性、治疗原则、治疗方法。
2. 熟悉黄标的病因病机、诊断、辨病性、治疗原则、治疗方法。
2. 了解发得的病因病机、诊断、辨病性、治疗原则、治疗方法。
【教学内容】
1. 痧气的病因病机、诊断、辨病性、治疗原则、治疗方法。
2. 屙幽唍的病因病机、诊断、辨病性、治疗原则、治疗方法。
3. 发旺的病因病机、诊断、辨病性、治疗原则、治疗方法。
4. 黄标的病因病机、诊断、辨病性、治疗原则、治疗方法。
5. 发得的病因病机、诊断、辨病性、治疗原则、治疗方法。
壮医儿科学各论
第一章 小儿常见病
【目的要求】
1. 掌握勒爷得凉、勒爷奔唉、病卟哏、勒爷屙泻、奔疳、勒爷发得的病病机、诊断、辨病性、治疗原则、治疗方法。
2. 熟悉勒爷奔墨、胴西咪暖、濑幽的病因病机、诊断、辨病性、治疗原则、治疗方法。
3.了解勒爷能唅累、勒爷降痕哋的病因病机、诊断、辨病性、治疗原则、治疗方法。
【教学内容】
1.勒爷得凉的病因病机、诊断、辨病性、治疗原则、治疗方法。
2. 勒爷奔唉的病因病机、诊断、辨病性、治疗原则、治疗方法。
3. 发旺的病因病机、诊断、辨病性、治疗原则、治疗方法。
4. 病卟哏的病因病机、诊断、辨病性、治疗原则、治疗方法。
5. 奔疳的病因病机、诊断、辨病性、治疗原则、治疗方法。
6. 勒爷发得的病因病机、诊断、辨病性、治疗原则、治疗方法。
7. 勒爷屙泻的病因病机、诊断、辨病性、治疗原则、治疗方法。
8. 勒爷奔墨的病因病机、诊断、辨病性、治疗原则、治疗方法。
9. 胴西咪暖的病因病机、诊断、辨病性、治疗原则、治疗方法。
10. 濑幽的病因病机、诊断、辨病性、治疗原则、治疗方法。
11. 勒爷能唅累的病因病机、诊断、辨病性、治疗原则、治疗方法。
12. 勒爷降痕哋的病因病机、诊断、辨病性、治疗原则、治疗方法。
第二章 儿时行疫病
【目的要求】
1. 掌握笃麻、航靠谋、唉百银的病病机、诊断、辨病性、治疗原则、治疗方法。
2. 熟悉喔芒的病因病机、诊断、辨病性、治疗原则、治疗方法。
3.了解勒爷邦呷、货嚎的病因病机、诊断、辨病性、治疗原则、治疗方法。
【教学内容】
1.笃麻的病因病机、诊断、辨病性、治疗原则、治疗方法。
2. 航靠谋的病因病机、诊断、辨病性、治疗原则、治疗方法。
3. 唉百银的病因病机、诊断、辨病性、治疗原则、治疗方法。
4. 喔芒的病因病机、诊断、辨病性、治疗原则、治疗方法。
5. 勒爷邦呷的病因病机、诊断、辨病性、治疗原则、治疗方法。
6. 货嚎的病因病机、诊断、辨病性、治疗原则、治疗方法。
7. 虚弱的病因病机、诊断、辨病性、治疗原则、治疗方法。
第三章 初生儿病
【目的要求】
1. 掌握勒爷鹿嘻的病病机、诊断、辨病性、治疗原则、治疗方法。
2. 熟悉勒爷黄标的病因病机、诊断、辨病性、治疗原则、治疗方法。
3.了解不乳的病因病机、诊断、辨病性、治疗原则、治疗方法。
【教学内容】
1. 勒爷鹿嘻的病因病机、诊断、辨病性、治疗原则、治疗方法。
2. 勒爷黄标的病因病机、诊断、辨病性、治疗原则、治疗方法。
3. 不乳的病因病机、诊断、辨病性、治疗原则、治疗方法。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课程教学重点壮医内科学及儿科学的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病机、诊断、病性的辨别、治疗原则、治疗方法。教学难点通过对壮医内科学及儿科学的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病机、诊断、病性的辨别、治疗原则、治疗方法的教学,
对学生壮医临床辨病思维能力、壮医内儿科学的理论及术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授课与见习授课相结合。理论部分以课堂讲述为主。重点讲述壮医内科学及儿科学的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病机、诊断、病性的辨别、治疗原则、治疗方法。在见习教学中,重点了解壮医内科学及儿科学的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症状、诊断及处理方法,并重视学生壮医临床辨病思维能力、壮医内儿科学的理论及术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六、教学内容目标与学时分配
章节 |
内容 |
学时分配 |
总论 |
|
1 |
|
第一章 壮医内儿科学概述 第二章壮医内儿科疾病病因病机 第三章 壮医内儿科疾病辨治特 第四章 壮医内儿科疾病治疗原则 |
|
壮医内科学各论 |
|
15 |
|
|
|
壮医儿科学各论 |
|
6 |
|
|
|
壮医内科见习 |
得凉、奔唉、胴尹、屙泻、幽扭、奔浮及水蛊等临床见习 |
8 |
壮医儿科见习 |
勒爷得凉、勒爷奔唉、勒爷奔墨、勒爷屙泻及勒爷发得等临床见习 |
4 |
七、考核方式、成绩评定及评价方法
1.考核方式:理论闭卷考试及见习考核。
2.考试成绩评定:壮医内科见习考核10%、壮医儿科见习考核10%、平时成绩(包括作业、出勤率等)占20%、理论考试成绩占60%。
3. 评价方法:充分发挥成绩评定的导向作用,增加平时成绩在课程总评成绩中所占比例,促使学生平时认真学习,注重积累,注重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避免学生应付考试型的学习。通过对学生多方位、多层次的考核,认真分析学生的对知识点掌握的情况,发现共性与个性问题,根据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教学的策略。
八、教材与参考资料
1.教材:《壮医内儿科学》
撰写人: 审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