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第二课堂

百色地区民族医药调研
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17-09-28 18:28:21 浏览次数: 【字体:

百色地区独特的壮、瑶等民族医药是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区中医药民族医药取得了可喜成绩,服务体系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服务可及性不断提高,医疗与预防保健服务能力不断增强,产业基础逐步夯实,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为维护人民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我国相关部门近年来组织对藏、蒙、维、傣、苗、彝等19个民族的83种医药文献进行了发掘整理,其中羌、侗、毛南等少数民族的医药文献发掘整理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截至目前,发掘并整理本民族医学资料的已有35个民族,药材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开发利用得到国家重视,在药材资源普查的基础上,加强了对一些濒危动植物药用资源的保护。百色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民族医药是百色地区人民千百年来与自然和疾病作斗争而形成的文化产物。

这次社会实践主要带领学生采访百色地区壮医医生和民间医生,了解百色地区壮医开展情况,深入调研壮医内儿科优势病种及简便廉验的民间验方。实地走访名老壮医和民间医,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对壮医认同率很高,壮医药在民间的使用非常普遍,并且独具特色,在治疗一些疾病的时候还有非常明显快速的疗效。总体上来讲,壮医民间医药随着中西医的普及和发展,其队伍和学术,都呈现出逐渐衰落的萎靡状态,对壮族地区壮医和民间医药发展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为开展壮医药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