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大纲
广西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专业教学大纲
《针灸治疗学》课程教学大纲
广西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赵彩娇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BZ0307004J
课程类别:专业课
课程性质:必修课
学时/学分:7学分,总学时112,理论92,见习20
一、课程简介
《针灸治疗学》是针灸推拿专业的核心课程, 是研究如何运用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技术、经络腧穴理论、针灸操作技能等一系列知识治疗疾病的一门学科。学好本课程对于指导针灸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课程的课堂教学、病例讨论和临床见习,要求学生系统掌握针灸治疗的理、法、
穴、方、术(即辨证论治的全过程)。对一般常见病、多发病以及部分急症、重症和疑难病
症能熟练地进行正确处理。
本课程总学时为112学时。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讨论式教学、临床见习为辅,并适当运用图表、录像、多媒体、实验等手段配合教学。
二、课程目标
1.建立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要求掌握针灸治疗学的基本特点:针灸治病的基本原理,针灸治疗作用及与针灸补泻原则;针灸临床的诊断特色及内涵;针灸有别于中医内科学的基本思维方法:以气血辩证为基础、以脏腑辩证为主体、以经络辩证为核心与辩证归经的概念;现代针灸治疗学的辩病辩证结合治疗学特征;具体病证针灸处方时对共性、个性、病位、病性和特殊症状等诸要素的核心把握;诸多其它针灸治疗方法的特点和优选把握;具体病种病例针灸常规治疗量的个体性把握和治疗的定量规定;熟悉针灸治疗学在临床治疗中的优势和特色,为针灸进一步走向中医内、外、妇、儿临床各科打下坚实的基础。
2.建立能力目标。
在授课时逐步培养学生针灸临床辨证思维能力,针灸临床经络腧穴诊察能力和各种刺灸方法、补泻手法的操作能力,各种具体病种病例上个体化的针灸处方方案和针灸常规治疗量个体化的定量规定性把握能力,运用中医针灸术语进行语言表达的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运用网络资源获取针灸新知识和相关信息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培养等,培养学生的良好针灸专业兴趣、爱好,让学生逐渐具备针灸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3.建立态度目标。
对教学内容作适度调整,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加深对针灸传统理论的理解,结合现代疾病的基础知识,深入针灸传统理论融会和切合现代疾病的运用,加深针灸治疗作用的认识,丰富针灸临床的内涵外延的认识,基于针灸治疗的临床生命力认识,牢固学生的针灸专业思想,树立对针灸专业的热爱、自豪。
三、教学目的要求和内容
上篇 总 论
第一章 针灸治疗作用
[目的要求]
了解针灸治疗作用。
[内容要点]
1.疏通经络:是针灸治病最主要、最直接的作用。
2.扶正祛邪:是针灸治病的根本法则和手段。
3.调和阴阳:是针灸治病的最终目的。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课时分配]
2学时。
第二章 针灸治疗原则
[目的要求]
1.掌握针灸治疗原则。
2.了解其意义和理论依据。
[内容要点]
1.治神守气:是针灸治疗的首要原则,必须贯穿于针灸治病的自始至终。
2.清热与温寒:是针对热证和寒证制定的治疗原则。
3.补虚与泻实:是针对疾病的虚实制定的治疗原则。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课时分配]
2学时。
第三章 针灸临床辨证论治纲要
[目的要求]
1.熟知针灸临床辨证论治要点。
2.掌握八纲证治、脏腑证治、气血证治、经络证治在针灸临床中的重要意义和具体运用。
[内容要点]
1.针灸临床辨证论治要点:从明辨病症性质、突出经络辨证、注重整体观念、分清标本缓急、把握治疗时机、强调动刺结合等六个方面加以论述。
2.八纲证治:将临床各种不同的证候按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加以分析归纳,明确病症的病位、病性,确定治法。
3.脏腑证治:六脏六腑的病理表现及针灸治法。
4.气血证治:从气病证治、血病证治、气血同病证治加以讨论。
5.经络证治:从经络望诊、经穴触诊、经络电测定、知热感度测定、辨证归经、辨位归经等方面进行经络辨证,再按十二经证候表现按经取穴施治。
[教学方法]
1.针灸临床辨证论治要点课堂讲授。
2.八纲证治、脏腑证治、气血证治以自学为主。
3.经络证治课堂讲授及实验观测。配备经络电测定仪或经络测平仪,线香(或点状发
热器)、火柴或打火机、秒表。
[课时分配]4学时。
第四章 针灸配穴处方
[目的要求]
掌握针灸配穴处方的基本规律和具体方法。
[内容要点]
1.选穴原则:局部选穴、邻近选穴、远端选穴、辨证选穴、随症选穴。
2.配穴方法:按部(局部、上下、前后、左右、三部)配穴、按经(本经、表里经、同名经、子母经、交会经)配穴:
3.处方的组成:针灸处方的组成内容及针灸符号。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课时分配]
4学时。
第五章 特定穴的临床应用
[目的要求]
掌握十大类特定穴的临床意义及应用方法。
[内容要点]
1.五输穴的临床应用:按五输主病对证选用、五输穴子母补泻法。
2.原、络穴的临床应用:原穴、络穴的功能作用及原络配穴法。
3.俞、募穴的临床应用:俞穴、募穴的功能作用及俞募配穴法。
4.郄、会穴的临床应用:郄穴、八会穴的功能作用及郄会配穴法。
5.下合穴的临床应用:主治六腑病症。
6.八脉交会穴的临床应用:主治所通奇经八脉的病症。为扩大治疗范围、提高治疗效果,常将八穴分成四组配对应用。
7.交会穴的临床应用:主治交会经脉的病症。
[教学方法]
1.课堂讲授。
2.配备有关图表。
[课时分配]
4学时。
中篇 各 论
第一章 内科病症
[目的要求]
1.熟悉各病症的定义、病因病机。
2.掌握痹证(附:股外侧皮神经炎)、腰痛、坐骨神经痛、痿证、中风、面瘫、头痛、
眩晕、高血压病、低血压、贫血、白细胞减少症、心悸、失眠(附:嗜睡)、郁病、感冒、咳嗽、哮喘、胃痛、呕吐、呃逆、腹痛、泄泻、便秘、胁痛、水肿、癃闭、淋证、糖尿病、瘿病、肥胖症等病症的临床表现及针灸治疗方法。
3.熟悉末梢神经炎、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痴呆、震颤麻痹、痢疾、胃下垂、尿失禁、阳强、早泄、男性不育、遗精、阳痿的临床表现及针灸治疗方法。
4.熟悉各病症的辅助治疗、护理要求、注意事项及预防措施。
[内容要点]
1.简要介绍各病症的定义、病因病机和[目的要求]中要求熟悉的有关病症的临床表
现及针灸治疗方法。
2.重点讲授[目的要求]中要求掌握的有关病症的临床表现及针灸治疗方法。
3.附带说明各病症的辅助治疗、护理要求、注意事项及预防措施。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间或结合有关录像、多媒体教学,穿插组织讨论式教学。
[课时分配]
28学时。
第二章 儿科病症
[目的要求]
1.熟悉各病症的定义、病因病机。
2.掌握各病症的临床表现和针灸治疗方法。
3.熟悉各病症的辅助治疗、护理要求、注意事项及预防措施。
[内容要点]
1.简略介绍各病症的定义及病因病机。
2.重点讲授急惊风、厌食、疳症、遗尿、脑瘫、注意力缺陷多动的临床表现和针灸治疗方法。
3.附带说明各病症的辅助治疗、护理要求、注意事项及预防措施。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间或结合有关录像、多媒体教学,穿插组织讨论式教学。
[课时分配]
4学时。
第三章 妇科病症
[目的要求]
1.熟悉各病症的定义、病因病机。
2.掌握经前期紧张综合、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崩漏、带下病、阴痒、妊娠呕吐、胎位不正、产后乳少、子宫脱垂、不孕症、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针灸治疗方法。
3.熟悉滞产(附:胞衣不下)、恶露不绝(附:恶露不下)的临床表现及针灸治疗方法。
4.熟悉各病症的辅助治疗、护理要求、注意事项及预防措施。
[内容要点]
1. 简要介绍各病症的定义、病因病机和[目的要求)中要求熟悉的有关病症的临昧表
现及针灸治疗方法
2. 重点讲授[目的要求]中要求掌握的有关病症的临床表现及针灸治疗方法。
3. 附带说明各病症的辅助治疗、护理要求、注意事项及预防措施,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间或结合有关录像、多媒体教学,穿插组织讨论式教学。
[课时分配]
12学时。
第四章 外科病症
[目的要求]
1. 熟悉各病症的定义、病因病机。
2. 掌握疔疮、流行性腮腺炎、乳腺增生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痔疮、脱肛的临床表现及针灸治疗方法。
3.熟悉各病症的辅助治疗、护理要求、注意事项及预防措施。
[内容要点]
1. 简要介绍各病症的定义、病因病机和[目的要求]中要求熟悉的有关病症的临床表
现及针灸治疗方法。
2. 重点讲授[目的要求]中要求掌握的有关病症的临床表现及针灸治疗方法。
3. 附带说明各病症的辅助治疗、护理要求、注意事项及预防措施。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间或结合有关录像、多媒体教学,穿插组织讨论式教学。
[课时分配]
4学时。
第五章 骨伤科病症
[目的要求]
1.熟悉各病症的定义、病因病机。
2.掌握各病症的临床表现及针灸治疗方法。
3.熟悉各病症的辅助治疗、护理要求、注意事项及预防措施。
[内容要点]
1.简要介绍各病症的定义、病因病机。
2.重点讲授扭伤、落枕、颈椎病、肩关节周围炎、肘劳、腱鞘囊肿、外伤性截瘫、足跟痛、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的临床表现及针灸治疗方法。
3.附带说明各病症的辅助治疗、护理要求、注意事项及预防措施。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间或结合有关录相、多媒体教学,穿插组织讨论式教学。
[课时分配]
8学时。
第六章 皮肤科病症
[目的要求]
1.熟悉各病症的定义、病因病机。
2.掌握各病症的临床表现及针灸治疗方法。
3.熟悉各病症的辅助治疗、护理要求、注意事项及预防措施。
[内容要点]
1.简要介绍各病症的定义、病因病机。
2.重点讲授神经性皮炎、皮肤瘙痒症、荨麻疹、湿疹、痤疮、带状疱疹、斑秃的临床表现及针灸治疗方法。
3.附带说明各病症的辅助治疗、护理要求、注意事项及预防措施。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间或结合有关录像、多媒体教学,穿插组织讨论式教学。
[课时分配]
4学时。
第七章 五官科病症
[目的要求]
1.熟悉各病症的定义、病因病机。
2.掌握目赤肿痛、麦粒肿、眼睑下垂、眼脸瞤动、近视、斜视、青光眼、中耳炎、耳鸣耳聋、鼻炎、鼻出血、牙痛、咽喉肿痛的临床表现及针灸治疗方法。
3.熟悉各病症的辅助治疗、护理要求、注意事项及预防措施。
[内容要点]
1.简要介绍各病症的定义、病因病机和[目的要求]中要求熟悉的有关病症的临床表
现及针灸治疗方法。
2.重点讲授[目的要求]中要求掌握的有关病症的临床表现及针灸治疗方法。
3.附带说明各病症的辅助治疗、护理要求、注意事项及预防措施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间或结合有关录像、多媒体教学、穿插组织讨论式教学。
[课时分配]
8学时。
第八章 急性病症
[目的要求]
1.熟悉各病症的定义、病因病机。
2.掌握各病症的临床表现和针灸急救处理方法。
3.熟悉各病症的辅助治疗、护理要求、注意事项及预防措施。
[内容要点]
1.简略介绍各病症的定义及病因病机。
2.重点讲授高热、中暑、抽搐、昏厥、虚脱、心绞痛、胃肠痉挛、胆绞痛、泌尿系绞痛的临床表现和针灸治疗方法(包括治则、处方、方义、加减、操作和其他针灸治疗方法等)。
3.附带说明各病症的辅助治疗、护理要求、注意事项及预防措施。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间或结合有关录像、多媒体教学,穿插组织讨论式教学。
[课时分配]
4学时。
第九章 其 他
[目的要求]
1.掌握针灸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竞技紧张综合征的机理和具体方法。
2.熟悉针灸在美容和抗衰老中的应用。
[内容要点]
1.针灸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竞技紧张综合征的机理和具体方法。
2.针灸在美容中的应用。
3.针灸抗衰老的机理和具体方法。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并结合实际演示。
[课时分配]
3学时。
下篇 附 录
一、针灸临床研究进展
[目的要求]
熟悉针灸临床治疗及现代研究进展概况。
[内容要点]
针灸临床对临床各系统病症的治疗和现代研究进展。
[教学方法]
自学。
二、针灸临床研究规范
[目的要求]
了解针灸临床研究规范和临床意义。
[内容要点]
针灸临床研究规范。
[教学方法]
自学。
三、针灸临床病例书写
[目的要求]
掌握针灸临床病例书写格式和具体内容。
[内容要点]
一般资料、问诊、望诊、闻诊、切诊、体格检查(包括专科情况)、实验室检查、四诊
摘要、辨证分析、西医诊断依据、人院诊断、治则治法、选穴处方、护理、签名。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课时分配]
1学时。
四、临床见习或病例讨论
不得少于20学时。
课时安排
内 容 学 时
上篇 总论 16
中篇 各论
第一章 内科病症 28
第二章 儿科病症 4
第三章 妇科病 12
第四章 外科病 4
第五章 骨伤科病 8
第六章 皮肤科病症 4
第七章 五官科病 8
第八章 急性病症 4
第九章 其他 3
下篇 附录
病例书写 1
临床见习或病例讨论 20
合 计 112
考核方式、成绩评定及评价方法
1.考核方式:闭卷
2.考试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占30%、考试成绩占70%。
3. 评价方法:对平时课堂提问及讨论的表现、平时作业、考试成绩等进行综合评定。
教材与参考资料
1.教材:新世纪(第二版)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2.参考资料:国家精品课程网站
撰写人: 赵彩娇 审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