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广西中医药大学针灸学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__针灸学 任课教师(职称):罗燕 副教授
授课对象及时间:_14针推高职元之源班 2014-2015学年下学期
授课题目(章节):中篇针灸技术、第四、五章
教具: 多媒体课件及视频
基本教材:《针灸技术》(主编:曹银香、乔赟;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全国医药类高职高专规划教材。)_
教学目的:1.了解毫针的构造、规格,熟悉毫针的检查和保藏;2. 熟悉毫针的选择和消毒;3.熟悉体位的选择;4.掌握毫针刺法的进针法、针刺角度与深度和行针基本手法,了解辅助手法。5.掌握得气的概念、表现和意义。6.掌握捻转、提插补泻和平补平泻手法,了解其他补泻手法。7.熟悉留针和出针方法。8.掌握针刺异常情况的临床表现、预防及处理。9.熟悉灸法的作用和种类;10.掌握各种灸法的操作、适应证和注意事项。
教学重点:
重点:1.毫针刺法的进针法、针刺角度与深度和行针基本手法;4.得气的概念;5.捻转、提插补泻和平补平泻手法;6.针刺异常情况的临床表现、预防及处理;7.灸法的作用;8.各种灸法的操作、适应证和注意事项;9.掌握罐的吸附方法和拔罐方法。
难点: 同上
教学方法:主要讲授毫针刺法的进针法、针刺角度与深度和行针基本手法,得气的概念,捻转、提插补泻和平补平泻手法,针刺异常情况的临床表现、预防及处理,各种灸法的操作、适应证和注意事项以及各种灸法的操作、适应证和注意事项,罐的吸附方法和拔罐方法。课堂讲授毫针的构造、规格,毫针的检查、保藏、选择和消毒,体位的选择,留针与出针,灸法的作用和种类。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穿插课堂提问、针灸器具实物展示说明和视频播放。
课时安排:共4学时,毫针刺法 75分钟,灸法40分钟,小结、布置思考题和预习5分钟。
课程作业或思考题: 1.常见针刺异常情况如何处理与预防。2.灸法的作用?
教学后记:
教研室主任意见:
广西中医药大学针灸学课程教案(续页)
时间 分配 | 教学重点、内容和步骤 板书提要、课堂提问、举例要点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共4学时 15分钟 60分钟 40分钟 | 针灸技术篇 第四章 毫针技术 详细讲授毫针的构造、规格、检查和保藏,针刺练习的内容。毫针是古代九针之一,临床应用最为广泛,千百年来不断演变发展,有质地、长短、粗细等方面的差异。 三、毫针的选择和消毒 四、体位的选择 详细讲授针刺前的准备。针具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年龄、体形、病情、针刺的部位,选择适宜的针具;根据施术部位、患者是否感到持久舒适、医生是否便于操作选择适当体位;同时注意严格对医者手指、所用针具及施术部位进行消毒。 五、毫针刺法 详细讲授毫针的进针法。介绍单手进针法、双手进针法、管针进针法;强调进针手法一定要轻巧、敏捷,掌握好针刺深度,尽量减轻病人疼痛以提高治疗效果;同时,要根据腧穴的部位和所需达到的目的要求而确定进针的方向、角度和深度。 六、行针手法与得气、针刺补泻手法 详细讲授行针的基本手法和辅助手法,强调“得气”的含义及“气至病所”的意义。 详细讲授针刺补泻的依据及其意义,影响针刺补泻的因素以及常用的常用的补泻手法。 七、留针与出针 讲授留针的意义,留针时间可因病、因人、因季节和腧穴的特性及针具来决定,必须辨证而施;出针要防出血,不伤气血。 八、针刺异常情况的处理与预防 详细讲授晕针、滞针、弯针、断针及血肿等异常情况的原因、症状与表现、处理及预防。 九、针刺注意事项 详述不宜针刺时机,病候及严格掌握一些特殊穴位的进针角度、方向、深度与操作方法。 课堂提问:1.影响针刺补泻的因素有哪些?2. 针刺异常情况如何处理与预防? 举例要点:课堂示范针刺操作。 课堂提问:刺灸法具有什么作用? 举例要点:1.课堂展示针具实物; 第二节 灸法 一、灸法的作用 灸法是借灸火的热力给人体以温热刺激,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以达到治病、防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临床可以单独应用或与针刺、药物配合以弥补针、药之不足;提高治疗效果。 详细讲授灸法具有温经散寒、扶阳固脱、消瘀散结、防病保健等作用。 二、灸法的种类 详细讲授艾灸(艾炷灸、艾条灸、温针灸、温灸器灸)和其他灸法(灯火灸、天灸)等各种灸法的操作方法与适应范围。 三、施灸的注意事项 详细讲授施灸的注意事项,施灸时要注意先后顺序,重视补泻方法及施灸的禁忌与灸后的处理。提出对热证可灸的理论依据及临床验证。 课堂提问:1. 灸法有何作用;2.为什么说“热证可灸”? 举例要点:课堂示范各种灸法的操作。 。 | 课堂讲授。 使用CIA课件辅助。穿插课堂提问。 应用CIA课件,实物展示说明,结合临床举例 。 针灸器具实物展示说明,辅以视频播放, 课堂指力与手法练习。 视频播放, 课堂指力与手法练习。 课堂讲授。 使用CIA课件辅助。穿插课堂提问。 应用CIA课件,实物展示说明,结合临床举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