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大纲
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
护理英语学 专业《针灸学》课程教学大纲
总学时 40学时 开课对象 11级
一、课程介绍
《针灸学》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护理英语专业学生的考查课程,其主要内容为经络、腧穴、刺灸法与治疗四个方面。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在学习巩固本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掌握有关针灸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达到能够运用针灸防治常见疾病的目的。而针灸对中医护理本科专业来说有其特殊的临床意义,可应用针灸的方法作为临时抢救、急救,或在其它疗法的基础上配合应用针灸疗法,以达到提高临床疗效的目的。
本课程的教学范围以教材为主,加强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并根据章节内容,分别以实物、模型、图表、实验操作,以及录象、幻灯、PPt、CAI课件等教具和设备辅助进行,以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增强教学效果。由于本门课不仅是一门理论课,也是一门涉及临床多学科的实践课,在学习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必须十分注重实践操作和临床见习、实习,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熟练掌握针灸基本技能。
二、课程目标
1.建立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要求掌握经络理论,熟悉十二经脉的体表循行分布及与脏腑官窍的联系,掌握常用腧穴的归经、定位方法和主治,掌握危险穴位的操作注意事项,掌握毫针刺法的操作要领并具备一定的操作技巧,熟悉灸法、拔罐法和三棱针法等常用刺灸方法的操作技术,对针灸临床常见病能够根据中医理论、经络理论进行处方配穴,并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实际操作。
2.建立能力目标。
要求学生通过学习逐步掌握应用中医、经络理论和方法观察事物、认识生命、诊疗疾病的能力,具备一定的针灸临床实践动手能力,逐步培养学生中医临床辨证思维能力,运用中医术语进行语言表达的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运用网络资源获取新知识和相关信息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让学生逐渐具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3.建立态度目标。
培养学生良好的中医认知悟性,增强学生对中医、对针灸的热爱和民族自豪感,树立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人文情怀。
三、教学目的要求和内容
绪言
【目的要求】
1.掌握针灸学的定义,明确针灸学是祖国医学的重要学科之一及掌握此学科的重要意义。
2.了解本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目的、要求和学习方法。
3.熟悉针灸发展简史,特别是当代国内外学习、应用和研究针灸的进展情况。
【教学内容】
1.针灸学的定义。
2.针灸学的主要内容,学习目的要求和方法。
3.针灸的起源、发展及历代重要针灸史实。
4.当代国内外针灸发展概况。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上篇 经络腧穴
第一章 经络总论
【目的要求】
1.掌握经络与经络学说的定义。
2.了解经络学说的形成和发展。
3.熟悉经络系统的组成,掌握十二经脉的循行、分布衔接规律和十二经脉流注概况。
4.熟悉奇经八脉的分布、作用及特点,了解十五络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的分布特点、作用及意义。
5.熟悉经络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掌握经络学说在临床上的应用。
6.了解经络实质的研究进展
【教学内容】
1.经络与经络学说的定义。
2.经络学说的形成和发展。
3.经络系统的组成、分布特点、作用及意义。
4.经络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经络学说在祖国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中的地位和
作用。
5.经络学说在临床上的应用,重点从诊断疾病和治疗疾病方面论述。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并根据需要选用图表、CAI课件、视频。
第二章 腧穴总论
【目的要求】
1.了解腧穴的定义、发展概况及分类方法。
2.掌握腧穴的定位方法。
3.熟悉腧穴的主要治疗作用和主治规律。
4.熟悉各类特定穴的意义和内容。
5.了解腧穴的现代研究概况。
【教学内容】
1.腧穴的定义、腧穴的发展,以及穴位标准化方案的特点。
2.腧穴的分类及分类的原则。
3.腧穴的命名及命名原则(此项内容自学为主)。
4.腧穴的定位方法,重点介绍骨度分寸法和自然标志取穴法。
5.腧穴的作用与主治规律。
6.特定穴的定义与内容。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并根据需要选用图表、CAI课件。
第三章 经络腧穴各论
【目的要求】
1.掌握十四经脉的循行,及其脏腑属络关系和与组织器官的联系。
2.熟悉十四经脉的病候和主治概要。
3.全面了解十四经腧穴,并重点掌握其中150(有*符号的)个左右常用的经穴、奇穴的定位方法、主治特点和操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