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100学时(中医师承班)

教学设计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罗燕 发布时间:2015-11-14 21:54:37 浏览次数: 【字体:

     广西中医药大学针灸学课程教案(首页)

    

课程名称:__针灸学                                                  任课教师(职称):罗燕   副教授     

授课对象及时间:11中医杏林师承班 2014-2015学年下学期     

授课题目(章节):下篇  第六章  第1~4节    

 教具:多媒体课件      

基本教材:针灸学(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第九版)         

教学目的:1.掌握针灸治疗原则、治疗作用、针灸处方的选穴的原则、配穴的方法。2.  掌握特定穴的定义、内容及在针灸临床上的运用。                                  

3.了解刺灸法的选择。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针灸处方选穴的原则、配穴的方法。五输穴、俞募穴、原络穴、八脉交会穴、八会穴、郄穴、下合穴的内容和在针灸临床上的运用 。                

难点:同上。                                                      

教学方法:主要讲授针灸治疗原则、治疗作用和针灸处方的选穴的原则、配穴的方法及刺灸法的选择,五输穴、俞募穴、原络穴、八脉交会穴、八会穴、郄穴、下合穴的内容和应用。课堂讲授。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穿插课堂提问、讨论。                                         

课时安排:共4学时,“针灸治疗原则”15分钟,“针灸治疗作用”15分钟,“针灸处方”20分钟,“五输穴的临床应用”30分钟,“原络穴的临床应用”15分钟,“俞募穴的临床应用”15分钟, “八脉交会穴的临床应用”15分钟,“八会穴的临床应用”10分钟,“郄穴的临床应用”10分钟,“下合穴的临床应用”10分钟。小结、布置思考题和预习5分钟。                                                              

课程作业或思考题:1.简述针灸的治疗原则。 2.针灸有何治疗作用?3.简述针灸的选穴原则及配穴方法。 1.何谓特定穴?其如何分类? 2.什么叫五输穴、俞募穴、原络穴?试分别举例说明在临床上的应用。                                                    

教学后记:                                                                        

教研室主任意见:                                           
广西中医药大学针灸学课程教案

 

 

时间

分配

教学重点、内容和步骤

板书提要、课堂提问、举例要点

教学方法与手段

总共3学时。

 

 

15分钟。

 

 

 

 

 

 

 

 

 

 

 

 

 

 

 

 

 

15分钟,

 

 

 

第六章    治疗总论

先简短复习上节课内容,简述针灸治疗疾病内涵。

 

第一节 针灸治疗原则

针灸治疗原则,即是针灸治疗疾病时所依据的准则,归纳起来有:标本缓急、补虚泻实、清热温寒和三因制宜等。

1.标本缓急:标与本、缓与急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中医学通过这一概念来说明疾病过程中,症证的主次和轻重缓急,以及疾病的现象和本质。

    2.补虚泻实:补虚就是扶助人体的正气,增强脏腑器官的功能,以抗御疾病。泻实就是驱除邪气,以利于正气的恢复。

3. 清热温寒:清热与温寒是针对疾病的寒热性质而提出的原则:清热指热性病证用“清”法,即以寒治热;温寒指寒性病证用“温”法.即以热治寒,均属于正治法。

4.三因制宜:指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即根据季节(包括时辰)、地理和治疗对象的不同情况而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法。

举例要点:举例说明标本缓急、补虚泻实、清热温寒和三因制宜三原则在临床的运用。

 

第二节  针灸治疗作用

古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总结出针灸具有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的作用。

1. 疏通经络:就是针灸方法可使瘀阻的经络通畅而发挥其正常生理功能的作用。疏通经络是针灸最基本的治疗作用。

2. 调和阴阳:就是针灸方法可使机体从阴阳的失衡状态向平衡状态转化的作用。调和阴阳是针灸最根本的治疗作用。

3. 扶正祛邪:就是针灸方法具有扶助机体正气及祛除病邪的作用。

课堂提问:为什么要调和阴阳?

举例要点:举例说明临床针灸如何调和阴阳。

 

 

课堂讲授。 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结合临床举例,穿插课堂提问。

 

 

 

 

 

 

 

 课堂讲授。 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结合临床举例,穿插课堂提问。

 

广西中医药大学针灸学课程教案(续页)

 

 

时间

分配

教学重点、内容和步骤

板书提要、课堂提问、举例要点

教学方法与手段

20分钟

 

 

 

 

 

 

 

 

 

 

 

 

 

 

 

 

 

 

 

 

 

 

 

 

 

 

 

 

 

 

 

 

第三节  针灸处方

针灸处方就是在中医理论尤其是经络学说等指导下,依据选穴原则和配穴方法,选取腧穴并进行配伍,确立刺灸法而形成的治疗方案。针灸处方包括两大要素:穴位和刺灸法。本节着重介绍选穴原则、配穴方法。

一、选穴原则

就是临证选穴应该遵循的基本法则,包括部位选穴(近部选穴和远部选穴)及辨证对症选穴。

    近部选穴:是指选取病痛的所在部位或邻近部位的腧穴。

远部选穴:是指选取距离病痛较远处部位的腧穴。

辨证对症选穴:是指针对某些全身症状或疾病的病因病机而选取腧穴。

课堂提问:何谓随证取穴,试举例说明。

二、配穴方法

配穴方法就是在选穴原则的指导下,针对疾病的病位、病因病机等,选取主治作用相同或相近及具有协同作用的腧穴进行配伍应用的方法,临床上穴位配伍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总体可归纳为两大类,即按经脉配穴法、按部位配穴法。

按经脉配穴法:按经脉配穴法是以经脉或经脉相互联系而进行穴位配伍的方法,主要包括本经配穴法、表里经配穴法、同名经配穴法。

    按部位配穴法:是结合身体一定部位进行穴位配伍的方法,主要包括上下配穴法、前后配穴法、左右配穴法。

 课堂提问:何谓“巨刺”和“缪刺”?(就是左右配穴法的具体运用)。

 

 

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图表说明,结合临床举例,穿插课堂提问。

 

 

 

 

广西中医药大学针灸学课程教案(续页)

 

 

时间

分配

教学重点、内容和步骤

板书提要、课堂提问、举例要点

教学方法与手段

 

“五输穴内容和应用”30分钟

 

 

 

 

 

 

“原络穴内容和应用”15分钟

 

 

 

 

 

 

 

 

 

“俞募穴内容和应用”15分钟

 

 

 

 

 

“八脉交会穴内容和应用”15分钟

第四节 特定穴的应用

一、五输穴的临床应用

讲解五输穴的具体内容、分布排列规律及主病应用,特别是“补母泻子”的方法应用。其包括“本经子母补泻”和“他经子母补泻”两种取穴法。

课堂演练“补母泻子”法的取穴方法。

举例要点:肺之实证、热证时,用“补母泻子”法取穴。

 

二、原络穴的临床应用

原穴是脏腑的原气输注经过留止的部位。原穴的临床应用主要表现在诊断和治疗两个方面  。

络穴是络脉由经脉别出部位的腧穴,也是表里两经联络之处。络穴在临床上主要应用于表里经病证的治疗。

相表里经的原穴与络穴配合应用,称“原络配穴法”, 也称为“主客原络配穴法”。

课堂提问:为什么说“五脏六腑之有疾者,皆取其原也”?

举例要点:肺经先病的“主客原络配穴法”。

 

三、俞募穴的临床应用

俞募穴是俞穴和募穴的合称。俞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之处 ;募穴是脏腑之气汇集之处。

俞募穴的临床应用有二:诊断疾病与治疗疾病。

课堂提问:何谓“阴病行阳” 、“阳病行阴”?

举例要点:胃脘痛的俞募配穴法。

 

四、八脉交会穴的临床应用

八脉交会穴指奇经八脉与十二经之气相交会的 8个腧穴,又称交经八穴,均分布于腕踝部上下。

八脉交会穴既可以治疗各自所属经脉的病证,也可以治疗所相通的奇经的病证。

课堂讲授。 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图表说明,结合临床举例,穿插课堂提问。

 

 

 

 

 

 

 

 

 

 

 

 

 

 

 

 

广西中医药大学针灸学课程教案(续页)

 

 

时间

分配

教学重点、内容和步骤

板书提要、课堂提问、举例要点

教学方法与手段

 

 

 

 

“八会穴内容和应用”10分钟。

 

 

 

 

 

 

“郄穴内容和应用”10分钟。

 

 

 

 

 

 

 

 

 

 

 

 

 

“下合穴内容和应用”10分钟。

 

 

 

 

小结、5分钟。

课堂提问:为什么公孙配内关能治胃心胸证病?

举例要点:申脉配后溪治落枕。

 

五、八会穴的临床应用

脏、腑、气、血、筋、脉、骨、髓八者精气会聚的腧穴称八会穴。

八会穴的临床应用一般各以其所关而取治,如血病取膈俞,气病取膻中,筋病取阳陵泉,脉病取大渊等。

课堂提问:为什么太渊穴是脉会?

举例要点:绝骨治疗瘫证。

 

六、郄穴的临床应用

郄穴是指经脉之气深聚部位的腧穴。十二经脉各有1个郄穴,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各有1个郄穴,共计有16个郄穴。

郄穴的临床应用:

1.诊断疾病  在临床上切、循、按、压部穴,若发现“压痛”和阳性反应物,可以协助诊断相应经脉及脏腑疾患。

2.治疗疾病   郄穴一般多用来治疗本经循行所过部位及所属脏腑比较严重或顽固性疾患,近代则常用于急症。

郄穴除单独使用外,常与八会穴配合使用,故有“郄会配穴”之称。

 

七、下合穴的临床应用

下合穴是指六腑合于下肢三阳经的6个腧穴,故又称“六腑下合穴”。

临床上对于六腑病证均可选用各自相应的下合穴治疗。

举例要点:下合穴如何运用于治疗腹痛。

八、交会穴的临床应用(略)。

九、小结、布置思考题和预习。

课堂讲授。

使用多媒

体课件辅

助,图表

说明,结

合临床举

例,穿插课

堂提问。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