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学》教学大纲
《药品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XJ0204001
课程类别:专业课
课程性质:限制性选修课
学时/学分:3学分,总学时48,理论33,实验(见习)15
一、课程简介
药品学是中药、药学、市场营销等药学类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它的任务主要是向学生讲授中成药、化学药物、抗生素和生物制品等药物的有关理论知识和临床应用。课程结合《中国药典》、《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中国非处方药——用药手册》的内容,根据中药学、药学、市场营销等药学类相关专业的教育特点,重视药学理论知识与临床治疗需要相结合,阐明各类药物(尤其是非处方类药物)的功能与主治、适应证、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理论知识和临床应用。针对药学类相关专业学生临床医学知识和药物应用能力都比较薄弱的特点,课程内容将临床常见疾病的症状和常见药物的应用相结合,增强学生的药学综合技能,提高学生的医药知识应用能力。适应我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医药院校药学类相关专业教育发展的需要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当今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需要。
二、课程目标
1.建立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掌握中医处方的基本理论知识:君臣佐使;掌握常用中成药的组成、功能与主治、用法与用量和注意事项;掌握中成药的分类和其代表药物的临床应用。
通过学习,掌握常见化学药物、抗生素和生物制品的别名、适应证、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内科疾病的症状和安全用药的原则。
2.建立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能针对常见疾病合理选用常见药物(尤其是非处方药物)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能熟练运用网络资源获取新的医药知识的能力,让学生逐渐具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3.建立态度目标。
对教学内容作适度调整,融入中医和西医的基本理论知识,巩固学生的药学专业思想和对医药事业的热爱。
三、教学目的要求与内容
总论
第一章 药品学概述
【目的要求】
1.掌握药的有关概念。
2.熟悉药品的剂型。
3.了解药品学发展简史。
【教学内容】
1.药的有关概念:药品、中成药、西药、民族药
2.药品学发展简史:
目前仍然在使用的古代处方的主要来源:
①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②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在中医药发展史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献:
①我国第一部医学著作--《黄帝内经》
②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本草--《神农本草经》
③我国第一部药典--《新修本草》
④我国第一部成药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⑤我国最全面的一部本草--《本草纲目》
3.药品的剂型:片剂、注射剂、丸剂、散剂、胶囊剂、糖浆剂、颗粒剂、洗剂。
第二章 药品的质量标准
【目的要求】
1.掌握药品质量标准的定义、内容和药品分析检验的基本程序。
2.熟悉药品质量标准的分类。
3.了解药品的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
【教学内容】
1. 药品质量标准的定义。
2. 药品质量标准的内容。
3. 药品分析检验的基本程序: 取样、药物鉴别、检查、含量测定、记录和报告。
4. 药品质量标准的分类:国家标准、企业标准。
5. 药品的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的内容和方法。
第三章 药品的贮存与保管
【目的要求】
1.掌握影响药品稳定性的因素和影响药品质量的外界因素。
2.了解药品保管的基本要求和药品的特殊保管方法。
【教学内容】
1. 影响药品稳定性的因素:化学、物理、生物方面。
2. 影响药品质量的外界因素:空气、光线、温度、湿度、时间。
3. 药品保管的基本要求。
4. 药品的特殊保管方法。
上篇 中成药学
第一章 内科类
一、解表类
【目的要求】
1.掌握常用解表类药的处方组成和功能主治。
2.掌握解表类药的类型及代表方药。
【教学内容】
1.解表剂的概念。
2.常用解表类药的处方组成和功能主治介绍:九味羌活丸、川芎茶调散、玉屏风口服液、防风通圣丸、风寒感冒冲剂、风热感冒冲剂、银翘解毒颗粒(冲剂)、午时茶颗粒(冲剂)、板蓝根颗粒(冲剂)、双黄连口服液。
3.解表类药的类型及代表方药。
二、清热类
【目的要求】
1.掌握常用清热类药的处方组成和功能主治。
2.掌握清热类药的类型及代表方药。
【教学内容】
1.清热剂的概念。
2.常用清热类药的处方组成和功能主治介绍:牛黄解毒丸、三黄片、穿心连片、清开灵口服液、二妙丸、三妙丸、左金丸、戊已丸、三子散、二十五味松石丸、十二味翼首散、十三味榜嘎散。
3.清热类药的类型及代表方药。
三、祛风止痛类药
【目的要求】
掌握常用祛风止痛类药的处方组成和功能主治。
【教学内容】
1.祛风剂的概念。
2.常用祛风止痛类药的处方组成和功能主治介绍:豨莶丸、狗皮膏、冯了性风湿跌打药酒、坎离砂、天麻丸。
四、祛暑类药
【目的要求】
1.掌握常用祛暑类药的处方组成和功能主治。
2.掌握祛暑类药的类型及代表方药。
【教学内容】
1.祛暑剂的概念。
2.常用祛暑类药的处方组成和功能主治介绍:六一散、益元散、藿香正气软胶囊。
3.祛暑类药的类型及代表方药。
五、渗湿利水类药
【目的要求】
掌握常用渗湿利水类药的处方组成和功能主治。
【教学内容】
1.渗湿利水剂的概念。
2.常用渗湿利水类药的处方组成和功能主治介绍:五苓散、三金片。
六、温里类药
【目的要求】
1.掌握常用温里类药的处方组成和功能主治。
2.掌握温里类药的类型及代表方药。
【教学内容】
1.温里剂的概念。
2.常用温里类药的处方组成和功能主治介绍:良附丸、四逆汤、桂附理中丸、暖脐膏。
3.温里类药的类型及代表方药。
七、化痰止咳平喘类药
【目的要求】
1.掌握常用化痰止咳平喘类药的处方组成和功能主治。
2.掌握化痰止咳平喘类药的类型及代表方药。
【教学内容】
1.祛痰剂的概念。
2.常用化痰止咳平喘类药的处方组成和功能主治介绍:二陈丸、蛇胆川贝散、橘红丸、川贝枇杷糖浆、礞石滚痰丸、小青龙合剂、复方鱼腥草片、止喘灵注射液、蛤蚧定喘丸、急支糖浆、桂龙咳喘宁胶囊、百合固金丸。
3.化痰止咳平喘类药类药的类型及代表方药。
八、理气类药
【目的要求】
1.掌握常用理气类药的处方组成和功能主治。
2.掌握理气类药的类型及代表方药。
【教学内容】
1.理气剂的概念。
2.常用理气类药的处方组成和功能主治介绍:逍遥丸(水丸)、越鞠丸、十香止痛丸 、猴头健胃灵胶囊。
3.理气类药类药的类型及代表方药。
九、理血类药
【目的要求】
掌握常用理血类药的处方组成和功能主治。
【教学内容】
1.理血剂的概念。
2.常用理血类药的处方组成和功能主治介绍:荷叶丸、槐角丸、血康口服液、复方丹参滴丸、黄杨宁片、地奥心血康胶囊、山楂精降脂片、绞股蓝总甙片。
十、消导类药
【目的要求】
掌握常用消导类药的处方组成和功能主治。
【教学内容】
1.消导剂的概念。
2.常用消导类药的处方组成和功能主治介绍:枳术丸、枳实导滞丸、保和丸。
十二、止泻类药
【目的要求】
掌握常用止泻类药的处方组成和功能主治。
【教学内容】
1.止泻剂的概念。
2.常用止泻类药的处方组成和功能主治介绍:四神丸、驻车丸。
十三、开窍类药
【目的要求】
1.掌握常用开窍类药的处方组成和功能主治。
2.掌握开窍类药的类型及代表方药。
【教学内容】
1.开窍剂的概念。
2.常用开窍类药的处方组成和功能主治介绍:安宫牛黄丸、局方至宝散、万氏牛黄清心丸、苏合香丸、十香返生丸、紫雪。
3.开窍类药的类型及代表方药。
十四、安神类药
【目的要求】
1.掌握常用安神类药的处方组成和功能主治。
2.掌握安神类药的类型及代表方药。
【教学内容】
1.安神剂的概念。
2.常用安神类药的处方组成和功能主治介绍:柏子养心丸 、安神补心丸、养血安神丸。
3.安神类药的类型及代表方药。
十五、治风解痉类药
【目的要求】
掌握常用治风解痉类药的处方组成和功能主治。
【教学内容】
1.治风解痉类药的作用。
2.常用治风解痉类药的处方组成和功能主治介绍:牛黄降压丸、琥珀抱龙丸、愈风宁心丸。
十六、固涩类药
【目的要求】
掌握常用固涩类药的处方组成和功能主治。
【教学内容】
1.治风固涩类药的作用。
2.常用固涩类药的处方组成和功能主治介绍:锁阳固精丸、缩泉丸。
十八、补益类药
【目的要求】
1.掌握常用补益类药的处方组成和功能主治。
2.掌握补益类药的类型及代表方药。
【教学内容】
1.补益剂的概念。
2.常用补益类药的处方组成和功能主治介绍:四君子丸 、天王补心丸、麦味地黄丸 、杞菊地黄丸 、青娥丸 、河车大造丸 、归芍地黄丸、七宝美髯颗粒、七味都气丸、二冬膏 、二至丸、复方扶芳藤合剂、补中益气丸 、八珍丸、人参养荣丸、人参归脾丸、十全大补丸、桂附地黄丸 、六味地黄丸、五子衍宗丸、知柏地黄丸。
3.补益类药的类型及代表方药。
第二章 妇科类
【目的要求】
1.掌握常用调经类药的处方组成和功能主治。
2.掌握月经不调的类型及代表方药。
【教学内容】
1.妇科类药的作用。
2.常用调经类药的处方组成和功能主治介绍:女金丸、定坤丹、桂枝茯苓丸、八珍益母丸、乌鸡白凤丸、四物合剂 。
3. 月经不调的类型及代表方药。
第三章 儿科类
【目的要求】
掌握常用儿科类药的处方组成和功能主治。
【教学内容】
1.儿科类药的作用。
2.常用儿科类药的处方组成和功能主治介绍:小儿化毒散、小儿清热片、小儿咳喘灵冲剂、儿童咳液、牛黄抱龙丸、七珍丸、疳积散、保赤散、一捻金。
第四章 外科类
【目的要求】
掌握常用外科类药的处方组成和功能主治。
【教学内容】
1.外科类药的分类。
2.常用外科类药的处方组成和功能主治介绍:如意金黄散、泻毒散、脚气散、肤痒冲剂、七厘散、九分散、正骨水。
第五章 五官科类
【目的要求】
掌握常用五官科类药的处方组成和功能主治。
【教学内容】
常用五官科类药的处方组成和功能主治介绍:拨云退翳丸、石斛夜光丸、藿胆丸、千柏鼻炎片、西瓜霜润喉片、桂林西瓜霜、复方草珊瑚含片、健民咽喉片、黄氏响声丸。
下篇 化学药品
第一章 麻醉药与麻醉辅助药
【目的要求】
1.掌握全麻药的分类及代表性药物。
2.掌握常用麻醉药的适应症及其他名称。
【教学内容】
1.全麻药的分类及代表性药物。
2.常用麻醉药的适应症及其他名称:恩氟烷、普鲁卡因、利多卡因、硫喷妥钠。
第二章 中枢神经系统用药
【目的要求】
1.掌握镇痛药、解热镇痛药的定义。
2.掌握常用中枢神经系统用药的适应症及其他名称。
【教学内容】
1.镇痛药、解热镇痛药的定义。
2.常用中枢神经系统用药的适应症、其他名称及注意事项: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哌替啶、布洛芬、阿司匹林、吗啡。
第四章 心血管系统用药
【目的要求】
1.掌握强心苷类药物的分类及其代表药物。
2.掌握降血脂及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的分类及代表药物。
3.掌握常用心血管系统用药的适应症及其他名称。
【教学内容】
1.强心苷类药物的分类及其代表药物。
2.降血脂及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的分类及代表药物。
3.常用心血管系统用药的适应症、其他名称及注意事项:洋地黄毒苷、奎尼丁、硝酸甘油、硝苯地平、可乐定、尼群地平。
第五章 呼吸系统用药
【目的要求】
1.掌握止咳药、平喘药的定义。
2.掌握常用呼吸系统用药的适应症及其他名称。
【教学内容】
1.止咳药、平喘药的定义。
2.常用呼吸系统药的组成、适应症、其他名称:枸橼酸喷托维林、氢溴酸右美沙芬、美息伪麻片、酚麻美敏片、双扑伪麻片。
第六章 消化系统用药
【目的要求】
掌握常用消化系统用药的适应症及其他名称。
【教学内容】
常用消化系统药的组成、适应症、其他名称:西咪替丁、干酵母、多潘立酮、盐酸小檗碱、氢氧化铝复方制剂、药用炭。
第七章 泌尿系统用药
【目的要求】
1.掌握利尿药的定义、分类及其代表药物。
2.掌握常用呼吸系统用药的适应症及其他名称。
【教学内容】
1.利尿药的定义、分类及其代表药物。
2.常用泌尿系统药的组成、适应症、其他名称:氢氯噻嗪、呋塞米、螺内酯、甘露醇。
第九章 抗生素类药物
【目的要求】
1.掌握抗生素药的定义及分类。
2.掌握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分类及其代表性药物。
3.掌握常用抗生素类药物的适应症及其他名称。
【教学内容】
1.抗生素药的定义及分类。
2.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分类及其代表性药物。
3.常用抗生素类药物的适应症及其他名称:青霉素G(K或Na盐)、阿莫西林、先锋Ⅳ、先锋Ⅴ、先锋Ⅵ、红霉素、四环素。
第十章 磺胺及其他抗菌药
【目的要求】
1.掌握磺胺类药物的特点、分类及其主要代表药物。
2.掌握喹诺酮类药物的分类、特点及各类代表药物。
3.掌握常用磺胺及其他抗菌药的适应症及其他名称。
【教学内容】
1.磺胺类药物的特点、分类及其主要代表药物。
2.喹诺酮类药物的分类、特点及各类代表药物。
3.常用磺胺及其他抗菌药的适应症及其他名称:磺胺嘧啶、复方磺胺甲噁唑、悉复欢、氟哌酸。
第十一章 抗结核药与抗麻风药
【目的要求】
1.掌握抗结核病药物的分类及其主要代表药物。
2.掌握抗麻风病药的分类及其代表药物。
3.掌握常用抗结核药与抗麻风药的适应症及其他名称。
【教学内容】
1.抗结核病药物的分类及其主要代表药物。
2.抗麻风病药的分类及其代表药物。
3.常用抗结核药与抗麻风药的适应症及其他名称:异烟肼、利福平、氨苯砜。
第十二章 抗病毒药与抗真菌药
【目的要求】
1.掌握常用的抗病毒药的主要代表药物。
2.掌握常用的抗真菌药物的主要代表药物。
3.掌握常用抗病毒药与抗真菌药的适应症及其他名称。
【教学内容】
1. 常用的抗病毒药的主要代表药物。
2.常用的抗真菌药物的主要代表药物。
3.常用抗病毒药与抗真菌药的适应症及其他名称:盐酸吗啉胍、阿昔洛韦、利巴韦林、克霉唑、咪康唑。
第十三章 抗恶性肿瘤药
【目的要求】
1.掌握常用的抗恶性肿瘤药的分类及其主要代表药物。
2.掌握常用抗恶性肿瘤药的适应症及其他名称。
【教学内容】
1.抗恶性肿瘤药的分类及其主要代表药物。
2.常用抗恶性肿瘤药的适应症及其他名称:环磷酰胺、氟尿嘧啶、阿糖胞苷。
第十四章 激素类药与内分泌病用药
【目的要求】
1.掌握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类及其主要代表药物。
2.掌握降糖药的分类及其代表药物。
3.掌握常用激素类药与内分泌病用药的适应症及其他名称。
【教学内容】
1.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类及其主要代表药物。
2.降糖药的分类及其代表药物。
3.常用激素类药与内分泌病用药的适应症及其他名称:氢化可的松、泼尼松、地塞米松、胰岛素、优降糖、降糖片。
第十五章 维生素与矿物质类药
【目的要求】
1.掌握维生素类药物的分类及各类代表药物。
2.掌握钙、锌对人体的重要作用。
3.掌握常用维生素类药物的适应症及其他名称。
【教学内容】
1.维生素类药物的分类及各类代表药物。
2.钙、锌对人体的作用。
3.常用维生素类药物的适应症及其他名称:VitA、VitD、VitB1、VitB2、VitC、VitE。
第十六章 抗过敏药与抗眩晕药
【目的要求】
掌握常用抗过敏药与抗眩晕药的适应症及其他名称。
【教学内容】
常用抗过敏药与抗眩晕药的适应症及其他名称:盐酸异丙嗪、马来酸氯苯那敏、盐酸苯海拉明、茶苯海明。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课程是中药、药学、市场营销等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它的任务主要是向学生讲授中成药、化学药物、抗生素、生物制品等药物的有关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课程结合《中国药典》的内容和国家执业药师考试最新的要求,重点培养学生掌握药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相关技能,具有较广泛的社会科学知识和良好的文化素养;具备自主获取知识、正确运用知识的能力,并有较强的知识创新意识。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与提问式、讨论式、自主式学习等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利用PPT为主、板书为辅的教学手段;理论讲授、实验实践、习题练习相结合的方法,加深学生对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和探究,互相提升教与学的能力。
六、教学内容目标与学时分配
章节 |
内容 |
学时分配 |
总论 |
药品学概述 药品的质量标准 药品的贮存与保管 |
3 |
上篇 中成药学 第一章 内科类 |
解表类药、清热类药、 祛风止痛类、祛暑类、渗湿利水类药 |
3 |
上篇 中成药学 第一章 内科类 |
温里类药、化痰止咳平喘类药、理气类药、理血类药、消导类药、止泻类药 |
3 |
上篇 中成药学 第一章 内科类 |
开窍类药、安神类药、治风解痉类药、固涩类药、补益类药 |
3 |
上篇 中成药学 第二章、第三章 |
妇科类 儿科类 |
3 |
上篇 中成药学 第四章、第五章 |
外科类 五官科类 |
3 |
下篇 化学药品 第一章~第四章 |
麻醉药与麻醉辅助药、中枢神经系统用药、心血管系统用药 |
3 |
下篇 化学药品 第五章~第六章 |
呼吸系统用药、消化系统用药 |
3 |
下篇 化学药品 第七章~第十章 |
泌尿系统用药、抗生素类药物、磺胺及其他抗菌药 |
3 |
下篇 化学药品 第十一章~第十三章 |
抗结核药与抗麻风药、抗病毒药与抗真菌药、抗恶性肿瘤药、 |
3 |
下篇 化学药品 第十四章~第十六章 |
激素类药与内分泌病用药、维生素与矿物素类药、抗过敏药与抗眩晕药 |
3 |
七、考核方式、成绩评定及评价方法
1.考核方式:闭卷。
2.考试成绩评定:形成性评价成绩占40%,考试成绩占60%。
3. 评价方法:考试成绩分析,学生课后教学效果调查。
八、教材与参考资料
1.教材:《药品学》,甄汉深主编,广西中医药大学内部出版教材
2.参考资料:
(1)国家药典委员会编,《中国药典》(2015年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年7月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编,《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2年版),2013年5月。
(3)郑芙林,刘家全,曹安来主编,《国家基本药物临床手册》,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年1月。
(4)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编写,《中国非处方药——用药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1999年7月。
(5)刘国杰主编,《中成药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1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