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教研室2019年度工作总结及2020年工作设想
药剂教研室2019年度工作总结
2020年度在学校和学院的领导下,药剂教研室紧紧围绕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建设、产学研、教学工作、教研活动等方面开展工作,坚持“教学科研化,科研课堂化”教育科研工作思想,积极推动新课标的实施,积极探索教师学习和研究方式的变革、数字化课堂模式的形成等,继续深化教育教学科研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促进全体教师的和谐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具体总结如下:
一、政治思想方面
教研室老师们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参加各种政治学习,时刻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努力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在工作和生活中严格要求,深刻领会“”的精神实质,认真学习党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时刻关注党的政策方针,紧跟党中央的步伐。
二、教学常规工作
1、教研室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并按要求进行。
(1)认真完成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的教学任务(合计4896课时)
教研室的老师每学期通常同时承担几门不同的课程,备课的工作量及难度都很大。但大家都能克服困难,认真地完成任务,无违反教育部师德“红七条”行为;利用教研室活动日时间,组织教师学习《高等教育法》、《教师法》;开展教育思想与教学法学习,更新教学理念、探讨新的教学法;组织新进教师进行试讲,并对其讲课提出意见和建议。在教研室主任的带领下,各位老师团结向上,克服困难,认真做好备课工作,认真上好每一门课,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得到学生的普遍好评。
(2)学期初制订教研室教研活动计划,并坚持教研活动规范化。
在实施教研活动过程中坚持做到有课题,有记录,内容具体、全面,材料充实、实用。本常年共组织教研活动16次,其中包括①学期初始的教学计划的制定和教学时间的分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讨论和研究以及教学大纲的把握等,特别对于刚刚走上教学岗位的年青教师有着很大的帮助作用;②学期中期开展的期中教学检查及教学进度审核、对于各学科重难点的把握和理解有利于各位教师把握教学中的重难点及教学的方向;③学期期末开展试卷出题和批阅试卷规划化,考试结束试卷分析等进行了强调工作。
(3)认真做好研究生的培养和本科生的实习带教工作。
1. 药剂学教研室2019年共有11名研究生毕业,其中王志萍老师有3名、陈卫卫老师有3名,刘华钢老师有1名,梁健钦老师3名,刘雪梅老师有1名,都已经顺利完成学业,7月份走上了工作岗位。
2. 本教研室2019年共指导23名本科实习生完成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并取得较好成绩。其中王志萍指导了6名,陈卫卫指导了4名,黄慧学指导了1名,王刚指导了6名,梁丹指导了5名,黎芳指导1名。
3. 积极配合学校做好2019级硕士研究生的复试和2019届本科毕业生的论文答辩工作,共完成了11名硕士生的复试和32名本科毕业生的答辩任务。
三、教师队伍建设
教研室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团队合作精神,普遍具有良好的教师风范,无严重违规违纪事件。 本学年教研室从引进博士2名,提升了教学队伍的学历结构。对新教师指定专人作为帮带教师。对青年教师的帮带有计划、有措施、执行严格,有实施总结,效果显著。经过一学年的努力,部分教师得到晋升,梁健钦由以前的副高级职称晋升为正高级,丁文雅由以前的中级职称晋升为副高职称等,带动了教研室学习氛围。目前教研室总共8人,其中正高职称3人,副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2人,队伍结构合理。
四、科研方面
(1)2019年度各级科研目立项合计13项。课题负责人对在研项目积极开展研究,课题进展顺利,能按时填写项目进展情况表。科研项目详见下表。
序号 | 负责人 | 项目名称 | 项目编号 |
1 | 黎芳 | 基于网路药理学研究龙血竭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结肠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 | 2019KY0319 |
2 | 丁文雅 | 辅料CS-CD促药物肠道吸收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 2019M661246 |
3 | 丁文雅 | CS-CD大黄酸纳米制剂制备及其干预木糖葡萄球菌生物被膜形成机制研究 | 31802228 |
4 | 王志萍 | 壮药金母颗粒的临床前研究 | 桂科AA18126003 |
5 | 王志萍 | 瑶药材益母姜的质量评价与标准研究 | YJJ17017 |
6 | 王志萍 | 壮药火索藤的质量评价与标准研究 | 05019018B8 |
7 | 陈卫卫 | 基于HSC自噬研究青钱柳叶提取物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 | 2018BS029 |
8 | 陈卫卫 | 青钱柳叶抗肝炎有效组分提取工艺的优选及其调控细胞自噬机制的研究 | 2019XK099 |
9 | 陈卫卫 | 青钱柳叶速溶粉的研制 | GXZYZZ201712 |
10 | 黄秋洁 | 广西中医药大学藤茶总黄酮口服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 | 2019KY0315 |
12 | 梁健钦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基于多组学和网络药理学研究龙血竭调控RSK1-TSC2-mTOR信号轴促进UC小鼠肠黏膜修复的机制和药效物质 | 81960872 |
13 | 梁健钦 | 广西中医药大学2019-2021广西一流学科建设开放课题,基于抗RA药效基准的瑶药四方藤小复方Q-marker的识别与确证 | 2019XK124 |
(2)以第一作者获通讯作者公开发表论文18篇。
序号 | 姓名 | 论文题目 | 刊物名称 | 发表时间、期、卷、页 |
1 | 黎芳 |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龙血竭缓解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结肠黏膜损伤的作用机制 | 中草药 | 2019,50(16):3872-3879 |
2 | 丁文雅 | 金银花中酚酸类有效成分的提取及其抗菌活性研究 |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 2019.02.0247 |
3 | 丁文雅 | 维拉帕米对耐药细菌的体外增敏性效果(接收) | 黑龙江医药 | 2019, 16(28):27-29 |
4 | 奉建芳 | Procyanidin A1 Alleviates Inflammatory Response induced by LPS through NF-κB, MAPK, and Nrf2/HO-1 Pathways in RAW264.7 Cells | SCIENTIFIC REPORTS |
|
5 | 奉建芳 | Preparation and in vitro and in vivo evaluations of 10-hydroxycamptothecin liposomes modified with stearyl glycyrrhetinate | DRUG DELIVERY |
|
6 | 奉建芳 | Improved brain delivery of pueraria flavones via intranasal administration of borneol-modified solid lipid nanoparticles | Nanomedicine |
|
7 | 奉建芳 | Low-cost potentiometric sensor based on a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 for the rapid determination of matrine in herbal medicines | INSTRUMENT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
|
8 | 奉建芳 | 大孔树脂纯化荔枝核总黄酮工艺研究 | 中草药 | 2019,50(09):2087-2093 |
9 | 奉建芳 | 荔枝核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 中草药 | 2019,50(15):3593-3597 |
10 | 奉建芳 | 正交设计法优化羟基喜树碱脂质体处方工艺 | 中药材 | 2019.09.033 |
11 | 刘雪梅 | 5-氨基水杨酸结肠定位缓释胶囊的制备及释放度研究 | 中国新药杂志 | 2019,28(04):492-500 |
12 | 王志萍 | 十一方巴布剂及联用石墨烯热敷贴镇痛作用研究 | 陕西科技大学学 | 2019,37(05):67-71 |
13 | 王志萍 | 药材益母姜的生药学研究 | 时珍国医国药 | 2019,30(07):1625-1627 |
14 | 谢谭芳 | 艾纳香配方颗粒定性定量方法及指纹图谱研究 | 中南药学 | 2019,17(11):1918-1922 |
15 | 陈卫卫 | 黑芝麻螺旋藻复合营养饮料成型工艺优化 | 食品研究与开发 | 2019,40(3):141-146 |
16 | 陈卫卫 |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复方二甲双胍缓释片的制备工艺 | 中国新药杂志 | 2019,28(12):1490-1499 |
17 | 梁健钦 |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芒果苷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作用机制 | 中成药 | 2019,41(10):2503-2508 |
18 | 梁健钦 | 瑶药四方藤小复方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的作用及机制研究和Q-marker预测 | 中草药 | 2019,50(19):4705-4712 |
(四)教材
序号 | 名 称 与 内 容 提 要 | 出版社 |
1 | 《制药原理与设备》第2版(朱小勇)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9787547842683 |
五、教研室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教育,并取得较好成绩。
药剂教研室老师指导学生创新项目/获奖励/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序号 | 获奖/公开发表论文 | 指导老师 | 获奖级别/期刊 |
1 | 壮药祛足癣多功能鞋垫制备工艺的研究 | 黎芳 | 2019 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
2 | 青钱柳叶抗肝纤维化有效组分提取工艺的优选及其抑制HSC自噬机制的研究 | 陈卫卫 | 广西中医药大学2019年校级重点硕士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 |
4 | 以中医体质学说为导向针对亚健康的九种体质保健茶的研究与开发 | 陈卫卫 | 2019年广西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自治区级) |
4 | 青钱柳叶体外抗肝纤维化的作用研究 | 陈卫卫 | 2019年广西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校级) |
5 | 2019年第六届全国药学中药学大学生实验技能竞赛一等奖 | 刘雪梅 |
|
6 | 中国温泉疗养旅游探秘 | 陈卫卫 | 壮瑶药协同创新学术成果奖一等奖 |
7 |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复方二甲双胍缓释片的制备工艺 | 陈卫卫(通讯作者) | 壮瑶药协同创新学术成果奖二等奖 |
8 |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促孕颗粒提取工艺 | 陈卫卫 | 壮瑶药协同创新学术成果奖二等奖 |
9 | 黑芝麻螺旋藻复合营养乳饮料成型工艺优化 | 陈卫卫 | 壮瑶药协同创新学术成果奖三等奖 |
10 |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黄精固体饮品中黄精多糖的提取工艺 | 陈卫卫 | 壮瑶药协同创新学术成果奖三等奖 |
11 |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小儿哮喘煎膏剂的提取工艺 | 陈卫卫 | 壮瑶药协同创新学术成果奖三等奖 |
12 |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竹茹清热颗粒的成型工艺 | 陈卫卫 | 壮瑶药协同创新学术成果奖三等奖 |
13 |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黄精固体速溶饮品的最佳提取工艺 | 陈卫卫 | 优秀论文二等奖 |
14 |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陈皮健脾颗粒的成型工艺 | 陈卫卫 | 论文优秀奖 |
六、学术交流
教研室老师们为提高自身科研能力,积极参加与本学科相关的学术会议。
序号 | 参会人 | 会议名称 | 会议地点 | 会议时间 |
1 | 王志萍 | 世界中医药前沿论坛暨WJTCM第二届编委会换届会议 | 深圳 | 2019.6.29-7.3 |
2 | 王志萍 |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成药分会2019年学术年会 | 杭州 | 2019.9.20-9.22 |
3 | 陈卫卫、刘雪梅 | 第三届中国(三亚)健康产业创新发展论坛暨“三九养生节” | 海南三亚市 | 2019.12.20-12.23 |
4 | 陈卫卫 | 第四届壮瑶药协同创新高端学术论坛 | 广西南宁市 | 2019.11.30 |
5 | 陈卫卫 | 第二届民族医药(产业)传承与振兴发展论坛 | 湖南长沙市 | 2019.11.15-11.17 |
6 | 陈卫卫、黎芳 |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制剂分会第二十届学术年会 | 重庆市 | 2019.9.20-9.23 |
7 | 陈卫卫 | 2019 年广西壮瑶医药与医养结合人才小高地“医养结合技术培训及推广活动” | 广西金秀 | 2019.8.26-8.28 |
8 | 陈卫卫 |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药膳食疗研究专业委员会第十届学术年会 | 甘肃兰州市 | 2019.8.2-8.6 |
9 | 陈卫卫 | 首届世界食疗与营养大会 | 广东深圳市 | 2019.5.24-5.27 |
10 | 陈卫卫 |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医养结合分会2019年学术年会暨医养结合技术培训班 | 广西南宁市 | 2019.5.16-5.19 |
11 | 陈卫卫 | 第二届中国(三亚)健康产业创新发展论坛暨“三九养生健康节” | 海南三亚市 | 2019.1.8-1.10 |
12 | 丁文雅 | 第十三届中国药物制剂大会 | 烟台 | 2019.10.11~10.13 |
七、其他工作
在完成教学和科研等日常工作的同时,教研室还积极配合学院各级部门的工作,不断提高教研室综合素质,加强团队的凝聚力。
(一)教书育人,协助搞好学生工作 教研室老师非常重视对学生的教育指导和帮助。平时能经常和学生进行交流,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二)积极参加学院、药学院组织的各项有益活动。比如:王志萍、刘雪梅积极参加第十九届教职工学校教职工运动会,并取得一定的成绩。
(三)注重交叉学科之间的交流,如多次与数理、炮制经营等教研室进行教学经验交流。
经过一年的共同努力,药剂教研室在政治思想、教学、科研工作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绩。在即将来临的新的一年中,我们全体教研室成员将更加努力,奋发图强,争取更大的成绩。
一、做好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完成教研室开设课程的教学工作.
1.继续抓日常教学工作,提高管理意识
加强本教研室常规管理,加强课前、上课、课后等教学环节,进一步完善教研室各课程教学设计、教学大纲。加强教师们的联系,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2.积极开展新课教师的试讲工作和老教师的公开示范教课,形成良好“以老带新”局面,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同时加强在上一学年学生评教靠后的老师们的教学业务能力,指出其不足,加强改进。
3.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中注意“以学生为中心”思想,活跃课堂气氛,争取评上学生最喜爱的老师。
二、深化教学改革,推进课程建设
1.加强教研室例会制度
教研室例会要求每周一次(特殊情况除外)交流探讨教学经验和新的教学方法,针对老师尤其使青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共同讨论,找出解决办法。
2巩固课程资源建设共享,补充完善教研室网络课程,争取2020年取得自治区一流课程。
三、在本学年的基础上,积极组织教师申报科研项目,以科研反哺教学,提升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