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教研室活动记录

2020-2021集体备课(一)
——太极拳整体运动四要素

作者:覃月泉 发布时间:2020-10-07 18:59:26 浏览次数: 【字体:

2020年10月6日,传统保健教研室组织了一次主题为《太极拳整体运动四要素》的集体备课,主备课老师为陈桂真老师。

本次备课的目标是,通过太极拳整体运动四大要素的讲解,促进学生对太极拳动作特点的理解,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太极拳技术要领。陈老师将太极拳运动技术特点归纳为四个要素:步伐规律、意念活动、协调一致和节奏感。一、步伐规律。以起势例,太极拳的步伐规律为“点起点落、轻起轻落”,开步时轻轻抬脚,落地是从脚尖开始点落。二、意念活动,如起势抬手下按的动作,抬手时感觉拉着皮筋,下按时仿佛在水中按着浮板。学生在学习这个动作的时候往往动作僵直,意念活动和呼吸的带入可以帮助他们提高动作感觉。三、协调一致,如手下按时,屈蹲动作和按掌动作应同时到位,且有定点。四、节奏感。太极地节奏缓慢,这是它给人最大的印象。太极的节奏感,实际上是基于前面3要素步伐规律、意念活动、协调一致构成的。

集体评议环节,老师们各抒己见,互相交流教学心得。教研室主任韦东谊副教授对陈老师的教学给予较高的评价,他认为陈老师归结的四大要素,观点新颖,可操作性强。同时他提出关于太极拳起势的另一种教学方法,供老师们参考。最后他建议,“协调一致”可以归结为“整体观”,与中医的“整体观”相联系。张静文老师在评议中补充了一点,即起势时,应强调“微屈膝、气沉丹田”,从而为下一步更好地抬脚。她建议老师镜面示范时应与学生动作方向保持一致。吴国天老师认为“拉皮筋、按浮板”的描述很生动、形象,学生更容易找到感觉。覃月泉老师反思自己,在平时太极拳教学中过多使用专业术语,对太极拳意念、攻防含义等理解不够深入,讲解不到位,建议今后教研室多组织相关知识培训和学习。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