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2015-2016下之广西文化
课堂教学设计表
授课章节 |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建设民族文化强区 |
授课学时 |
4 |
||||
所属课程 |
形势与政策 |
授课年级 |
2年级 |
||||
所属教研室 |
形势与政策教研室 |
授课专业 |
护理学 |
||||
教学内容分析(依据教学大纲) |
|||||||
1.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能力)、学习态度与价值观(情感) |
|||||||
1.介绍悠久灿烂的广西文化,展示广西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繁盛的文化艺术; 2.打造桂风壮韵的文化精品,建设民族文化强区。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广西悠久灿烂的广西文化以及广西现有文物的现状。 2.教学难点:打造桂风壮韵的文化精品,建设民族文化强区。
|
|||||||
2. 教学内容: |
|||||||
(一)观看与了解广西悠久灿烂的广西文化以及广西现有文物的现状(重点) 1.广西是人类的起源地之一 1973年10月,考古工作者在我们的百色地区发现了四千多件的旧石器。1998年美国年代学家发布了研究成果以手斧为代表的百色旧石器年代距现代有80多万年。这一发现也被美国的科学杂志刊登在封面,证明了中国百色地区是人类古文明的起源地之一,推翻了非洲为人类唯一文明起源地的说法。面对广西如此众多的史前文物遗址,中国著名的人类学家裴文中教授指出“中国可以成为世界上古人类学的中心,而广西是中心的中心。” 2.广西是名副其实的文化遗产大区 这个定位不是广西人自己说的,是几个文物局的局长调研之后说的。特别是2001年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的单其翔给当时的自治区主席马彪时说到的。广西的三座历史文化名城,桂林、柳州、北海(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 3.广西歌谣文化和戏剧文化 在广西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中,影响最大,覆盖最广,内容最丰富的是歌谣文化。所以广西也被成为歌海,歌谣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其中以桂剧、壮剧、彩调剧为代表。桂剧主要是以桂林的方言演唱的剧种。注重以生活气息的表演手法,唱功细腻。 4.广西服饰文化和铜鼓文化 广西的每一个少数民族几乎都有自己的服饰特点。这些服装在式样、材料选择等方面都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 在我们的广西民族博物馆里,无论是建筑的造型、还是展出的展品很多都是以它为模型建造的。这个就是我们的铜鼓文化。铜鼓在古代是一种祭祀的神器,距今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5.广西的节庆文化 我们广西每一个少数民族都有着自己非常独特的节日,每年大大小小的节日有三百多个。 6.广西特色的传统技艺 壮锦,绣球,坭兴陶都是极具广西特色的传统技艺。 7.广西的红色文化 广西是红色文化的重要教育基地。 (二)打造桂风壮韵的文化精品,建设民族文化强区(难点) 1.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 这个要求在广西所有的自然村中建成五个一。即一栋文化综合楼,一个戏台,一个篮球场,一支文艺队,一支篮球队。特别是来宾的同学应该回家就会发现,家里的文化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了。慢慢的广西所有的村都要建成村级公共服务中心。 2.《南国之声音乐会》 3.《印象,刘三姐》 4.广西民族博物馆 广西文化绚烂多彩,有山有水,有自然风光,也有人文景象,希望各位通过本次讲课能更加了解我们的广西,更加喜爱我们的广西,用我们的努力共同延续广西的灿烂文化。 (三)作业 结合自己家乡的情况,提出自己家乡如何打造桂风壮韵文化精品的好点子。 |
|||||||
3. 学情分析及教学预测: |
|||||||
学情分析: 该班学生为本科一年级学生,学习热情较高,学习态度比较认真,到课率高。但在课堂上仍有部分同学出现玩手机的现象。经过教育后,绝大多数同学都能认真听讲。学生主动性有待加强,回答问题时需要多鼓励。 教学预测: (1广西文化的宣传在电视和网络中虽能得到了解,但是学生并不关注。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同学们介绍自己家乡的特色特产,可望激发学生对讲授内容的学习兴趣,乃至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学生已初步了解广西的各种特色文化,但是关于如何利用自身文化特点打造文化精品、建设民族文化强区并不十分了解,因此在本课程教学中应结合实例,并与现阶段取得的成果相联系,培养学生对建设家乡的思考与决心。 (3)学生对自己家乡充满了自豪,从而会对学习内容感兴趣。 (4)平时和学生接触较多,已建立较好的感情基础,有利于本章内容的学习。 |
|||||||
4. 教学策略与方法选择: |
|||||||
这是一节形势与政策的理论课,包括广西文化特色、广西现有文物现状、文化建设等内容。了解广西悠久灿烂的广西文化以及广西现有文物的现状为教学重点,打造桂风壮韵的文化精品,建设民族文化强区为教学难点,本课程的教学设计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我做了如下设计: 本课以“壮歌导入,创建话题”方法,创设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结合实际学习。以相关广西特色文化展示内容开始,激发学生对广西文化的兴趣。 在讲解广西悠久灿烂的广西文化以及广西现有文物的现状时,从七个文化板块入手,详细介绍了广西文化的特色,思路新颖,学生容易掌握,有效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文化的情感。 在讲解如何打造桂风壮韵的文化精品,建设民族文化强区时,结合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南国之声音乐会、《印象,刘三姐》等文化精品使同学们明晰国家及广西政府在打造文化强区的思路与做法。 最后设置课堂提问及课后作业,进一步加深学生的印象,让学生掌握这节课的重点内容。并提出发散、扩展、升华学生思维的问题,让学生课外搜集资料,有利于学生将来开展更深入的研究。 整堂课,应用了图片、图表、案例等多种教学多媒体资源,采用了提问、讨论、推理等自主互动组织形式。 |
|||||||
5.学习资源: |
|||||||
1. 教材:《形势与政策》(广西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2016版)。 2.多媒体课件:结合教学经验,制作PowerPoint多媒体课件,充分体现本学科学习特点。 3.网上教学平台:通过播放视频,调节课堂气氛,增加课堂趣味性;将课程讲稿、课程大纲、教学课件、课堂辅助教学资料对学生进行开放,增加学生的信息量 4.相关的视频; |
|||||||
6. 课堂教学与媒体教学的结合 |
|||||||
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视频,使学生对广西文化有更为全面的认识,有助于学生理解国家及广西政府在打造文化强区的思路与做法,培养学生对国家和家乡的热爱、自豪感和使命感。 |
|||||||
7. 教学互动环节设计: |
|||||||
拟提出问题:
2.结合广西经济、社会、历史、传统等方面,思考如何建设具有壮乡桂韵的文化强区。 |
|||||||
8.课外自主学习设计: |
|||||||
1.结合自己家乡的情况,提出自己家乡如何打造桂风壮韵文化精品的好点子。 |
|||||||
9. 教学测量与评价: |
|||||||
1.课堂提问和课下思考题学生完成质量较高,学生能够基本掌握知识点,但自主学习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均有欠缺,不能灵活运用学过的知识,对实例进行分析、归纳。 2.学生参与度高,课堂活跃,回答问题的质量较好,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 3.情感教育,亲近学生,受到学生的喜爱。 4.学生观看视频,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兴趣。 5.由于学生基础存在差异,个别学生的学习意识不强,仍然只是一个听众,还没有从被动的学习变成主动的学习。 |
|||||||
10.教学反思与改进: |
|||||||
本节课教学的对象是本科一年级的学生,他们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在教学中学生主动性不高,因此,多让学生们主动探索、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整堂课,应用了举例、视频、动画、图片、文本等多种教学多媒体资源,利用提问、讨论、案例、复习知识点等多种教学方法将整堂课的知识点串联起来,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理论知识要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鼓励学生学以致用,让同学们在思考讨论的环境中进行学习,知识拓展,建议学生多看新闻,学生完成任务的同时也培养他们的探索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及自学能力。虽然教师讲解过程中学生是被动听,但是学生在完成任务,完成目标的过程是主动的。 |
|||||||
11. 思维培养意识的体现 |
|||||||
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与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