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2016-2017上之中美关系
课堂教学设计表
授课章节 |
中美关系 |
授课学时 |
2 |
||||
所属课程 |
形势与政策 |
授课年级 |
1年级 |
||||
所属教研室 |
形势与政策教研室 |
授课专业 |
护理学 |
||||
教学内容分析(依据教学大纲) |
|||||||
1.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能力)、学习态度与价值观(情感) |
|||||||
通过对中美关系的分析,了解影响中美关系的因素,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中美关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中国如何看待美国。 2.教学难点:中国如何看待美国。
|
|||||||
2. 教学内容: |
|||||||
一、中国周边的安全形势 香港暴乱、朝鲜卫星、南海问题、两岸关系、钓鱼岛问题等等 二、美国如何看待中国 (一)战略东移 (二)中美关系非常重要 (三)中美关系非常复杂 (四)中美关系的两种观点 (五)美国认为中国对其的三个挑战 (六)美国对中国的战略定位清楚 (七)美国认为的三大安全威胁 三、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美国怎么做的 (一)“亚太再平衡”的目的 (二)“亚太再平衡”的发展历程 (三)“亚太再平衡战略”解读 四、中国该如何看待美国(重点、难点) 五、总结 |
|||||||
3. 学情分析及教学预测: |
|||||||
学情分析: 该班学生为本科一年级学生,学习热情较高,学习态度比较认真,到课率高。但在课堂上仍有部分同学出现玩手机的现象。经过教育后,绝大多数同学都能认真听讲。学生主动性有待加强,回答问题时需要多鼓励。 教学预测: (1)关于中美关系的评论在电视和网络中虽能得到了解,但是学生并不关注。教学过程中,通过问题引入,可望激发学生对讲授内容的学习兴趣,乃至对大国关系的思考。 (2)学生已初步了解美国是如何看待中国,但是关于中国应该如何看待美国并不十分了解,因此在本课程教学中应结合实例,培养学生客观理性地分析两国关系。 (3)学生对中美两个大国之间关系感到既好奇又迷茫,从而会对学习内容感兴趣。 (4)平时和学生接触较多,已建立较好的感情基础,有利于本章内容的学习。 |
|||||||
4. 教学策略与方法选择: |
|||||||
这是一节形势与政策的理论课,包括美国如何看待中国、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中国如何看待美国等内容。中国如何看待美国既是为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本课程的教学设计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我做了如下设计: 本课以“提问导入,创建话题”方法,创设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结合实际学习。以中国周边的安全形势开始,激发学生对中美关系的兴趣。 在讲解美国如何看待中国时,从七个方面入手,详细分析了中美之间既重要又复杂的关系,思路新颖,学生容易掌握,有效培养学生看待国际政治的大局观。 在讲解中国如何看待美国时,结合美国大选、美国的创新能力等使同学们明晰未来中国崛起发展过程当中,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国家就是美国。。 最后设置课堂提问及课后作业,进一步加深学生的印象,让学生掌握这节课的重点内容。并提出发散、扩展、升华学生思维的问题,让学生课外搜集资料,有利于学生将来开展更深入的研究。 整堂课,应用了图片、图表、案例等多种教学多媒体资源,采用了提问、讨论、推理等自主互动组织形式。 |
|||||||
5.学习资源: |
|||||||
1. 教材:《形势与政策》。 2.多媒体课件:结合教学经验,制作PowerPoint多媒体课件,充分体现本学科学习特点。 3.网上教学平台:通过播放视频,调节课堂气氛,增加课堂趣味性;将课程讲稿、课程大纲、教学课件、课堂辅助教学资料对学生进行开放,增加学生的信息量 4.相关的视频; |
|||||||
6. 课堂教学与媒体教学的结合 |
|||||||
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视频,使学生对中美关系有更为全面的认识,有助于学生理解国家的大国外交,培养学生对国际政治的分析能力。 |
|||||||
7. 教学互动环节设计: |
|||||||
拟提出问题:
2.美国认为中国对其有什么挑战。 |
|||||||
8.课外自主学习设计: |
|||||||
1.中国公民该如何看待中美关系。 |
|||||||
9. 教学测量与评价: |
|||||||
1.课堂提问和课下思考题学生完成质量较高,学生能够基本掌握知识点,但自主学习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均有欠缺,不能灵活运用学过的知识,对实例进行分析、归纳。 2.学生参与度高,课堂活跃,回答问题的质量较好,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 3.情感教育,亲近学生,受到学生的喜爱。 4.学生观看视频,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兴趣。 5.由于学生基础存在差异,个别学生的学习意识不强,仍然只是一个听众,还没有从被动的学习变成主动的学习。 |
|||||||
10.教学反思与改进: |
|||||||
本节课教学的对象是本科一年级的学生,他们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在教学中学生主动性不高,因此,多让学生们主动探索、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整堂课,应用了举例、视频、动画、图片、文本等多种教学多媒体资源,利用提问、讨论、案例、复习知识点等多种教学方法将整堂课的知识点串联起来,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理论知识要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鼓励学生学以致用,让同学们在思考讨论的环境中进行学习,知识拓展,建议学生多看新闻,学生完成任务的同时也培养他们的探索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及自学能力。虽然教师讲解过程中学生是被动听,但是学生在完成任务,完成目标的过程是主动的。 |
|||||||
11. 思维培养意识的体现 |
|||||||
培养学生用辩证客观、合作共赢的思维看待大国关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