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2016-2017下之中东局势
课堂教学设计表
授课章节 |
中东局势 |
授课学时 |
4 |
||||
所属课程 |
形势与政策 |
授课年级 |
2015级 |
||||
所属教研室 |
形势与政策教研室 |
授课专业 |
中药学 |
||||
教学内容分析(依据教学大纲) |
|||||||
1.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能力)、学习态度与价值观(情感) |
|||||||
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中东乱局的由来及目前的形势,进一步分析中国在此乱局中所扮演的角色,并获得自主学习的体验与方法,树立学生对国际政治局势的了解,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及对国家实力的信心。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认识中东局势。 2.教学难点:如何认识复杂中东局势中的中国角色。
|
|||||||
2. 教学内容: |
|||||||
一、复杂的中东局势(重点) (一)中东乱局的由来 1.为什么叫中东? 这个地方叫做大中东地区。亚洲的西部叫西亚,非洲的北部叫做北非,这个地区叫做大中东地区。以欧洲为中心,过去把这叫做近东,这一块叫做大中东地区。二十多个国家,都信仰伊斯兰教,除了以色列不信以外,其他的都信仰伊斯兰教,主体是阿拉伯国家,但是像土耳其呀、伊朗啊这不是阿拉伯国家,但是他们都信仰伊斯兰教。 2.中东盛产什么? 这个地方出石油,世界能源基地。中东的石油多到什么程度?目前世界探明石油储量的55%在中东,且开采、生产成本低廉。 3.中东这些国家自身有什么问题? ①家族统治 以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为例 以埃及领导人穆巴拉克为例 ②贪污腐败 ③民不聊生 分配不公,国家的贫富差距大等问题突出 (二)中东乱局与中国的关系? 大国责任、能源来源、历史渊源 中国现在已经在向世界舞台的中央迈进,越来越靠近,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发生的重大事件中国都要关注。 伊斯兰国 叙利亚问题 1.叙利亚问题的介绍 2.美俄对叙利亚的不同想法 (四)恐怖组织——伊斯兰国 1.ISIS目的 2.其领导人——巴格达迪 3.残忍暴行
二、复杂中东局势中的中国角色(难点) (一)中国是促进中东经济发展的积极推动者。 “一带一路” (二)推动中东政治秩序重建与稳定 中国在中东没有“代理人”,这恰恰也是中国的优势,更体现出中国在这个地区没有私利,可以成为该地区公正的扮演者。 (三)推动中东局势焦点(叙利亚问题)政治解决进程 中国可以起到更为积极的推进作用
三、复习思考题 (一)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二)结合中东问题面面观的资料,谈谈中国在当今国际政治形势中应如何应对。 |
|||||||
3. 学情分析及教学预测: |
|||||||
学情分析: 该班学生为本科一年级学生,学习热情较高,学习态度比较认真,到课率高。但在课堂上仍有部分同学出现玩手机的现象。经过教育后,绝大多数同学都能认真听讲。学生主动性有待加强,回答问题时需要多鼓励。学生通过“叙利亚问题”、“伊斯兰国恐怖袭击”等典型事件对于中东局势有一定的了解,但是了解不多、不全面,可在课堂中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讲授内容的学习兴趣。 教学预测: (1)中东局势的报道在电视和网络中能得到了解,学生对其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对进一步了解其内容有一定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通过结合当下热点话题“叙利亚问题”,可望激发学生对讲授内容的学习兴趣,乃至对时事政治探索热情。 (2)学生已初步了解了中东局势,但是关于如何认识复杂中东局势中的中国角色并不清楚,因此在本课程教学中应结合实例,并与一些时事理论相联系,树立学生对国际政治局势的了解,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及对国家实力的信心。 (3)学生对与当下时事政治相关联的话题可能感兴趣。 (4)平时和学生接触较多,已建立较好的感情基础,有利于本章内容的学习。 |
|||||||
4. 教学策略与方法选择: |
|||||||
这是一节形势与政策的理论课,包括中东乱局的由来、叙利亚问题、美俄博弈、中国在此乱局中的角色等内容。认识中东局势为教学重点,如何认识复杂中东局势中的中国角色为教学难点,本课程的教学设计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我做了如下设计: 本课以“时政导入,创建话题”方法,创设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结合实际学习。以相关时事政治内容开始,激发学生对中东局势的兴趣。 在讲解中东乱局时,从国情、党情、世情入手,详细解读当下的复杂的国际政治形势,思路新颖,学生容易掌握,有效培养学生总结分析的能力。 在讲解复杂中东局势中的中国角色时,结合“一带一路”、中国在联合国投票时三次使用否决票反对对叙动武等案例使同学们对国家在对待中东问题的立场与态度有深刻认识。 最后设置课堂提问及课后作业,进一步加深学生的印象,让学生掌握这节课的重点内容。并提出发散、扩展、升华学生思维的问题,让学生课外搜集资料,有利于学生将来开展更深入的研究。 整堂课,应用了图片、图表、案例等多种教学多媒体资源,采用了提问、讨论、推理等自主互动组织形式。 |
|||||||
5.学习资源: |
|||||||
1. 教材:《形势与政策》。 2.多媒体课件:结合教学经验,制作PowerPoint多媒体课件,充分体现本学科学习特点。 3.网上教学平台:通过播放视频,调节课堂气氛,增加课堂趣味性;将课程讲稿、课程大纲、教学课件、课堂辅助教学资料对学生进行开放,增加学生的信息量 4.相关的视频; |
|||||||
6. 课堂教学与媒体教学的结合 |
|||||||
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视频,使学生对中东局势有更为全面的认识,有助于学生理解中国对于推动地区政治问题积极解决、捍卫世界和平的决心和立场,培养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和自豪感、居安思危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
|||||||
7. 教学互动环节设计: |
|||||||
拟提出问题: 1.结合历史地理宗教等因素,分析中东乱的缘由。 2.结合国际形势、社会、历史等方面,思考中国应如何自处。 |
|||||||
8.课外自主学习设计: |
|||||||
1.结合中东问题面面观的资料,谈谈中国在当今国际政治形势中应如何应对。 |
|||||||
9. 教学测量与评价: |
|||||||
1.课堂提问和课下思考题学生完成质量较高,学生能够基本掌握知识点,但自主学习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均有欠缺,不能灵活运用学过的知识,对实例进行分析、归纳。 2.学生参与度高,课堂活跃,回答问题的质量较好,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 3.情感教育,亲近学生,受到学生的喜爱。 4.学生观看视频,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兴趣。 5.由于学生基础存在差异,个别学生的学习意识不强,仍然只是一个听众,还没有从被动的学习变成主动的学习。 |
|||||||
10.教学反思与改进: |
|||||||
本节课教学的对象是本科一年级的学生,他们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在教学中学生主动性不高,因此,多让学生们主动探索、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整堂课,应用了举例、视频、动画、图片、文本等多种教学多媒体资源,利用提问、讨论、案例、复习知识点等多种教学方法将整堂课的知识点串联起来,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理论知识要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鼓励学生学以致用,让同学们在思考讨论的环境中进行学习,知识拓展,建议学生多看新闻,学生完成任务的同时也培养他们的探索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及自学能力。虽然教师讲解过程中学生是被动听,但是学生在完成任务,完成目标的过程是主动的。 |
|||||||
11. 思维培养意识的体现 |
|||||||
培养学生用客观理性的态度看待国际政治问题 培养学生全面分析政治事件的思维方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