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桂,扎实推进广西民主政治建设
课堂教学设计表
授课章节 |
专题一 依法治桂,扎实推进广西民主政治建设 |
授课学时 |
4 |
||||
所属课程 |
形势与政策 |
授课年级 |
2年级 |
||||
所属教研室 |
形势与政策 |
授课专业 |
公共事业管理(卫生方向) 应用心理学(医学心理学) |
||||
教学内容分析(依据教学大纲) |
|||||||
1.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能力)、学习态度与价值观(情感) |
|||||||
目标:了解依法治国在广西的具体实践措施,理解法治中国、法治广西的重要性以及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难点为如何让学生对“法治社会”产生共鸣,理解、支持法治广西、法治中国建设,主要通过让学生参与讨论、例举与学生贴近的事例两种方式提高学生的课堂兴趣。教学重点为掌握法治广西的具体实践措施。
|
|||||||
2. 教学内容: |
|||||||
一、法治广西:实现广西跨越式发展的坚强保障 1.依法治桂,建设法治广西要求我们更加忠实广西法治建设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2.依法治桂,建设法治广西要求我们更加重视以法治方式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3.依法治桂,建设法治广西要求我们更加重视以法治推动和保障广西的发展 二、基层民主自治制度主要是指我国的基层群众性自治制度,是指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形式及其运作方式,它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方式、方法、程序的总和,是人民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和 社会事务的一种形式,是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 1.要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提高基层民主自治的制度化水平。不断提升民主选举的质量。 2. 扩大自治范围,进一步扩充民主自治的广度和深度。 3.推进基层党组织党内民主,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 4.推进县乡级民主法治建设,进一步推进不同层次民主的协调发展。 5.加强能力建设,进一步提高农村广大干部群众的民主法治素质。 三、社会稳定的风险评估机制:重大决策的先决条件 四、互联网管理:虚拟社会的安全防线 五、分组讨论 讨论内容:你理解的民主是什么样的? 总结。
|
|||||||
3. 学情分析及教学预测: |
|||||||
1.了解法治对广西的重要意义; 2.了解法治广西的主要举措。
|
|||||||
4. 教学策略与方法选择: |
|||||||
1.从观看法治广西微电影大赛的部分参赛作品引入法治广西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理解法治对广西发展的重要意义; 3.了解法治广西的具体做法。
|
|||||||
5.学习资源: |
|||||||
1.观看法治广西微电影大赛的部分参赛作品。 2.张文显:《良法善治-民主法治与国家治理》,法律出版社,2015年版。 3.凌斌:《法治的中国道路》,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4.季卫东:《通往法治的道路:社会的多元化与权威体系》,法律出版社,2014年版。
|
|||||||
6. 课堂教学与媒体教学的结合 |
|||||||
通过案例说明法治建设的重要性,进一步说明法治广西的意义及其主要措施。 |
|||||||
7. 教学互动环节设计: |
|||||||
拟提出问题进行课堂讨论:你理解的民主法治是什么样的?
|
|||||||
8.课外自主学习设计: |
|||||||
课后思考: 1.为什么说法治广西是实现广西跨越式发展的坚强保障? 2.如何做一名知法、懂法、守法、护法的新时代大学生? |
|||||||
9. 教学测量与评价: |
|||||||
|
|||||||
10.教学反思与改进: |
|||||||
存在问题:授课时对于“基层民主自治制度”解释语言有时过于书面化,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改进方法:要结合学生专业、学生生活,尽量以生活的语言表述出来。
|
|||||||
11. 思维培养意识的体现 |
|||||||
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 培养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