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表

发布时间:2017-10-08 12:09:30 浏览次数: 【字体:

课堂教学设计表

授课章节

美丽广西

授课学时

4

所属课程

形势与政策教育

授课年级

2014年级

所属教研室

形势与政策教研室

授课专业

针推康复专业、口腔医学专业

教学内容分析(依据教学大纲)

1.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能力)、学习态度与价值观(情感)

通过教学,介绍广西的历史之美,生态之美,文化之美,民族和谐之美,发展和独特之美,帮助学生了解国家政策,使之对党的事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充满信心。

1.重点:指出生态文明发展的重要性,2.难点:引导大学生进行生态建设,建设美丽广西,美丽中国。

2. 教学内容:

  • 广西的基本情况
  • 历史之美,广西具有悠久的历史,红色革命根据地。

(二)生态之美,

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山川河流、地质地貌、动植物资源)——凸显山清水秀、风景美丽(典型桂林)。

‚广西生态发展状况。(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产业结构、发展方式和消费模式;如生态旅游,生态产业。生态农业恭城模式——猪-沼-果等模式)

ƒ美丽城乡,宜居广西。

南宁绿城,天下第一夜景城柳州的百里柳江,百里画廊。

(三)民族和谐之美,

民族聚居—— 和睦相处;(和睦之美)

‚民族区域自治——(民主之美)

ƒ民族团结——历史悠久、“多元一体”民族团结广西模式、民俗共融、民风淳美(  民风之美)

  • 推进发展——富民强桂、“五位一体”  (发展之美)

(四)文化之美。山水文化(桂林山水)、山歌文化(民歌节、印象刘三姐、三月三歌圩、黑衣壮等)、民俗文化(龙脊梯田、恭城油茶、三大粉、抛绣球等)、建筑文化(灵渠、骑楼等)。

党的十八大提出“文化强国”战略,提升文化软实力。随着东盟经济圈和泛北部湾经济发

展圈的建立,广西正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打造民族文化与东盟各国文化交流的国际平台,经济活力得到增强,区域影响力得到积极拓展。

(五)发展之美:富民强桂新跨越发展战略;

‚“两区一带”(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桂西资源富集区、两江经济带)优势互补、协调发展战略

ƒ开放合作:中国-东盟合作、泛北部湾区域合作、国内区域合作。

十七大提出“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十八大报告指出:“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使广大民众获得利益的满足 

(六)独特之美。感悟美丽广西,广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孕育了大量珍贵的动植物资源。

自然资源与生态文明之最:德天瀑布、乐业天坑、崇左白头叶猴、德保矮马、龙胜银杉等;

‚人文历史之最:灵渠、伏波山、左江壁画、南宁国际民歌节、印象刘三姐、桂林九天银河瀑布:

ƒ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之最:梧州宝石之都,花岗岩基地岑溪,柳州两面针,玉柴机器,梧州冰泉豆浆,生态农业恭城模式:

④革命历史之最:桂林文化名城,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二、美丽广西的背景解读

广西的生态欠账和环境污染:在2012年发现的龙江河镉污染事件,也是由于当地死鱼大量浮现,才引爆出惊人的水体镉超标。2013年贺州水污染事件镉和铊污染。

美丽中国”的提出:

一是人与自然新和谐。生态文明要求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在此基础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现代化。

二是文明新境界。生态文明倡导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的文明,不是物质财富增加而自然受到伤害的文明。

三是社会新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状态,不是单纯的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问题,而是要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三、美丽广西活动的意义

(一)人才培养:大学生生态伦理价值观念的培育

仅有制度规范约束是不够的,必须触及内心,成为“我要如此”。

(二)广西建设:推进“富裕、文明、文化、平安、生态”广西

全面发展——“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人”

大学生作为社会高素质人才,应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楷模。

(三)广西建设:推进“富裕、文明、文化、平安、生态”广西

“十一五”时期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全力推进以富裕广西、文化广西、生态广西、平安广西为中心内容的和谐广西建设。

“十二五”时期是我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加快“富民强桂”的关键时期。

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新时期,广西各族人民必须协调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和谐广西的发展。

3. 学情分析及教学预测:

1.学生了解广西区情。

2.了解广西生态文明建设存在问题和解决措施。

3.大学生参与美丽广西活动的意义

4. 教学策略与方法选择:

1.以“美在广西”视频引入课堂。导入广西的美在哪里?

2.从广西生态欠账引出进行生态建设广西的重要性。

3.指出生态建设美丽广西的重要意义。

5.学习资源:

  1. 网络短片:《生态文明现状》
  2. 广西电视台视频《美在广西》
  3. 《美丽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4. 《形势与政策教育读本》2014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6. 课堂教学与媒体教学的结合

利用背投视频多媒体设备,播放《美在广西》、《生态文明现状》以及课堂案例。使学生对广西的美丽有感性认识,对生态欠账的案例有直观了解。

7. 教学互动环节设计:

拟提出问题:

  1. 广西美丽在哪里?
  2. 如何保护广西的美丽?
  3. 大学生应该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怎样的作用?

8.课外自主学习设计:

利用手机等电子设备随手拍“生活中的不文明行为”

9. 教学测量与评价:

 

10.教学反思与改进:

存在问题:由于本课程课时较少,进行专题讲授时有时会存在专题讲授不够深入的现象

改进方法:要求学生课余以网络课堂学习为补充。

11. 思维培养意识的体现

在授课时逐步培养学生对社会敏感问题的科学的思辨能力,运用网络资源获取新知识和相关信息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培养,让学生逐步具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国家政策,对党的事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充满信心,不断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