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高发传染病中西医结合转化医学重点实验室简介和研究方向介绍
实验室简介:
广西高发传染病中西医结合转化医学重点实验室于2018年12月获批成立。实验室面积约1000平方米,有基础研究基地和临床研究基地组成。配置有流式细胞仪,荧光光切成像系统等约价值1000万元的仪器设备。现有固定成员39人,其中二级教授1名,广西名中医2人。正高职称9人,副高职称19人,具有博士学位成员21人,硕士学位成员17人,学科专业涉及中西医结合,免疫学,中药学和临床医学等多个学科。
实验室定位:
建立适合广西高发传染病实际需要的中西医结合理论,技术和方法体系,推动产学研结合,提升基础和临床深度融合的转化医学创新能力,成为区域一流,国内知名的传染病中西医结合转化医学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研究方向:
1、乙肝,肝癌和艾滋病患者免疫力评估关键技术研究:
利用特异性免疫基因与分子检测技术评估乙肝、艾滋病患者的免疫力,分析与健康人群的差异,研究其产生的机制,寻找能够改善患者免疫力的中医药治疗药物;进而推广该技术服务社会,包括疾病预测、指导治疗、临床预后评估等。
2、广西特色实验动物模型的研发和应用:
利用广西的食蟹猴和树鼩等特色动物资源,建立能更好反映人临床症状的疾病动物模型,以辅助疾病发生发展机制和药物开发研究。
3、中医药防治乙肝,艾滋病及相关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系统开展中西医结合防治艾滋病、慢性肝病理论研究,建立中西医结合治疗艾滋病、慢性肝病创新理论体系;明确中西医结合增效减毒的治疗作用,探索积极有效治疗广西高发传染病的新手段、新方法;以中医药物质基础研究为重点,科学阐述中医药复方多途径多靶点的治疗作用。
4、广西地区乙肝,艾滋病的分子流行病学及预防研究:
针对广西HIV/HBV等高发传染病进行病原学、流行病学、分子流行病学、药理流行病学、实验流行病学、数理流行病学研究,探讨HIV/HBV等高发传染病的流行规律、流行特征、流行因素、预防措施以及影响因素;探讨中医壮瑶医药防控HIV/HBV等高发传染病适宜技术与应用,优化中医壮瑶医药防控策略,提出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为广西防治高发传染病提供技术支撑与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