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建设体现“两性一度”
《组织学与胚胎学》“两性一度”建设内容
岑妍慧
《组织学与胚胎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因为它不仅与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这些基础课程有着紧密关联,还是很多临床学科的基础,同时还与医学的许多基础研究密切相关。
因此,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在学校办学定位的指引下,我们围绕临床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创新、灵活的方式充分利用线上线下的教育资源进行教学,旨在培养学生人文、科学和职业素养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真正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所以我们这么多年来一直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并以此指导我们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紧密契合课程目标,除了教材选用符合相关规定外,而我们在教学内容上对其进行合理地分解和组合,注重其深度和广度科学性,从而提高课程内容的高阶性。
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①一是教学内容的衔接度:线下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计根据线上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来确定,也就是说线下课堂教学是线上教学的延伸和拓展,线上教学是线下教学的基础和依据。因此我们在线下的教学重点将通过让学生完成相关工作任务或解决相关实际问题来检验其线上学习有关知识和理论的掌握情况,引导学生克服和解决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达到线上与线下的教学内容的紧密衔接。
②二是教学方法的恰当度。线下课堂教学方法我们会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水平来确定。一般来说,内容抽象、学生不太感兴趣的知识,可采用讨论法、案例法等教学方法。而内容复杂、学生理解难的,则可采用观摩法(如观看视频、录像)、互动讲解法和讲授法等教学方法。现以“疏松结缔组织结构”和“骨骼肌收缩原理”两个教学内容为例阐述实施步骤:
教学内容 |
教学方法 |
教学手段 |
教学时间 |
疏松结缔组织的结构特点 |
提出问题:什么是“蜂窝织炎”?为什么“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病灶弥漫?引发学生对较枯燥、抽象的学习内容产生兴趣 |
以问题为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带着问题学习,自己解决问题。 |
15分钟 |
骨骼肌收缩原理 |
先板书出主要思路,再观摩微课视频,然后师生进行互动讨论,最后教师讲授总结。 |
|
20分钟 |
③三是问题探究的深刻度。线下课堂教学最忌讳的是浅层化、表面化和简单化,为此,我们会把相关学习中发生的各种情况和问题都要尽可能指出来,不仅让学生了解问题的类型,而且还能分析出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并能找出最佳的解决方法。
④四是学生参与的广泛度。在进行小组学习汇报和展示的过程中,大多都是由小组优秀成员作为代表进行汇报,这样容易让一些学习自觉性不够高的学生被边缘化,这样不利于所有学生发展和进步,因此,在小组汇报展示的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采用抽签的方式,让每个学生都充分参与、充分准备,才能让每个学生都共同进步,避免学生在学习上“一枝独秀”。
教学中还注重科研反哺教学,将一些学科发展前沿和相关教学内容联系起来。例如在讲到胰腺组织学结构时,把它与临床糖尿病的发病原因、症状以及治疗方法结合起来,并且还介绍了自己对胰腺干细胞的研究发现,帮助学生培养临床思维和科研能力,从而突出课程内容的创新性。还有,在学习肝窦周隙储脂细胞功能——储存维生素A和合成胶原纤维与基质时,结合广西为肝癌好发区域,介绍了肝癌发生的三部曲:肝炎、肝硬化与肝癌,点明肝硬化与肝纤维化的相关性,联系本教研室中草药抗肝纤维化的科研课题;在讲到胚胎学部分肝发生的时候,提到癌胚抗原AFP,指出在胚胎发生的过程中也出现肿瘤相关抗原,结合本科研课题,介绍了肿瘤-睾丸抗原,因为在胚胎时期时出现肿瘤相关抗原是正常的,而在出生后的再次出现,往往这些肿瘤相关抗原会成为肿瘤辅助诊断的血清学指标,以激发学生科研兴趣。而在上到消化腺-肝脏这一内容时,引入了目前肝癌的治疗方法里,免疫治疗就是其中热门方法之一,然后再结合课题研究讲述树突状细胞作为抗原递呈细胞,可以将肝癌相关抗原递呈给T淋巴细胞,然后激活机体免疫应答,最终结果是在一定程度上杀伤了肝癌细胞。课堂上,学生对该模式的教学活动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热情,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课程临近结束时还饶有兴趣的跟老师探讨。这样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和科研创新能力。把科研成果引进课堂,实施科研反哺教学,无异于是向学生注入了强针剂,活跃了课堂氛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实施科研反哺教学,把相关科研内容引入到教学中,扩展了学生的知识范围,拉近了学生和临床的距离。学资源也丰富多样,除了提供有这些基本资源外,还提供了具有课程特色的资源,例如学生自己制作的细胞模型、组织模型展示,小论文展示等。
最后,还围绕课程目标设计多元学习评价体系,其中形成性评价包括了即时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而在终结性评价中,我们运用了四个“结合”,将线上学习考核与线下学习考核相结合、学习过程考核与学习结果考核相结合、理论学习考核与实践应用考核相结合、个人自评与小组考评相结合、系统平台考核与教师考核相结合,如此更全方位地对每一位学生学习能力、实验能力、表达能力、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等进行综合考评,相信这样的评价方式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认识自己学习中的不足,而且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这就增加了学生学习的“挑战度”。具体各项考核组成见下图(考核方案)。最后成绩和对照班成绩进行对比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釆用均数±标准差(X±s )表示,进行正态性及方差齐性检验,多组计量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