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教研室2013-2017年建设规划
一、教研室建设总体目标
教研室由医学微生物学和医学免疫学两个学科组成,其中医学免疫学为学校重点学科。教研室的总体建设目标是:以学科建设为契机,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和引进高层次教学与研究人才,建立和完善科学研究平台,促进和培育重点研究领域,开展多方位高层次的教学与科学研项目,争取在5-10年内获得更高级别的学术研究成果,进而把教研室建设成为一个以教学科研为中心、人才梯队组成合理、学术氛围深厚、在区域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人才培养摇篮。
教研室主要研究方向为天然免疫识别分子研究、抗感染免疫与免疫调节、肿瘤免疫。
二、教研室建设具体目标与措施
(一)师资队伍建设
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教研室师资队伍建设总的指导思想是:加强教研室建设工作的领导,提高专职和兼职教师的主人翁意识,注重人才梯队建设,注重培养和引进高层次教学和研究人才。
目前教研室有专职教师9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3人,讲师1人,助教2人;其中拥有博士学位3人,硕士学位4人,学士学位2人。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历学位结构相对合理。
微免教研室目前正在发展免疫学科、而且教学任务繁重、因此亟需引进教学与科研经验丰富的中、青年教师或博士研究生以充实和完善教学、科研的教学团队建设。具体措施包括:
1.加强后备学科带头人的培养,确定和提高后备学科带头人的学术素养。
2015年教研室主任肖健到澳大利亚做访问学者一年
2. 加强对各级职称人才的培养与督促,形成教授、副教授、讲师、实验师、助教多个层次结构合理的学科梯队。
积极鼓励老师申报课题、发表论文、晋升职称
3. 加强人才引进,根据学科需求引进符合专业方向的博士、硕士1~2人。
2013年引入2名微生物学硕士2015年申请引入1名免疫学专业博士4. 加强原有工作人员的外出学习,重在培养已有技术骨干。
具体的措施为:
每年选派1-2名教师参加全国的免疫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短期培训或讲座(2013年桂林免疫学学习班和2015年7月北京免疫学学习班)每年选派2-3名教师参加全国性和地区性的微生物学和免疫学大会,促进学术交流5. 加强兼职教师的聘请,以使免疫学各个方向都能达到平衡发展,达到传授知识、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精品课建设
教研室目前承担的主要课程为《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食品微生物学》、《微生物学检验》等。
我们拟以《医学免疫学》为突破口,计划在2015年申报校级精品课《医学免疫学》2016年建设《医学免疫学》学科网站,制定完备的教学文件,规范科学的教学环节,收集和积累教学资料,近期内将完成教学视频的建设工作。(三)教材建设
目前,教研室已完成主编和参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医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医学免疫学》和《病原生物学》的编写工作,同时结合新教材的特点,正在编写相应的教学大纲和实验指导,预计2016年春季正式使用。
(四)科学研究建设。
目前国家对本科院校的定位已经从单纯的教学型转变为教学研究型,因此,教研室本着依托科研能力和教学能力相互促进以提升内涵建设的指导思想,在未来五年,将就以下几个方面完善科研建设:
1. 科学研究方面
五年内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2项,省部级基金2-3项;每年发表论文3-5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2~3篇,普通期刊3~4篇,争取发表SCI论文1~2篇;开放学科实验平台,组织开展一系列学术交流活动,每周要有工作汇报,每两周要有文献学习,每月要对相关工作进行总结;三年后争取把本学科建设成为厅局级乃至省部级重点学科。2. 教学建设方面
五年内获得省部级教改课题立项1~2项,校级教改课题2~3项;五年内在各级专业期刊上发表教学论文4~6篇;五年内主持编写统编教材1~2部,参编教材1~2部;五年内组织1-2项教学成果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