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中医药大学医古文教研室2020年工作总结【校级一流本科课程质量评估用】
【校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质量评估材料】
广西中医药大学医古文教研室2020年工作总结
2020年,医古文教研室在教学、科研、对外交流、业务培训方面均取得较好成绩。现将本年度工作总结下:
1.职业道德建设
教研室全体教师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的规章制度;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如学校组织的各项教工活动、党员活动和工会活动;老师们爱岗敬业,关心集体。
2.教学工作任务
教研室按质按量地完成了各项教学任务,人均承担教学工作量为342.75标准课时/人,其中为本部本科生授课时数平均为266标准课时/人,教学工作量饱满。教研室按照教学大纲(包括实验教学大纲)要求,及时更新教案、讲稿。今年教研室教学任务繁重,每个老师都克服困难,全力完成教学任务,无教学事故发生。
3.教学管理
教研室积极推进教学改革措施,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改革。教研室坚持按照教研室活动计划开展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交流教学心得。老师之间相互听课,探讨教学问题。教研室坚持规范管理教学档案,全部授课计划、授课计划表、教学进度表、听课记录、学生成绩都进行归档保存。
4.教学竞赛与对外交流
(1)周祖亮、李晓梅2020年广西高校教育第十九届教学信息化大赛微课文科组组二等奖。
(2)李晓梅在基础医学院和学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举办的教学示范课活动中分别进行了教学演示与参赛经验交流,向教师同行们展现了医古文教研室青年教师的风采。
(3)陈玉平老师参加广西中医药大学组织的第七届青年教师教学大赛,获得优秀奖。
(4)周祖亮获得广西中医药大学第十一届校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成果名称:医文融合——基于培养中医思维的《医古文》教学研究与实践),对医古文教学实践有理论上的指导意义。
(5)在学术交流方面,因为疫情原因,教研室教师参与专业学术会议和对外交流活动较以往减少。2020年9月,周祖亮教授到上海中医药大学参加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出土先秦两汉医药文献与文物综合研究”开题研讨会。
5.人才引进与青年教师培养
2018年9月,教研室引进了陈玉平博士,成为专职青年教师。依照学校《青年教师导师制实施办法》,2020年由陈晓林副教授担任导师,制定“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开展培养工作。陈玉平老师顺利通过2020广西中医药大学教师课堂认证计划的培训课程。
6.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
教研室加强团队协作,多方面开展教研和科研活动。平时注重交流科研心得,积极申报教学项目和科研课题。
(1)在教学改革与研究方面,《医古文》申报校级一流本科课程并获得立项,已申报自治区一流本科课程。
(2)李晓梅获得2020年广西中医药大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重点项目:立品达人——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课程的思政教育研究(项目编号:sz201009)。
(3)周祖亮2018年度广西中医药大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重点项目“‘课程思政’视域下的《医古文》教学研究与实践”项目顺利结题。
(4)周祖亮担任副主编,编写高等医药院校“十三五”规划教材《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20年9月出版。
(5)在科学研究方面,教研室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坚持以科研促教学。周祖亮获得202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面向辞书编纂的简帛医学词语研究及数据库建设”(编号:20YJA740065)。医古文教研室共发表学术论文2篇。周祖亮一个科研项目结题,2016年度广西中医药大学科研重点项目“简帛医书方药文献整理及方药剂量研究”。
(6)医古文教师积极指导大学生科研项目和“大创”项目。
①李晓梅、周祖亮指导2020年广西中医药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课题“壮族医书《祖传秘方》整理与校注”,负责人:2019级中医学本科生吴爱嘉,起止时间:2020.12-2022.11,项目编号:2020DXS07。
②李晓梅指导2020年自治区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基于中医药文化服务与体验的生活馆‘青囊纪’”,负责人:2019级中医学本科生汤凤鲜,项目编号:202010600042。
③周祖亮指导2019年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习近平关于中医药的论述整理及其中医药思想研究”,负责人:2017级中医学本科生刘泓起止时间:2019.5-2020.12,项目编号:201910600004)。
④周祖亮指导2019年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中医药疑难字词整理推介及资料库建设” ,负责人:2017级中医学本科生刘泓起止时间:2019.5-2020.12,项目编号:201910600028。
7.教研日活动计划
2020年初,教研室制定了教研日活动计划,并按照计划开展教研日活动内容,如集体备课,教材探讨,政治学习,业务学习等,取得较好效果。
回顾本教研室全年的工作,既取得了较大成绩,同时也存在不足。例如人均发表论文数量太少,未取得科研奖励。在未来的一年,教研室将进一步加强教研室建设和教学科研工作,争取在论文发表和课程建设等方面取得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