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中医药大学医古文教研室2016年工作总结
2016年,医古文教研室积极落实和完成学校、学院关于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的各项工作,在教研室建设、教学改革、科学研究、日常管理等方面都有较大收获。现将本年度工作总结下:
1.职业道德建设:教研室全体教师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的规章制度;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如学校组织的各项教工活动、党员活动和工会活动;爱岗敬业,关心集体。特别是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过程中,老师们团结协作,积极参与,付出了辛勤劳动,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
2.教学工作任务:教研室按质按量地完成了各项教学任务,共完成1300个标准课时的教学工作量,人均425学时。制订针灸推拿学、壮医学专业《医古文》教学大纲和《医古文》实验指导。按照教学大纲(包括实验教学大纲)要求,及时更新教案讲稿。为教研室所承担的每门课程都选定合适教材,并补充和完善课件。完善了《医古文》网络课程。
今年,周祖亮副教授、陈晓林副教授分别担任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医古文》《大学语文》的编委。两种教材均已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3.教学管理:教研室积极推进教学改革措施,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改革。教研室上半年、下半年各进行了一次集体备课,交流教学心得。老师之间相互听课,探讨教学问题。教研室还建立了教学档案,全部授课计划、授课计划表、教学进度表、听课记录、学生成绩都进行归档保存。
4.师资培训:2016年1月,周祖亮到北京中医药大学参加“涉医简帛身体观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研讨会,并作为专家组成员出席该校中医医史文献专业博士学位论文开题会。5月,周祖亮到上海中医药大学参加出土医学文献研究国际研讨会。7月,周祖亮到上海参加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第18次学术年会,并作“广西石刻文献述略”大会交流报告。7月,陈晓林到井冈山参加第25次医古文学术交流年会。10月,周祖亮到北京大学参加广西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工程北京大学教学活动周。
5.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计划:教研室加强团队协作,多方面开展教研和科研活动。平时注重交流科研心得,积极申报教学项目和科研课题。
周祖亮完成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获得“良好”;完成2014年度广西教育教改项目。
周祖亮获得2016年校级教改重点项目1项,获得2016年校级“十三五”校内教材项目《古医籍阅读训练》。
教研室共发表篇6篇学术论文。
2016年,周祖亮副教授指导2014级中医学专业(骨伤方向)刘雯主持自治区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指导2014级中医学专业(骨伤方向)黎锵主持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
6.教研室日常活动:今年初,教研室制定了教研室活动计划,并按照计划开展教研日活动内容,如集体备课,教材探讨,政治学习,业务学习等,取得较好效果。
2016年,彭君梅老师因病休假,教研室积极联系学校、学院开展慰问活动,并组织教师分担其工作和教学任务。
7.人才培养:2016年,配合学校进行青年教师导师制培养工程,由周祖亮担任指导教师,对李晓梅老师进行带教、培养,完成培养任务。
2016年7月,上海市中医文献馆主办的《中医文献杂志》举行第五届编委会议。周祖亮被《中医文献杂志》编辑部聘为第五届编委会成员。
回顾本教研室全年的工作,既取得了较大成绩。同时也存在不足,例如在高级别科研项目申报方面,还需要加大努力,争取有所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