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课程一

《医古文》课程建设规划(2016-2020年)【校级一流本科课程质量评估用】

发布时间:2021-03-08 12:10:11 浏览次数: 【字体:

【校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质量评估材料】

 

 

 

广西中医药大学

 

《医古文》课程建设规划

 

2016-2020  

   

为进一步做好《医古文》课程建设工作,提高该课程建设水平,为中医学专业教学服务,现制定《医古文》课程五年2016-2020建设规划。  

   

一、课程简介

 

《医古文》是中医学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学习中医药专业知识的基础课程,也是开启中医药宝库大门的工具课。本课程分为理论课、实验课两部分,它是通过古代医药文选与古代汉语基础知识的学习以及阅读实践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古医籍常用词语及其主要义项、古汉语基础知识以及断句、今译与文意理解的基本技能,能够比较顺利阅读古医籍,为学习后续的古典医著课程与研读古医籍,清除文理上的障碍,奠定坚实的语言文字基础。  

《医古文》是中医学、壮医学专业的必修课,是针灸推拿学专业的限制性选修课;总学时59学时,包括理论42学时(2.5学分)、实验17学时(1学分)。《医古文》已建设网络课程。  

《医古文》课程负责人为周祖亮教授。  

   

二、课程定位和性质

 

1定位  

目前《医古文》是学校的一般课程。今后五年内,本课程将依托广西高校重点学科——中医医史文献学科,加强和完善课程建设,争取进入校级重点课程。  

2性质  

《医古文》是中医学、针灸推拿学、壮医学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三、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医古文》课程学习,要求掌握古代中医典籍语言文字的基本特点:掌握古今字、繁简字、通假字、异体字等古代文字知识,掌握古医籍常用词语及其主要义项、古汉语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知识以及断句、今译与文意理解的基本技能,能比较顺利地阅读中医药古籍,为学习后续的古典医著课程与毕业后研读古代医籍,清除文理上的障碍,并打下坚实的语言文字基础。  

2能力目标  

在授课时逐步培养学生阅读古代医学典籍的能力,运用古代语文辞书进行识字解词的能力,对古代文献进行断句、语译的能力,运用网络资源获取新知识和相关信息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培养,让学生逐渐具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  

对教学内容作适度调整,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和出土医学文献特色,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和中医专业的热爱,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  

   

四、内容设计

 

1.教学重点与难点  

1)文字:汉字六书理论,汉字字形分析,古今字与通假字辨析,异体字与繁简字认读,中医药文字的读写。  

2)词汇:重点词语意义,多义词义项辨析,掌握约200个涉医常用词语的主要义项。  

3)语法: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分析。  

    (4)句读标点:古代汉语标点的基本方法。  

    (5)文言翻译:古代汉语今译的方法。  

就整体而言,教学重点与难点主要体现在使学生掌握古代汉语的文字和词汇理论、语法知识等医古文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具备阅读中医古典医籍的基本技能,提高中医传统文化素养。  

2.课程特色  

1)综合多种学科知识,提高中医古籍阅读技能,培养人文精神。《医古文》综合了中医学、语言文字学、文献学、历史学等多学科知识,帮助学生掌握与提高中医古籍阅读技能,培养高贵的人文精神。  

2)开设《医古文》实验课,在国内具有领引与示范意义2002年以来,学校对医古文课程进行创新性改革,分为理论课、实践课两部分,在理论课的基础上(占总学时数的2/3),专门开设实践课(占总学时数的1/3),并将实践课程纳入机能学实验基本技能模块。经过14年的教学实践,《医古文实验课已经形成一套比较成熟的教学内容与模式,取得较好教学效果,特色鲜明,是一种创新之举,引起国内同行院校的关注,起到了领引与示范作用。  

   

五、课程资源建设

 

1.教材建设  

《医古文》课程教学主要采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规划教材。近30年来,广西中医药大学医古文教研室教师均参与该套教材的编写工作。同时广泛参考其他各类《医古文》教材。将来,争取担任《医古文》规划教材的副主编。  

2.网络课程建设  

除个别栏目外,《医古文》课程已经建立较为完善的网络课程,学生点击率较高。今后,要录制完整的教学视频,建设师生互动平台,及时更新网络课程内容,成为学生课外学习的重要阵地。  

3.题库建设  

本课堂已有30套试卷的题库。由于《医古文》试卷采用繁体字出卷、主观题较多等特点,因此将来一段时间还需沿袭传统的考试测评方式——纸质试卷考试。同时,探索建立无纸化试题库,争取建设符合本课程特色的试题库,进行无纸化考试。  

4.课外资源建设  

1)构建网络学习资源:链接上海中医药大学《医古文》精品课程网站(国家级精品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古代汉语》精品课程网站(国家级精品课程)等网站,引导学生关注与浏览。  

2)购买与下载视频资料:买与下载《汉字五千年》《探索与发现——发现甲骨文》《史说汉字》等视频  

3)购买与本课程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教研室文献资料。  

   

六、教学方法改革

 

本课程主要采用课堂讲授、课内训练、课外延伸阅读实践、网络讨论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1.课堂讲授:在理论课堂,进行医古文文选诵读与分析、文字与词汇知识的讲解。板书与多媒体相结合,注意与学生互动。  

2.课内训练:在实验课堂,查阅《说文解字》《康熙字典》,利用古代字典训释古医籍疑难字词,练习古文断句标点。  

3.课外延伸阅读实践:与医古文文选内容相关的课外文献的阅读。  

4.网络讨论:利用课堂QQ群,开展医古文知识的讨论与信息交流。  

通过以上教学方法与手段,使学生增强对古典医籍的感性认识,积累语言材料,理解古代医学文献所反映的古代文化知识和信息。  

   

七、教学评价及反馈

 

1.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  

1形成性评价:《医古文》已制定“形成性评价方案”,分出勤、课堂问答、课堂纪律、课文背诵、读书实验报告、奖励等评价项目,按照各自比例,对学生的平时成绩作出评价。  

2)终结性评价:主要采取闭卷考试的考核方式,评定《医古文》课程成绩。  

成绩比例:《医古文》成绩部评由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即形成性评价)占40%,期末考试成绩(即终结性评价)占60%  

2.集中反馈、个性化反馈  

1)集中反馈:《医古文》课程对形成性评价成绩、总结性评价成绩进行一次集中反馈。  

2)个性化反馈:根据学生在形成性评价过程中的表现,对部分学生进行个性化反馈。  

   

八、教学效果

 

        通过规范管理和《医古文》课程的不断建设,能够使中医学、针灸推拿学、壮医学专业学生的古代汉语水平和阅读古医籍技能不断提高,为学习后续的中医经典课程与研读古典医籍,奠定较坚实的语言文字基础。  

   

   

医古文教研室  

2016125  

   

<!--EndFragment-->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