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教研室简介
一、教研室概况
广西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最早可追溯到1956年,当时属于广西中医专科学校西医综合教研组。1970年,广西中医专科学校与南宁医专合并更名为广西中医学院,并分设生理教研组,1980年改称为生理学教研室。 生理学教学团队是一支由9人组成的教学科研型队伍,现有教授3人,副教授6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8人,硕士学位1人。目前主要承担学校研究生、本科生等各层次各专业的生理学、解剖生理学、临床生理学、实验动物学等多门课程的教学与科研任务,年平均课时2500学时。
二 、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
经过多年的积累,形成三个科学研究方向:消化生理—肝脏疾病基础研究;神经生理—痒觉基础研究;内分泌生理—糖尿病基础研究;教研室主持完成多个国家级、省厅级等科研项目,教研室共承担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省级项目9项。先后获得广西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发表论文100多篇,其中SCI论文25篇;专著2部,获得国家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2项。
三、 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
生理学课程团队以生理学教学模式改革为突破口,建设“精细化、校本化、个性化”的课程体系,并总结提出“三阶五创”生理学混合教学模式,成效显著。生理学课程先后在国家精品教学网络平台-学银在线和学堂在线上线,全国40多所院校选课该门课程。课程建设先后获得校级“优秀教学团队”,自治区级/国家级首批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自治区级“课程思政优秀示范课”,自治区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自治区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全国第二届教师教学创新比赛正高组三等奖&广西赛区正高组一等奖,《生理学在线课程》获第二十三届广西高校教育数字化大赛一等奖;广西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理科组一等奖第一名,第三届“中医药社杯”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综合成绩中荣获三等奖,团队主持省级教改项目7项,校级教改课题15项,发表教学论文20篇。
生理学教研室在全校教研室评估中,连续五年排名全校前十;近五年先后2次入选校级“岐黄工程”高层次人才培养团队。多人次先后入选广西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培养工程,广西高等学校青年“千人骨干计划”,广西高校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百人计划”,广西高层次人才D、E层次。自治区“模范教师”,自治区“优秀教师”,校级“教学名师”“优秀教师”;校级“十大最受欢迎教师”。此外,组织学生参加国际生理学国内选拔大赛获得三等奖;团队教师指导学生获得各种创新创业和各种竞赛活动中获得高级别奖项19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