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师资队伍

余浚龙

余浚龙:中级职称,47岁,博士。

教研室人员信息表

 

参加科研:

一、硕士研究生课题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调肝方药对慢性心理应激动物的免疫调节机制研究》。

二、与中山大学合作的荔湾区科信局课题《广州市荔湾区医疗卫生资源整合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121513055;本人在课题中负责量表制作、研究和分析,以及最后结题论文的撰写)。

三、与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合作完成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参麦注射液对唐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作用及相关免疫机制研究》(省中医药2060048,市卫生局2006A03),本人在课题中主要是对动物模型的免疫机制和基因改变进行检测和分析。

四、参与广州市软科学课题《广州市社区医疗服务资源利用情况研究》的研究(市科协软科学基金,课题编号2007Y3-H0241),本人在课题中主要是对课题访谈的资料进行定性分析。

五、作为负责人,承担市卫生局课题《基于基因芯片探讨中风后遗症大鼠模型神经再生机制及补阳还五汤作用的研究》(市卫生局2008A50),并已经就该课题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一篇。

六、读博期间所做的课题是省自然课题《当归黄芪药对在剪切应力环境中对血管内皮细胞的调控及作用机制》。

发表论文:

1.《广州医药》2004年06期,线性动力学在临床医学上的应用——混沌理论、分形和复杂性(上)

2.《广州医药》2004年06期,逍遥散对慢性应激大鼠的免疫调节作用

3.《中国医院统计》2005年03期,广州市卫生服务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4.《广州医药》2005年01期,非线性动力学在临床医学上的应用--混沌理论、分形和复杂性(下)

5.《广州医药》2005年03期,糖尿病足的病理机制

6.《广州医药》2006年01期,关于糖尿病的新思考

7.《中国卫生统计》2006年05期,广州市居民近10年卫生服务需求变动情况分析

8.《广州医药》2009年06期,广州市流动人口社区卫生服务情况调查分析

9.《广东医学》2010年5月第31卷增刊,利用基因芯片观察急性脑缺血大鼠模型基因表达的变化

10.《In Molecular Neuroscience》,MicroRNA-210-5p contributes to cognitive impairment in early vascular dementia rat model through targeting snap25

编撰书籍:

1.编写了《糖尿病调治》一书。

2.编写了《广州卫生统计年鉴》、《广东卫生年鉴》。

3.参与编写了《英汉·汉英医学新词语》。

发明专利:

1.一种手套式简便体检及健康管理装置,专利号:CN201520821871X

2.一种治疗小儿发热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专利申请号:201811311814.1

3.一种治疗小儿湿疹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专利申请号:201811311837.2

4.一种治疗妇科炎症的药物组合及制备方法和用途,专利申请号:201910046401.3

 

5、教学论文:无,教材编写无。个人标识码:

所在学校:广西中医药大学

姓名

余浚龙

 

曾用名

性别

教职工号

000968

国籍/地区

中国

身份证件类型

居民身份证

身份证件号

 

出生日期

1974-01-17

籍贯

江苏省宿迁市

出生地

安徽省六安市

民族

汉族

政治面貌

中共党员

婚姻状况

已婚

健康状况

健康或良好

参加工作年月

1997-10

进本校年月

2020-04

教职工来源

引进人才

学缘结构

未在本院校/机构取得学历或学位

教职工类别

专任教师

是否在编

用人形式

 

签订合同情况

聘用合同

 

 

所在二级单位

基础医学院、基础学院党委

人员状态

在本单位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