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室简介
教研室概况
广西中医药大学伤寒论教研室前身可上溯至1934年省立医药研究所时期的伤寒温病教学组,自1956年建校后,与温病学教研室、金匮要略教研室几度分合,直至2013年才重新设立为伤寒论教研室。
秦家泰教授在本教研室创立初期担任首任教研组长,1990年被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立为全国首批500名带徒学术继承人的名老中医。其学术经验继承人黄家诏教授于2003年获得“广西名中医”称号,并作为主编、副主编、编委,编写了多部教材及专著,如:世界中医核心教材《伤寒论选读》、中医丛书读本——历代医家解伤寒《伤寒悬解白话解》、《伤寒说意白话解》、《伤寒论研究大成》、全国中医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及“十三五”规划教材《伤寒论选读》、21世纪精编教材《伤寒论讲义》、全国中医院校精编教材《伤寒论讲义》、西部中医院校精编教材《伤寒论讲义》、大型文献《本草纲目大辞典》等。发表论文50余篇。闵范忠教授为全国名老中医,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主编并出版了三本学术专著。刘力红教授为广西名中医,其学术著作《思考中医》受到了多方好评,并且主编了《中医名家绝学真传》及《扶阳论坛》等多套书籍,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现任教研室主任杨宏宝副教授主持、参与了多项厅级、国家级、省级的课题,发表论文10余篇。
目前教研室在编教师4人,其中副教授2人,讲师2人,具有博士学位3人,硕士学位1人。
学科建设
教研室主要承担医学专业本科生《伤寒论》相关课程,如《伤寒论讲义》、《四大经典临床选读》,另外,还承担了非医学专业本科生课程《中医经典选读》的教学,同时兼顾中医、中医临床基础专业的研究生的培养。
开设课程:《伤寒论讲义》、《四大经典临床选读》、《中医经典选读》、《伤寒论理论与实践》。
教学成果
本教研室教师注重教学质量,深入教学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绩。其中杨宏宝副教授参与了高等中医药院校特色教材《伤寒论讲义》及全国中医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伤寒论研读》的编写。符标芳老师参与了高等中医药院校西部精品教材(第二轮规划教材)《伤寒论讲义》的编写。
科学研究
教研室多年来亦着力于科研工作。其中杨宏宝副教授参与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教改项目:基于智能信息处理的《伤寒论》模拟临床教学平台研究与实践、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立项项目。符标芳老师也主持、参与了一些校级、省部级的教学、科研项目。另外,参与的项目中所取得的成果在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中国民族医药协会设立的奖项中分别获得了一、二等奖。余浚龙老师在科研方面也拓展了伤寒经方的应用途径,如口服经方改透皮给药治疗外感疾病,在减少肝肾影响的同时可直达病所,已申报了三个相关专利,分别是:《一种治疗小儿发热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专利申请号:201811311814.1)
、《一种治疗小儿湿疹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专利申请号:201811311837.2)、《一种治疗妇科炎症的药物组合及制备方法和用途》(专利申请号:2019100464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