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农村订单班)《人体寄生虫学》25学时
《人体寄生虫学》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 BJ0112003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课程性质:必选修课
学时/学分: 1.5学分,总学时25, 理论24 , 网络或反转 1
- 课程简介
人体寄生虫学是研究人体寄生虫的形态结构、生活史、寄生虫与人体间相
互关系以及寄生虫的实验诊断、流行情况和防治原则的科学,是临床医学的一门基础学科,包括医学蠕虫学、医学原虫学和医学节肢动物学三部分内容。
当今,寄生虫病仍然是危害人体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特别是经济条件落后,卫生环境差的地区更应该重视。寄生虫病不但严重威胁人体健康,也给畜牧业生产带来严重损失。学习人体寄生寄生虫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人体寄生虫的形态、生活史和生态,阐明寄生虫与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认识寄生虫病的发生和流行,控制与消灭的基本理论和原则,为防治寄生虫病提供病原学理论依据。
本课程主要是理论教学。
二、 教学目的要求与内容
第一部分 理论课部分
- 绪 论
[目的要求]
1、了解人体寄生虫学的学习目的和研究内容。
2、掌握人体寄生虫学中一些常用概念。
3、掌握寄生虫对人体的危害。
4、掌握寄生虫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和流行特点。
5、掌握寄生虫病的防治原则。
[教学内容]
1、寄生虫学的研究内容、范畴和任务。
2、寄生虫和宿主的概念:共生、互利共生、片利共生、寄生、寄生虫、宿主、中间宿主、终宿主、保虫宿主、转续宿主等。
3、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关系:感染阶段、感染途径和感染方式的概念;寄生虫对人体的危害;寄生虫病人和带虫者的划分。
4、寄生虫感染的免疫(简介);
5、寄生虫病的实验诊断:病原学诊断和免疫学诊断;
6、寄生虫病的流行条件与防治原则: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的概念;寄生虫流行的特点;影响寄生虫病流行的因素;寄生虫病的防治原则。
7、寄生虫病的防治现状。
第二篇 医学蠕虫
第一章 概述
[目的要求]
1、了解医学蠕虫的概念。
2、了解医学蠕虫的两种分类方法。
3、了解医学蠕虫的常见种类。
[教学内容]
蠕虫的概念
蠕虫的类别:按有无中间宿主分为土源性蠕虫和生物性蠕虫;按生物学分类分为线虫、吸虫和绦虫。
不同蠕虫的预防措施
第二章 线 虫
概述
[目的要求]
了解线虫一般的形态结构。
[教学内容]
线虫一般形态、生活史等内容简介简介。
(一)似蚓蛔线虫(蛔虫)
[目的要求]
1、了解蛔虫的形态结构。
2、熟悉蛔虫的实验诊断方法、流行情况和防治方法。
3、掌握蛔虫的生活史和对人体的致病作用。
[教学内容]
1、 形态: 成虫形态特征,受精卵与未受精卵的形态结构。
2、 生活史: 成虫寄生部位,虫卵在外界的发育,感染阶段,感染方式,幼虫在人体内的移行,成虫寿命。
3、致病作用:幼虫的致命作用:肺部损害;成虫的致病作用:夺取营养、并发症。
4、实验诊断:粪便直接涂片和饱和盐水漂浮法检查虫卵;从呕吐物或粪便中发现成虫。
5、流行情况及防治原则:本虫广泛流行的主要因素及防治原则。
(二)十二指肠钩口线虫、美洲板口线虫(钩虫)
[目的要求]
1、了解钩虫的常见种类;
2、熟悉两种钩虫的形态结构及区别;
2、熟悉钩虫的实验诊断方法、流行情况和防治方法。
3、掌握钩虫的生活史和对人体的致病作用。
[教学内容]
1、形态:成虫和虫卵的形态特征。
2、生活史:成虫寄生部位,虫卵在外界的发育,感染阶段,感染方式,幼虫在人体内的移行,成虫寿命。
3、致病作用:幼虫的致命作用:肺部损害,皮炎;成虫的致病作用:钩虫吸血及破损的伤口失血造成的贫血、消化道症状、异嗜症等。
4、实验诊断:粪便直接涂片和饱和盐水漂浮法检查虫卵;钩蚴培养法检查幼虫。
5、流行情况及防治原则:本虫的分布及造成本病流行的主要因素:传染源、粪便污染土地、自然因素、耕作方式;本虫的防治原则。
(三)蠕形住肠线虫(蛲虫)
[目的要求]
1、了解蛲虫的形态结构。
2、熟悉蛲虫的实验诊断方法、流行情况和防治方法。
3、掌握蛲虫的生活史、雌虫产卵特点和对人体的致病作用。
[教学内容]
1、形态:雌虫形态特征,虫卵的形态结构。
2、生活史: 成虫寄生部位,产卵方式及部位,虫卵的发育,感染阶段,感染方式,在人体内的发育,成虫寿命。
3、 致病作用:雌虫对宿主肛门周围皮肤的局部刺激及继发感染,消化道症状。
4、实验诊断:在肛门周围或粪便中查找成虫,检查虫卵的方法:透明胶纸法,棉拭子法。
5、流行情况及防治原则:本虫的分布,感染情况,流行的主要因素及防治原则。
(四)毛首鞭形线虫(鞭虫)
[目的要求]
1、了解鞭虫的形态结构。
2、了解鞭虫的实验诊断方法、流行情况和防治方法。
3、了解鞭虫的生活史和对人体的致病作用。
[教学内容]
简介其形态、生活史、对人体的致病作用。
(五)班氏吴策线虫、马来布鲁线虫(丝虫)
[目的要求]
1、了解比虫的形态结构。
2、熟悉丝虫的实验诊断方法、流行情况和防治方法。
3、掌握丝虫的生活史和对人体的致病作用。
[教学内容]
1、形态:成虫和微丝蚴的形态特征。
2、生活史: 成虫的寄生部位,血中微丝蚴的活动规律,幼虫在蚊体内的发育,感染阶段,感染方式,人体感染过程,成虫寿命。
3、致病作用:急性期过敏及炎症反应,以及慢性期淋巴系统阻塞病变:淋巴管曲张、鞘膜积液、乳糜尿、象皮肿。
4、实验诊断:采血检查微丝蚴的方法及查血时间。
5、流行情况及防治原则:本虫的分布及感染情况,造成本病流行的主要因素。防治丝虫病取得的成就及防治方法。
(六)旋毛形线虫(旋毛虫)
[目的要求]
1、了解旋毛虫的形态结构。
2、了解旋毛虫的实验诊断方法、流行情况和防治方法。
3、了解旋毛虫的生活史和对人体的致病作用。
[教学内容]
1、形态:成虫和囊包的形态特征
2、生活史:成虫的感染部位,幼虫在人体内的发育,人体感染方式等
3、致病作用:本虫对人体致病过程的三个时期
4、实验诊断:检查囊包的方法与时间。免疫学检查方法。
5、流行情况及防治原则:本虫的分布及感染情况,造成本病流行的主要因素。防治方法。
第三章 吸虫
概述
概论简介。
(一)华支睾吸虫(肝吸虫)
[目的要求]
1、了解华支睾吸虫的形态结构。
2、熟悉华支睾吸虫的实验诊断方法、流行情况和防治方法。
3、掌握华支睾吸虫的生活史和对人体的致病作用。
[教学内容]
1、 形态:成虫外形及体内生殖器官的主要特点,虫卵的形态特征。
2、生活史:成虫寄生部位,虫卵在第一中间宿主豆螺或沼螺体内的发育,尾蚴侵入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体内形成囊蚴,感染阶段,感染方式,成虫寿命。
3、致病作用:由于成虫对肝胆管的机械性刺激和毒素作用所致的病变及消化道症状。由于大量虫体寄生又长期刺激下易产生的严重病变。
4、实验诊断:病原检查方法:粪便直接涂片法、水洗沉淀法、十二指肠引流液离心沉淀法查虫卵;免疫学进行检查。
5、流行情况及防治原则:本虫的分布及造成本病流行的主要因素:食生鱼的习惯、中间宿主、粪便管理不当、保虫宿主的存在。本虫的防治原则。
(二)布氏姜片吸虫(姜片虫)
[目的要求]
1、了解布氏姜片吸虫的形态结构。
2、熟悉布氏姜片吸虫的实验诊断方法、流行情况和防治方法。
3、掌握布氏姜片吸虫的生活史和对人体的致病作用。
[教学内容]
1、形态:成虫外形及体内生殖器官的主要特点,虫卵的形态特征。
2、生活史: 成虫寄生部位,虫卵在中间宿主扁卷螺体内的发育,尾蚴附着在水生植物上发育为囊蚴,感染阶段,感染方式,成虫寿命。
3、致病作用:由于成虫发达吸盘的机械性刺激和代谢物等的毒素作用所致的病变及消化道症状。
4、实验诊断:病原学检查方法:粪便直接涂片法、水洗沉淀法查虫卵;肉眼直接观察成虫。
5、流行情况及防治原则:本虫的分布及造成本病流行的主要因素。本虫的防治原则。
素。防治血吸虫病取得的成就及防治方法。
(三)卫氏并殖吸虫(肺吸虫)
[目的要求]
1、了解肺吸虫的形态结构。
2、熟悉肺吸虫的实验诊断方法、流行情况和防治方法。
3、掌握肺吸虫的生活史和对人体的致病作用。
[教学内容]
1、形态:成虫外形及体内生殖器官的主要特点,虫卵的形态特征。
2、生活史: 成虫寄生部位,虫卵在第一中间宿主川卷螺体内的发育,尾蚴侵入第二中间宿主石蟹和蝲蛄体内形成囊蚴,感染阶段,感染方式,成虫寿命。
3、致病作用:成虫除了对肺部造成损害外,还可以对脑、腹部、皮下等部位造成损害。
4、实验诊断:病原检查方法:粪便直接涂片法、水洗沉淀法;还可用免疫学方法进行检查。
5、流行情况及防治原则:本虫的分布及造成本病流行的主要因素;本虫的防治原则。
(四)日本血吸虫(血吸虫)
[目的要求]
1、了解血吸虫的形态结构及雌雄异体的特点。
2、熟悉血吸虫的实验诊断方法、流行情况和防治方法。
3、掌握血吸虫的生活史和对人体的致病作用。
[教学内容]
1、形态:成虫、虫卵、毛蚴、尾蚴的形态特征。
2、生活史: 成虫寄生部位,产卵方式,虫卵的排出,卵在水中的发育,毛蚴侵入钉螺体内的发育,感染阶段尾蚴的习性,感染方式,童虫在人体内的移行途径,成虫寿命。
3致病作用:尾蚴、童虫所致病害:对皮肤及肺部的损害、过敏现象;成虫所致病变;熟悉虫卵的致病作用:在肠壁和肝脏等器官组织内造成的损害。
4实验诊断:病原检查方法:粪便直接涂片法、水洗沉淀法、毛蚴孵化法、直肠活组织检查。免疫学进行检查。
5流行情况及防治原则:本虫的分布及造成本病流行的主要因素。
- 绦 虫
概论简介。
(一)链状带绦虫(猪带绦虫、猪肉绦虫、有钩绦虫)
[目的要求]
1、了解猪带绦虫的形态结构。
2、熟悉猪带绦虫的实验诊断方法、流行情况和防治方法。
3、掌握猪带绦虫的生活史和对人体的致病作用。
[教学内容]
1 形态:成虫外形、大小及分节情况,尤其是要掌握头节、孕节的形态特点,囊尾蚴和虫卵的形态特征。
2、生活史: 成虫寄生部位,孕节脱落,中间宿主猪的感染,感染阶段囊尾蚴在猪体内的发育,感染方式,成虫寿命。人也可以作为中间宿主,人可自体感染。
3、致病作用:成虫的致病作用和幼虫对人体危害的严重性。
4实验诊断:病原检查方法:粪便内查看孕节、肛门拭子法找虫卵;囊虫病的诊断方法:活组织检查,X线、B超、CT等影像仪器检查,免疫学诊断。
5流行情况及防治原则:本虫的分布及造成本病流行的主要因素。本虫的防治原则。
(二)肥胖带绦虫(牛带绦虫、牛肉绦虫、无钩绦虫)
[目的要求]
1、了解牛带绦虫在形态结构与猪带绦虫的鉴别;
2、熟悉牛带绦虫的实验诊断方法、流行情况和防治方法。
3、掌握牛带绦虫的生活史和对人体的致病作用。
[教学内容]
本虫形态、生活史、致病作用与猪带绦虫的区别。
(三)曼氏迭宫绦虫
[目的要求]
了解曼氏迭宫绦虫的形态结构、生活史、对人体的致病作用和防治原则。
[教学方法]
电脑多媒体技术
[教学内容]
1、形态:成虫、裂头蚴特征
2、生活史:完成生活史所需的三种宿主:终宿主——猫、犬;第一中间宿主——剑水蚤;第二中间宿主——蛙。什么是转续宿主,人在本虫生活史中的地位,感染阶段。
3、致病:寄生部位,人体感染的方式,对人体的危害
4、实验诊断:成虫__水洗沉淀法查虫卵
裂头蚴__局部查获虫体
5、流行情况:感染裂头蚴的方式。
防治原则:不用生蛙肉敷贴伤口,不吃生或半生的蛙肉,不喝生水。
第三篇 医学原虫
第一章 概述
[目的要求]
了解原虫的概念、形态结构及生活史类型、生理和致病特点。
[教学内容]
1、原虫释义
2、原虫的形态:胞膜、胞质和胞核
3、原虫的生活史类型:1、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传播;2、通过循环方式传播;3、通过媒介昆虫传播。
4、生理特点:包括运动、摄食、代谢、繁殖等。
5、常见种类:鞭毛虫、阿米巴、纤毛虫、孢子虫四大类。
- 常见医学原虫
(一)、痢疾阿米巴
[目的要求]
1、了解痢疾阿米巴形态结构。
2、熟悉痢疾阿米巴的实验诊断方法、流行情况和防治原则
3、掌握痢疾阿米巴的生活史和对人体的危害作用
[教学内容]
1.形态:滋养体及包囊的一般形态结构。
2.生活史:滋养体寄生部位,感染阶段,感染方式。生活史的基本过程及侵入组织的过程。粪便情况与虫期的关系。
3.致病作用:滋养体的致病作用:滋养体对组织有溶解破坏作用,在宿主抵抗力降低及合适细菌的协同作用下,侵入组织造成溃疡,形成急性或慢性的临床症状。迁移组织损害,多见于肝、肺、脑等部位。
4.实验诊断:病原检查方法,检查虫期与粪便情况的关系,急性期送检标本及取材应注意的问题。
流行情况及防治原则:本虫的分布及造成本病流行的主要因素,常用治疗药物。
利用电脑多媒体技术。穿插使用比较法。
(二)、阴道滴虫
[目的要求]
1、了解阴道毛滴虫形态结构。
2、熟悉阴道毛滴虫验诊断方法、流行情况和防治原则
3、掌握阴道毛滴虫的生活史和致病作用
[教学内容]
1、形态:阴道滴虫的形态特征:梨形,运动器官为其毛和波动膜
2、生活史: 男女性的寄生部位不同,传播方式为直接和间接两种,属性病范畴。
3、致病作用:致病机理及常见症状:滴虫性阴道炎
4、实验诊断:病原检查方法。
5、流行情况及防治原则:分布及造成本病流行的主要因素。
(三) 疟原虫
[目的要求]
1、了解疟原虫的种类和形态结构。
2、熟悉疟原虫的实验诊断方法、流行情况和防治原则
3、掌握疟原虫的生活史和致病作用
[教学内容]
可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的种类有四种,以间日疟原虫为代表进行介绍。
1、形态:间日疟原虫红细胞内期小滋养体、大滋养体、未成熟裂殖体、成熟裂殖体、配子体的形态。
2、生活史:疟原虫在人体内的发育过程:红细胞内期、红细胞外期;在雌按蚊体内的发育:配子形成、孢子增殖、子孢子形成。终宿主、中间宿主
3、致病作用:疟疾的发作、再燃与复发的机理,以及主要临床症状。
4、实验诊断:厚、薄血膜涂片法检查红内期疟原虫。采血时间。
5、流行因素及防治原则:分布及流行因素:传染源、传播媒介、易感人群、自然因素。防治原则,常用药物。
(四)弓形虫
[目的要求]
1、了解弓形虫的形态结构。
2、了解弓形虫的实验诊断方法、流行情况和防治原则
3、了解弓形虫的生活史和致病作用
[教学内容]
1、形态:弓形虫滋养体期的形态特征。
2、生活史:终宿主体内的裂体增殖期和有性生殖期及中间宿主体内的假包囊期和包囊期。
致病、诊断和防治简介
第四篇 医学节肢动物
第一章 概论
[目的要求]
1、了解医学节肢动物的形态特征和主要种类
2、熟悉医学节肢动物的发育
3、掌握医学节肢动物对人体的危害及传播疾病的方式
4、熟悉医学节肢动物的防制原则
[教学内容]
1、医学节肢动物的形态特征和主要种类
2、医学节肢动物的发育:变态、全变态、半变态
3、医学节肢动物对人体的危害及传播疾病的方式:直接危害、间接危害、机械性传播、生物性传播
4、医学节肢动物的防制原则
第二章 蛛形纲
[目的要求]
1、了解常见蜱、蠕类的形态特征
2、熟悉常见蜱、蠕类的发育过程
3、掌握常见蜱、蠕类对人体的危害及传播疾病的方式
4、熟悉常见蜱、蠕类的防制原则
[教学内容]
(一)蜱
1、形态 硬蜱与软蜱的形态特征
2、生活史与生态 不完全变态发育,孳生地、宿主、季节消长。
3、与疾病的关系 森林脑炎、蜱媒出血热及其传播蜱种、传播方式。
4、防制原则 简介
(二)恙螨
1、形态 恙螨幼虫的形态特征。
2、生活史与生态 不完全变态发育,寄生期、孳生地、宿主、季节消长。
3、与疾病的关系 恙虫病及其病原体、传播恙种、传播方式。
4、防制原则 简介
三、疥螨
1、形态 成虫、幼虫的一般形态特征
2、生活史与生态 不完全变态发育,交配期、传播期及食性。
3、致病 是疥疮的病原体,永久寄生,寄生部位、常见症状及传播途径。
4、实验诊断及防治原则 简介
四、蠕形螨
1、分类与形态 毛囊蠕形螨及皮脂腺蠕形螨形态特征
2、生活史与生态 不完全变态发育,寄生部位
3、致病 条件致病寄生虫
4、实验诊断 透明胶纸法和挤压法
5、防制原则 简介
五、革螨、尘螨等 形态、生活史、与疾病的关系、防治原则
第三章 昆 虫 纲
1、了解常见医学昆虫的形态特征
2、熟悉常见医学昆虫的发育过程
3、掌握常见医学昆虫对人体的危害及传播疾病的方式
4、熟悉常见医学昆虫的防制原则
[教学内容]
(一)蚊
1、形态 成蚊、卵、幼虫、蛹的形态特征,按蚊、库蚊、伊蚊三属蚊的区别要点。雌雄蚊的鉴别。
2、生活史 完全变态发育
3、生态 孳生地分型,栖息习性,嗜血习性,季节消长,越冬
4、与疾病的关系 所传播的主要疾病及其主要蚊种、传播方式
5、防制原则 消灭孳生地,杀幼虫、成蚊及防蚊简介
(二)蝇
1、形态 成蝇、卵、幼虫、蛹的形态特征,与传病有关的形态结构,常见蝇种的鉴别特征
2、生活史 完全变态发育
3、生态 孳生地分型,成蝇食性、活动、栖息、季节消长及越冬
4、与疾病的关系 传病——机械性传播常见疾病
幼虫寄生蝇蛆病
5、防制原则 简介
(三)蚤
1、形态 成虫的一般形态特征
2、生活史与生态 完全变态发育,宿主、吸血习性
3、与疾病关系 鼠疫及传播方式、主要蚤种。
4、防治原则 简介
- 简介虱、臭虫、蜚蠊等医学昆虫的形态、生活史、对人体的危害情况和防制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学生能掌握常见寄生虫的寄生部位、感染方式、感染阶段、排出途径、中间宿主、终宿主等;致病作用和防治原则。熟悉常见寄生虫的形态结构和诊断,了解常见寄生虫的流行情况和诊断方法,能更好的认识预防和治疗常见寄生虫的知识。《人体寄生虫学》是医学生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鉴别诊断常见的寄生虫病,开始用综合和临床的角度分析和解决病例,做好临床和基础的连接桥梁课作用。
教学难点:
常见寄生虫的致病机理。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诊断常见寄生虫病。
四、 教学方法与手段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知识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课三分之二的时间利用多媒体技术采取PPT知识点讲授,结合黑板的板书讲解。常见寄生虫的形态和常见检查方法的几分钟视频播放穿插,典型病例的分析和课堂讨论,归纳对比的方法,加深学生对重点和难点内容的理解记忆。
网络或翻转课堂: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课后作业或病例及知识的沟通交流。发放科室制作的微课视频进行学习和讨论。
五、 教学内容目 标与学时分配
章节 |
内容 |
学时分配 |
第一篇 |
总论 |
2 |
第二篇 |
医学线虫 |
7 |
第二篇 |
医学吸虫 |
5 |
第二篇 |
医学绦虫 |
3 |
第三篇 |
医学原虫 |
5 |
第四篇 |
医学节肢动物 |
2 |
六、 考核方式、 成绩评定及评价方法
1. 考核方式: 闭卷
2.考试成绩评定:平时成绩10%、 考试成绩90%
3. 评价方法:课后作业,课后网上或短信交流,微课的课前预习等。
七、 教材与参考资料
1. 教材:
《人体寄生虫学》,梁裕芬 、汤冬生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 规划教材,科学出版社出版。
2.参考资料:
(1)参考书目:
①李朝品,高兴政.医学寄生虫图鉴[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
②《现代应用寄生虫学 》,余新炳主编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993年
③《医学寄生虫体外培养》,陈佩惠主编:科学出版社,1995年
④《人体寄生虫学》,李雍龙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第8版。
⑤David T.John,WilliamA.Petri, Medical Parasitology, Elsevier, 2006
⑥Patrick R. Murray,Medical Microbiology St Louis, MO: Mosby. 2002
⑦Tsieh Sun, M.D, Parasitic disorders, Williams & Wilkins, a waverly company, Second Edition, 2002
(2)网络学习资源:人体寄生虫学精品课程网站
① http://parasitol.fudan.edu.cn/
② http://www.dxzy163.com/view/index7832.html、
③ http://ch.sysu.edu.cn/hope/sitesdemo/parasite/parabody/ShowClass.asp?ClassID=6
(3)专业期刊:
①中国寄生虫学寄生虫病杂志
②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③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④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⑤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⑥中华传染病学杂志
⑦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⑧ Trends in Parasitology
⑨ parasitology
⑩Journal of Parasitology
撰写人: 审核人: